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有两部手机,都是触摸屏的。有一天我偶然发现,爸爸的手机可以用手指甲去点,但是妈妈的那一部用指甲去点的话根本没反应。我又试着用爸爸手机上自带的手写笔以及铅笔、筷子、饭卡去点妈妈的手机,都没反应,似乎只有用手指头(皮肤)去触摸才会有反应。请问这是为什么,难道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被你说中了,它们还真的不一样。虽然都叫“触屏手机”,看上去长得也挺像的,但它们的那张“脸”,也就是屏幕,却是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的两种屏幕,你老爸手机上的叫“电阻屏”,而你老妈手机用的是“电容屏”。
电阻、电容之类的术语神马的最讨厌了,是吧?那么在此,我也就不求精确,简单地给你讲讲两种触摸屏的基本原理吧。
如果我们把智能手机看成是一部迷你电脑的话,“触摸”要起到的,就是相当于鼠标的作用,你去点某个位置(图标或按钮)时,这个位置上的功能就被“触发”了。但是对于触摸屏来说,怎么能够让程序知道你点的是哪个位置呢?有多种办法可以实现,最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把屏幕分为上下两层,两层都是导电层,平常的时候,这两层之间是被一些很小很小而且绝缘的“小点点”隔开的,它们互相不接触,所以不“来电”。当你用笔尖、指甲、筷子等任何硬物去点一下屏幕,实际上就把上面那层导电层压出了一个小坑,使得它在这一点上跟下面那一层碰在了一起,就像一个开关一样,上下两层在这里碰出了“小火花”,然后手机系统迅速捕捉到了“通电”处的坐标位置,于是相应功能被触发。这就是你老爸的手机所用的“电阻屏”。
同样叫“触摸屏”,电阻屏这家伙需要你给它一点点压力,要是按得太轻,上下两层碰不到一起,它就呆呆地不理你,所以严格说来,应该叫“触压屏”才对。而第二种,也就是电容屏,才真正叫做“触摸屏”,轻轻一触,温柔一摸,它就有反应了。秘密就在于,电容屏的屏幕上布满了一层电荷,而人体表面也布满了静电(你的手要是在冬天被金属“电”过,一定会对此有深刻的印象),当两个电场相互接触的时候,接触点的电荷发生了变化,手机系统感应到这种变化,也就判断出了位置。
所以,电容屏绝对是个有“皮肤饥渴症”的家伙,你必须“亲身”去触摸它,不光手指头,鼻子、舌头、耳朵、膝盖、脚后跟……凡是你身上有“肉”的部分都可以。但是戴了手套就不行,指甲也不行,笔尖、筷子、牙签……更不行——因为它们不带电!
被你说中了,它们还真的不一样。虽然都叫“触屏手机”,看上去长得也挺像的,但它们的那张“脸”,也就是屏幕,却是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的两种屏幕,你老爸手机上的叫“电阻屏”,而你老妈手机用的是“电容屏”。
电阻、电容之类的术语神马的最讨厌了,是吧?那么在此,我也就不求精确,简单地给你讲讲两种触摸屏的基本原理吧。
如果我们把智能手机看成是一部迷你电脑的话,“触摸”要起到的,就是相当于鼠标的作用,你去点某个位置(图标或按钮)时,这个位置上的功能就被“触发”了。但是对于触摸屏来说,怎么能够让程序知道你点的是哪个位置呢?有多种办法可以实现,最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把屏幕分为上下两层,两层都是导电层,平常的时候,这两层之间是被一些很小很小而且绝缘的“小点点”隔开的,它们互相不接触,所以不“来电”。当你用笔尖、指甲、筷子等任何硬物去点一下屏幕,实际上就把上面那层导电层压出了一个小坑,使得它在这一点上跟下面那一层碰在了一起,就像一个开关一样,上下两层在这里碰出了“小火花”,然后手机系统迅速捕捉到了“通电”处的坐标位置,于是相应功能被触发。这就是你老爸的手机所用的“电阻屏”。
同样叫“触摸屏”,电阻屏这家伙需要你给它一点点压力,要是按得太轻,上下两层碰不到一起,它就呆呆地不理你,所以严格说来,应该叫“触压屏”才对。而第二种,也就是电容屏,才真正叫做“触摸屏”,轻轻一触,温柔一摸,它就有反应了。秘密就在于,电容屏的屏幕上布满了一层电荷,而人体表面也布满了静电(你的手要是在冬天被金属“电”过,一定会对此有深刻的印象),当两个电场相互接触的时候,接触点的电荷发生了变化,手机系统感应到这种变化,也就判断出了位置。
所以,电容屏绝对是个有“皮肤饥渴症”的家伙,你必须“亲身”去触摸它,不光手指头,鼻子、舌头、耳朵、膝盖、脚后跟……凡是你身上有“肉”的部分都可以。但是戴了手套就不行,指甲也不行,笔尖、筷子、牙签……更不行——因为它们不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