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天源建设有限公司 温州苍南 325800
摘要:对于高层建筑项目而言,施工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不但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項目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方面,还对人们的财产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经验,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相关要素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不断的加快,这造成了城区内的建筑空间越来越小,因此,高层建筑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也致使建筑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变得非常突出。我国的高层建筑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由单一住宅用途转向了商场与住宅一体、商务与住宅一体的多用途方向。并且我国高层建筑的几何形态也从过去的单一的豆腐块向着塔式、翅式、连体式、集群式、甚至是异形式等方向全方位地发展着。高层建筑的建设资金投入相对较大,并且高层建筑的建设时间较长,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极大,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等管理方面要求极高。因此,在当下这个高层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讨论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从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来引入我们的论述。
1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 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必然涉及到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必然涉及到高空作业的种种迥异于低层建筑作业的特点。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极高,因此,在向垂直的高度上运送施工人员、运输施工必须的材料、工具、机具等方面的运输量任务较重,并而这些运输都涉及高空运输。在整个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必须对涉及高空作业的方方面面,比如安全防护设施、水电等动力问题予以很好的解决。
1.2 基础埋置深度深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持其整体的稳定性,这是压倒一切的要务,失去稳定性这个大前提,一切的施工都将化为泡影。因此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建造高层建筑稳定都是压倒一切的当务之急。保证高层建筑稳定的除了在设计上的方向、形态、应力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地下的基础施工。可以说地下的基础施工的深度越深,其质量越好,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就越高。随着近期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日益增多,设计人员在设计高层建筑的基础时应该充分予以考虑,做到适度超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在这些灾害天气来临时能够切实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通常的地上基础都不应小于建筑物的整体高度的十二分之一,这被称之为建筑业的十二平均律,但是在采用桩基础施工的情况下,就必须保证桩基础的深度与建筑物的高度一致。这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有多高的楼就得有多深的桩。在施工实践过程中,整体倾倒的高层楼房都有一个极为相似的特征,那就是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不是桩基础没有加合适粗细的钢筋笼,就是桩基础不符合设计的粗细与深度,更为离谱的是有的桩基础施工企业根本就没有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加入钢筋笼,这样的高层建筑就真的只能“命系于天”了。
1.3 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工程量较大,并且整个工程分解以后的施工项目更是千头万绪,不仅涉及到的施工单位较多,而且涉及到的施工工种也较多。更有甚者,某些对工期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采用边设计、边分层同时施工的“及时设计”“及时备料”“及时施工”的国外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施工方法,这就给工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带来了极高的难度。
1.4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的工期通常为两年左右,由于结构施工无法分层同时进行,因此如何有效地缩短结构施工就成了缩短工期的关键。在结构施工中可以采取分块同时施工的方法,在整个平面上分成几个施工块,在这几个施工块上,几支施工队伍同时施工以加快结构施工的进程。解决了结构施工的难题就可以针对各层进行施工了。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可以采用平行交叉、立体交叉、工种交叉的三交叉式施工方式,在层次上分块同时施工,在立体上分层同时施工,各工种同时施工以提高整体工程的效率节省工程总工期。致于装饰施工与上述施工过程一样可以采用三交叉的施工原则齐头并进同时施工。
2 高层住宅的强度控制技术
一般而言,9-16层≤50m属一类高层,17-25层≤75m属二类高层,26-40 层≤100m 属三类高层,>40层为超高层。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外在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因此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强度,是高层住宅施工的基础性问题之一。高层住宅施工前,首先,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有资料统计显示,若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 -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 -20%,强度降低5%-10%。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其次,高层住宅多采用泵送混凝土。
3 高层住宅的“三线”就是高层施工的生命线,其控制技术对高层住宅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轴线、标高,垂直度”三线的控制就成为高层住宅施工的一大难点。
3.1 轴线的控制高程住宅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中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 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
3.2 标高的控制标高的准确性是高层住宅质量检测的基础之一。因此,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定位标高,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4 先进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备有多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提模工艺、滑模工艺、大模板及飞模工艺、大跨度空间模壳技术、整体提升脚手架工艺、竖向钢筋锥螺纹连接工艺、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工艺、大跨度网架结构施工技术等,这些施工技术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在具体的施工中,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建筑物结构等予以综合考虑,进而选用经济、合理、先进的技术来更好地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5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之中最难解决的技术难题其实的就在于如何控制施工精度问题,当一个建筑物高达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在第一层如果产生了一毫米的偏差,那么当高度达到一百米的时候,这种偏差就会放大到几米甚至十几米,可想而知这种偏差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危害性有多大。目前我国的许多施工企业已经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如采用红外线进行轴线、标高、垂直度的实时控制,如采用模块式层层堆垒的先进施工方法以控制误差等。科技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人口剧增导致土地资源紧缺的首选建筑形式。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复杂等现象导致施工难度加增加,施工环节增多,同时也促进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不断革新。总之,高层建筑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要求是很严格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只有做好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合理控制工程的成本和安全,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实现工程期的目标。
摘要:对于高层建筑项目而言,施工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不但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項目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等方面,还对人们的财产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经验,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相关要素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不断的加快,这造成了城区内的建筑空间越来越小,因此,高层建筑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也致使建筑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变得非常突出。我国的高层建筑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由单一住宅用途转向了商场与住宅一体、商务与住宅一体的多用途方向。并且我国高层建筑的几何形态也从过去的单一的豆腐块向着塔式、翅式、连体式、集群式、甚至是异形式等方向全方位地发展着。高层建筑的建设资金投入相对较大,并且高层建筑的建设时间较长,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极大,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等管理方面要求极高。因此,在当下这个高层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讨论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从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来引入我们的论述。
1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 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必然涉及到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必然涉及到高空作业的种种迥异于低层建筑作业的特点。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极高,因此,在向垂直的高度上运送施工人员、运输施工必须的材料、工具、机具等方面的运输量任务较重,并而这些运输都涉及高空运输。在整个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必须对涉及高空作业的方方面面,比如安全防护设施、水电等动力问题予以很好的解决。
1.2 基础埋置深度深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持其整体的稳定性,这是压倒一切的要务,失去稳定性这个大前提,一切的施工都将化为泡影。因此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建造高层建筑稳定都是压倒一切的当务之急。保证高层建筑稳定的除了在设计上的方向、形态、应力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地下的基础施工。可以说地下的基础施工的深度越深,其质量越好,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就越高。随着近期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日益增多,设计人员在设计高层建筑的基础时应该充分予以考虑,做到适度超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在这些灾害天气来临时能够切实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通常的地上基础都不应小于建筑物的整体高度的十二分之一,这被称之为建筑业的十二平均律,但是在采用桩基础施工的情况下,就必须保证桩基础的深度与建筑物的高度一致。这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有多高的楼就得有多深的桩。在施工实践过程中,整体倾倒的高层楼房都有一个极为相似的特征,那就是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不是桩基础没有加合适粗细的钢筋笼,就是桩基础不符合设计的粗细与深度,更为离谱的是有的桩基础施工企业根本就没有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加入钢筋笼,这样的高层建筑就真的只能“命系于天”了。
1.3 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工程量较大,并且整个工程分解以后的施工项目更是千头万绪,不仅涉及到的施工单位较多,而且涉及到的施工工种也较多。更有甚者,某些对工期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采用边设计、边分层同时施工的“及时设计”“及时备料”“及时施工”的国外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施工方法,这就给工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带来了极高的难度。
1.4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的工期通常为两年左右,由于结构施工无法分层同时进行,因此如何有效地缩短结构施工就成了缩短工期的关键。在结构施工中可以采取分块同时施工的方法,在整个平面上分成几个施工块,在这几个施工块上,几支施工队伍同时施工以加快结构施工的进程。解决了结构施工的难题就可以针对各层进行施工了。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可以采用平行交叉、立体交叉、工种交叉的三交叉式施工方式,在层次上分块同时施工,在立体上分层同时施工,各工种同时施工以提高整体工程的效率节省工程总工期。致于装饰施工与上述施工过程一样可以采用三交叉的施工原则齐头并进同时施工。
2 高层住宅的强度控制技术
一般而言,9-16层≤50m属一类高层,17-25层≤75m属二类高层,26-40 层≤100m 属三类高层,>40层为超高层。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外在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因此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强度,是高层住宅施工的基础性问题之一。高层住宅施工前,首先,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有资料统计显示,若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 -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 -20%,强度降低5%-10%。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其次,高层住宅多采用泵送混凝土。
3 高层住宅的“三线”就是高层施工的生命线,其控制技术对高层住宅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轴线、标高,垂直度”三线的控制就成为高层住宅施工的一大难点。
3.1 轴线的控制高程住宅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中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 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
3.2 标高的控制标高的准确性是高层住宅质量检测的基础之一。因此,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定位标高,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4 先进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备有多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提模工艺、滑模工艺、大模板及飞模工艺、大跨度空间模壳技术、整体提升脚手架工艺、竖向钢筋锥螺纹连接工艺、高层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工艺、大跨度网架结构施工技术等,这些施工技术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在具体的施工中,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建筑物结构等予以综合考虑,进而选用经济、合理、先进的技术来更好地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5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之中最难解决的技术难题其实的就在于如何控制施工精度问题,当一个建筑物高达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在第一层如果产生了一毫米的偏差,那么当高度达到一百米的时候,这种偏差就会放大到几米甚至十几米,可想而知这种偏差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危害性有多大。目前我国的许多施工企业已经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如采用红外线进行轴线、标高、垂直度的实时控制,如采用模块式层层堆垒的先进施工方法以控制误差等。科技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人口剧增导致土地资源紧缺的首选建筑形式。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复杂等现象导致施工难度加增加,施工环节增多,同时也促进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不断革新。总之,高层建筑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要求是很严格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只有做好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合理控制工程的成本和安全,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实现工程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