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化肿片联合排毒化肿茶治疗慢性胰腺炎23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排毒化肿片联合排毒化肿茶为笔者根据祖传秘方研制的院内制剂,笔者运用排毒化肿片联合排毒化肿茶治疗2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连续用药10个疗程后,患者病情好转,症状减轻,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总有效率为82.60%,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40-02
  慢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胰腺局部、节段或弥漫性的炎症疾病,导致胰腺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胰管变形、胰实质纤维化或钙化,并造成轻重不一的胰外分泌及内分泌功能障碍[1]。因其病程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又是导致胰腺癌病变的危险因素,一般预后不良,较难根治。我国慢性胰腺炎主要病因为胆道疾病(结石、炎症、蛔虫),典型症状有:上腹反复疼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消瘦、腹泻,其他并发症,如假性胰腺囊肿、糖尿病等[2]。笔者依据祖传秘方,经26年的潜心研究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临床应用证明其对于治疗慢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8月至2014年12月蒙自鸿程医院诊治2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35~58岁;嗜好抽烟喝酒者11例,均为男性。23例病例均经三甲或二甲级医院有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均有客观可测量的病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扩张、上腹疼痛反复发作、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消瘦、腹泻、大便不畅等症状。因慢性胰腺炎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份患者起病时间难以确定,只能以发现病变时计算,病程5~8年12例,4~3年6例,2年以下的5例。23例患者中曾到地区或省级医院做过各种治疗的17例,但患者病情始终不稳定,效果不理想。
  1.2 诊断标准[3] ①有明确的胰腺炎组织学诊断;②有明确的胰腺钙化;③有典型慢性胰腺炎症状体征,有明显的胰腺外分泌障碍和ERCP等典型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④EUS有典型的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⑤排除胰腺癌。
  1.3 治疗 排毒化肿片由云南省蒙自鸿程医院研制,该制剂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获云南省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滇药制字(Z)20140001G],用药剂量为6片/次, 3次/d,30 d为1疗程,连续用药10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排毒化肿茶由云南省蒙自鸿程医院研制,该制剂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获云南省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滇药制字(Z)20140003G]
  ,与排毒化肿片同时服用,用水煮沸后代茶饮用,1袋/次,3次/d,30 d为1疗程,连续用药6疗程后评价疗效。
  1.4 随访 做好患者的跟踪随访工作,以便评价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建立完整病案和相关资料档案,诊治后定期随访和进行相应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包括病史、体检、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旨在监测疾病复发或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评估生活质量等。
  1.5 疗效判定[4] 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恶心、厌油、乏力、消瘦、腹泻有明显好转,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正常,食欲增强,体重增加,劳动、生活能力恢复;有效:疼痛有所减轻,恶心、厌油、乏力、消瘦、腹泻有所好转,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基本正常,食欲改善,体重有所增加,生活能自理;无效:临床症状、体力状况基本无改善。
  2 结果
  23例患者中,显效7例,占30.43%,有效12例,占52.17%,无效4例,占17.39%,总有效率为82.60%。
  3 典型病例
  病例1 刘某,男,46岁。有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病史,经常间歇性左上腹或中上腹疼痛,反复发作,曾到云南省某省级医院治疗,效果不佳。2011年5月病症突然加重到我院就诊,诊时上腹部剧烈胀痛、胃脘痞满、不思饮食、恶心、乏力、消瘦、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沉。腹部B超提示胰腺组织内有胰石存在,X线发现胰腺区有钙化影。血淀粉酶295IU/L,尿淀粉酶900IU/L。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服用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6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4个疗程后,血淀粉酶126IU/L,尿淀粉酶510IU/L,X线发现胰腺区钙化影基本消失。上腹部胀痛明显减轻,饮食转佳,体重增加,能正常生活、劳动。随访1年,体征基本正常。
  病例2 魏某,男,53岁。有多年慢性胰腺炎、高血糖病史,多方治疗后病症未见减轻。2012年7月因脘腹、前胸、两胁胀痛加剧而到我院就诊。诊时脘腹、前胸、两胁胀痛剧烈,食欲减退、恶心、乏力、消瘦、脂肪泻、大便干结,舌暗淡,苔薄白略腻,脉沉紧。X线检查发现胰腺有钙化。血淀粉酶310IU/L,尿淀粉酶950IU/L。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服用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6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4个疗程后,血淀粉酶130IU/L,尿淀粉酶560IU/L,X线发现胰腺区钙化影消失,脘腹、前胸、两胁疼痛明显减轻,饮食增强,脂肪泻消除、大便顺畅,体征基本正常。
  病例3 患者金某,女,51岁,8年来间歇性中上腹疼痛,反复发作。2012年3月开始,疼痛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时间延长,伴腹胀、腹泻,食欲减退、不耐油腻食物、恶心、呕吐,便为糊状,1年来体重下降7kg。服用其他中西药治疗后,病情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2013年11月到我院就诊。查:血压、心肺未见异常;B超发现胆囊多发结石,胰腺钙化斑;血淀粉酶280 IU/L,尿淀粉酶750IU/L,诊断“慢性胰腺炎”。服用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6个疗程(1个月为1疗程)后,病情逐渐好转。继续服用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4个疗程后,患者上腹胀痛明显减轻,食欲好转、无恶心、呕吐,大便正常,血淀粉酶128IU/L,尿淀粉酶540IU/L,B超发现胰腺钙化斑消失。随访1年,患者未发生上腹胀痛、呕吐,食欲正常,体重增加,病情无反复。   4 讨论
  西医学认为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局部的、节段性或弥漫性及不可逆性的慢性炎症,最终导致胰腺实质硬化及钙化,内外分泌功能衰退或衰竭。慢性胰腺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腹痛”、“胁痛”、“泄泻”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多为长期嗜烟酒、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致使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肝失条达,疏泄不利,脾失健运,升降失和,从而导致湿热瘀结于中焦。中焦气机不畅,继而气滞血瘀,生湿蕴热,邪热壅塞,表现为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蕴结为主的实热或湿热瘀结证[5]。
  中药制剂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主要由半枝莲、黄芪、灵芝、白花蛇舌草、马鞭草、黄芩、黄柏、黄连等组成,方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马鞭草清热毒,化瘀肿;灵芝、黄芩、黄柏、黄连等益气祛瘀,活血泻肿。方中数味药相辅为用,共奏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活血消肿,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之功。中药制剂排毒化肿片联合排毒化肿茶治疗慢性胰腺炎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指导,注重对患者的整体调节,通过调动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达到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目的,其治疗慢性胰腺炎有以下特点①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清肝利胆、和胃缓下、疏肝解郁、健脾化积、调畅气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具有显著的作用;②安全无毒副作用。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是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长期服用对患者无任何不良影响,对于年老体弱不能手术的患者尤为合适;③经济实用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达到了花小钱治大病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2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服用排毒化肿片、排毒化肿茶后,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症状减轻,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总有效率为82.60%。提示排毒化肿片与排毒化肿茶联用,对慢性胰腺炎患者,特别是中早期患者,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林.胰腺炎[M].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83-2895.
  [2]李乾构.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3-845.
  [3] 中华胰腺病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1):241-243 .
  [4]张俊鹏.慢性胰腺炎临床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14(3):48.
  [5]王喜媚.慢性胰腺炎的中医辨治[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4):229.
  (收稿日期:2015.11.1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不明原因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胚胎着床或早期妊娠失败患者的临床助孕效果,探索行之有效的辅助生殖技术中医辅助治疗方案。方法:选取45例符合不明原因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术后着床或早期妊娠失败条件患者纳入治疗,按月经周期予中药周期疗法系列方药序贯口服,随证加减,治疗3~6个月经周期后择期再次行IVF-ET术,观察助孕效果。结果:胚胎种植率为4
【摘要】目的:观察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社会认知功能改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椎体外系不良反应率为4.35%,对照组为24.44%,差异有
【摘 要】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1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0例;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接种前询问儿童近况,按照无菌
诺贝尔奖大多是奖励那些独创性强、知识共享程度高的基础研究,因而拥有一支稳定高效的基础研究队伍,乃是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关键。但就目前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的规模与质量而言,还
【摘要】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效果。方法:选择6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观察组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单纯采取达英-3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体重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排卵率是853%,妊娠率是765%;对照组排卵率是636%,妊娠率是5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从1901年开始正式颁发,迄今已正好100周年,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通过从各种视角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透视出诺贝尔自然
目的:研究和总结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使用带鼻胆管进行胆总管引流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带鼻胆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共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运用当
【摘 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乙酰苯肼(APH)所致大鼠溶血性贫血模型的退黄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APH处理组(40只)。将APH 150 mg/kg腹腔注射大鼠,48h后经APH处理的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高、中、低剂量组(药液分别稀释5、10、50倍),每组10只。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大鼠每天给予自来水泡浴,洗液组予洗液泡浴15min,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5例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50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抗风湿类西药治疗,观察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