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是作文的生命线,没有生活,作文就是海市蜃楼,虚幻而且短命。生活是无处不在的,决定写作成败的,不是你有没有生活,而是你能不能感受、表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如果没有言语生命的体验和渗透,再怎么去“贴近”生活也是枉然。对于写作来说,更需要贴近的是自我的心灵世界,对生活要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创造力,否则,生活再丰富,也不真正属于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枯燥乏味、苍白贫血。生命需要相互感应,哪怕生活不怎么丰富,但你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笔下也会变得丰富、生动、活泼起来。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
关键词:作文;生活;生命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14-02
作文与生活,就如同庄稼与土地和阳光的关系,生活是作文的生命线,没有生活,作文就是海市蜃楼,虚幻而且短命。这方面的论述有许多,在这里就不必赘述了。我认为有必要说说怎样理解“生活”这两个字。
现在,我们的一些老师,一讲到作文,就说学生没有生活,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生活两点一线,没东西可写,等等。这都是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上走进了误区。长期以来,在“生活”二字上积聚了太多的褒义和政治意蕴,使人见到这两个字就肃然起敬,例如:文艺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艺家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教育即是生活”、“美是生活”等等,把如何看待生活弄成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其实,人一生下来,生活就向你敞开了大门,你就融入到生活之中,你想不生活都不行,你不贴近生活,生活也会贴近你。所以,整天嚷着学生没有生活,要贴近生活,满世界找生活,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常常把学生写作上的言之无物,归咎于他们生活面狭窄,似乎他们只要经常逛街、旅游或时不时地参观访问,就能写出有“生活”的精彩文章了。这种看法也是失之偏颇的。要是这么说,农民对农村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工人对工厂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市民对城市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又有几个农民和工人或者市民成了作家?所以我们说,写文章当然离不开生活,但生活是无处不在的,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活着的人想不生活都不成。所以决定写作成败的,不是你有没有生活,而是你能不能感受、表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如果没有言语生命的体验和渗透,再怎么去“贴近”生活也是枉然。对于写作来说,更需要贴近的是自我的心灵世界,对生活要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创造力,否则,生活再丰富,也不真正属于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枯燥乏味、苍白贫血。生命需要相互感应,哪怕生活不怎么丰富,但你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笔下也会变得丰富、生动、活泼起来。所以,潘新和教授说: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请看史铁生的自传体散文《记忆与印象》开篇的一段话: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待我。不知什么时候它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命,但在我看来,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
这绝对是史铁生式的生活体验,因为从下乡到双腿瘫痪返城,再到患尿毒症,史铁生对生命的体验太深刻了,死神一次又一次地与他擦肩而过,所以他对生与死的思考比我们要深刻得多。他为什么能写出《我与地坛》那么深刻的作品?在别人的眼中,地坛可能就是个废弃的园子,可在史铁生的心目中则不然,因为那里融进了他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在他的眼中,地坛是有生命的景物,能与他进行心灵的交流,他在地坛的生活经历,已经变成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所以,他写出来才那么生动,那么发人深思。
对于我们来说,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读了某部作品,或是看了某个电影、电视连续剧,觉得其中所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电视剧中的某个人物,就是自己的某位朋友,太逼真、太像了,有些事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自己怎么就写不出来呢?人家编剧怎么就写得那么生动形象呢?原因就在于你缺乏一种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没有必要为了制造作文的材料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不要以为领着孩子们玩一场游戏,孩子们就有材料可写了,适当的活动是必要的,但你不能总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吧。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就拿校园生活来说吧,写作业、做早操、课间休息、各种考试、开主题班会、调座位、开家长会、过愚人节、过教师节,等等,还有同学、老师、校长、门卫、住校生和宿舍生活、校园内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么多鲜活的人和事,足够你写的,怎么就犯愁没什么可写呢?看来,素材是到处都有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看你是否善于挖掘。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要培养学生养成爱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具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一个对生活熟视无睹的人,笔下永远无情可抒,没东西可写。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我们所说的感悟,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有所感受而获得某种领悟,也就是学生通过对情感、事物、文章的内省体察,有了新的感触,悟到某些可能言说或未必言说的知识,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概而言之,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或阅读材料,有所感悟,从而进行具体的作文。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我们常常说“厚积薄发”,意思是学生博览群书,便可以形成一种知识的积累,到写作时自然而然地流泄出来。其实这种观点也不完全正确,有的人读了那么多的书,也做不到“下笔如有神”,关键是缺乏对作品的感悟能力。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产生认识,形成感悟。要想办法使学生把作家感悟生活的真谛,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从中揣摩,学会一些感悟的方法。达到对作品心领神会,在阅读中产生一种情绪体验,或高兴,或愤怒,或悲伤,像林黛玉读《西厢记》,“嘴角不禁生出缕缕的清香来”。比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要让学生揣摩作者感悟生活的方法——朱自清笔下那么琐碎的生活小事,写出来之后为什么就具有了那么感人的力量?关键是这些事发生在非同寻常的时候——朱家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自己都下岗失业了,内心还要忍受丧母的悲痛,对“我”却是呵护备至,这样的父子情能不感人吗?我们的学生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是否也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章?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比教会学生写作技巧更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边品味,边记录,边思考,随时记录与作者思维碰撞的灵感。记录的形式不拘一格,可圈可点,渐进性地进行,不要急于求成。鼓励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思想在感悟中深刻,人格在感悟中升华,写作能力也就在感悟中自然萌芽并提升。 第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验人生,积累创作素材。只感悟文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感悟生活。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教学生感悟生活时,一是让他们感悟直接体验到的东西,即对生活中的人、事、情、理亲自观察,亲身体验、亲口品尝生活的原汁原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情深意切,趣味无穷;二是教他们间接地感悟生活,通过别人了解到自己所不曾知道的人、事、景、情、理,体会到自己所不曾感受到的东西。
第三,提高思想修养,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感悟的习惯。首先,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往往决定着他的文章的思想、趣味水准,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审美修养,才能分清真假美丑,才能感悟到冷暖炎凉、悲欢离合,才会对缤纷的生活有所感悟。教师首先要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树立做人的样板并进行无声的诱导,身教重于言教。其次,要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再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淀情感,调动学生感悟生活的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二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赏识学生的习作,在拟题中发现学生的不同凡响的立意、别出心裁的构思、准确生动的遣词、妙手偶得的佳句、干净整洁的卷面,要打高分,也可以打满分。一句话,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赏识学生微不足道的创造。要有这种意识:即使再差的作文,也是学生的创造,也有它的长处。老师千万别说刺耳的话伤学生的自信心,不写嘲弄的评语打击学生,时时处处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其次是要给学生提供能激起他们写作灵感、唤醒他们写作自信心的作文命题、形式、主题、题材、立意和自由表达、自由批改的多种途径,寻找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人或事,作为写作的对象去训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再次要教给学生感悟的方法,让学生抒写灵性,表达真情。方法自然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在指导学生时要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指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感受人间真情,从课文中感悟写作技巧,等等。总之,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善于感悟的习惯,增强感悟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慢慢地就会得到提高。
——————————
参考文献:
〔1〕引生活之水,浇灌满园春色——浅谈生活与作文写作的关系[J].新课程(中学版),2009(9).
〔2〕夏金丽.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浅谈作文和生活结合的重要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9).
(责任编辑 张海鹏)
关键词:作文;生活;生命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14-02
作文与生活,就如同庄稼与土地和阳光的关系,生活是作文的生命线,没有生活,作文就是海市蜃楼,虚幻而且短命。这方面的论述有许多,在这里就不必赘述了。我认为有必要说说怎样理解“生活”这两个字。
现在,我们的一些老师,一讲到作文,就说学生没有生活,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生活两点一线,没东西可写,等等。这都是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上走进了误区。长期以来,在“生活”二字上积聚了太多的褒义和政治意蕴,使人见到这两个字就肃然起敬,例如:文艺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艺家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教育即是生活”、“美是生活”等等,把如何看待生活弄成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其实,人一生下来,生活就向你敞开了大门,你就融入到生活之中,你想不生活都不行,你不贴近生活,生活也会贴近你。所以,整天嚷着学生没有生活,要贴近生活,满世界找生活,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常常把学生写作上的言之无物,归咎于他们生活面狭窄,似乎他们只要经常逛街、旅游或时不时地参观访问,就能写出有“生活”的精彩文章了。这种看法也是失之偏颇的。要是这么说,农民对农村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工人对工厂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市民对城市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又有几个农民和工人或者市民成了作家?所以我们说,写文章当然离不开生活,但生活是无处不在的,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活着的人想不生活都不成。所以决定写作成败的,不是你有没有生活,而是你能不能感受、表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如果没有言语生命的体验和渗透,再怎么去“贴近”生活也是枉然。对于写作来说,更需要贴近的是自我的心灵世界,对生活要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创造力,否则,生活再丰富,也不真正属于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枯燥乏味、苍白贫血。生命需要相互感应,哪怕生活不怎么丰富,但你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笔下也会变得丰富、生动、活泼起来。所以,潘新和教授说: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请看史铁生的自传体散文《记忆与印象》开篇的一段话: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待我。不知什么时候它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命,但在我看来,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
这绝对是史铁生式的生活体验,因为从下乡到双腿瘫痪返城,再到患尿毒症,史铁生对生命的体验太深刻了,死神一次又一次地与他擦肩而过,所以他对生与死的思考比我们要深刻得多。他为什么能写出《我与地坛》那么深刻的作品?在别人的眼中,地坛可能就是个废弃的园子,可在史铁生的心目中则不然,因为那里融进了他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在他的眼中,地坛是有生命的景物,能与他进行心灵的交流,他在地坛的生活经历,已经变成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所以,他写出来才那么生动,那么发人深思。
对于我们来说,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读了某部作品,或是看了某个电影、电视连续剧,觉得其中所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电视剧中的某个人物,就是自己的某位朋友,太逼真、太像了,有些事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自己怎么就写不出来呢?人家编剧怎么就写得那么生动形象呢?原因就在于你缺乏一种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没有必要为了制造作文的材料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不要以为领着孩子们玩一场游戏,孩子们就有材料可写了,适当的活动是必要的,但你不能总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吧。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就拿校园生活来说吧,写作业、做早操、课间休息、各种考试、开主题班会、调座位、开家长会、过愚人节、过教师节,等等,还有同学、老师、校长、门卫、住校生和宿舍生活、校园内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么多鲜活的人和事,足够你写的,怎么就犯愁没什么可写呢?看来,素材是到处都有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看你是否善于挖掘。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要培养学生养成爱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具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一个对生活熟视无睹的人,笔下永远无情可抒,没东西可写。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我们所说的感悟,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有所感受而获得某种领悟,也就是学生通过对情感、事物、文章的内省体察,有了新的感触,悟到某些可能言说或未必言说的知识,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概而言之,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或阅读材料,有所感悟,从而进行具体的作文。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我们常常说“厚积薄发”,意思是学生博览群书,便可以形成一种知识的积累,到写作时自然而然地流泄出来。其实这种观点也不完全正确,有的人读了那么多的书,也做不到“下笔如有神”,关键是缺乏对作品的感悟能力。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产生认识,形成感悟。要想办法使学生把作家感悟生活的真谛,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从中揣摩,学会一些感悟的方法。达到对作品心领神会,在阅读中产生一种情绪体验,或高兴,或愤怒,或悲伤,像林黛玉读《西厢记》,“嘴角不禁生出缕缕的清香来”。比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要让学生揣摩作者感悟生活的方法——朱自清笔下那么琐碎的生活小事,写出来之后为什么就具有了那么感人的力量?关键是这些事发生在非同寻常的时候——朱家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自己都下岗失业了,内心还要忍受丧母的悲痛,对“我”却是呵护备至,这样的父子情能不感人吗?我们的学生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是否也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章?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比教会学生写作技巧更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边品味,边记录,边思考,随时记录与作者思维碰撞的灵感。记录的形式不拘一格,可圈可点,渐进性地进行,不要急于求成。鼓励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思想在感悟中深刻,人格在感悟中升华,写作能力也就在感悟中自然萌芽并提升。 第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验人生,积累创作素材。只感悟文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感悟生活。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教学生感悟生活时,一是让他们感悟直接体验到的东西,即对生活中的人、事、情、理亲自观察,亲身体验、亲口品尝生活的原汁原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情深意切,趣味无穷;二是教他们间接地感悟生活,通过别人了解到自己所不曾知道的人、事、景、情、理,体会到自己所不曾感受到的东西。
第三,提高思想修养,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感悟的习惯。首先,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往往决定着他的文章的思想、趣味水准,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审美修养,才能分清真假美丑,才能感悟到冷暖炎凉、悲欢离合,才会对缤纷的生活有所感悟。教师首先要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树立做人的样板并进行无声的诱导,身教重于言教。其次,要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再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淀情感,调动学生感悟生活的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二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赏识学生的习作,在拟题中发现学生的不同凡响的立意、别出心裁的构思、准确生动的遣词、妙手偶得的佳句、干净整洁的卷面,要打高分,也可以打满分。一句话,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赏识学生微不足道的创造。要有这种意识:即使再差的作文,也是学生的创造,也有它的长处。老师千万别说刺耳的话伤学生的自信心,不写嘲弄的评语打击学生,时时处处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其次是要给学生提供能激起他们写作灵感、唤醒他们写作自信心的作文命题、形式、主题、题材、立意和自由表达、自由批改的多种途径,寻找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人或事,作为写作的对象去训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再次要教给学生感悟的方法,让学生抒写灵性,表达真情。方法自然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在指导学生时要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指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感受人间真情,从课文中感悟写作技巧,等等。总之,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善于感悟的习惯,增强感悟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慢慢地就会得到提高。
——————————
参考文献:
〔1〕引生活之水,浇灌满园春色——浅谈生活与作文写作的关系[J].新课程(中学版),2009(9).
〔2〕夏金丽.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浅谈作文和生活结合的重要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9).
(责任编辑 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