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电影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类型的影片让人应接不暇。本文选择近五年来出品的校园题材电影,分析了校园题材电影中普遍呈现出的价值观,探讨了电影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与存在的问题,抨击了当下校园题材电影中人文因素的缺乏和价值扭曲。
关键词:校园电影;审美特征;人文关怀;价值扭曲
作者简介:李雅婷(1993.6-),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2
一、校园题材电影的三个规定性
校园生活是人一生中最为华丽精彩的阶段,它是青春的象征,也是无数年轻人回忆的领地,是经历过不会忘记,而又不会重来的生命体验。
首先校园题材电影的主人公一般为高中生和大学生,比如电影《青春派》《致我们终究逝去的青春》《左耳》等。《青春派》的主人公是以高考生为代表,《左耳》等而是以大学生为代表。主人公在影片中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热爱打篮球但学习成绩落后的男生;另一种是指学习成绩落后但是喜欢阳光帅哥的女生。比如电影《左耳》中张漾与许弋;同时电影《青春派》中居然也属于成绩不突出但是鬼点子多的男生,他喜欢成绩优秀的黄晶晶。
其次,校园题材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以校园生活为题材。《青春派》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居然在高三毕业拍照的时候向自己喜欢的女生黄晶晶表白成功,但是好景不长,居然的恋情遭遇了滑铁卢,高考失利,开始了一段疯狂的高三旅程。赵薇导演的《致青春》主要是讲诉大学校园生活,涉及到临近毕业大家都要分道扬镳的敏感话题。
最后校园题材电影都是由IP小说改编而成。IP是知识产权的意思,主要是指电影、电视改编的素材。《左耳》是由饶雪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是如此。小说的预热带来了电影票房的成功。
二、校园题材影片出品的三个原因
首先是观众的怀旧需求。电影是人生的隐喻,将自己放置在影片中恰巧满足了观众的这种心理,在拍摄的过程中直击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讲述大学毕业来临时,大家各奔东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能够寻找到曾经的自己,与影片产生共鸣;而类似于《青春派》这类的电影是讲诉高中生活,它所吸引的人群主要是集中在大学生,毕竟大学生离开高中校园也就几年的时间,更加怀念当时的场景。
其次是拍摄的成本低廉。第一是题材类型就限定了故事发生场所是校园,不需要有大场面的制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省下了一笔经费。例如《青春派》,故事发生在高中,导演所需做的就是如何去打动观众,不需要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只需要温柔细腻的情节就好;第二就是在演员方面,一般都会去选用一些拥有青春活力的年轻新演员来挑大梁,影片《左耳》中的人物由一些新人来扮演,省了片酬也捧红了新人,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是读者的粉丝情节。在之前我们所了解到关于校园题材电影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的,恰恰都是被人们所熟悉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在拍摄的前提下就已经有了一大批的观众,这样对于电影的宣传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三、校园题材电影的三个特点
首先是影片故事形式固定。在影片中一般是有两个男女主角,首先是在男生方面,一般来说是由成绩优秀和成绩落后的两人中形成对比,在电影《左耳》中许弋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的代表,而张漾则是差生但喜欢打篮球的代表,两人身上的标签不同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次就是女主人公,小耳朵是成绩优秀的乖学生,第二位主人公是黎吧啦,她是“社会女”的代表,和小耳朵正好相反,这样看来影片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对比性。《致青春》中郑微遭遇陈孝正背弃之后,仍心甘情愿地走下去,而施洁在郑微的爱情里垂死挣扎,她就像一面镜子让郑微看清爱情中的自己。这样看来,影片的主人公需要塑造多种角色,以便其影片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也避免了影片的单调枯燥。
其次是剧中人物塑造饱满。“在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中存在着各种对立的关系,有的是一条线的对立,有的是几条线的对立,有的是主人公和自己精神上的对立,有的是主人公和别人的对立”[1]。《左耳》中许弋的人物形象是属于一种对立关系的。影片的前半部分许弋是一个安静并且成绩优秀的男生,深受女生的喜欢,但是当他遭遇黎吧啦的骚扰和家庭变故之后他开始走向了一个极端,变得麻木不仁,影片的后半部分即使李珥在幫助他,表面和善的许弋还是无法回到之前的样子,再次伤了李珥的心,这是主人公和自己精神上的对立。再有女主人公李珥和黎吧啦是一组对立关系,李珥是典型的乖乖女形象,学习成绩优秀,人缘又好,而与她相反的则是“社会女”黎吧啦。首先从外形上就可以看出来两个人的形象差别,影片前半部分两个人都在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则出现了另一种极端,两个人竟然成为了好朋友,这是让观众意想不到的表达。
最后影片主题表达深刻。主题是一部影片的核心,所有的故事内容都需要以它为中心,它就如同房子的框架,只有框架建起了才能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门罗·C·比尔兹利认为“主题是指被抽象或短语命名的东西,是夹杂着主观感受的、被定义过的思想”[2]。在青春电影中,为了使电影主题更加充分的表达,往往会借助一些意象化的主题来表达,同时也不脱离生活实际。赵薇的《致青春》中,郑微的对白:“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带着明显的怀旧色彩,而且影片中出现的暗黄色调,是典型的怀旧主题的象征[3]。
四、校园题材电影的三个缺陷
首先是人文关怀的缺失。校园题材的影片缺乏人文性的关怀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现在所盛行的校园题材电影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现在大学生存在或潜在的一些问题,但只是指出问题而没有继续探究其根源;第二,校园题材的电影本身就已经蕴含了强大的生命力,就如同青春本身一样,永远都拥有无限的激情与活力,但也不乏叛逆。《中国合伙人》中孟晓骏和王阳在课堂上公然挑衅英语教师的权威,大闹课堂,而成东青这个平时看起来羸弱又内向的人也敢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三人用叛逆的方式宣告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失败。但是我们要明白叛逆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叛逆过后的成长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
其次是影片价值观的扭曲。近几年校园题材电影都刮起怀旧浪潮,比如《致青春》、《同桌的你》等,这些电影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青年形象。但是有些青春影片却是失败的。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给人直观感受就是奢华的道具以及各种奢侈品牌,可以说小时代描绘了一个极度物质,奢靡的世界,是一个对于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即的世界。在影片中主人公的对话显示出了极高的物质欲,比如像顾里所说的:“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几步就散了”。人民日报在文艺评论《小时代和大时代》中指出:“在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最后是大众文化的错误走向。校园题材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大众文化,因此它就具备了其特性。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可以理解为其必须具备亲近大众的形式。校园题材的电影在故事内容上比较符合现在80和90后的心理状态,但是人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种文化的形式,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模仿,对于大众文化的再生性,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批量复制性”,尤其体现在故事内容中,《匆匆那年》陈寻在参加老同学婚礼时,回想起自己的初恋,而影片《同桌的你》的开头部分也是这样的桥段。这样的内容,当人们第一次看到时会觉得新鲜,可是如果反复的出现只是让人们审美疲劳,甚至会觉得反感。
参考文献:
[1]张源潮.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5.
[2]刘子琪.论新时期两岸三地青春电影[D].山西:山西大学,2013.
[3]李盛强.电影《致青春》台词语言艺术研究[J].剑南文学,2013,(7):230-23.
关键词:校园电影;审美特征;人文关怀;价值扭曲
作者简介:李雅婷(1993.6-),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2
一、校园题材电影的三个规定性
校园生活是人一生中最为华丽精彩的阶段,它是青春的象征,也是无数年轻人回忆的领地,是经历过不会忘记,而又不会重来的生命体验。
首先校园题材电影的主人公一般为高中生和大学生,比如电影《青春派》《致我们终究逝去的青春》《左耳》等。《青春派》的主人公是以高考生为代表,《左耳》等而是以大学生为代表。主人公在影片中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热爱打篮球但学习成绩落后的男生;另一种是指学习成绩落后但是喜欢阳光帅哥的女生。比如电影《左耳》中张漾与许弋;同时电影《青春派》中居然也属于成绩不突出但是鬼点子多的男生,他喜欢成绩优秀的黄晶晶。
其次,校园题材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以校园生活为题材。《青春派》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居然在高三毕业拍照的时候向自己喜欢的女生黄晶晶表白成功,但是好景不长,居然的恋情遭遇了滑铁卢,高考失利,开始了一段疯狂的高三旅程。赵薇导演的《致青春》主要是讲诉大学校园生活,涉及到临近毕业大家都要分道扬镳的敏感话题。
最后校园题材电影都是由IP小说改编而成。IP是知识产权的意思,主要是指电影、电视改编的素材。《左耳》是由饶雪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是如此。小说的预热带来了电影票房的成功。
二、校园题材影片出品的三个原因
首先是观众的怀旧需求。电影是人生的隐喻,将自己放置在影片中恰巧满足了观众的这种心理,在拍摄的过程中直击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讲述大学毕业来临时,大家各奔东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能够寻找到曾经的自己,与影片产生共鸣;而类似于《青春派》这类的电影是讲诉高中生活,它所吸引的人群主要是集中在大学生,毕竟大学生离开高中校园也就几年的时间,更加怀念当时的场景。
其次是拍摄的成本低廉。第一是题材类型就限定了故事发生场所是校园,不需要有大场面的制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省下了一笔经费。例如《青春派》,故事发生在高中,导演所需做的就是如何去打动观众,不需要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只需要温柔细腻的情节就好;第二就是在演员方面,一般都会去选用一些拥有青春活力的年轻新演员来挑大梁,影片《左耳》中的人物由一些新人来扮演,省了片酬也捧红了新人,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是读者的粉丝情节。在之前我们所了解到关于校园题材电影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的,恰恰都是被人们所熟悉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在拍摄的前提下就已经有了一大批的观众,这样对于电影的宣传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三、校园题材电影的三个特点
首先是影片故事形式固定。在影片中一般是有两个男女主角,首先是在男生方面,一般来说是由成绩优秀和成绩落后的两人中形成对比,在电影《左耳》中许弋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的代表,而张漾则是差生但喜欢打篮球的代表,两人身上的标签不同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次就是女主人公,小耳朵是成绩优秀的乖学生,第二位主人公是黎吧啦,她是“社会女”的代表,和小耳朵正好相反,这样看来影片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对比性。《致青春》中郑微遭遇陈孝正背弃之后,仍心甘情愿地走下去,而施洁在郑微的爱情里垂死挣扎,她就像一面镜子让郑微看清爱情中的自己。这样看来,影片的主人公需要塑造多种角色,以便其影片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也避免了影片的单调枯燥。
其次是剧中人物塑造饱满。“在大陆青春校园电影中存在着各种对立的关系,有的是一条线的对立,有的是几条线的对立,有的是主人公和自己精神上的对立,有的是主人公和别人的对立”[1]。《左耳》中许弋的人物形象是属于一种对立关系的。影片的前半部分许弋是一个安静并且成绩优秀的男生,深受女生的喜欢,但是当他遭遇黎吧啦的骚扰和家庭变故之后他开始走向了一个极端,变得麻木不仁,影片的后半部分即使李珥在幫助他,表面和善的许弋还是无法回到之前的样子,再次伤了李珥的心,这是主人公和自己精神上的对立。再有女主人公李珥和黎吧啦是一组对立关系,李珥是典型的乖乖女形象,学习成绩优秀,人缘又好,而与她相反的则是“社会女”黎吧啦。首先从外形上就可以看出来两个人的形象差别,影片前半部分两个人都在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则出现了另一种极端,两个人竟然成为了好朋友,这是让观众意想不到的表达。
最后影片主题表达深刻。主题是一部影片的核心,所有的故事内容都需要以它为中心,它就如同房子的框架,只有框架建起了才能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门罗·C·比尔兹利认为“主题是指被抽象或短语命名的东西,是夹杂着主观感受的、被定义过的思想”[2]。在青春电影中,为了使电影主题更加充分的表达,往往会借助一些意象化的主题来表达,同时也不脱离生活实际。赵薇的《致青春》中,郑微的对白:“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带着明显的怀旧色彩,而且影片中出现的暗黄色调,是典型的怀旧主题的象征[3]。
四、校园题材电影的三个缺陷
首先是人文关怀的缺失。校园题材的影片缺乏人文性的关怀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现在所盛行的校园题材电影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现在大学生存在或潜在的一些问题,但只是指出问题而没有继续探究其根源;第二,校园题材的电影本身就已经蕴含了强大的生命力,就如同青春本身一样,永远都拥有无限的激情与活力,但也不乏叛逆。《中国合伙人》中孟晓骏和王阳在课堂上公然挑衅英语教师的权威,大闹课堂,而成东青这个平时看起来羸弱又内向的人也敢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三人用叛逆的方式宣告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失败。但是我们要明白叛逆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叛逆过后的成长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
其次是影片价值观的扭曲。近几年校园题材电影都刮起怀旧浪潮,比如《致青春》、《同桌的你》等,这些电影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青年形象。但是有些青春影片却是失败的。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给人直观感受就是奢华的道具以及各种奢侈品牌,可以说小时代描绘了一个极度物质,奢靡的世界,是一个对于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即的世界。在影片中主人公的对话显示出了极高的物质欲,比如像顾里所说的:“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几步就散了”。人民日报在文艺评论《小时代和大时代》中指出:“在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最后是大众文化的错误走向。校园题材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大众文化,因此它就具备了其特性。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可以理解为其必须具备亲近大众的形式。校园题材的电影在故事内容上比较符合现在80和90后的心理状态,但是人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种文化的形式,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模仿,对于大众文化的再生性,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批量复制性”,尤其体现在故事内容中,《匆匆那年》陈寻在参加老同学婚礼时,回想起自己的初恋,而影片《同桌的你》的开头部分也是这样的桥段。这样的内容,当人们第一次看到时会觉得新鲜,可是如果反复的出现只是让人们审美疲劳,甚至会觉得反感。
参考文献:
[1]张源潮.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5.
[2]刘子琪.论新时期两岸三地青春电影[D].山西:山西大学,2013.
[3]李盛强.电影《致青春》台词语言艺术研究[J].剑南文学,2013,(7):2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