家属健康教育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强化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于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100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每1例患者固定让1名人员陪护,同时强化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其中包括间歇的导尿技术、心理的健康教育、评估和计划、对患者并发症以及相关知识的教育等。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士主导,患者及其家属被动配合医护人员以及间歇导尿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记录相关的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膀胱残余尿量、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自主排尿量、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是积极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有效缩短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增加患者自主排尿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脊髓损伤; 自主排尿功能; 影响
  Application of Family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JIANG Bi-zhu,ZHANG Hong,YING Wen-jua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080-082
  【Abstract】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the families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urinary retention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to recovery the automatic micturition function.Method:100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urinary retention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according to admission order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rengthening health education to patients families including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intermittent 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for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and relat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so 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passived with medical personnel heal and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The effect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the related indexes were analyzed,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utonomous urination function and the life quality were recorded.Result: Compared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in the total score of quality life, bladder residual urine volume, recovery of automatic micturition time, independent urine output and the total satisfactory rate,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is effective adjuvant treatment method for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urinary retention.It can reduce patients’ bladder residual urine volume,shorten the recovery of automatic micturition time and increase the amount of autonomous urination.This method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bladder function of patients,it is worth to promote in clinical,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Automatic micturition function; Influ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 51504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27
  脊椎有损伤的患者通常都会有膀胱平滑肌的排尿反射性的消失,从而导致了尿潴留[1]。特别是如果截瘫患者的膀胱或其括约肌由于失去了神经支配之后发生了功能性的障碍,从而出现了尿潴留或者是尿路的感染,而膀胱里面的高压的状态又会导致膀胱、输尿管的反流,并逆向损害患者的肾功能,也就是神经源性的膀胱,最后会导致患者肾功能的衰竭,这是截瘫的患者发生晚期死亡的首要原因[2-6]。怎样降低脊髓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医务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7]。并且近年来,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疾病治愈以及康复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8]。而且,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理解以及配合,对于患者的治疗都非常重要。所以,抓住患者住院周期当中相对有利的时机,并且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对的健康教育很重要。本研究中为探讨强化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于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的影响,对100例脊髓损伤尿潴留的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所有患者的损伤时间都是一周以内,且患者的病情稳定能配合治疗,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17~55岁,平均(38.0±2.1)岁;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7~57岁,平均(38.0±2.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入院的宣传以及无菌的间歇性导尿。间歇性导尿可以使患者的膀胱有间歇性的扩张,这有助于保持患者膀胱的容量以及恢复其膀胱收缩的功能。间歇性导尿法在进行治疗时需要进行反复的插尿管,因此患者尿道的损伤是无法避免的,部分患者就会存在一定的忧虑,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间歇性导尿的原因、目的和操作的过程。导尿的间歇时间要根据尿的残余量而定,开始的时间间隔是4~6 h,导尿次数是4~6次/d。根据残余的尿量来调整导尿的次数,如果残余尿量>400 mL,要适当增加导尿次数。膀胱的内压达40 cm H2O膀胱容量时,要增加间歇的导尿次数。随残余尿量的减少量可以慢慢延长导尿的时间间隔。如果残余尿量<100 mL,可以停止间歇性导尿。(2)观察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间歇性的导尿操作,同时要加强其对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了解,从而进行正确的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①护士对患者的SCI水平以及瘫痪的程度、潜在的并发症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经济情况等进行了解。②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患者的心理变化会影响到其治疗,因此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积极配合治疗,则排便以及排尿功能障碍可以得到解决。同时根据患者心理变化的不同分期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解除患者的抑郁、依赖等问题,有助于病情好转。③对家属及患者进行相关的并发症的知识教育,详细的向他们解释并发症的原因、种类、临床上的表现等从而可以取得患者以及其家属的配合。④指导患者按计划来饮水,膀胱在训练期间饮水量要控制在1500~200 mL,6:00 am-8:00 pm平均分配,饮水量不能超过400 mL/次,睡觉前3 h内要避免饮水,并指导患者配合导尿的工作。⑤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膀胱的训练。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参考相关文献,评定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各种指标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的情况,以及患者治疗之后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以及自主的排尿量。(1)患者残余尿量的评估标准:在患者自主排尿后,立即将导尿管插入患者体内以引出其膀胱内残余的尿液,准确测量并记录下来,手术前后的两周各自进行一次评估。(2)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时间评估标准:观察患者拔出尿管4~6 h后再次排尿一次的B超监测下残余尿量,尿量<100 mL,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尿量≥100 mL,则为自主排尿功能没有恢复,恢复的时间从患者进行手术的当天算起。(3)患者的满意度通常有三种等级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4)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标准:30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分的患者生活可以自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观察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比较 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比对照组更少,即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自主排尿量也更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84.0%,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60.0%,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434,P<0.05),见表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通常是由于各种各样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导致脊髓的结构、功能不同程度损害,使脊髓的功能(包括运动、反射、感觉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9-13]。其中以排尿的功能性障碍为最常见症状,它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由于脊髓一旦受到了损伤其功能恢复的时间较长,而且大部分患者有可能会终身残废,这些都给患者及其家庭甚至是社会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和负担[14]。对膀胱功能障碍其表现是尿潴留的患者而言,传统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依靠留置尿管的康复训练[15-16]。但是由于在康复的护理过程当中,每个患者拔管的时间不同,因此会导致某些患者的拔管时间非常长,从而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会使患者因为治疗并发症延长了治疗期从而增加了各方面的费用,这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而间歇导尿则使患者的膀胱间歇性的扩张,能够模拟患者的膀胱储尿和排尿的功能,这有利于患者膀胱反射性收缩的恢复,从而逐步的降低患者膀胱内残余尿量,间歇导尿可以降低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
  本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比治疗前的总评分更高,即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效果比没有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更好。在患者的整个恢复过程当中,家属的照顾以及安慰显得相当重要。患者不能进行自主排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间歇性的导尿以帮助患者进行排尿,这个过程不如正常的生理排尿过程,使得患者非常的辛苦,因此家属的陪伴以及劝导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配合以完成导尿,还可以在护士的相关指导之下进行护理,从而有效防止患者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7]。而且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比对照组更少,其治疗效果更好,而且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也明显更短,自主排尿量比对照组多。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4%,而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0%,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强化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于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且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综上所述,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相关健康教育对脊椎损伤的患者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医护人员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使他们了解有关的康复知识,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从而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属的关爱、鼓励以及支持,进一步的调动了患者进行主动训练的积极性以及潜能;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能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从而真正的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则强化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于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海萍,卢惠娟,姚剑英,等.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06-909.
  [2]孙知寒,邱卓英,朱平,等.脊髓损伤心理压力应对量表的编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6):518-522.
  [3]廖利民,吴娟,鞠彦合,等.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4):301-317.
  [4]李景伟,冯世庆,焦新旭,等.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7):569-572.
  [5]曾采采,丘雪梅,刘洁杏,等.中西医综合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效果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839-1840.
  [6]靖华芳,廖利民,付光,等.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4):544-547.
  [7]缪碧琴,周科.家居环境改造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24(9):885-886.
  [8]郝春霞,李建军,周红俊,等.226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23(10):972-973.
  [9]何霏,张雯,杨蓉,等.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治疗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76-179.
  [10]刘西花,高杰,岳寿伟,等.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3):261-262.
  [11]李淑琴,唐洁,罗兴利,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7):658-660.
  [12] Bombardier C H, Smiley J.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among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Rehabil Psychol,2015,60(2):211-212.
  [13]吕卫华,卫金歧,赵君,等.脊髓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常见部位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09-2910.
  [14]张丽瑾.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4(5):46.
  [15] Miao X,Wu X,Shi W.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A clinical study[J].Indian J Biochem Biophys,2015,52(2):140-146.
  [16] Rao J S,Ma M X,Zhao C,et al. 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changes in monkey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a resting-state fMRI study[J].Magn Reson Imaging,2014,32(5):482-486.
  [17]戴频,余秋萍,张明霞,等.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57.
  (收稿日期:2015-02-13) (本文编辑:周亚杰)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高雄激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58例维吾尔族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PCOS患者分为两组:胰岛素抵抗(IR)组28例,非胰岛素抵抗(NIR)组30例,比较两组的性激素水平、血糖、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另外选择31例正常育龄期维吾尔族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1)维吾尔族PCOS患者T水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与正常人群比较,外周血粒细胞5-HT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各组SERT mRNA表达水平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5月-11月于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4例为患者组,另选取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群42例为对照组,收集人口学资料,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症状严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复发的相关临床和治疗因素。方法: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2006-2010年有病理确诊的鼻咽癌首次治疗后鼻咽复发患者33例,所有患者首次治疗均接收过根治性放疗,对复发的时间间隔、T及N分期、是否化疗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位复发时间26个月,复发的患者中,T3~4的患者有22例,占66.67%,而N2~3的患者仅12例,占3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贝尼地平联合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肾的保护。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服用氨氯地平和氯沙坦的58例为对照组,服用贝尼地平和氯沙坦的58例为观察组。治疗前后均测量血压,检测24 h尿蛋白(urine protein,UP)、血尿β2微球蛋白(Blood/urineβ2 microgl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科门诊服药依从性的现状。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服药依从性量表对精神科门诊309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门诊40.5%的患者不依从,其中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中不依从比例分别为35.6%、44.6%和29.3%。曾忘记服药的占46.6%,对药物治疗作用和维持治疗持否定态度的比例分别为54.4%和69.6%。27.4%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因为大意而忘记服药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2010-2014年本院超声诊断的心脏畸形发病情况,为出生缺陷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超声检查发现的心脏畸形病例资料,分析其检出率规律。结果:2010年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超声科进行四维彩超系统筛查的胎儿共84 108人次,共筛查出心脏畸形胎儿1545例,其中含单一畸形1269例,合并畸形276例(合并2种畸形者
期刊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达格列净对照安慰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维普、CBM八个数据库,纳入达格列净对比安慰剂或其他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5.2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共计4914例患者。Meta分析结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  1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组与常规护理管理组,每组各48例患者。常规护理管理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按照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则在急救过程中应用快捷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总费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周后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定表(IPRO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惠州市城镇女性乳腺普查的结果和意义。方法:选择惠州市城镇女性30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肿瘤835例,占2.78%,其中早期乳腺癌33例,占0.11%;囊肿5438例,占18.13%;瘤样增生2364例,占7.88%;增生4226例,占14.09%,总阳性率42.88%。分别比较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