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一生主要的事业有三个方面:教育、著述与政治。他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从创建寒泉精舍聚徒讲学,至建武夷精舍、竹林精舍、重建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积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朱熹宦迹所至闽、浙、赣、湘、皖等地区,从政不忘讲学论道,故其事业最显著处是在教育方面,其著述之宗旨也与教育相关。《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伊洛渊源录》、《诗集传》、《西铭解义》、《太极解》、《通书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孝经刊误》、《小学》、《童蒙须知》等著述之作,主要是作为讲学的教材而传播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则是朱熹数十年讲学时师生对话的实录;《朱文公文集》中大量的通信,也与讲学论道相关。所以朱熹的著述也是教育活动的延续或补充,并非纯学术研究的著作。朱熹的教育思想散见于上述著作之内,体现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朱熹教育思想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上承孔子、孟子及汉、唐诸儒传统的教育观;(二)近师北宋濂、洛,关诸子及其传人的教育观;(三)根基于南宋教育现实的批判、反思及自己积有的教育实践经验,对孔孟、北宋五子教育观所作的创造性发展。综罗百代,汇纳群流,致广大,尽精微,是朱熹教育思想的特色,此乃朱熹教育思想能够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的原由。
朱熹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哲学品格,是其哲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与其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精神相通。朱熹的教育思想核心观念是《易传》的“生生”与孔子的“仁”,是“生生”与“仁”的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与落实。朱熹说:“孔门之学,所以必以求仁为先,盖此是万理之原,万事之本。”“如《大学》致知、格物,所以求仁也;《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亦所以求仁也。”(《朱子语类》卷六)“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同上,卷九十五)“仁者人也,仁字有生意,是言人之生道也。”(同上,卷六十一)“天地生生之理,这些动意未尝止息。”(同上,卷五十三)仁之为德,生生不已,备万理,含万善,是谓太极。朱熹释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论语集注》卷五)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知孔门之学在求仁,而“六经”之宗旨皆在是也。故朱熹立教、施教的宗旨在此;其教育学说是以仁、生生的精神而展开的,是一种内涵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生命教育学。
把握生命、体验生命、理解生命、化育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使生命趋向至善的境界,即仁的境界,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朱熹讲学中关于无极太极、理气、善恶、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器、体用、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持敬涵养与格物致知、知行、德才、穷理尽性、以及公私之分、义利之辨等等的阐释,一言以蔽之,皆求仁也。“仁者,人也。”故朱熹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学问、生命的学问。
朱熹教育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但究要义大致有七。
一是教育使人向善。朱熹认为学以变化气质,复归天命之性或本然之性。天命之性为善,气质之性,则以理气杂而言之,不能无偏。“人性本善,只为嗜欲所迷,利害所逐,一齐昏了。”“圣人千言万语,只是使人反其固有而复其性耳。”所以教育之要在变化气质之性,复归天命之性。此论含有教育是引出之意,也有教育是解蔽之意。
二是教育是引导。朱熹立教,其目的在于引导学习者立志做圣贤。他远师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之意,近效周敦颐希圣、希贤之教,启示学习者“大要立志”,以圣贤为楷模。“所谓学者,始乎为士者所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也”。学以明道,学以变化气质,其目的在于培养圣贤。
三是全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人格教育是朱熹施教的重点或中心。他释“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说:“成人,犹言全人”。“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亦成矣。”(《论语集注》卷七)就是基于全人教育的理念,朱熹主张德育、群育、智育、美育及心育诸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强调仁智双修,内外交养、本末兼赅,体用全备,培养人格和谐发展的全人。
四是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朱熹说:“人之所以得名,以其仁也。言仁而不言人,则不见理之所寓。言人而不言仁,则人不过是一块血肉耳。”(《朱子语类》卷六十一)孔门教育求仁为先,意在人是教育的产物。朱熹释“有教无类”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论语集注》卷八)“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孟子集注》卷十三)
五是持敬涵养、格物致知、穷理尽性是朱熹教育方法论或功夫论。他说:“为学极要求把篙处着力。到工夫要断绝又更增工夫,着力处不放会倒,方是向前处。”“学者识得个脉路正,便须刚决向前;若半青半黄,非惟无益。”(《朱子语类》卷八)此种精进的思想乃是“天行健,群子以自强不息”的体现。
六是批判现实的学校教育、科举考试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理想的教育制度。朱熹在《静江府学记》、《琼州学记》、《福州州学经史阁记》、《大学章句序》、《信州铅山县学记》、《学校贡举私议》等文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他对古代教育分小学、大学两个阶段的描述及相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的阐发,寄寓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教育。
七是朱熹立教,十分重视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方法的完善,是儒家教学论、课程论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关于六艺之教、四书之教、史传之教、游艺之教的论述,既有保持先秦儒家教学传统的一面,又有适时应势创造更新的一面。汉唐诸儒的教学是以六经或五经为主展开的,而朱熹则先四书而后六经,开辟了以四书学为主导的教学新格局。朱熹施教十分重视教学方法,诸如对话法、讲授法、引导法、点化法、时习法、示喻法、感化法、讨论法、博览法及会讲法等灵活应用,循循善诱,以启导学习者自学、自修为中心展开。朱熹施教注意“授以学之之法”,其教学的立足点是学习者如何读书,如何明理,如何做人。朱熹门人程端蒙总结朱熹读书法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朱熹读书法简明平易、精辟切实,启后学之功实多。
2010年是朱熹诞辰880周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及海外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都在各种庆典活动或学术研讨会纪念朱熹,本文重释朱熹的教育思想,既为纪念,又为今人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10.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3.
[3]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8.
[4]韩钟文.朱熹教育思想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朱熹教育思想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上承孔子、孟子及汉、唐诸儒传统的教育观;(二)近师北宋濂、洛,关诸子及其传人的教育观;(三)根基于南宋教育现实的批判、反思及自己积有的教育实践经验,对孔孟、北宋五子教育观所作的创造性发展。综罗百代,汇纳群流,致广大,尽精微,是朱熹教育思想的特色,此乃朱熹教育思想能够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的原由。
朱熹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哲学品格,是其哲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与其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精神相通。朱熹的教育思想核心观念是《易传》的“生生”与孔子的“仁”,是“生生”与“仁”的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与落实。朱熹说:“孔门之学,所以必以求仁为先,盖此是万理之原,万事之本。”“如《大学》致知、格物,所以求仁也;《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亦所以求仁也。”(《朱子语类》卷六)“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同上,卷九十五)“仁者人也,仁字有生意,是言人之生道也。”(同上,卷六十一)“天地生生之理,这些动意未尝止息。”(同上,卷五十三)仁之为德,生生不已,备万理,含万善,是谓太极。朱熹释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论语集注》卷五)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知孔门之学在求仁,而“六经”之宗旨皆在是也。故朱熹立教、施教的宗旨在此;其教育学说是以仁、生生的精神而展开的,是一种内涵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生命教育学。
把握生命、体验生命、理解生命、化育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使生命趋向至善的境界,即仁的境界,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朱熹讲学中关于无极太极、理气、善恶、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器、体用、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持敬涵养与格物致知、知行、德才、穷理尽性、以及公私之分、义利之辨等等的阐释,一言以蔽之,皆求仁也。“仁者,人也。”故朱熹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学问、生命的学问。
朱熹教育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但究要义大致有七。
一是教育使人向善。朱熹认为学以变化气质,复归天命之性或本然之性。天命之性为善,气质之性,则以理气杂而言之,不能无偏。“人性本善,只为嗜欲所迷,利害所逐,一齐昏了。”“圣人千言万语,只是使人反其固有而复其性耳。”所以教育之要在变化气质之性,复归天命之性。此论含有教育是引出之意,也有教育是解蔽之意。
二是教育是引导。朱熹立教,其目的在于引导学习者立志做圣贤。他远师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之意,近效周敦颐希圣、希贤之教,启示学习者“大要立志”,以圣贤为楷模。“所谓学者,始乎为士者所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也”。学以明道,学以变化气质,其目的在于培养圣贤。
三是全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人格教育是朱熹施教的重点或中心。他释“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说:“成人,犹言全人”。“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亦成矣。”(《论语集注》卷七)就是基于全人教育的理念,朱熹主张德育、群育、智育、美育及心育诸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强调仁智双修,内外交养、本末兼赅,体用全备,培养人格和谐发展的全人。
四是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朱熹说:“人之所以得名,以其仁也。言仁而不言人,则不见理之所寓。言人而不言仁,则人不过是一块血肉耳。”(《朱子语类》卷六十一)孔门教育求仁为先,意在人是教育的产物。朱熹释“有教无类”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论语集注》卷八)“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孟子集注》卷十三)
五是持敬涵养、格物致知、穷理尽性是朱熹教育方法论或功夫论。他说:“为学极要求把篙处着力。到工夫要断绝又更增工夫,着力处不放会倒,方是向前处。”“学者识得个脉路正,便须刚决向前;若半青半黄,非惟无益。”(《朱子语类》卷八)此种精进的思想乃是“天行健,群子以自强不息”的体现。
六是批判现实的学校教育、科举考试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理想的教育制度。朱熹在《静江府学记》、《琼州学记》、《福州州学经史阁记》、《大学章句序》、《信州铅山县学记》、《学校贡举私议》等文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他对古代教育分小学、大学两个阶段的描述及相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的阐发,寄寓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教育。
七是朱熹立教,十分重视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方法的完善,是儒家教学论、课程论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关于六艺之教、四书之教、史传之教、游艺之教的论述,既有保持先秦儒家教学传统的一面,又有适时应势创造更新的一面。汉唐诸儒的教学是以六经或五经为主展开的,而朱熹则先四书而后六经,开辟了以四书学为主导的教学新格局。朱熹施教十分重视教学方法,诸如对话法、讲授法、引导法、点化法、时习法、示喻法、感化法、讨论法、博览法及会讲法等灵活应用,循循善诱,以启导学习者自学、自修为中心展开。朱熹施教注意“授以学之之法”,其教学的立足点是学习者如何读书,如何明理,如何做人。朱熹门人程端蒙总结朱熹读书法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朱熹读书法简明平易、精辟切实,启后学之功实多。
2010年是朱熹诞辰880周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及海外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都在各种庆典活动或学术研讨会纪念朱熹,本文重释朱熹的教育思想,既为纪念,又为今人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10.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3.
[3]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8.
[4]韩钟文.朱熹教育思想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