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母亲是退休医生,2010年起迷上购买收藏品。4年来,她花光所有积蓄,购买了上百件各类藏品。
其实,很多花钱购进的藏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母亲就是不听劝,反而说,升值后,藏品公司会回收的。
本月11日,母亲离世。但即便如此,家中推销各种收藏品的电话仍响个不停,每次接到这些电话,都会勾起我们心里的伤痛。
希望你们对收藏品领域进行调查,让更多市民,尤其是像母亲这样的老人擦亮双眼,不要陷入假冒伪劣收藏品的泥潭。 湖北武昌 胡先生
退休太婆迷上收藏 30万元买来百余件“藏品”
接到胡先生报料后,记者来到胡先生家中,见他正在整理母亲遗留下来的各种收藏品。
胡先生介绍,他和两个妹妹常年在外地工作,父亲和母亲一直留在武汉生活,二老加起来,每月共有7000多元退休工资。
2010年初,胡先生回家过春节,无意中发现母亲的手机来电十分频繁,家中还多了一些金币和邮票等收藏品。问起此事,母亲说是“朋友送的”,他也没有多想。但是,随后两年,胡先生每次回家,都会发现家中的收藏品越来越多。从前手头宽裕的母亲,还断断续续地开始向他和妹妹伸手索要“家用”,但对于要钱究竟干什么,母亲的回答总是支支吾吾,不愿说明。
去年初,胡先生发现,母亲几乎将钱全都拿来购买各类收藏品,而这些藏品一看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为了购买藏品,母亲平日开支能省则省,有时一碗热干面要吃两餐,过年时一件新衣服也舍不得买。去年7月,屡次劝说母亲无果后,胡先生干脆辞去外地工作,在家陪着母亲,希望能说服她。可是,胡先生的“严密监控”并未起到任何效果。去年底的一个中午,母亲谎称“下楼散步”,但回家时却又拎回一套字画,类似事情还发生过好几次。就这样,深陷收藏泥潭后,多年来两老的近30万元积蓄被耗费一空。
今年2月9日,母亲因血管瘤爆裂入院。在向医生询问病情时,胡先生这才知道,母亲因一直期望收藏公司会回收她满屋的藏品,但一直没有音信后,母亲怀疑自己可能被骗,气得5天没有吃降压药,所以才导致旧病复发。2月11日,76岁的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离世后推销电话仍不断 声称交钱可助拍卖。在胡先生家中,偌大的房间里,杂乱地堆放着金条、邮票、纪念币、绿松石、名画、彩银等上百件各类藏品,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封。藏品中有些甚至还是相同的,如十二生肖的金币有6盒,清明上河图有5套,各国纪念钞有3份。这些藏品均包装精美,证书繁多。
在一套花3万多元购买的传世名画包装箱里,记者看到有中国文物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国家图书馆等各种“权威部门”颁发的7份各类监制证书、公证书等,但部分票据上却连公章都没有。
胡先生拿出一份《委托拍卖合同》说,一年多来,他常借机劝母亲不要买,但母亲总是认为这些藏品是真的,很可能升值,将来会给子孙带来财富,“即使升不了值,卖家还会原价回收,帮忙委托拍卖”。在这份合同上,记者看到,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声称,“将在本月28日,替胡先生母亲的藏品实行有底价拍卖,并收取1000元押金。”但当记者拨打合同上留下的电话号码时,却一直无法接通。
令胡先生愤怒的是,母亲去世的10多天内,家中的推销来电却从未停歇过。“母亲每月15日发工资,这前后是推销来电最密集的时段。”
记者在胡先生家采访时,推销电话数次响起。记者曾接过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收藏协会的曹经理,称可以回收胡先生母亲的所有藏品,但需先支付1280元的押金。当记者询问其协会地址、回收方式等具体事项时,对方称“先交钱,才能详细谈”。当记者表示押金太贵时,对方自动降到500元;待记者称“现在没有钱”时,对方直接挂断了电话。记者随后了解到,我国并无“中国收藏协会”这一组织。
万元玉玺系工艺品 3万元“传世名画”实为印刷品
下午,记者陪同胡先生家属,在上百件藏品中挑选了金币、纪念币、绿松石玉玺、邮票、名画各一套,来到武汉收藏家协会,一鉴真伪。经多名专家初步鉴定发现,这些藏品多是假冒伪劣产品,均无收藏价值。
例如一套十二生肖的金币,专家们鉴定后介绍,从外观上看,这套金币看起来十分逼真,且市面上确实有此种金币收藏品,但价格十分昂贵,其中一枚金币正常售价约2万元,一盒总价超过2 0万元。“4套此类金币,售价仅万余元,肯定不正常。”
对于胡先生母亲花上千元购买的伦敦奥运会纪念币,虽是真的,但专家称,奥运会已经举办30届,除了1952年奥运会首次发行的纪念币、纪念章一直升值外,其他历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升值都很缓慢,有的还在贬值。
而一枚价值1万多元的和田玉玉玺,则被专家当场断定为:“玉粉合成,是最普通的工艺品。”售价3万多元的“名画”中,多份证书均被专家发现有常识性错误,监制证书上提到的部分单位在我国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传世名画”实际上是最普通的印刷品。
收藏领域骗局高发市民切勿盲目投资据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副会长、武汉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万健介绍,因普通市民对收藏品鉴定能力低、收藏交易规则不了解,以致近年来收藏领域骗局高发。“每月至少有10个以上的人来找我们鉴定他们网购或电话直销的藏品,但八成以上所购收藏品其实都是现代工艺品,根本没有收藏价值。”
万健介绍,受骗的多是一些曾在高校、医院、国企等就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退休老人。“这些收藏品公司人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进货,购进一些以假乱真的假藏品;有人负责精美包装,制定各种鉴定证书、公证书等材料;有人联系客户,以限量为卖点,或打着某某大师的名号,诱骗客户购买。同时,多会谎称将以某协会名义举办拍卖会,使藏品成倍升值,借此想方设法敛财。”
万健提醒,事实上,协会可以鉴定藏品真假,但并无资质出证书,我省的各种收藏协会几乎不会为藏品开具证书,因为“证书太易被伪造”。市民在踏入收藏领域前,一定要多学习专业知识,了解藏品的历史和现状,与其他藏家多讨论,多向专家请教,切勿盲目投资收藏。
工商部门执法人员则称,这些假收藏品多是从市外甚至省外买的,要维权还需到发货方当地。这些假的藏品公司,很多是通过电话、网络等与消费者联系,即使最终证明被骗,这些公司频繁的更改联系方式或地址,消费者想维护合法权益,也有一定难度。
安全警示
艺术品投资本身具有高风险特性,对于投资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较强,需要具备相当的辨别艺术品能力,才能够涉足。当前,很多投资者对艺术品可以说一窍不通,轻信骗子的花言巧语,眼红于高额的回报,轻易把钱送入虎口。投资领域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要保持健康的投资心理。
其实,很多花钱购进的藏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母亲就是不听劝,反而说,升值后,藏品公司会回收的。
本月11日,母亲离世。但即便如此,家中推销各种收藏品的电话仍响个不停,每次接到这些电话,都会勾起我们心里的伤痛。
希望你们对收藏品领域进行调查,让更多市民,尤其是像母亲这样的老人擦亮双眼,不要陷入假冒伪劣收藏品的泥潭。 湖北武昌 胡先生
退休太婆迷上收藏 30万元买来百余件“藏品”
接到胡先生报料后,记者来到胡先生家中,见他正在整理母亲遗留下来的各种收藏品。
胡先生介绍,他和两个妹妹常年在外地工作,父亲和母亲一直留在武汉生活,二老加起来,每月共有7000多元退休工资。
2010年初,胡先生回家过春节,无意中发现母亲的手机来电十分频繁,家中还多了一些金币和邮票等收藏品。问起此事,母亲说是“朋友送的”,他也没有多想。但是,随后两年,胡先生每次回家,都会发现家中的收藏品越来越多。从前手头宽裕的母亲,还断断续续地开始向他和妹妹伸手索要“家用”,但对于要钱究竟干什么,母亲的回答总是支支吾吾,不愿说明。
去年初,胡先生发现,母亲几乎将钱全都拿来购买各类收藏品,而这些藏品一看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为了购买藏品,母亲平日开支能省则省,有时一碗热干面要吃两餐,过年时一件新衣服也舍不得买。去年7月,屡次劝说母亲无果后,胡先生干脆辞去外地工作,在家陪着母亲,希望能说服她。可是,胡先生的“严密监控”并未起到任何效果。去年底的一个中午,母亲谎称“下楼散步”,但回家时却又拎回一套字画,类似事情还发生过好几次。就这样,深陷收藏泥潭后,多年来两老的近30万元积蓄被耗费一空。
今年2月9日,母亲因血管瘤爆裂入院。在向医生询问病情时,胡先生这才知道,母亲因一直期望收藏公司会回收她满屋的藏品,但一直没有音信后,母亲怀疑自己可能被骗,气得5天没有吃降压药,所以才导致旧病复发。2月11日,76岁的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离世后推销电话仍不断 声称交钱可助拍卖。在胡先生家中,偌大的房间里,杂乱地堆放着金条、邮票、纪念币、绿松石、名画、彩银等上百件各类藏品,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封。藏品中有些甚至还是相同的,如十二生肖的金币有6盒,清明上河图有5套,各国纪念钞有3份。这些藏品均包装精美,证书繁多。
在一套花3万多元购买的传世名画包装箱里,记者看到有中国文物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国家图书馆等各种“权威部门”颁发的7份各类监制证书、公证书等,但部分票据上却连公章都没有。
胡先生拿出一份《委托拍卖合同》说,一年多来,他常借机劝母亲不要买,但母亲总是认为这些藏品是真的,很可能升值,将来会给子孙带来财富,“即使升不了值,卖家还会原价回收,帮忙委托拍卖”。在这份合同上,记者看到,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声称,“将在本月28日,替胡先生母亲的藏品实行有底价拍卖,并收取1000元押金。”但当记者拨打合同上留下的电话号码时,却一直无法接通。
令胡先生愤怒的是,母亲去世的10多天内,家中的推销来电却从未停歇过。“母亲每月15日发工资,这前后是推销来电最密集的时段。”
记者在胡先生家采访时,推销电话数次响起。记者曾接过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收藏协会的曹经理,称可以回收胡先生母亲的所有藏品,但需先支付1280元的押金。当记者询问其协会地址、回收方式等具体事项时,对方称“先交钱,才能详细谈”。当记者表示押金太贵时,对方自动降到500元;待记者称“现在没有钱”时,对方直接挂断了电话。记者随后了解到,我国并无“中国收藏协会”这一组织。
万元玉玺系工艺品 3万元“传世名画”实为印刷品
下午,记者陪同胡先生家属,在上百件藏品中挑选了金币、纪念币、绿松石玉玺、邮票、名画各一套,来到武汉收藏家协会,一鉴真伪。经多名专家初步鉴定发现,这些藏品多是假冒伪劣产品,均无收藏价值。
例如一套十二生肖的金币,专家们鉴定后介绍,从外观上看,这套金币看起来十分逼真,且市面上确实有此种金币收藏品,但价格十分昂贵,其中一枚金币正常售价约2万元,一盒总价超过2 0万元。“4套此类金币,售价仅万余元,肯定不正常。”
对于胡先生母亲花上千元购买的伦敦奥运会纪念币,虽是真的,但专家称,奥运会已经举办30届,除了1952年奥运会首次发行的纪念币、纪念章一直升值外,其他历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升值都很缓慢,有的还在贬值。
而一枚价值1万多元的和田玉玉玺,则被专家当场断定为:“玉粉合成,是最普通的工艺品。”售价3万多元的“名画”中,多份证书均被专家发现有常识性错误,监制证书上提到的部分单位在我国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传世名画”实际上是最普通的印刷品。
收藏领域骗局高发市民切勿盲目投资据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副会长、武汉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万健介绍,因普通市民对收藏品鉴定能力低、收藏交易规则不了解,以致近年来收藏领域骗局高发。“每月至少有10个以上的人来找我们鉴定他们网购或电话直销的藏品,但八成以上所购收藏品其实都是现代工艺品,根本没有收藏价值。”
万健介绍,受骗的多是一些曾在高校、医院、国企等就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退休老人。“这些收藏品公司人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进货,购进一些以假乱真的假藏品;有人负责精美包装,制定各种鉴定证书、公证书等材料;有人联系客户,以限量为卖点,或打着某某大师的名号,诱骗客户购买。同时,多会谎称将以某协会名义举办拍卖会,使藏品成倍升值,借此想方设法敛财。”
万健提醒,事实上,协会可以鉴定藏品真假,但并无资质出证书,我省的各种收藏协会几乎不会为藏品开具证书,因为“证书太易被伪造”。市民在踏入收藏领域前,一定要多学习专业知识,了解藏品的历史和现状,与其他藏家多讨论,多向专家请教,切勿盲目投资收藏。
工商部门执法人员则称,这些假收藏品多是从市外甚至省外买的,要维权还需到发货方当地。这些假的藏品公司,很多是通过电话、网络等与消费者联系,即使最终证明被骗,这些公司频繁的更改联系方式或地址,消费者想维护合法权益,也有一定难度。
安全警示
艺术品投资本身具有高风险特性,对于投资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较强,需要具备相当的辨别艺术品能力,才能够涉足。当前,很多投资者对艺术品可以说一窍不通,轻信骗子的花言巧语,眼红于高额的回报,轻易把钱送入虎口。投资领域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要保持健康的投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