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思想创新应树立五种心态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思想创新,思想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担当情怀、理论自信、问题意识、会通精神和乐观心境,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打破僵局、创新思路、开辟未来的行动方略,而且是磨练意志、修养身心、提升境界的路径法门。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创新 心态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关乎国运兴衰。虽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充满神圣光环和崇高期待,但其创新之路遍布荆棘和沼泽。心态决定出路,心态决定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完成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应树立五种心态。
  一、担当情怀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①,哲学社会科学是思想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担负着构建梦想、引导梦想和成就梦想之责。中华民族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紧紧依靠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软实力的凝聚和支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伟大机遇,又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伟大使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具备心忧天下、情系民生、胸怀祖国的崇高境界,才能真正担负起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和气魄,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武装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激励人民群众,塑造民族灵魂,全面提高民族文明素质,指导社会实践。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勇于担当,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直面现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盾,知难而进,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坚决维护民族和国家尊严,捍卫真理,修正错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与歪风邪气做斗争。创新的道路无疑是曲折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承担理论创新失败的风险和责任,及时总结失败的教训,从失败中找到智慧和前途,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爬起来。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坚持学术价值中立原则,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追求真理、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为己任,绝不能为一己之私和眼前利益丧失科学工作者的良心和道德。中华文明尤其重视人伦道德,一些客观的学术研究存在过多的人情顾虑。哲学社会科学者进行思想创新,应秉持“对事不对人,向理不向亲”的态度,以“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精神大胆开展学术探索和思想交流,放开手脚,阔步前进。
  二、理论自信
  自信是人类生命的灵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时刻离不开理论的引导和支撑。理论自信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会迷失方向,丧失灵魂。
  理论自信来源于理论的强大解释力和说服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现代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明智选择。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才能抵御西方国家的分化和西化阴谋,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文化激烈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和变革社会,在理论的建构和生成过程中,尤能体现伟大理论的非凡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历史的和逻辑的研究熔为一炉,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理论体系,既能够打破思维定势,及时汲取新的社会发展精华,不断开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世界和新境界,又能够坚守初心,保持整个理论体系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还能够有效识别和破除众多的假科学、伪科学、教条迷信和歪理邪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就找到了“定海神针”,找到了打开智慧之门的“总钥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法宝和指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将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创新的看家本领。
  三、问题意识
  问题背后往往积聚着事物发展的各种奥妙,问题是突破的线索、出路和价值。强调问题意识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保持直面现实的勇气和魄力。科学研究的使命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离开了社会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命价值和奋斗目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问题意识就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理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践是最优秀的老师,社会实践是最鲜活的创新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抓住问题的本质和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破解问题的途径和出路。理论创新只有融入社会发展潮流,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智慧成果。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②(668)人民群众心中的问题是时代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民群众最需要能够解答社会生活所遭遇的困惑和矛盾、阐明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脉搏、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尊严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成果,只有这样的成果才能將话说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才能团结人民群众,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无限的发展生机。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天中落到地上,从象牙之塔走向广阔天地。只有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痛点、难点、热点问题,其创新研究成果才能通人气、接地气,真正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应积极探索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和精准把握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着重研究解决影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   四、会通精神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带来学术的创新和繁荣。没有诸家学派和域外文化的融会贯通,就没有文化的发展进步,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文化。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应归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唐代三教并立、近代东西文明冲突,百家争鸣之后才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东西文明相互结合的伟大成果。任何思想都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伟大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理论需要历史和实践的积淀和升华,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认得更清,只有博大的胸怀才能形成精深的理论。
  强调会通精神,就是要通古今之变。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人类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尊重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③(534)。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绝不能割断历史,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因为只有懂得昨天、懂得过去,才能理解今天、把握当下,规划明天、指引明天。
  强调会通精神,就是要保持自身理论的统一性。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撰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应该成为每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远大抱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必须自成体系,集百家精华,形成鲜明的特色,逻辑上不能相互矛盾,要能够自圆其说,要时刻经受实践的考验,这样才能保持理论的彻底性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会通精神,就是要保持宽容心态和开放胸怀。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④(218)由于知识背景、思维视角和实践阅历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之间会形成不同的学术观点甚至是对立的观点,这种景象是值得期待的,因为它给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动力、机遇和资源。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⑤(938)所谓会通精神,实质就是融会贯通。对于各种学术观点,要尊重别人的创造性研究成果,要善于从“异”中寻“同”,从“同”中察“异”,跳出同异论辩,跳出意气之争,从更高领域、更深层面找到突破口和生长点,将相互矛盾的思想和观点融为一体,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五、乐观心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产生和创造出什么样的成果,每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会打下个人心境的烙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树立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凝聚人心和力量,扫除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雾霾,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决不能将自己的消极、懈怠、厌倦和低沉情绪传递给社会,形成毁灭价值、破坏和谐、分裂社会的负能量。
  创新需要长期的量的积累,需要不断突破自身养成的惯性,没有甘于寂寞的达观心态,没有自我批判的豁达精神,就不可能化蛹成蝶,别开天地。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杜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⑥(594)面对失败,面对别人的误解和暂时的孤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放眼未来,坚定必胜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百败百战,百折不挠,用创造性成果证明自身的价值,捍卫社会正义。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流派,要学会倾听、学会沟通,让别人充分表达思想,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或第三者立场观察和认识问题,克服零和思维和话语霸权,促进双方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融洽氛围中,取长补短,相互借力,共同进步。面对漫漫征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树立“旅游”的心态,克服急躁心理,舒缓创新压力,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克服创新的心理倦怠和高原现象,欣赏成长的过程,品味奋斗的风景。要记住经历就是财富,过程就是收获,真理是时间的女儿,往往躲藏在漫长的征程之中。
  
  注释: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②中共中央编译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④中共中央编译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⑥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在《追风筝的人》中向读者展示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阿富汗不为人知的充满创伤的另一面,审视了战争摧残下的阿富汗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借助相关创伤理论分析作品中人物经历的心理和文化创伤,进一步探究平复创伤的两种方式,希望能引发人们对于创伤的关注和创伤疗愈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创伤理论 疗愈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
摘 要: 《陶庵梦忆》一书内容丰富,涵盖广阔,民国以来,一直以小品文之名广行于世,历来学者多从文学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但张岱在当时并非以小品文名世,而是一位出色的史学家。《陶庵梦忆》一书有着浓重的史学底色,其著书立言的本心暗喻国祸事件的记录,对人物的描写勾勒都具有史学色彩,而且书中不少篇章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张岱 《陶庵梦忆》 史学色彩     《陶庵梦忆》一书本名《梦忆》,《琅嬛文集
在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给我国传统的校园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转变了一些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在此背景下,高校应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坚决贯彻“立德树人”
摘 要: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路径,有机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复杂形势、机遇挑战及新时代广大青年应肩负的历史使命,有效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习近平同志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在传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人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重塑了时代新人的价值内涵,彰显了时代新人的主体地位,赋予
摘 要: 近义词是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者不可避免的内容,在研究生考试、志愿者选拔等考试中都有所考察。同时,近义词的用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多数二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使用中易混淆,掌握得不尽如人意。通过研究二语学习者在近义词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总结出规律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学习近义词,减少偏误。本文以一组近义词“本来”和“原来”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对
摘 要: 张岱的《陶庵梦忆》是晚明时期文人散文代表,书中有大量描绘民间艺术的内容,体现了文人阶层对民间艺术的参与,在叙事写人的过程中蕴含作者的主观色彩和所属文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意识。由此可观,在介入民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文人雅士对民间艺术进行了细致感性的描绘,也参与了民间艺术的鉴赏与创作。文人书写促使了民间艺术形式的丰富与内容的精致化,在打破雅俗对立的基础上映射了市井美学亦俗亦雅的审美范式。  关键
自“嘉靖倭乱”平定后,浙江沿海的海防形势发生了改变,鉴于此,范涞于万历三十年编定了《两浙海防类考续编》.是书总结了万历前中期海防官制的调整,其中蕴含的练兵、巡探等海
摘 要: 本科基础阶段的医学生正处于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形成职业认知、建立职业信念、培养职业精神的重要时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医始终传承着“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大医精神,这种崇高的职业精神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和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期,奔赴武汉的众多医务工作者身上体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中华传统美德,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民族精神
摘 要: 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始终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思政教育的论述为遵循,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劳动实践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思考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教育发展,视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大力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习近平同志围绕新时代“如何办校”“如何为师”“如何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