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是一种“瘾”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qing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情的世界很大,大到可以装下一百种委屈;爱情的世界也很小,小到三个人就会拥挤到窒息。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面,罗子君就是被多出来的那个人挤到窒息的女人。然而,剧中凌玲的扮演者甚至因为那些傻傻分不清楚角色和演员的观众满屏喧嚣的留言选择一键关闭了微博的评论功能。剧中凌玲抢走了罗子君的老公,引发了观众对小三和负心汉的愤怒,谴责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可能是这部剧get到了观众的某些神经,各种公众号也在蹭热度撒着各种口味的鸡汤,甚至有一篇里面提及“男人最毒的情话就是我可以养你一辈子。”因为一个案例否认了具有些许共同特质的婚姻模式,够毒。只希望干掉这些毒鸡汤的女人也能抽空动脑子想想,别着急跟老公开撕。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罗子君这样的女性在遭遇情感危机以后,似乎“姿势”都不十分好看,所以罗子君为陈俊生从大房子里搬走惹来无数人说她傻。
  不管想要原谅对方还是彻底铁了心要跟丈夫决裂的,女人们似乎多少都有些欠考虑,她们的行为更像是泄愤——有向全世界揭发爱人和小三的丑恶嘴脸的,有要钱的,也有要死要活要放火烧房子的……
  我们都能理解分手的姿势不能像当初恋爱那般优雅,那是缘于事情的本质发生了巨大改变。当初那会儿考虑的是要不要在一起,眼前却是犹豫要不要分开。可是,即使再歇斯底里也不能解决问题,为何还要继续纠缠呢?



  这不是一个少数人面临的问题,很多女性遭遇情感创伤以后会不自觉地反复回忆那些伤害过她的一幕幕,或者明明清楚不必非要如此却不断实施各种报复行为,那种欲罢不能十分类似“上瘾”。
  其实,类似的“上瘾”还有很多,不仅仅存在于情感方面。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某一颗牙齿变得敏感,一碰就疼的时候,正常的想法就是尽量别去碰它。可是,事实证明,我们并不能如想象那般理智,相反,绝大多数人会经常去舔那颗隐隐作痛的牙齿。每次都会疼痛难忍,却停止不了。
  所以说,如果反复舔正疼着的牙齿能算做是对疼痛上瘾的话,女性在面临分手时这股子拧劲也完全可以叫做另一种形式的“瘾”。
  任何“瘾”背后都隐藏了巨大的心理能量。那么,是怎样的能量使得女人要一遍遍地让自己放下尊严想要去联结那个混蛋?
  那是因为很多女性不自觉地把婚姻内化成了自己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想象一下,属于“我”的某一部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背叛了“我”,将会是何等的虚弱和无助?当人们体验到绝望时,一系列宣泄式的非理性行为就会陆续出现。
  有人是因为对方寡情,所以才一定要让那个男人记住自己,记住这段感情,既然不能留下美好的记忆,于是就留下最痛心的烙印。例如把前夫和小三的照片放在网上,给大家讲述自己的遭遇,将背叛自己的那两个人置于公众的道德评判之下。
  有人以死相逼,坚决不离婚。其实很多时候这个决定并不是出于对今后生活的考虑,仅仅就是不想给小三让位而已,心想着坚决不能让他们俩人得逞。想把地下情顺理成章的搬到大庭广众之下,那绝对不行。
  所以,这样考虑的女性即便守着破裂的婚姻不撒手,今后的日子过得也不会幸福,因为不分开完全出于“恨”和“不甘心”,自然不可能真正接受曾经犯过错的丈夫。
  还有人总想弄明白一些事情,想要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例如“造成今天这样的结局,谁的责任更多?”“他到底有没有爱过我?”“为什么背叛我?”等等。每问一次,都被戳伤一次,却停止不了。
  曾奇峰说:“在自我了解这一点上,不管你作出过多大努力、取得多少成果,你都不可能完全地理解你自己,总有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东西,是你不知道的。”对于我们自己,尚且不能做到完全了解自己,更何况了解其他人?
  爱情这事本身就是混乱的,很难像交警处理事故一样做出明确的判断,谁是责任方,或责任几几分。没必要强求一个明确的结果,因为爱情中的双方一定都是难逃责任的,真想分清楚占几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毕淑敏说,科学技术是越来越发达了,但迄今没有一种仪器,可以测量出人类情感的进行状态,可以预计出人的情绪指数。
  的确,当我们能够探知遥远星球的一次轻微地震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同床伴侶,是否辗转反侧。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能够洞察他人心扉的时候,其实往往隔靴搔痒南辕北辙。最可悲的并不是没有洞察别人内心的能力,而是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
  我发现好多女性面对感情问题时智商就会选择性跌停了,其实她们在生活中都很优秀,但是遇到情爱的问题就纠缠其中,难以自拔。也有人认为女人的情感和理智是相互抑制的,当感情来了,女人的理智就在此情境下丧失了。
  事实果真这样吗?仔细想想,这其中存在一个时间概念,获益时间的问题。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选择眼前利益是人类的天性。远古时代人们,今天活着,明天就可能会死,一鸟在手的眼前利益,比十鸟在林的长远利益更有意义,因而重视眼前利益是理性的行为,并成为人类的天然习性。但后来环境发生巨变,人脑却没来得及随之进化,这种天性就成了短见。
  在安全的环境下,情绪是可以立即表现出来的。但是,有些时候有了情绪就发泄出来会在日后为自己增添麻烦,也会给对方带来更大伤害。明知道当时不控制情绪会有很多后果还要那样去做,也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天性使得更多人会选择即时获益,才会当时痛快了后果以后再说。
  其实更多的是不想控制,而不是不能。自己的感情遭遇危机,忍住不发作,需要时间的检验才能知道当初的忍耐到底值不值得,也同样在考验一个女人的修养和气度。
  关于情感的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分手或者离婚,更多是一个心理过程。要把一个每天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男人彻底从生活中剥离出去,变成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这个过程仍会痛苦不堪,就好像是身体里的发了炎的阑尾,虽然对你不再有用,只能带来痛苦,但是想要把它从身体里去除,还是要付出血和泪的代价。
  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分开的目的不是让对方和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而是各自去寻找幸福的可能。所以,既然已經选择分开,就别折腾。
  如果有一天,你跟他和好了,当你再一次跟爱的人发生争执,你就让他赢。他又能赢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掉了什么?这个赢跟输,只是文字上罢了,我们大部分的生命都浪费在语言的纠葛中。其实,争执在很多时候,并没有留下任何输赢,却失去了很多本应珍惜的感情!
  所以,女人,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要来什么,最后再想一想自己能放下什么。俗话说,世上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还有一件是老天爷的事。怨妇们往往多是理不清自己的事,总想管别人的事,抱怨老天爷的事。先从管好自己的事开始,再想着插手前任的事吧,也许到那时,已经无暇顾忌他和她的那些事了呢。
其他文献
在图书馆看书,看了整整一下午。对面的一位儒雅的先生很疑惑地说:“你这么爱看书,不会做家务吧……”我有些惊愕,谁说爱看书的女人是不会做家务的呢?而我又有何凭证来证明我是会做家务的呢?哦!我连忙伸出手,说:“瞧瞧吧,这些沧桑老茧能证明我会做家务吧?”他看了看我的手,哑然失笑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有一股悲凉从心中升腾,凭什么要证明我是会做家务的?即使证明我会做家务又如何?以此就可以证明我是个合格的
期刊
最近关于“情商”的新书出版,很多读者留言:筱懿姐,你觉得“情商”到底是什么呢?  肯定不仅仅是“好好说话”、“让别人舒服”、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在我心目中,以下四个女人的情商特别高,而且扭转了我们对“情商”的偏见。袁泉:了解自我,目標明确不走神  今年最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女二号唐晶的扮演者袁泉,风采盖过女一号,她工作够拼,感情够真,更符合亦舒原著里“姿态好看”的女人形象。  少女时期的袁
期刊
朋友最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聊天截图,内容如下:  某人:借我300,有没有,说句话!朋友:(笑)我没有RMB。某人:去银行换人民币。朋友:国际转账手续费超级贵,一次40刀(笑)。某人:那也要借给我啊!困难的时候不借给我,我什么时候能靠得到你呢。朋友几分钟没回复。某人:垃圾,删除了,从来不认识你这种人!  朋友一脸呵呵,遂发朋友圈让大家围观。据朋友说,这人是他打游戏认识的,还算有过交情。不过这不是重点
期刊
早晨八九点钟,初冬的阳光已肆虐地透过白色的窗帘,将房间照射得格外耀眼。  茜茜刚微睁开惺忪的双眼,便被那忽然的光亮刺得疼痛。难得放个假,没有爬起的念头,倒是把被子拉过头,侧个身,继续窝着。  “咚咚咚”还没等睡意回缓,阵阵的敲门声又将人儿猛地惊醒。“茜茜,该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母亲边敲门边呼喊着,声音温暖绵绵的。茜茜动了动身子,只是闷在被窝里应了声好。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顶着蓬发,窝着睡衣
期刊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你好,乔安》,女主角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有得选的人,才有得后悔,我没得选”。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他是一个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成绩很好。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放弃普通高中,读了免费师范。这时,他没得选。  后来,他到一个小乡镇的中学教书,拿了个铁饭碗,娶了一个漂亮的女老师,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除了教书还会做一点小生意。一年复一年,就在生活稳定下来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地拋下铁
期刊
悔恨,是最负能量的情绪。我忘记哪位心理学家说了,但这话印象深刻。人,确实会干很多蠢事。世界上绝没有什么保险,能保人干的蠢事。愚蠢,让我们时常袒露在自身的脆弱和不靠谱面前,无言以对。  尤其当对至亲至爱之人造成伤害。那种悔恨,让人痛不欲生。然而,我们仍然不应去讨厌和排斥那个做出后悔决策的自己。面对悔恨,我们是要努力告诉自己鼓起勇气改过自新吗?不,你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自己。  强尼·德普的肩膀上有一
期刊
著名詩人张枣在《镜中》写到: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诗人用通感式的逻辑将梅花这一意象充分人格化——后悔之情足以使梅花黯然,乃至凋落。  我们一生中会遭遇那么多后悔的事,那么多后悔的时刻,然而,后悔究竟是什么?我们都清楚后悔的词义,是指为了此前的不作为或错作为而感到难以释怀甚至沮丧懊恼。但那些后悔的核心,其实是:那些美好擦肩而过了。  作为一种普通又普遍的情绪,后悔时常困扰我们。现在
期刊
你因我来了这个滨海的小城,一个有着港口的小渔村。为了帮我圆一个梦,只有你可以圆的梦。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仰视风车巨人时的惊心,第一次看见许多渔轮时的震撼,以及看见巨船打出恍如白昼的灯光下,成百的渔妇们拉开巨大的网在修补,那一刻的怦然心动。  随处都是海鲜大排档,两个人喝酒,一大一小两瓶劲酒。喝得兴致盎然,只要在一起,聊什么都开心,做什么都快意。说了些什么呢,好像有关于家族的宏图大愿,关于人类未来的
期刊
《井底引银瓶》是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乍看到这题目时,只觉得应当是一个无比美丽的意象,眼前浮现的画面带着古旧的色调:在那幽深的古井边,一根丝绳系着一只银光闪闪的纤细的瓶,顺着井口垂下来,瓶在井底汲满了水,丝绳被一只手轻轻地缓缓地向上牵引着。  然而诗人写这首诗的意思却是为了“止淫奔”,劝诫年轻女子要敬畏习俗礼教,不可轻易被男子引诱。诗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春日。俏丽的女子正在花园矮墙边青梅树下玩耍,一位
期刊
有一家杂志曾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这样一次问卷调查:你最后悔什么?列出了10项人们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被调查者进行选择。在相关人员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统计结果:第一名:9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春的大好时光总是流逝得那么快。而在青春岁月里,又常常碰到那么多的诱惑甚至陷阱,当你猛然醒悟时,也许白发早生,才发现自己竟然一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