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1月31日,A股共有2584家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全部A股、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披露率分别为72%、48%、99%、100%。从业绩预告的性质来看,正面预告比例仅59%,低于2018年中报预告的正面比例(67%)。
按已披露预告公司的净利润均值测算,全A、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2018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7%、4.90%、-17.23%、-46.45%。其中,创业板创下了上市以来最低增速,远低于2018年前三季报的业绩增速。
按可比口径统计发现,上市公司亏损比例相对2017年可比口径增加,2018年全A披露预告公司中亏损公司400家,占整体披露预告公司比例15.48%,2017年可比口徑占比仅8.63%;其二,上市公司亏损超过10亿元的公司数量也大幅增加,达到102家,占比3.95%,2017年可比口径仅29家,占比1.04%。亏损10亿-20亿元的公司数量比2017年可比口径增长4倍,亏损20亿-30亿元的公司增长1倍,亏损30亿-50亿元的公司数量增长5倍。因此,2018年度全A业绩增速大幅下降来自于较多公司及较大规模(10亿元以上)的亏损,而不仅是个别极端值的影响。
光大证券测算了不同市值区间的业绩表现,100亿-300亿元市值上市公司2018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各市值区间最高,平均增长24.03%。其次为1000亿-3000亿元市值及3000亿元以上市值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分别同比增长12.45%和9.58%。1000亿元以上公司主要为蓝筹白马类上市公司,抵御经济周期下行能力较强。市值100亿-300亿元的公司,该区间多为成长空间较大行业中的细分龙头,反映在经济下行期间,成长龙头利用核心竞争力进行行业整合和逆势扩张抵御行业增速下行。
50亿元市值以下公司亏损严重,2018年预告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7.5%。据统计,102家亏损超过10亿元的公司中,有72家来自50亿元市值以下的上市公司;40家亏损超过20亿元的公司,有28家市值50亿元以下,其中15家公司2018年净利润亏损额超过公司自身市值。50亿元市值以下公司的整体亏损,对全A的2018年归母净利润产生了5.88%的负贡献。50亿-100亿元市值区间的上市公司业绩同样表现不佳,整体下滑21.69%。
进一步分析公司披露的业绩变动原因发现,305家公司披露可能存在商誉减值对公司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占比11.77%,其中负面业绩预告公司中,25.18%的公司受到商誉减值的影响。披露应收账款减值公司也较多,整体占比8.57%,负面业绩预告公司中占比18.89%。
披露商誉减值公司中,53%的公司(163家)对商誉减值规模进行了预估,根据公司预估商誉减值规模上下限均值,计算得到这163家公司总体的商誉减值规模约870亿元,占2018年公告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的6.14%,其中,商誉减值规模对创业板利润的影响较大,占比达到55.34%,占中小板、主板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4.76%和2.22%。
在负面业绩预告公司中,57%的公司(139家)对商誉减值规模进行了预估,预估的商誉减值规模约为850亿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金额的50%-60%。
行业层面看,业绩变动原因中披露商誉减值的公司数占比前三的行业为传媒、综合、计算机,占比分别为42.86%、28.13%和16.57%。披露应收账款减值或坏账计提的公司数占比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传媒、通信和综合,占比分别为16.33%、16.19%和15.63%。
从商誉减值规模对利润的影响来看,传媒行业披露的商誉减值规模已达到245.21亿元,大幅高于2017年的62.58亿元,占2018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比例达97.65%,机械、医药、计算机、通信分别为386.48%、15.92%、39.97%和107.31%。
2019年,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着力疏通货币向信贷传导的途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改善,从而缓解上市公司资金链紧张情况;此外,2016年后并购重组数量和估值均下降,2019年创业板公司商誉减值压力有所减轻。此次中小创计提商誉减值风险释放后,也有望在2019年迎来较好的表现。
按已披露预告公司的净利润均值测算,全A、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2018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7%、4.90%、-17.23%、-46.45%。其中,创业板创下了上市以来最低增速,远低于2018年前三季报的业绩增速。
按可比口径统计发现,上市公司亏损比例相对2017年可比口径增加,2018年全A披露预告公司中亏损公司400家,占整体披露预告公司比例15.48%,2017年可比口徑占比仅8.63%;其二,上市公司亏损超过10亿元的公司数量也大幅增加,达到102家,占比3.95%,2017年可比口径仅29家,占比1.04%。亏损10亿-20亿元的公司数量比2017年可比口径增长4倍,亏损20亿-30亿元的公司增长1倍,亏损30亿-50亿元的公司数量增长5倍。因此,2018年度全A业绩增速大幅下降来自于较多公司及较大规模(10亿元以上)的亏损,而不仅是个别极端值的影响。
光大证券测算了不同市值区间的业绩表现,100亿-300亿元市值上市公司2018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各市值区间最高,平均增长24.03%。其次为1000亿-3000亿元市值及3000亿元以上市值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分别同比增长12.45%和9.58%。1000亿元以上公司主要为蓝筹白马类上市公司,抵御经济周期下行能力较强。市值100亿-300亿元的公司,该区间多为成长空间较大行业中的细分龙头,反映在经济下行期间,成长龙头利用核心竞争力进行行业整合和逆势扩张抵御行业增速下行。
50亿元市值以下公司亏损严重,2018年预告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7.5%。据统计,102家亏损超过10亿元的公司中,有72家来自50亿元市值以下的上市公司;40家亏损超过20亿元的公司,有28家市值50亿元以下,其中15家公司2018年净利润亏损额超过公司自身市值。50亿元市值以下公司的整体亏损,对全A的2018年归母净利润产生了5.88%的负贡献。50亿-100亿元市值区间的上市公司业绩同样表现不佳,整体下滑21.69%。
进一步分析公司披露的业绩变动原因发现,305家公司披露可能存在商誉减值对公司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占比11.77%,其中负面业绩预告公司中,25.18%的公司受到商誉减值的影响。披露应收账款减值公司也较多,整体占比8.57%,负面业绩预告公司中占比18.89%。
披露商誉减值公司中,53%的公司(163家)对商誉减值规模进行了预估,根据公司预估商誉减值规模上下限均值,计算得到这163家公司总体的商誉减值规模约870亿元,占2018年公告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的6.14%,其中,商誉减值规模对创业板利润的影响较大,占比达到55.34%,占中小板、主板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4.76%和2.22%。
在负面业绩预告公司中,57%的公司(139家)对商誉减值规模进行了预估,预估的商誉减值规模约为850亿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金额的50%-60%。
行业层面看,业绩变动原因中披露商誉减值的公司数占比前三的行业为传媒、综合、计算机,占比分别为42.86%、28.13%和16.57%。披露应收账款减值或坏账计提的公司数占比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传媒、通信和综合,占比分别为16.33%、16.19%和15.63%。
从商誉减值规模对利润的影响来看,传媒行业披露的商誉减值规模已达到245.21亿元,大幅高于2017年的62.58亿元,占2018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比例达97.65%,机械、医药、计算机、通信分别为386.48%、15.92%、39.97%和107.31%。
2019年,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着力疏通货币向信贷传导的途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改善,从而缓解上市公司资金链紧张情况;此外,2016年后并购重组数量和估值均下降,2019年创业板公司商誉减值压力有所减轻。此次中小创计提商誉减值风险释放后,也有望在2019年迎来较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