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柔水之爱”是我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篇小文,文中写到一块棱角分明的顽石,许多力量都想改變它,烈日炙烤,狂风劲吹,冷雨抽打,都无济于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跃入溪水,静卧溪底。溪水在它身上温柔的爱抚着,一遍又一遍……终于有一天,它变成了一颗令人惊叹的鹅卵石。这篇文章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我们接触的个别孩子不正像那顽石吗?我们为何不做溪水,以“柔水之爱”化顽石呢?
做班主任多年,送走过几届毕业班,很多孩子在朝夕相处中都和我成了知心的朋友,过人的经验谈不上,高明的方法也没有,孩子们愿意信任我,可能都源于我对他们的那份“柔水之爱”。因为我始终相信“爱”是打开心灵的“金钥匙”。
“柔水之爱”是我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篇小文,文中写到一块棱角分明的顽石,许多力量都想改变它,烈日炙烤,狂风劲吹,冷雨抽打,都无济于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跃入溪水,静卧溪底。溪水在它身上温柔的爱抚着,一遍又一遍……终于有一天,它变成了一颗令人惊叹的鹅卵石。这篇文章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我们接触的个别孩子不正像那顽石吗?我们为何不做溪水,以“柔水之爱”化顽石呢?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心灵的召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有时候我们经常在办公室开玩笑“顽石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句话用在我们这一届的一年级新生那真是恰如其分。学前教育第一天各班的顽石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班也比例外,一颗大顽石。三天的学前教育还没结束我们班的大顽石就已经成了全年级的风云人物。
小刘,7岁,男,个子高高的,身体胖胖的,眼睛小小的。好动、自控能力差,课堂上总是“左顾右盼”,甚至自言自语,常常影响课堂秩序;课间爱打闹,常常欺负同学,不服从管理,学习上自觉性差,作业书写乱、常常不按时完成。
开学一周后,我把他留了下来。我轻声地问:“你每天上学开心吗?”
“不开心!”他不假思索的说。
“哦?愿意和我说说吗?”
“大家不喜欢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上课不专心听讲,爱搞小动作,出怪声,跟同学关系不好……”他无所谓的一下子说了一大堆缺点。我为他的坦白而感到惊讶。
他看了我一眼,接着说:“老师,你不用管我了,我上幼儿园时就这样,改不了了。”
天啊!我万万没想到这话竟出自一个6岁孩子的口,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同时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是何等的重,要转化一个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学生,谈何容易呢?但我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去化这颗顽石!
“不!我决不会不管你,因为你是我的学生,我是你的老师,我们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了。”我斩钉截铁地说。
他抬起了头,很惊奇地看着我。
“现在,你回去想想,你愿意挑战自己吗?”
晚上我和他的家长在微信里沟通了一下孩子的情况,家长说在幼儿园时,老师几乎天天都会找他,这孩子心不坏,就是淘气,一刻不识闲,麻烦你把他管严一点。家长也正是够坦诚,估计已经见怪不怪了。
通过多方了解,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爷爷不能自理,爸爸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不善言谈,在家里协助奶奶照顾爷爷,妈妈工作很忙,有时奶奶再一生病,全家人经常忙得不可开交,由于忙于照顾老人,孩子常常无人陪伴,缺乏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家长又不能正确引导,时常武力解决。孩子之所以这样,跟缺少爱和关注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平时不管,高兴了就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犯错了,不能正确引导,时常简单粗暴地处理。
和家长结束通话前我告诉家长应该以表扬鼓励为主,千万不能一味的批评。您一定告诉孩子老师很喜欢他,他很棒。
第二天,他破天荒地完成了生字本,而且写得比较工整,我马上表扬了他,并在作业本上写道:“只要你想做,一定能做到,老师为你加油!”接着几天,他还是照常违反纪律,可我没再批评他,只是每天鼓励他,因为我相信只要我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他,就一定能够激起他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份上进心。
一个星期后,他来找我了。战战兢兢地站在办公室门口,不敢进来。我把他喊进来,叫他坐下,和蔼地问:“有事找我吗?”
“我想改,但总控制不了自己,老师,我该怎么办?”他低着头,小声地说道。
我马上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我为你的真诚和勇敢而感动!不如,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好吗?”他抬起头,满脸真诚地看着我。透过他的眼睛,我看到了他渴望有人来帮助。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温暖的鼓励。
接着,我要求他做到三点:
用自己的上进心和意志力约束自己的行为;
找一个最信任的同学帮助自己,随时提醒你;
每天放学都来告诉我,今天有什么进步?
他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为他调换了座位,将他自己选的最信任的同学做他的新伙伴(同桌)负责帮助他、时刻提醒他。
随后的日子里,课堂上我用无声的语言提醒他、鼓励的眼神肯定他,渐渐地他能够专心地听老师说话了,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也能瞪着眼收起自己的拳头了,慢慢地他的变化所有的老师、同学都看在了眼里。一段时间后,学校举行长跑比赛我让大家自愿报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班里的体育委员说:“老师他不行,理由是他跑步不快、不能为班里争光。”我说:“小刘你为什么想参加比赛?”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我也想为班级出力,我一定可以的。”我听了之后很感动,他是真心要为集体做点事,尽管我知道他一定拿不到名次,我还是让他参加了。
他真的变了!
但好景不长,一次我外出学习,刚回来就有老师向我告状,你们班的小刘和小姚在厕所里打闹,还把厕所门给反锁上了,让体育老师逮个正着。这让我很恼火,我不禁有点泄气了。但转念一想,孩子是活生生的人,转变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尤其是小学生自主性差,很容易反复,在这时候,我更应该信任他、鼓励他,给予他帮助。 放学后,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对他说:“反鎖厕所门是怎么回事?你知道,老师喜欢诚实的孩子,你愿意跟我说真话吗?”他并没有回答,而是一直低着头。“好,你一直都把老师作为你的朋友,老师也把你当朋友,朋友应该以诚相待。这样吧,你回去好好想想还愿不愿意和老师做朋友!”
“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您再给我一次机会。”
“现在,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不要去依赖别人。”
他有些疑惑地看着我。
我继续说:“是的,只有靠你自己!靠你什么呢?那就是你的上进心。当然,我还不知道你现在还有没有这种上进心?”
“有!”他清晰地说。
“好!老师相信你可以!”
思来想去面对如此精力旺盛的他该怎么办呢?于是我给安排了个新任务,班级小管家,每天负责开窗通风,开关灯和卫生角的整理。课间有了新任务他果然变得忙碌起来,经常帮老师擦黑板,倒垃圾,换水。很少再看到他和同学打闹,当然偶尔的小淘气还是有的。我常常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真的长大了,懂得为集体做事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继续努力吧,老师相信你!”更可喜的是,他的字也变得越来越整齐,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
虽然现在某些时候在个别学科的课上他还会有纪律不太好的现象,行为上偶尔会出现反复,课上的参与度不高。但是和之前的“大顽石”、“小魔王”比起来他真的进步了很多,我看到了他向善的一面,他正处在由顽石向鹅卵石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作为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我相信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孩子,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把爱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孩子时,孩子小小的心一定会融化其中。
如果说学生是顽石,我愿做溪水,用我的“柔水之爱”去塑造那一颗颗精美的鹅卵石。因为我始终坚信“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 著.
[2]《教育的艺术》.2009年.汕头大学出版社.(古希腊)柏拉图 著.
[3]《爱的教育》.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亚米契斯 著.
[4]《如何说青少年才会听,怎么听青少年才肯说》.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5](美)法伯.(美)玛兹丽施.著.
[6]《给班主任的100条新建议》.2006年.开明出版社.孙玉洁 著.
[7]《青年文摘》.中国青年出版社..
做班主任多年,送走过几届毕业班,很多孩子在朝夕相处中都和我成了知心的朋友,过人的经验谈不上,高明的方法也没有,孩子们愿意信任我,可能都源于我对他们的那份“柔水之爱”。因为我始终相信“爱”是打开心灵的“金钥匙”。
“柔水之爱”是我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篇小文,文中写到一块棱角分明的顽石,许多力量都想改变它,烈日炙烤,狂风劲吹,冷雨抽打,都无济于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跃入溪水,静卧溪底。溪水在它身上温柔的爱抚着,一遍又一遍……终于有一天,它变成了一颗令人惊叹的鹅卵石。这篇文章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我们接触的个别孩子不正像那顽石吗?我们为何不做溪水,以“柔水之爱”化顽石呢?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心灵的召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有时候我们经常在办公室开玩笑“顽石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句话用在我们这一届的一年级新生那真是恰如其分。学前教育第一天各班的顽石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班也比例外,一颗大顽石。三天的学前教育还没结束我们班的大顽石就已经成了全年级的风云人物。
小刘,7岁,男,个子高高的,身体胖胖的,眼睛小小的。好动、自控能力差,课堂上总是“左顾右盼”,甚至自言自语,常常影响课堂秩序;课间爱打闹,常常欺负同学,不服从管理,学习上自觉性差,作业书写乱、常常不按时完成。
开学一周后,我把他留了下来。我轻声地问:“你每天上学开心吗?”
“不开心!”他不假思索的说。
“哦?愿意和我说说吗?”
“大家不喜欢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上课不专心听讲,爱搞小动作,出怪声,跟同学关系不好……”他无所谓的一下子说了一大堆缺点。我为他的坦白而感到惊讶。
他看了我一眼,接着说:“老师,你不用管我了,我上幼儿园时就这样,改不了了。”
天啊!我万万没想到这话竟出自一个6岁孩子的口,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同时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是何等的重,要转化一个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学生,谈何容易呢?但我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去化这颗顽石!
“不!我决不会不管你,因为你是我的学生,我是你的老师,我们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了。”我斩钉截铁地说。
他抬起了头,很惊奇地看着我。
“现在,你回去想想,你愿意挑战自己吗?”
晚上我和他的家长在微信里沟通了一下孩子的情况,家长说在幼儿园时,老师几乎天天都会找他,这孩子心不坏,就是淘气,一刻不识闲,麻烦你把他管严一点。家长也正是够坦诚,估计已经见怪不怪了。
通过多方了解,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爷爷不能自理,爸爸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不善言谈,在家里协助奶奶照顾爷爷,妈妈工作很忙,有时奶奶再一生病,全家人经常忙得不可开交,由于忙于照顾老人,孩子常常无人陪伴,缺乏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家长又不能正确引导,时常武力解决。孩子之所以这样,跟缺少爱和关注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平时不管,高兴了就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犯错了,不能正确引导,时常简单粗暴地处理。
和家长结束通话前我告诉家长应该以表扬鼓励为主,千万不能一味的批评。您一定告诉孩子老师很喜欢他,他很棒。
第二天,他破天荒地完成了生字本,而且写得比较工整,我马上表扬了他,并在作业本上写道:“只要你想做,一定能做到,老师为你加油!”接着几天,他还是照常违反纪律,可我没再批评他,只是每天鼓励他,因为我相信只要我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他,就一定能够激起他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份上进心。
一个星期后,他来找我了。战战兢兢地站在办公室门口,不敢进来。我把他喊进来,叫他坐下,和蔼地问:“有事找我吗?”
“我想改,但总控制不了自己,老师,我该怎么办?”他低着头,小声地说道。
我马上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我为你的真诚和勇敢而感动!不如,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好吗?”他抬起头,满脸真诚地看着我。透过他的眼睛,我看到了他渴望有人来帮助。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温暖的鼓励。
接着,我要求他做到三点:
用自己的上进心和意志力约束自己的行为;
找一个最信任的同学帮助自己,随时提醒你;
每天放学都来告诉我,今天有什么进步?
他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为他调换了座位,将他自己选的最信任的同学做他的新伙伴(同桌)负责帮助他、时刻提醒他。
随后的日子里,课堂上我用无声的语言提醒他、鼓励的眼神肯定他,渐渐地他能够专心地听老师说话了,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也能瞪着眼收起自己的拳头了,慢慢地他的变化所有的老师、同学都看在了眼里。一段时间后,学校举行长跑比赛我让大家自愿报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班里的体育委员说:“老师他不行,理由是他跑步不快、不能为班里争光。”我说:“小刘你为什么想参加比赛?”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我也想为班级出力,我一定可以的。”我听了之后很感动,他是真心要为集体做点事,尽管我知道他一定拿不到名次,我还是让他参加了。
他真的变了!
但好景不长,一次我外出学习,刚回来就有老师向我告状,你们班的小刘和小姚在厕所里打闹,还把厕所门给反锁上了,让体育老师逮个正着。这让我很恼火,我不禁有点泄气了。但转念一想,孩子是活生生的人,转变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尤其是小学生自主性差,很容易反复,在这时候,我更应该信任他、鼓励他,给予他帮助。 放学后,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对他说:“反鎖厕所门是怎么回事?你知道,老师喜欢诚实的孩子,你愿意跟我说真话吗?”他并没有回答,而是一直低着头。“好,你一直都把老师作为你的朋友,老师也把你当朋友,朋友应该以诚相待。这样吧,你回去好好想想还愿不愿意和老师做朋友!”
“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您再给我一次机会。”
“现在,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不要去依赖别人。”
他有些疑惑地看着我。
我继续说:“是的,只有靠你自己!靠你什么呢?那就是你的上进心。当然,我还不知道你现在还有没有这种上进心?”
“有!”他清晰地说。
“好!老师相信你可以!”
思来想去面对如此精力旺盛的他该怎么办呢?于是我给安排了个新任务,班级小管家,每天负责开窗通风,开关灯和卫生角的整理。课间有了新任务他果然变得忙碌起来,经常帮老师擦黑板,倒垃圾,换水。很少再看到他和同学打闹,当然偶尔的小淘气还是有的。我常常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真的长大了,懂得为集体做事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继续努力吧,老师相信你!”更可喜的是,他的字也变得越来越整齐,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
虽然现在某些时候在个别学科的课上他还会有纪律不太好的现象,行为上偶尔会出现反复,课上的参与度不高。但是和之前的“大顽石”、“小魔王”比起来他真的进步了很多,我看到了他向善的一面,他正处在由顽石向鹅卵石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作为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我相信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孩子,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把爱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孩子时,孩子小小的心一定会融化其中。
如果说学生是顽石,我愿做溪水,用我的“柔水之爱”去塑造那一颗颗精美的鹅卵石。因为我始终坚信“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 著.
[2]《教育的艺术》.2009年.汕头大学出版社.(古希腊)柏拉图 著.
[3]《爱的教育》.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亚米契斯 著.
[4]《如何说青少年才会听,怎么听青少年才肯说》.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5](美)法伯.(美)玛兹丽施.著.
[6]《给班主任的100条新建议》.2006年.开明出版社.孙玉洁 著.
[7]《青年文摘》.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