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徐州市小街巷改造设计为例,针对街巷改造中的问题,本文从建筑、人、小街巷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对街巷改造进行思考。
关键词:改造小街巷建筑空间色彩
1.概念阐述
“街巷是一种小型、密集和狭窄的开敞空间,为居民提供就近的人性化交流空间。它将是城市里文化创造性最强的空间。”在这种类型的公共空间中建筑的各种特性决定了公共空间的活跃程度。E. Relph,M. Crang 和Norberg-Schulz等人认为场所特性是人们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共享体验的一种归属感,这是从心理学和经验角度出发提出的概念。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很大一部分建筑的使用年限虽还未到,但其现有状况已难以满足现代的发展需求,所以对旧建筑的改造设计越来越多,这是城市发展对旧建筑的一种态度,建筑在街巷空间内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理念阐述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约翰·西蒙兹先生说:“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一种体验”。城市中的建筑是人“穴居”的场所,建筑是人赖以需要的。当一座没有生命的建筑首先包含了设计师的情感,建筑存在于城市街道中,建筑的色彩,所圍合的空间给人的不同感觉等,都使得城市街道也有了情感。在后期的建筑更新过程中,其外部形象就是我们要回馈建筑本身的,要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去做设计,赋予建筑新的活力,当然这里不是指建筑设计之初的整体性结构设计,仅仅指在其现有基础上的改造,芦原义信的建筑“第二次轮廓线”给了我们设计的侧重点。
这是人—建筑—街巷—人—建筑的情感巡回,这是本文所要首先表达的建筑和街巷和人的关系。以一则实际项目为例来进行思考,从空间处理、色彩搭配、历史元素、人为干预等因素,立足于注重普遍受众的视角来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3.现状分析
案例位于徐州市的中心地块,是城市主干道连接户部山历史街区的小街巷,作为与城市主干道垂直的小街巷,涵盖了住宅、办公、商业、住宅等多种功能于其中,其尺度较小但功能丰富、人流量较大。小街巷注重人行。人行其中,使用功能之外所拥有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情感,是人于街道所得。
4.改进方案
4.1空间处理
现代空间有一种划分方法:分为知觉空间、实体空间、生产资料的空间等,空间中一个范围的划分不仅仅是地面上的,以人体的尺度来分析空间,头顶、身体周围、脚下都会有带给我们空间划分感的形体。
案例中有的建筑是一层为店面,二层及以上是有阳台的住宅。人在其下行走,头顶有庇护,会有一种归属感,归属感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有一种安全、被保护的感觉,从实用的角度,可以挡风遮雨。那么逆向思维,面对有店面的小街巷空间强化这种庇护的感觉则是营造、维持氛围的一种设计手法。具体到设计中可以通过店招伸出的尺度、植物的枝叶和建筑衔接、遮雨棚等来实现。城市是针对大多数人使用的,所以应该是平和的,在空间处理中这种被庇护的感觉是要着重刻画的,同时采用的手法也应是实用的。竖向的身体周围的这片空间,庇护感在可以行车的街巷尤其明显,大尺度的街道大多都会设置围栏保护行人,但是针对小街巷,行人会不得不考虑躲避车辆的问题,但是通过抬高的人行道一般即可以解决,再高一点的就是花箱、树池、小栅栏等,脚下的铺装通过不同的材质、色彩的变化也可以有场所分隔的心理作用。这些都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手法,即隔断产生距离感,距离感产生安全感。
4.2色彩搭配—色彩背后的面孔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历史阶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代表性的色彩,或者说是主色调。
世界各个民族、地区对色彩各有所好,这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色彩和材质的结合构筑了人
的文化认知,这种认知已不仅仅对于建筑,已渐渐蔓延到视野所及的各个设计领域。但是现
在普遍存在一个文化同化的现象,不论何地想到古文化结合现代设计都喜欢用一种颜色:赭
红色+灰色,这是一种泛泛的文化,颜色固然让人联想到历史气息,但是灰色的古建筑较常
见,是因为石头是灰色的,这是材质原本的颜色,这种使用既稳重又实用,因为当时受技术与权位的限制,所以色彩的运用受到局限,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对色彩的感觉不如古人强烈。
色彩搭配中包括色彩和材质,色彩更注重视觉,材质注重触觉,虽然好些材质我们是触
摸不到的,譬如建筑高处。但是它能够透过视觉带给人触觉的感知,这是我们长期生活的条件反射。我们拥有成熟的色彩使用技术,却常常喜欢模仿别人,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常常被要求设计方做明清风、民国风,设计出来的常常是灰色的,这是一种次文化,不代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色彩不是只有这些,色彩斑斓渐渐被去色被城市设计霸权所侵占,城市模式化、灰化,文化会有断层。
右图是案例之一的建筑立面,设计方要求明清风格,但是针对其现状有崭新的学校,考虑到一条街道应有历史渐变的风格,不应不考虑其现状而整齐划一,在色彩上采用饱和度较低的色彩,注重古朴又不失对现代建筑的尊重,下图右侧建筑靠近历史街区,故而延续古建风格,但是左侧的建筑是学校,通过对其完好现状稍作改动,增加其古朴味道,过渡到城市主干道。
4.3设计细节
案例中街巷设计要求中被定位为明清风,在做这样的小街巷的时候虽然是要和周围的历
史街区相呼应,但是现状有些建筑现状非常好,有的建筑是新建的学校,在方案中是应该要
坚持分别对待的,而不是全部改造成明清风,设计细部的刻画是主要体现其与户部山历史街
区呼应的主要设计手法。
历史元素包括建筑本身的建筑年代,还包括建筑外观的历史味道,这就是建筑改造中的
一个元素。除去保护历史建筑,有时候为了营造古韵的环境氛围而进行的立面设计往往要加
入历史元素。目前的手法多是将现代材质与历史形状结合、色彩与历史符号相结合、历史元
素重组等手法,但是有更多的手法期待我们去创造,这将是一个大的话题。上图展示了案例
中的设计细节。
5.人为干预
人为干预包括一个可行性因素在其中,实际项目中造价、安全性等是设计者在改造设计
中应该着重尊重的,然而一个项目中甲方、领导意愿必然是会出现的,它相当大一部分上限制了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手法,最后出来的效果往往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方案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一个对实施资金、环境现状更为了解的决策者对方案是可以起着良性引导的作用,我们的实际项目要避免的就是设计和施工的巨大差异,一个好的项目的完成应该是设计方、施工方、城市建设者这3者的良性协调、交流的产物。一个城市的市长、区长等等都应该将自己看做“建设者“,以强烈的责任心理性地对城市建设持谨慎态度,我们拒绝城市设计霸权。
6.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街道的整治更新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做好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改造设计是需要设计师用自己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来进行工作的,空间的处理、色彩的运用、实施过程的博弈都是要着重注意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改造小街巷建筑空间色彩
1.概念阐述
“街巷是一种小型、密集和狭窄的开敞空间,为居民提供就近的人性化交流空间。它将是城市里文化创造性最强的空间。”在这种类型的公共空间中建筑的各种特性决定了公共空间的活跃程度。E. Relph,M. Crang 和Norberg-Schulz等人认为场所特性是人们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共享体验的一种归属感,这是从心理学和经验角度出发提出的概念。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很大一部分建筑的使用年限虽还未到,但其现有状况已难以满足现代的发展需求,所以对旧建筑的改造设计越来越多,这是城市发展对旧建筑的一种态度,建筑在街巷空间内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理念阐述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约翰·西蒙兹先生说:“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一种体验”。城市中的建筑是人“穴居”的场所,建筑是人赖以需要的。当一座没有生命的建筑首先包含了设计师的情感,建筑存在于城市街道中,建筑的色彩,所圍合的空间给人的不同感觉等,都使得城市街道也有了情感。在后期的建筑更新过程中,其外部形象就是我们要回馈建筑本身的,要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去做设计,赋予建筑新的活力,当然这里不是指建筑设计之初的整体性结构设计,仅仅指在其现有基础上的改造,芦原义信的建筑“第二次轮廓线”给了我们设计的侧重点。
这是人—建筑—街巷—人—建筑的情感巡回,这是本文所要首先表达的建筑和街巷和人的关系。以一则实际项目为例来进行思考,从空间处理、色彩搭配、历史元素、人为干预等因素,立足于注重普遍受众的视角来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3.现状分析
案例位于徐州市的中心地块,是城市主干道连接户部山历史街区的小街巷,作为与城市主干道垂直的小街巷,涵盖了住宅、办公、商业、住宅等多种功能于其中,其尺度较小但功能丰富、人流量较大。小街巷注重人行。人行其中,使用功能之外所拥有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情感,是人于街道所得。
4.改进方案
4.1空间处理
现代空间有一种划分方法:分为知觉空间、实体空间、生产资料的空间等,空间中一个范围的划分不仅仅是地面上的,以人体的尺度来分析空间,头顶、身体周围、脚下都会有带给我们空间划分感的形体。
案例中有的建筑是一层为店面,二层及以上是有阳台的住宅。人在其下行走,头顶有庇护,会有一种归属感,归属感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有一种安全、被保护的感觉,从实用的角度,可以挡风遮雨。那么逆向思维,面对有店面的小街巷空间强化这种庇护的感觉则是营造、维持氛围的一种设计手法。具体到设计中可以通过店招伸出的尺度、植物的枝叶和建筑衔接、遮雨棚等来实现。城市是针对大多数人使用的,所以应该是平和的,在空间处理中这种被庇护的感觉是要着重刻画的,同时采用的手法也应是实用的。竖向的身体周围的这片空间,庇护感在可以行车的街巷尤其明显,大尺度的街道大多都会设置围栏保护行人,但是针对小街巷,行人会不得不考虑躲避车辆的问题,但是通过抬高的人行道一般即可以解决,再高一点的就是花箱、树池、小栅栏等,脚下的铺装通过不同的材质、色彩的变化也可以有场所分隔的心理作用。这些都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手法,即隔断产生距离感,距离感产生安全感。
4.2色彩搭配—色彩背后的面孔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历史阶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代表性的色彩,或者说是主色调。
世界各个民族、地区对色彩各有所好,这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色彩和材质的结合构筑了人
的文化认知,这种认知已不仅仅对于建筑,已渐渐蔓延到视野所及的各个设计领域。但是现
在普遍存在一个文化同化的现象,不论何地想到古文化结合现代设计都喜欢用一种颜色:赭
红色+灰色,这是一种泛泛的文化,颜色固然让人联想到历史气息,但是灰色的古建筑较常
见,是因为石头是灰色的,这是材质原本的颜色,这种使用既稳重又实用,因为当时受技术与权位的限制,所以色彩的运用受到局限,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对色彩的感觉不如古人强烈。
色彩搭配中包括色彩和材质,色彩更注重视觉,材质注重触觉,虽然好些材质我们是触
摸不到的,譬如建筑高处。但是它能够透过视觉带给人触觉的感知,这是我们长期生活的条件反射。我们拥有成熟的色彩使用技术,却常常喜欢模仿别人,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常常被要求设计方做明清风、民国风,设计出来的常常是灰色的,这是一种次文化,不代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色彩不是只有这些,色彩斑斓渐渐被去色被城市设计霸权所侵占,城市模式化、灰化,文化会有断层。
右图是案例之一的建筑立面,设计方要求明清风格,但是针对其现状有崭新的学校,考虑到一条街道应有历史渐变的风格,不应不考虑其现状而整齐划一,在色彩上采用饱和度较低的色彩,注重古朴又不失对现代建筑的尊重,下图右侧建筑靠近历史街区,故而延续古建风格,但是左侧的建筑是学校,通过对其完好现状稍作改动,增加其古朴味道,过渡到城市主干道。
4.3设计细节
案例中街巷设计要求中被定位为明清风,在做这样的小街巷的时候虽然是要和周围的历
史街区相呼应,但是现状有些建筑现状非常好,有的建筑是新建的学校,在方案中是应该要
坚持分别对待的,而不是全部改造成明清风,设计细部的刻画是主要体现其与户部山历史街
区呼应的主要设计手法。
历史元素包括建筑本身的建筑年代,还包括建筑外观的历史味道,这就是建筑改造中的
一个元素。除去保护历史建筑,有时候为了营造古韵的环境氛围而进行的立面设计往往要加
入历史元素。目前的手法多是将现代材质与历史形状结合、色彩与历史符号相结合、历史元
素重组等手法,但是有更多的手法期待我们去创造,这将是一个大的话题。上图展示了案例
中的设计细节。
5.人为干预
人为干预包括一个可行性因素在其中,实际项目中造价、安全性等是设计者在改造设计
中应该着重尊重的,然而一个项目中甲方、领导意愿必然是会出现的,它相当大一部分上限制了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手法,最后出来的效果往往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方案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一个对实施资金、环境现状更为了解的决策者对方案是可以起着良性引导的作用,我们的实际项目要避免的就是设计和施工的巨大差异,一个好的项目的完成应该是设计方、施工方、城市建设者这3者的良性协调、交流的产物。一个城市的市长、区长等等都应该将自己看做“建设者“,以强烈的责任心理性地对城市建设持谨慎态度,我们拒绝城市设计霸权。
6.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街道的整治更新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做好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改造设计是需要设计师用自己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来进行工作的,空间的处理、色彩的运用、实施过程的博弈都是要着重注意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