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进入高中后,对高一化学的学习在较长时间内不适应。笔者从教法和学法上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关键词:衔接教学 心理转变 适应
  在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实验性实施后,由于新旧课程的差异、考试改革的冲击等原因,初、高中衔接复习显得非常必要。理由是:1.初中知识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2.初中知识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3.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倍功半。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4.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教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拨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各种尝试,探究了一些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做法:
  一、学习心理的转变指导
  1.帮助学生改变老印象和老方法。据了解有相当一批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化学”,不清楚它与科学有什么样的联系,也当然不了解“化学”研究什么,怎么去学习。势必会导致学生用老方法审视和解决新问题,难免会造成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应。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分析高中化学与初中知识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明确科学与化学的关系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转变是极有帮助的。
  2.帮助实现学习心理的转变。大部分学生都把高一当成新起点,有一种“一切从头开始”的愿望,但是他们又不知道怎样开始,感到很迷茫,再是在这种心理过渡性的关键时期,意志与毅力不强,很容易会使这种心理自然转变的征象消失。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加强鼓励和表扬,介绍周围环境中许多成功的例子,帮助他们描绘未来蓝图等,以强化学生“一切从头开始”的愿望,同时指导学生“怎样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通过各种途径(如兴趣活动,教师的幽默语言,化学实验,让学生有初步的成功体验及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学习成功的保证。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个人生活习惯,以指导制订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试行和适应该计划。在试行和适应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并不定时地进行督促和鼓励,以培养其毅力,达到长久的、自觉的保持之目的。
  二、学习方法的尝试指导
  调查表明,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非常简单和具有很强依赖性的,通常是“你讲我听”,“你写我抄”,“考前背、考后丢”。到高一以后,若仍沿用这老方法,必然会使他们成为所谓的“差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保持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在注重兴趣和习惯培养的同时,要进行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将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三、基础知识的补缺与拓展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知识的学习成绩,然后教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知识中化学知识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
  四、师生的教学同步适应
  1.教师“教的适应”。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注重与初中老师的教法衔接。在学生中了解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让自己迈步适应学生,在保持自己特色(如语言、动作等)的同时,尽可能接近初中老师的教法,再让学生逐步适应自己个化性的教法和习惯,同时要注意发挥那些不适应的学生的特点,而进行随机应变的课堂教学调整。选择适宜的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发现法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到高中化学老师也很适合自己的“口味”。
  2.学生“学的适应”。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行为是为照顾绝大数同学学习而设计的,老师很难也不可能去适应每一位同学,要求学生主动去适应老师的语言、体态、教法和习惯等,若有困难可大胆地向老师提出或请求帮助。
  总之,初、高中衔接教学如果经过合理的操作,就能让学生带着微笑充满信心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为提高高中阶段的化学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意味着学生学习要摆脱束缚,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一名语文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说没有计算就没有数学,因此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   1.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小
期刊
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主线,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的定义域是构成函数的两大要素之一,函数的定义域(或变量的允许值范围)似乎是非常简单的,然而在解决问题中不加以注意,常常会使人误入歧途。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特殊性的外部表现。它包括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敏捷性等品质。在解函数题中强调定义域对解题结论的作用与影响,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期刊
摘 要: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识字,并从激发兴趣、授以方法及训练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小学生自主识字的培养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识字能力 培养方法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学生“
期刊
一、开拓学生对数学知识认识的视野,让其懂得数学的价值。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很早以前马克思就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这100 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翻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从古人结绳记事到现代文明,其间数学的蓬勃发展和辉煌的成就让世人瞩目。教学中让学
期刊
摘 要:光现象是初中物理中的五大学习内容之一,新课标对其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光现象有趣、有用但繁杂纷呈,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入手,对光现象中的“像”和“影”、“虚”和“实”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虚像 实像 影子  光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丰富多彩,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现象,都与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也是学习数学打基础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学生形成数学学习障碍。因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小学数学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入手,探索其解决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障碍 原因 对策  数学学习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类型,尽管这类儿童智商正常,在学习上也给予了充分的指导,但其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明显低于同年龄或同年级儿童的平均水平,专家指出可能是由
期刊
摘 要: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一直是数学领域中的难题,我国义务教育数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克服数学语言障碍。本文认为,通过了解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摸清学生数学语言障碍的成因,强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读、听、说、写、译”的训练,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数学语言的通俗化、形象化和规范化,对学生进行严谨的诱导、启发以
期刊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由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以及智力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够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驱动力,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   一、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功能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十分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亲其师、信其道”已成为耳熟能详的 教育名言。当代
期刊
摘 要: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学习兴趣 个体差异 个性 学习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础的课程,同时又是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课程,在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