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原名树人中学,创建于1938年,是重庆市教委直属的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坚持“教体结合”,大力发展特色教育,确立了“普及中提高,两条腿走路”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将体育特长生培养成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人才。
一、学校“教体结合”的理念及思路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田径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习与体育并重,选拔和输送为一体,确立了“普及中提高,两条腿走路”的育人理念,在“教体结合”模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工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行为与健康心理的基础。学生文化课成绩与运动竞技成绩双优的“两条腿走路”的理念已成为学校培养体育特长生的共识,而这一点必须“从娃娃抓起”。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为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中、小学生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也为更高一级的组织、选拔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礎,学校在长期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过程中,为了让体育特长生做到文化和体育的平衡发展,学校体育项目的主管领导、教练员、各班主任、科任教师等,都非常关心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训练及心理成长,田径队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形成家长、学校教育合力,在规范、严格的体育专项训练中,培养出许多高水平的体育特长生。10多年来,为高等院校及专业队输送了近百名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
二、学校“教体结合”的具体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深化齐抓共管机制。学校成立“教体结合”领导小组,明确体育特长生文化教育目标、指导思想和任务,坚持“学校管理一盘棋”的原则,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做到分工明确、“无缝管理”。如,发现体育特长生在学习、生活、行为举止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学校相关负责的教师都会第1时间开展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生活教师等在发现及处理问题的同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主训教练,教练再针对体育特长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真正做到“无缝管理”。学校体育主管领导主要负责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训练设施器材的配备等,体卫处主任主要负责教练员配备、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教育管理、日常管理,并长期监督及时了解训练情况,教练员对体育特长生训练、生活、思想方面做到严格管理。在做好招生及输送工作的同时要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进行长期规划,要求体育特长生不仅要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良好的文化课成绩,还要有优良的思想品质,让他们学会做人,成为合格的人才。学校为方便体育特长生训练结束后能够及时就餐,食堂专门设置体育特长生就餐窗口,安排有专职的工作人员统一配送,确保体育特长生的体能需要和食品安全。体育特长生和普通学生统一集体住宿,由生活教师管理,学校对待体育特长生的要求与普通学生相同,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以教练员为主,学生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协助,对体育特长生按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管理。
2.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打造一支“双教型”教师队伍。“双教型”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技能、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又要有田径专项训练的专业能力及实践经验。为了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业指导的能力,学校打造了一支集学科教师和教练员于一体的“双教型”体育教师队伍,让优秀教练员进入学校带训,学校聘请了沙坪坝区体校高级教练王蜀康,对学校田径队的体育特长生实施针对性较强的科学的专项训练。学校定期组织体育教师、教练员外出培训学习,2016年9月学校田径队教练赴美国犹他大学进行田径短跑的专项学习,通过交流学习提升了专业素养,提高了业务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打造和优秀教练员的引进不仅使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还对学校田径队的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多措并举解决学训矛盾,保障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时间。学校赋予了体育特长生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学业水平和专项体育水平得到了同步提升。为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周一到周四下午第3节课后进行训练,周五下午第2节课后进行训练,保证让体育特长生每天都能上到正课,如有比赛,学校统一安排,尽可能少地耽误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外出比赛过程中如有耽误的课程,比赛结束后各年级安排教师进行辅导。学校要求体育特长生训练结束后按规定时间到食堂就餐,就餐完毕后20︰00前准时进入教室进行晚自习。为了做到思想工作、学习、训练一体化管理,学校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将体育特长生训练和文化学习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内,定期检查,特别是文化课学习跟不上中等水平的学生,停止训练,令其补课。田径队总教练定期召开田径队教练组会议,收集问题,及时处理,真正做到让体育特长生的体育与文化“两条腿走路”。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体育特长生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田径队近几年的毕业生在高考中都以重点本科线的文化课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有多名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在班级名列前茅,甚至也出现过全年级学习排名第一的“双优”队员。为了激发队员的学习及训练热情,学校每年坚持在固定时间坚持体育特长生表彰大会,对在学习及运动成绩方面表现突出的体育特长生给予表彰奖励。
三、在实施“教体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校实施“教体结合”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虽然为了解决学训矛盾提出了多样化的处理措施,但仍有部分体育特长生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认为高校对体育特长生文化水平要求较低。因此,在文化课学习上产生了懈怠心理,部分正处于青春期的体育特长生还出现了早恋的苗头,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运动成绩。为了解决“教体结合”过程当中体育特长生出现的问题,学校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参与体育特长生学训的积极性,以保证体育特长生日常学训的高效落实,促进学训质量的提高。学校在“教体”各部门专家共同商讨的基础上制订了“教体结合”的相关政策,涵盖学校体育特长生的招收、训练、选拔、竞赛等方面,确保“教体结合”工作的顺利、有效、有序进行。
总而言之,“教体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现在全国各大高校对体育特长生的招生更加重视文化课成绩,“教体结合”实现了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完美结合,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教体结合”工作的重要性,在保障体育特长生业余训练时间的同时不能影响他们的文化学习,有效解决学训矛盾,做到了“教体”双赢,推进“教体结合”步伐,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学校“教体结合”的理念及思路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田径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习与体育并重,选拔和输送为一体,确立了“普及中提高,两条腿走路”的育人理念,在“教体结合”模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工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行为与健康心理的基础。学生文化课成绩与运动竞技成绩双优的“两条腿走路”的理念已成为学校培养体育特长生的共识,而这一点必须“从娃娃抓起”。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为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中、小学生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也为更高一级的组织、选拔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礎,学校在长期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过程中,为了让体育特长生做到文化和体育的平衡发展,学校体育项目的主管领导、教练员、各班主任、科任教师等,都非常关心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训练及心理成长,田径队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形成家长、学校教育合力,在规范、严格的体育专项训练中,培养出许多高水平的体育特长生。10多年来,为高等院校及专业队输送了近百名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
二、学校“教体结合”的具体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深化齐抓共管机制。学校成立“教体结合”领导小组,明确体育特长生文化教育目标、指导思想和任务,坚持“学校管理一盘棋”的原则,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做到分工明确、“无缝管理”。如,发现体育特长生在学习、生活、行为举止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学校相关负责的教师都会第1时间开展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生活教师等在发现及处理问题的同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主训教练,教练再针对体育特长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真正做到“无缝管理”。学校体育主管领导主要负责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训练设施器材的配备等,体卫处主任主要负责教练员配备、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教育管理、日常管理,并长期监督及时了解训练情况,教练员对体育特长生训练、生活、思想方面做到严格管理。在做好招生及输送工作的同时要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进行长期规划,要求体育特长生不仅要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良好的文化课成绩,还要有优良的思想品质,让他们学会做人,成为合格的人才。学校为方便体育特长生训练结束后能够及时就餐,食堂专门设置体育特长生就餐窗口,安排有专职的工作人员统一配送,确保体育特长生的体能需要和食品安全。体育特长生和普通学生统一集体住宿,由生活教师管理,学校对待体育特长生的要求与普通学生相同,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以教练员为主,学生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协助,对体育特长生按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管理。
2.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打造一支“双教型”教师队伍。“双教型”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技能、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又要有田径专项训练的专业能力及实践经验。为了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业指导的能力,学校打造了一支集学科教师和教练员于一体的“双教型”体育教师队伍,让优秀教练员进入学校带训,学校聘请了沙坪坝区体校高级教练王蜀康,对学校田径队的体育特长生实施针对性较强的科学的专项训练。学校定期组织体育教师、教练员外出培训学习,2016年9月学校田径队教练赴美国犹他大学进行田径短跑的专项学习,通过交流学习提升了专业素养,提高了业务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打造和优秀教练员的引进不仅使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还对学校田径队的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多措并举解决学训矛盾,保障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时间。学校赋予了体育特长生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学业水平和专项体育水平得到了同步提升。为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周一到周四下午第3节课后进行训练,周五下午第2节课后进行训练,保证让体育特长生每天都能上到正课,如有比赛,学校统一安排,尽可能少地耽误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外出比赛过程中如有耽误的课程,比赛结束后各年级安排教师进行辅导。学校要求体育特长生训练结束后按规定时间到食堂就餐,就餐完毕后20︰00前准时进入教室进行晚自习。为了做到思想工作、学习、训练一体化管理,学校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将体育特长生训练和文化学习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内,定期检查,特别是文化课学习跟不上中等水平的学生,停止训练,令其补课。田径队总教练定期召开田径队教练组会议,收集问题,及时处理,真正做到让体育特长生的体育与文化“两条腿走路”。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体育特长生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田径队近几年的毕业生在高考中都以重点本科线的文化课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有多名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在班级名列前茅,甚至也出现过全年级学习排名第一的“双优”队员。为了激发队员的学习及训练热情,学校每年坚持在固定时间坚持体育特长生表彰大会,对在学习及运动成绩方面表现突出的体育特长生给予表彰奖励。
三、在实施“教体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校实施“教体结合”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虽然为了解决学训矛盾提出了多样化的处理措施,但仍有部分体育特长生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认为高校对体育特长生文化水平要求较低。因此,在文化课学习上产生了懈怠心理,部分正处于青春期的体育特长生还出现了早恋的苗头,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运动成绩。为了解决“教体结合”过程当中体育特长生出现的问题,学校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参与体育特长生学训的积极性,以保证体育特长生日常学训的高效落实,促进学训质量的提高。学校在“教体”各部门专家共同商讨的基础上制订了“教体结合”的相关政策,涵盖学校体育特长生的招收、训练、选拔、竞赛等方面,确保“教体结合”工作的顺利、有效、有序进行。
总而言之,“教体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现在全国各大高校对体育特长生的招生更加重视文化课成绩,“教体结合”实现了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完美结合,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教体结合”工作的重要性,在保障体育特长生业余训练时间的同时不能影响他们的文化学习,有效解决学训矛盾,做到了“教体”双赢,推进“教体结合”步伐,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