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上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目空一切,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面对学生种种感恩心态的缺失,我深感德育教育的不足。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部应该深该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涟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上好情感教育课
  将情感教育课引入课堂,让每周40分钟的情感教育课成为学生宣泄心情的渠道、交流情感的平台和陶冶情操的摇篮。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毛主席,
  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毛主席说:“先生,你20年前是我的先生,你今天还是我的先生,你20年后仍将是我的先生!”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结合感恩故事,再让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恩事情讲给人家听,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能性。在一节《感恩父母》课上,提起父母,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争相诉说父母对自己的爱。洋洋说 “每天早晨,妈蚂都给我煮两个鸡蛋,可爸妈却从来不吃。我让他们吃时,他们就说,你吃吧,吃了长身体。” 一向调皮捣蛋的虎子说:“那次我自己到朋友家玩,晚上8点多了还没回家,爸爸妈妈四处找我。爸爸因着急,还不小心连人带自行车翻进沟里。我回家后,爸爸妈妈不但没打我,还安慰我‘回来就好’。我以后一定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多么童稚的语言,多么真情的话语,通过同学的诉说,澈起了同学们对父母的想念,对父母的感激,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以后应该怎样做,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整合
  情感是教学产生最佳效果的保证。实现学科教学和情感教育的整合是又一工作重点。在语文教学中,更容易渗透情感教育,每篇课文都蕴涵了一定的道理,都有真情实感在里面,所以我们在教学时, 一定要将课文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让学生带着感情来读课文,来学习课文。比如:在《莹莹长大了》一课中,莹莹帮妈妈提菜篮,在家里收拾饭桌等等,都表现了莹莹对蚂蚂的爱,通过学习课文,要教育学生体谅父母.爱自己的父母,从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师生情》一果中,在表现学生对老师牵挂的同时,也折射出了老师平时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把老师的爱化作自己学习的动力。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科特点,我们也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做到各学科与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机整合。
  三、利用月休和节候日时间,提高家校的整合力度
  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只靠学校单方面努力还难以成功,需要得到家长、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才可能有效。感恩教育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上老师的言传身教,更应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上。每次放假,我都要给学生留一项特殊的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洗一次在服、做一次饭,回校后,老师先和家长交流,然后再让学生在班内谈自己在家的具体表现,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最后根据老师的了解和学生自己的介绍,评选出“感恩星”,进行表扬和鼓励。
  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国之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孝廉”之美德,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学会感恩,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对老师、对朋友、对同学、对自己,对所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一、正确认识体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运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最佳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发热情。事实证明,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锻炼和影响,就能充分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
期刊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虽然是世界上权力较小的主任,但他担负的责任却十分重大, 因此,要做好一个班主任,除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外,还需具有“三心”与“二艺”。  所谓“三心”,即“爱心”、“细心”、“责任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是爱心。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以为。“爱心”是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教好学生的前提,假如一个人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重视积累、感悟、熏陶、感染,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语文开设早读,正是实践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早读;满园春色  语文开设早读,由来已久。专家普遍认为早读对于预习课堂知识,巩固教学效果,拓宽学习内容,增强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可笔者就自己所在学校早读现实来看,情况比较糟糕,有读书声,但单调寂寥,效果很差。笔
期刊
【摘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就会学得好。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课堂的趣味性,趣味性课堂能让学生对课堂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作文教学中,教学方法死板,学生没有活力,事倍功半的现象十分严重。面对这样的现象,我认为语文老师必须有效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贴近学生生活;培养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质量  一、引导学生“有话可写”  我们常讲作文应当言之有物,其实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对学生作文训练而言这是基础,是先导。因此面
期刊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必须关爱学生、努力钻研、敢于实践、善于学习、善于反思、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会适应时代的发展,才会成为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满意的优秀人民教师。  [关键词]教师;师德;专业知识;实践;反思;创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民族希望之所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
期刊
【摘要】随机现象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概率论是指导人们从事物表象看到其本质的一门科学。本文由现实生活中的部分现象探讨了概率知识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随机现象;概率;应用分析  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一些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在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和发展中,根据它们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性的现象,指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会导致某种确定的结果。
期刊
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学科性专业,是一种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而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  美术是一门灵活的科目,它不像数学、语文,只能在教室里听老师讲,美术是可以外出写生欣赏的,所以管理方面也就不一样。  首先,美术课不能像其他课一样,要求学生有很好的
期刊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绪,文之经”,又在《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由此可以看出,情感对写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如果离开了情感或没有真情实感,作无病呻吟的话,是无论如何也打动不了人心的。古往今来凡是深深打动读者的作品无不饱含作者真挚强烈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是作者含泪写成的。  唐朝的白居易,在伤感、悲愤的情况下,把情感诉诸于笔端,写成了千古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孔子也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所谓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求知和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是全面提高“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