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工科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当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人财物资源的短缺性、教育资源整合的艰巨性、“责权利”问题的复杂性、教学管理的繁杂性等共性问题面前缺乏改革的勇气和信心。针对这些问题,南华大学谱写了新工科建设的“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四部曲,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3-013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3.024
新工科是为适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而提出来的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其成败得失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高校的科学发展。自2017年2月18日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上达成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以来,新工科便成为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话语体系中最为醒目的关键词,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后续“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引发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专家学者的思想大碰撞,对于“新工科长什么样、新在哪儿、要不要建、怎么建”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相较于“双一流”大学,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处境尴尬、困境明显,需谱写好“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四部曲。
一、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紧迫性
(一)新工科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新工科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1]。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却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和生态成本,扩大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即“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全新技术革命,是一场强调大幅提高资源生产率,通过灵活易变的生产,实现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同时注重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生产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的全新绿色工业革命。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已不再像以往一样,可以由相对单一的学科来支撑。由此,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工科应运而生,并成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推进新工科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大力发展新工科,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奠定科学技术基础,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滚滚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地方本科高校在培养新工科人才中尚未发挥应有作用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合称“ABC”)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面对井喷式增长的新型人才需求,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到2020年将达到750万,到2025年将达到950万[2]。2018年,全国各大高校在教育部新增备案了很多新工科专业,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个、“机器人工程”101个、“智能科学与技术”96个、“智能制造工程”50个、“人工智能”35个)、网络空间安全25个[3],这些专业主要分布在“985工程”“211工程”等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本科高校共计831所(不含民办本科),其中有地方本科高校717所①。这充分表明尽管未来我国新工科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但目前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上,占比超过70%的地方本科高校尚未发挥出应有作用、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二、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人财物资源的短缺性
建好新工科,必须建立一批满足新工科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一批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更新大量陈旧的实验设备,重构一大批陈旧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作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相比,人财物资源的短缺性特征非常明显,难以满足新工科建设所需。一方面,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办学就显得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办学实力、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相对有限,难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筹集外来资金和增添实验设备;地理位置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非中心城市,不具备文化优势和地域优势,难以吸引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来校工作。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艰巨性
发展新工科,需要对原有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原有专业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和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升级,甚至要设立“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等新型专业,以满足新工科教育的需要。这样一来,势必要整合有限的学科专业资源,包括组织、人事、师资、设备、实习基地等各个方面。从现实看来,由于惯性思维,很多教师甚至行政人员不想也不愿改变现状,导致教育资源难以合理调配,整合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既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要考虑开发补充新的资源;既要考虑资源共享,又要考虑资源利用的协调。
(三)“责权利”问题的复杂性
教育资源整合会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即教学人员的“责权利”问题。“责权利”问题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新工科的前途与命运。由于教育资源重新整合,原有的组织、人事等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相关教学人员也就随之变化,产生新的“责权利”关系。如不能合理调整好、正确处理好这些新关系,则无法形成与新工科建设相适应的新制度、新规范,也会大大挫伤相关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对新工科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四)教学管理的繁杂性 以往的工科专业所属学科相对单一,教学管理也相对简单一些,一个专业可能只需要一个院(系)的资源支持就可以满足其建设所需。当新工科建设启动以后,原有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将出现更多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专业。一个专业的建设往往需要多个院(系)支持,这将给教学管理带来更多困难,且变得更加繁杂。
三、南华大学新工科建设的四部曲
尽管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共性问题,但不应该采取消极的态度予以观望,必须“抢抓机遇、积极谋划,围绕新技術、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精心布局新工科”[4]。南华大学虽然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设有直属工科类学院10个,工科类本科专业42个,其中国防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卓越计划专业7个、国防紧缺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形成了以“核特色、环保底蕴”为亮点的工科专业群,为新工科建设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在新工科建设中,除了要面对前述提到的4个共性问题之外,还需要面临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教学实验条件难以改善等一系列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学校新工科建设不断发展,2018年,学校通过全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集思广益,谱写了新工科建设的“四部曲”——“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目前正在以最积极的态度、最洋溢的热情、最大的投入推进新工科建设。
(一)变观念:夯实新工科建设的思想基础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的集合体。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如果紧紧抱住旧观念不放,则会使人们落后于时代,丧失机遇,陷入被动,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不断改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新工科语境中,地方高校角色定位在服务面向地方、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面向产业开展技术研发[5]。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类型认识的偏差,实施技术教育、工程教育亦或科学教育的摇摆等观念问题将直接影响工程教育改革的制度性设计和推进路径。为推动实现新工科建设观念的转变,学校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路径将学习宣传新工科实现全覆盖、无死角;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讲座、专题学习和发放学习资料等路径,帮助广大教师改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凝聚新工科建设共识;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学习新工科、知晓新工科、践行新工科的良好氛围,夯实了新工科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明要求:确立新工科建设努力方向
新工科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在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诸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明要求是前提和基础,其可指明新工科建设的努力方向。学校为新工科建设提出了如下明确要求: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建设资金充足;打造一批学科背景交叉、知识结构互补、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着力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对现有专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多科学交叉复合改造升级;加强和政府、企业合作,打造一批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校内外工程实验、实训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培养方案, 以跨界、复杂和前沿等问题为导向, 把学生创新意识、思维、精神、能力的培养贯穿工程教育的全过程;加强与代表性、前沿性、引领性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更新教学内容,推进一流课程和一流课堂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借助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参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行业标准,增加、修订或替换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建立专门针对新工科专业的认证体系。
(三)建策略:助力新工科建设的有序推进
新工科专业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等培养,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丰富和现代化、多元化的培养环境。不但要协调学校内各个相关学院的参与、资金支持, 还要制订相关政策,包括教师考核和激励等方面都要考虑新工科建设的特殊性[6]。为此,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如下应对策略。
1.以全校动员展示建设决心。学校对新工科建设进行了全校动员,明确将新工科平台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组织以新工科为主题的校院二级专题讨论会,学懂、弄通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立建设目标,推动工科专业内涵提质升级,推动学校新工科建设发展。同时,文件还对新工科建设的主体角色进行了科学定位,形成了上下齐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充分展示了学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决心。目前学校已组织了20次由主管校领导牵头,由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工科学院责任领导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对当前学校现有工科专业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复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对当前学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可行性、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反复的专题研讨与论证,厘清了学校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思路。
2.以塑造队伍提升建设能力。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集全校优质资源组建了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团队,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以项目研究推动学校新工科建设与发展。同时,聚焦塑造新工科建设团队所需的高端人力资源配置,以“船山人才工程实施办法”“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教师荣誉表彰体系设置”“二级学院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为蓝本,重新修订“高层次人才建设方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校长、书记做引进联络人,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学校计划在3年内引进与培养一批能带领学科或团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战略主导型人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产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的学科带头人、潜心教学科研并在国内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度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人才,以提升新工科建设能力。
3.以专业改造突出建设重点。在专业结构改造升级方面,对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湖南省“1274”行动计划,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跟进企业用人标准、岗位需求新变化,围绕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对现有44个工科专业进行重新审视,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明确重点建设专业,停招停办了若干工科专业,谋划申报新兴专业。目前已完成第一轮工科专业结构调整,将专业规模控制在35个;同时,根据新办专业评估、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综合评价、专业认证等要求,结合各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特色专业为母体,立足国家、省部级学科实验平台,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分类实施专业内涵改造升级计划,推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升级。 4.以课程改革夯实建设基础。“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时费标准,实现课程教学的优质优酬”是南华大学“十三五”期间重要的民生任务。学校致力于打造“金课”,建构了评价指标体系、认定办法和奖励办法,鼓励更多的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联合申报“金课”,按照交互性、开放性、趣味性、艺术性、前沿性等标准,目前已建设“金课”400余门,覆盖全校工科专业27.41%的核心课程。同时,学校围绕如何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紧跟教育部2020“双万计划”步伐,制定本校“一流课程”建设方案,组建技术支撑团队,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原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中遴选一批打造国家级和省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学校获得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全国排名第5。
5.以打造平台突破建设难点。在校内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打造方面,引导各学院广泛调研,综合考虑各相关专业情况,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出发,结合新工科、专业认证、专业排名和审核评估的整改需求,每年拟建设一批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开设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向学生全面开放。同时加大平台建设目标和运行绩效考核力度,以确保平台建设的质量及应用效果。在校内公共实验教学平台打造方面,认真梳理已有基础实验教学条件,充分征求相关学院、专业的意见,结合其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大纲、专业认证标准、专业排名和审核评估整改需求,按照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全力打造以工程训练中心、信息技术實训中心、大数据中心为龙头的校内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在校外公共实践教学平台打造方面,学校面向新工科建设,完成了19个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项目评审,同时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签署了3大合作协议,共建南华大学创新研究院,推进“质子治疗中心”在南华的建设;与浙江省上虞区和诸暨市、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长沙市等地签署产学研用合作协议,成立了上虞高等研究院、诸暨创新研究院、东莞协同创新研究院和长沙创新研究院,不断拓展办学空间,促进协同育人,形成了“三基一窗”——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实践与就业的重要基地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的战略格局。
6.以项目负责制创新建设方式。我校新工科建设以项目为载体,实行项目负责制,以从项目的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为工作核心,以项目预期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为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予以评价和奖惩。作为该项目实施的负责人和执行人,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获批的建设项目,必须认真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细则,组建项目团队,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全程策划、全程监控、全程管理、全程协调,并对项目终极目标的完成情况负责。对于在一个周期内未能完成建设目标的项目,调整退出建设范围,并承担由此引发的包括政治责任、质量责任、经济责任等在内的各项责任。
7.以质量引领确保建设效果。一是要注重质量文化引领。通过营造质量文化,强化质量意识,树立质量观念,形成“重规范、重改革、求精品、求卓越”的质量氛围。二是要注重质量标准引领。明确质量要求,制定质量标准,以质量标准引领学校新工科建设。三是要注重质量评价引领。在新工科建设项目申报评审中,依据质量标准开展项目评审,把好质量关,实现项目评审过程的公正化和结果的精准化。在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中,进一步改进质量评价方式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经常性检查与定期性评价相结合、数据核实与重点考察相结合的原则,尤其是在结题验收工作中,组织评审专家就项目研究的操作规范性、数据可靠性、成果类型和形式的匹配性、成果推广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综合认定项目成果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及时延期整改,对延期整改不到位的取消立项资格和经费支持。同时,对研究成果显著和效益明显的项目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并将其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育人才:完成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任务
新工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才培养[7],人才培养是新工科建设满足行业和产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最重要、最核心任务[8]。为大力培养新工科人才,学校根据实际,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付出了努力:一是大力推进“大学生国际化教育”项目建设。每年立项一批大学生国际化教育项目,分为课程学习、短期学习以及专项学习3类,为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本科生提供一次性往返旅费补助;同时根据所赴地区、高校、交流时间等实际情况,提供能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补助,贫困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生活补助不足的部分由学工部贫困生助学金中心提供适当补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开阔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二是注重做实创新品牌赛事。以参与度高、受益面广为出发点,抓好“互联网+”、数模、临床技能、电子设计等20余项品牌赛事,增加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协同育人的本科生导师制,推动学生进赛事、进项目、进平台,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三是努力推动卓越培养计划。优先支持卓越计划专业教师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锻炼,实行理论课教师定期轮岗制,定期组织他们到工程训练中心和校外公共实践教学平台轮岗,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创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修订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规范培养过程,探索校企、校地、校院、校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新体系,大力培育卓越人才。四是扎实办好协同创新班。依托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及联合实验室,扎实办好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班和大数据应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创新班;建构“项目化”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深度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练同步、实习实训与企业产品制造流程同步,着力培养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交叉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四、結语
建设新工科是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对于人财物等方面资源的紧缺性、教育资源整合的艰巨性、“责权利”问题的复杂性、教学管理的繁杂性等新工科建设的共性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必须予以逐一破解。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学校在新工科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所谱写的“四部曲”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可为其他地方本科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OB/EL].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201906/t20190617_386200.html?spm=zm5006-001.0.0.1.w8Oo7F,2019-06.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2]搜狐网.新工科人才缺口2025年将达950万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受认可[OB/EL].https://www.sohu.com/a/329686113_422386.html,2019-07.
[3]新浪教育.教育部:2019年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OB/EL].http://edu.sina.com.cn/gaokao/doc-ihtxyzsm1454725.shtml,2019-03.
[4]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1-13.
[5]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5-19+65.
[6]李幼平.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四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7-10-10.
[7]费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刍论[J].教育评论,2017(12):17-22.
[8]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2):26-35.
(责任编辑:孟祥君)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Tak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as an Example
LUO Zhuhua, LIU Shengxu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Abstract: Establish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an major measur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 crucial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s for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st local universities are still in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ory stage at presen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urage and confidence in the face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human,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he arduous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issue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tedious administ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as brainstormed and composed the trilogy of establish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changing concepts, defining requirements, taking action and educating talents. It has produced good resul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s certain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can provide useful thinking for the Establish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ange the concept、clear the requirement、build the strategies、 educate the talents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3-013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3.024
新工科是为适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而提出来的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其成败得失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高校的科学发展。自2017年2月18日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上达成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以来,新工科便成为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话语体系中最为醒目的关键词,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后续“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引发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专家学者的思想大碰撞,对于“新工科长什么样、新在哪儿、要不要建、怎么建”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相较于“双一流”大学,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处境尴尬、困境明显,需谱写好“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四部曲。
一、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紧迫性
(一)新工科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新工科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1]。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却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和生态成本,扩大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即“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全新技术革命,是一场强调大幅提高资源生产率,通过灵活易变的生产,实现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同时注重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生产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的全新绿色工业革命。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已不再像以往一样,可以由相对单一的学科来支撑。由此,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工科应运而生,并成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推进新工科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大力发展新工科,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奠定科学技术基础,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滚滚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地方本科高校在培养新工科人才中尚未发挥应有作用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合称“ABC”)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面对井喷式增长的新型人才需求,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到2020年将达到750万,到2025年将达到950万[2]。2018年,全国各大高校在教育部新增备案了很多新工科专业,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个、“机器人工程”101个、“智能科学与技术”96个、“智能制造工程”50个、“人工智能”35个)、网络空间安全25个[3],这些专业主要分布在“985工程”“211工程”等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本科高校共计831所(不含民办本科),其中有地方本科高校717所①。这充分表明尽管未来我国新工科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但目前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上,占比超过70%的地方本科高校尚未发挥出应有作用、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二、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人财物资源的短缺性
建好新工科,必须建立一批满足新工科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一批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更新大量陈旧的实验设备,重构一大批陈旧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作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相比,人财物资源的短缺性特征非常明显,难以满足新工科建设所需。一方面,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办学就显得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办学实力、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相对有限,难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筹集外来资金和增添实验设备;地理位置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非中心城市,不具备文化优势和地域优势,难以吸引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来校工作。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艰巨性
发展新工科,需要对原有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原有专业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和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升级,甚至要设立“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等新型专业,以满足新工科教育的需要。这样一来,势必要整合有限的学科专业资源,包括组织、人事、师资、设备、实习基地等各个方面。从现实看来,由于惯性思维,很多教师甚至行政人员不想也不愿改变现状,导致教育资源难以合理调配,整合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既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要考虑开发补充新的资源;既要考虑资源共享,又要考虑资源利用的协调。
(三)“责权利”问题的复杂性
教育资源整合会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即教学人员的“责权利”问题。“责权利”问题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新工科的前途与命运。由于教育资源重新整合,原有的组织、人事等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相关教学人员也就随之变化,产生新的“责权利”关系。如不能合理调整好、正确处理好这些新关系,则无法形成与新工科建设相适应的新制度、新规范,也会大大挫伤相关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对新工科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四)教学管理的繁杂性 以往的工科专业所属学科相对单一,教学管理也相对简单一些,一个专业可能只需要一个院(系)的资源支持就可以满足其建设所需。当新工科建设启动以后,原有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将出现更多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专业。一个专业的建设往往需要多个院(系)支持,这将给教学管理带来更多困难,且变得更加繁杂。
三、南华大学新工科建设的四部曲
尽管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共性问题,但不应该采取消极的态度予以观望,必须“抢抓机遇、积极谋划,围绕新技術、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精心布局新工科”[4]。南华大学虽然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设有直属工科类学院10个,工科类本科专业42个,其中国防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卓越计划专业7个、国防紧缺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形成了以“核特色、环保底蕴”为亮点的工科专业群,为新工科建设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在新工科建设中,除了要面对前述提到的4个共性问题之外,还需要面临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教学实验条件难以改善等一系列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学校新工科建设不断发展,2018年,学校通过全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集思广益,谱写了新工科建设的“四部曲”——“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目前正在以最积极的态度、最洋溢的热情、最大的投入推进新工科建设。
(一)变观念:夯实新工科建设的思想基础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的集合体。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如果紧紧抱住旧观念不放,则会使人们落后于时代,丧失机遇,陷入被动,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不断改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新工科语境中,地方高校角色定位在服务面向地方、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面向产业开展技术研发[5]。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类型认识的偏差,实施技术教育、工程教育亦或科学教育的摇摆等观念问题将直接影响工程教育改革的制度性设计和推进路径。为推动实现新工科建设观念的转变,学校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路径将学习宣传新工科实现全覆盖、无死角;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讲座、专题学习和发放学习资料等路径,帮助广大教师改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凝聚新工科建设共识;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学习新工科、知晓新工科、践行新工科的良好氛围,夯实了新工科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明要求:确立新工科建设努力方向
新工科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在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诸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明要求是前提和基础,其可指明新工科建设的努力方向。学校为新工科建设提出了如下明确要求: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建设资金充足;打造一批学科背景交叉、知识结构互补、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着力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对现有专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多科学交叉复合改造升级;加强和政府、企业合作,打造一批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校内外工程实验、实训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培养方案, 以跨界、复杂和前沿等问题为导向, 把学生创新意识、思维、精神、能力的培养贯穿工程教育的全过程;加强与代表性、前沿性、引领性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更新教学内容,推进一流课程和一流课堂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借助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参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行业标准,增加、修订或替换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建立专门针对新工科专业的认证体系。
(三)建策略:助力新工科建设的有序推进
新工科专业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等培养,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丰富和现代化、多元化的培养环境。不但要协调学校内各个相关学院的参与、资金支持, 还要制订相关政策,包括教师考核和激励等方面都要考虑新工科建设的特殊性[6]。为此,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如下应对策略。
1.以全校动员展示建设决心。学校对新工科建设进行了全校动员,明确将新工科平台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组织以新工科为主题的校院二级专题讨论会,学懂、弄通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立建设目标,推动工科专业内涵提质升级,推动学校新工科建设发展。同时,文件还对新工科建设的主体角色进行了科学定位,形成了上下齐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充分展示了学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决心。目前学校已组织了20次由主管校领导牵头,由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工科学院责任领导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对当前学校现有工科专业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复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对当前学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可行性、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反复的专题研讨与论证,厘清了学校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思路。
2.以塑造队伍提升建设能力。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集全校优质资源组建了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团队,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以项目研究推动学校新工科建设与发展。同时,聚焦塑造新工科建设团队所需的高端人力资源配置,以“船山人才工程实施办法”“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教师荣誉表彰体系设置”“二级学院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为蓝本,重新修订“高层次人才建设方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校长、书记做引进联络人,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学校计划在3年内引进与培养一批能带领学科或团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战略主导型人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产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的学科带头人、潜心教学科研并在国内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度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人才,以提升新工科建设能力。
3.以专业改造突出建设重点。在专业结构改造升级方面,对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湖南省“1274”行动计划,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跟进企业用人标准、岗位需求新变化,围绕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对现有44个工科专业进行重新审视,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明确重点建设专业,停招停办了若干工科专业,谋划申报新兴专业。目前已完成第一轮工科专业结构调整,将专业规模控制在35个;同时,根据新办专业评估、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综合评价、专业认证等要求,结合各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特色专业为母体,立足国家、省部级学科实验平台,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分类实施专业内涵改造升级计划,推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升级。 4.以课程改革夯实建设基础。“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时费标准,实现课程教学的优质优酬”是南华大学“十三五”期间重要的民生任务。学校致力于打造“金课”,建构了评价指标体系、认定办法和奖励办法,鼓励更多的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联合申报“金课”,按照交互性、开放性、趣味性、艺术性、前沿性等标准,目前已建设“金课”400余门,覆盖全校工科专业27.41%的核心课程。同时,学校围绕如何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紧跟教育部2020“双万计划”步伐,制定本校“一流课程”建设方案,组建技术支撑团队,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原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中遴选一批打造国家级和省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学校获得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全国排名第5。
5.以打造平台突破建设难点。在校内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打造方面,引导各学院广泛调研,综合考虑各相关专业情况,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出发,结合新工科、专业认证、专业排名和审核评估的整改需求,每年拟建设一批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开设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向学生全面开放。同时加大平台建设目标和运行绩效考核力度,以确保平台建设的质量及应用效果。在校内公共实验教学平台打造方面,认真梳理已有基础实验教学条件,充分征求相关学院、专业的意见,结合其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大纲、专业认证标准、专业排名和审核评估整改需求,按照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全力打造以工程训练中心、信息技术實训中心、大数据中心为龙头的校内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在校外公共实践教学平台打造方面,学校面向新工科建设,完成了19个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项目评审,同时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签署了3大合作协议,共建南华大学创新研究院,推进“质子治疗中心”在南华的建设;与浙江省上虞区和诸暨市、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长沙市等地签署产学研用合作协议,成立了上虞高等研究院、诸暨创新研究院、东莞协同创新研究院和长沙创新研究院,不断拓展办学空间,促进协同育人,形成了“三基一窗”——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实践与就业的重要基地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的战略格局。
6.以项目负责制创新建设方式。我校新工科建设以项目为载体,实行项目负责制,以从项目的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为工作核心,以项目预期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为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予以评价和奖惩。作为该项目实施的负责人和执行人,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获批的建设项目,必须认真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细则,组建项目团队,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全程策划、全程监控、全程管理、全程协调,并对项目终极目标的完成情况负责。对于在一个周期内未能完成建设目标的项目,调整退出建设范围,并承担由此引发的包括政治责任、质量责任、经济责任等在内的各项责任。
7.以质量引领确保建设效果。一是要注重质量文化引领。通过营造质量文化,强化质量意识,树立质量观念,形成“重规范、重改革、求精品、求卓越”的质量氛围。二是要注重质量标准引领。明确质量要求,制定质量标准,以质量标准引领学校新工科建设。三是要注重质量评价引领。在新工科建设项目申报评审中,依据质量标准开展项目评审,把好质量关,实现项目评审过程的公正化和结果的精准化。在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中,进一步改进质量评价方式方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经常性检查与定期性评价相结合、数据核实与重点考察相结合的原则,尤其是在结题验收工作中,组织评审专家就项目研究的操作规范性、数据可靠性、成果类型和形式的匹配性、成果推广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综合认定项目成果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及时延期整改,对延期整改不到位的取消立项资格和经费支持。同时,对研究成果显著和效益明显的项目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并将其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育人才:完成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任务
新工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才培养[7],人才培养是新工科建设满足行业和产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最重要、最核心任务[8]。为大力培养新工科人才,学校根据实际,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付出了努力:一是大力推进“大学生国际化教育”项目建设。每年立项一批大学生国际化教育项目,分为课程学习、短期学习以及专项学习3类,为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本科生提供一次性往返旅费补助;同时根据所赴地区、高校、交流时间等实际情况,提供能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补助,贫困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生活补助不足的部分由学工部贫困生助学金中心提供适当补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开阔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二是注重做实创新品牌赛事。以参与度高、受益面广为出发点,抓好“互联网+”、数模、临床技能、电子设计等20余项品牌赛事,增加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协同育人的本科生导师制,推动学生进赛事、进项目、进平台,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三是努力推动卓越培养计划。优先支持卓越计划专业教师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锻炼,实行理论课教师定期轮岗制,定期组织他们到工程训练中心和校外公共实践教学平台轮岗,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创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修订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规范培养过程,探索校企、校地、校院、校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新体系,大力培育卓越人才。四是扎实办好协同创新班。依托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及联合实验室,扎实办好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班和大数据应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创新班;建构“项目化”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深度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练同步、实习实训与企业产品制造流程同步,着力培养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交叉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四、結语
建设新工科是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对于人财物等方面资源的紧缺性、教育资源整合的艰巨性、“责权利”问题的复杂性、教学管理的繁杂性等新工科建设的共性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必须予以逐一破解。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学校在新工科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所谱写的“四部曲”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可为其他地方本科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OB/EL].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201906/t20190617_386200.html?spm=zm5006-001.0.0.1.w8Oo7F,2019-06.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2]搜狐网.新工科人才缺口2025年将达950万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受认可[OB/EL].https://www.sohu.com/a/329686113_422386.html,2019-07.
[3]新浪教育.教育部:2019年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OB/EL].http://edu.sina.com.cn/gaokao/doc-ihtxyzsm1454725.shtml,2019-03.
[4]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1-13.
[5]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5-19+65.
[6]李幼平.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四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7-10-10.
[7]费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刍论[J].教育评论,2017(12):17-22.
[8]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2):26-35.
(责任编辑:孟祥君)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Tak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as an Example
LUO Zhuhua, LIU Shengxu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Abstract: Establish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an major measur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 crucial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s for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st local universities are still in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ory stage at presen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urage and confidence in the face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human,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he arduous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issue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tedious administ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as brainstormed and composed the trilogy of establish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changing concepts, defining requirements, taking action and educating talents. It has produced good resul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s certain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can provide useful thinking for the Establishing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ange the concept、clear the requirement、build the strategies、 educate the tal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