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算起,独立学院的发展已历时21年。随着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实施,特别是“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需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的要求被严格执行后,一批独立学院或转设、或停招、或撤销建制。可以预见,随着最后期限的到来,240余所尚未转设的独立学院将踏上新的历史舞台。
独立学院的“前世今生”
20世纪90年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民办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学,独立学院的前身——公办本科院校的独立二级学院应运而生。这类新机制二级学院在扩大优质高教资源和解决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独立二级学院,是成立于1995年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随后这种由公办高校创办的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在江浙一带迅速兴起,1999年,浙江大学与杭州市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所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从兴办到如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的发展过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本科教育的补充和特殊的办学形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母体大学的“依附期”。1999—2003年这一时期称其为“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办学目的完全服从于母体大学的整体利益,服务于母体大学扩招的需要,服务于母体大学增加收入的需要,没有独立的办学资格,没有独立的运行能力。
自主办学的“独立期”。2003—2008年这一时期,具有了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
步入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很多独立学院探索出获得新发展的基点,向“公有民资”普通高校转轨,向普通高校设置标准转型。其间国家不断对独立学院的建设、办学进行规范。
作为一种补充性、试验性和双重性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其弊端逐步凸显。
“独立学院的发展,好的就非常好,差的非常差,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一些独立学院无法摆脱公办高校管理体制僵化的弊病,不能灵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师资和管理上过度依赖,致使自己的造血能力不强。专业和学科上复制母体学校,缺乏自己的特色。”某独立学院院长说。
业内人士指出,独立学院集结了公办和民办的双重优势,通过政策倾斜,规避了一般民办高校的风险和成长中的艰难,凭借母体学校的品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但另一方面严重地挤压了一般民办普通高校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形成高等教育体系多元化公平竞争和发展的格局。非公非民、亦公亦民的身份不利于相关政策的落实,还可能使其无法享受民办高校的相关优惠政策。
独立学院“转设”倒计时
基于独立学院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国家开始逐步对其采取“转”“并”“撤”的方案。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这一《方案》,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
《方案》中提到,针对不同独立学院,坚持实事求是,在转为民办、转为公办和终止办学三种路径中,探索适合的转设路径。办学协议完善、办学主体间权利义务划分清晰、办学条件达到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的独立学院,可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这其中有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办学经费、基础设置等硬性指标。无社会举办方(指由公办高校单独举办,公办高校与学校基金会、校办企业、学校附属医院、校友会或学校工会等下属机构合作举办,以及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或社会举办方拟退出举办、地方政府有条件承接举办的,鼓励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已停止招生,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转设,或举办者主动提出且条件具备的,终止办学,撤销建制。
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各地独立学院转设进入“快车道”。在失去对举办高校的“依赖”后,独立学院不得不立足实际,挖掘潜能,形成与众不同的优势,实现特色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转设对于独立院校而言或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6月,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转设为湘潭理工学院,被称为是“学院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学院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起点”。可见各方对此都满怀期待。
“无论是转公办还是民办,转公办职业本科高校还是普通本科高校,没有了母体高校的光环,这些独立学院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招生问题。独立学院转设后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收费标准高于一般高校,原因是独立学院需要每年向举办高校缴纳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所谓“管理费”。而这最终负担在学生身上。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学费标准或相应下调,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此外,独立学院“转设”之后,由于名称的变更,将会减少考生误报、错报这类现象的发生。
转设职业大学,摒弃“职业”歧视
对于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本科高校,可能会受到出资人和产权归属、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如果采取“独立学院(民办)” “高职高专院校(公办)”的合并组建职业技术大学的方式,就要顺畅得多。
“独立学院转设是上边力推的,要能转尽转快转;职业技术大学也是上边力推的,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升级的一个好的方法。”某职业中学校长对记者说。
日前,河北省教育厅发布公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秦皇岛职业技术大学,隶属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与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石家庄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隶属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這两所院校均为公办性质。
江苏省也在前一阶段出台《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提到“支持在苏锡常都市圈办学的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或与高职合并转设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不过,在转设过程中也遇到许多不被老师或者是学生接受的事。日前,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转设为职业大学就受到学生反对,在转设之后,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将会更名为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而“职业”二字却引来很多学生的反对。
很多学生在得知科技艺术学院将转设为职业大学之后都纷纷表示,宁愿不要“大学”这个称号,也不想在校名上加上“职业”二字。并且还表示,将学院更名为职业大学,是对现有的在校生的一种不公平对待,考了本科的分,一年交一万多元的学费最终却成了一所职业学校,这一点让很多在校生难以接受。一些学生也担心转设之后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不被认可,找工作或者考学等方面受到影响。
独立学院在转设之后成为本科职业大学是否会对现有的在校生产生影响?其实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样严重,在独立学院转设之后,对于完成转设之前和转设之后进入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以两种方案进行管理,对于转设之前招收的学生一般都使用原有的方案进行管理,因此在学生毕业之后的毕业证以及学位证一般都是原独立学院的证书,并且都是可查的。
对此,熊丙奇表示:“要向‘类型教育’转变,就必须给予职业教育平等的地位,不能在教育管理和评价中,让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如中职低于普高,高职低于普通院校。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用普高率评价初中办学,用本科率、重点率评价高中办学,就背离把职业教育建成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的正确导向,是必须扭转的。”
独立学院的“前世今生”
20世纪90年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民办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学,独立学院的前身——公办本科院校的独立二级学院应运而生。这类新机制二级学院在扩大优质高教资源和解决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独立二级学院,是成立于1995年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随后这种由公办高校创办的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在江浙一带迅速兴起,1999年,浙江大学与杭州市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所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从兴办到如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的发展过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本科教育的补充和特殊的办学形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母体大学的“依附期”。1999—2003年这一时期称其为“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办学目的完全服从于母体大学的整体利益,服务于母体大学扩招的需要,服务于母体大学增加收入的需要,没有独立的办学资格,没有独立的运行能力。
自主办学的“独立期”。2003—2008年这一时期,具有了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
步入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很多独立学院探索出获得新发展的基点,向“公有民资”普通高校转轨,向普通高校设置标准转型。其间国家不断对独立学院的建设、办学进行规范。
作为一种补充性、试验性和双重性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其弊端逐步凸显。
“独立学院的发展,好的就非常好,差的非常差,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一些独立学院无法摆脱公办高校管理体制僵化的弊病,不能灵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师资和管理上过度依赖,致使自己的造血能力不强。专业和学科上复制母体学校,缺乏自己的特色。”某独立学院院长说。
业内人士指出,独立学院集结了公办和民办的双重优势,通过政策倾斜,规避了一般民办高校的风险和成长中的艰难,凭借母体学校的品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但另一方面严重地挤压了一般民办普通高校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形成高等教育体系多元化公平竞争和发展的格局。非公非民、亦公亦民的身份不利于相关政策的落实,还可能使其无法享受民办高校的相关优惠政策。
独立学院“转设”倒计时
基于独立学院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国家开始逐步对其采取“转”“并”“撤”的方案。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这一《方案》,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
《方案》中提到,针对不同独立学院,坚持实事求是,在转为民办、转为公办和终止办学三种路径中,探索适合的转设路径。办学协议完善、办学主体间权利义务划分清晰、办学条件达到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的独立学院,可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这其中有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办学经费、基础设置等硬性指标。无社会举办方(指由公办高校单独举办,公办高校与学校基金会、校办企业、学校附属医院、校友会或学校工会等下属机构合作举办,以及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或社会举办方拟退出举办、地方政府有条件承接举办的,鼓励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已停止招生,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转设,或举办者主动提出且条件具备的,终止办学,撤销建制。
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各地独立学院转设进入“快车道”。在失去对举办高校的“依赖”后,独立学院不得不立足实际,挖掘潜能,形成与众不同的优势,实现特色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转设对于独立院校而言或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6月,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转设为湘潭理工学院,被称为是“学院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学院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起点”。可见各方对此都满怀期待。
“无论是转公办还是民办,转公办职业本科高校还是普通本科高校,没有了母体高校的光环,这些独立学院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招生问题。独立学院转设后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收费标准高于一般高校,原因是独立学院需要每年向举办高校缴纳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所谓“管理费”。而这最终负担在学生身上。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学费标准或相应下调,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此外,独立学院“转设”之后,由于名称的变更,将会减少考生误报、错报这类现象的发生。
转设职业大学,摒弃“职业”歧视
对于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本科高校,可能会受到出资人和产权归属、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如果采取“独立学院(民办)” “高职高专院校(公办)”的合并组建职业技术大学的方式,就要顺畅得多。
“独立学院转设是上边力推的,要能转尽转快转;职业技术大学也是上边力推的,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升级的一个好的方法。”某职业中学校长对记者说。
日前,河北省教育厅发布公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秦皇岛职业技术大学,隶属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与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石家庄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隶属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這两所院校均为公办性质。
江苏省也在前一阶段出台《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提到“支持在苏锡常都市圈办学的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或与高职合并转设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不过,在转设过程中也遇到许多不被老师或者是学生接受的事。日前,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转设为职业大学就受到学生反对,在转设之后,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将会更名为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而“职业”二字却引来很多学生的反对。
很多学生在得知科技艺术学院将转设为职业大学之后都纷纷表示,宁愿不要“大学”这个称号,也不想在校名上加上“职业”二字。并且还表示,将学院更名为职业大学,是对现有的在校生的一种不公平对待,考了本科的分,一年交一万多元的学费最终却成了一所职业学校,这一点让很多在校生难以接受。一些学生也担心转设之后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不被认可,找工作或者考学等方面受到影响。
独立学院在转设之后成为本科职业大学是否会对现有的在校生产生影响?其实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样严重,在独立学院转设之后,对于完成转设之前和转设之后进入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以两种方案进行管理,对于转设之前招收的学生一般都使用原有的方案进行管理,因此在学生毕业之后的毕业证以及学位证一般都是原独立学院的证书,并且都是可查的。
对此,熊丙奇表示:“要向‘类型教育’转变,就必须给予职业教育平等的地位,不能在教育管理和评价中,让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如中职低于普高,高职低于普通院校。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用普高率评价初中办学,用本科率、重点率评价高中办学,就背离把职业教育建成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的正确导向,是必须扭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