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业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出发,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构想,即充分利用高校内外部资源建立创业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创业实践平台和政府、行业、高校共同支持的创业实践平台。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本科院校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等。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号召、鼓励、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直到今天,全国真正走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足2%。而在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并取得成功的案例非常普遍,同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其学历水平也不高,但创业成功的也是多数,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却由于思想观念、创业素质等多种原因,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由知识创新引发的技术创新使大学生创业成为可能。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多数大学生创业者各方面能力素质相当优秀,本身没有太大的就业障碍,因此政府和高校在创业导向、定位上需要更加明确:创业只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尤其是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让广大学生在此平台上,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目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社会形势下,结合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研究并创新现有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形成以创业带动大学生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链条,对高校就业和教育将产生更大的积极意义。
一、国外大学生创业实践情况
白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将它提高到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随后海外高校不断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把创业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研究。创业教育证书被称为继文化知识证书(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目前,世界上有600多所有名的大学至少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美国创业教育的历史则已经有50多年,大学很早就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到目前,美国约有1800所大学开设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已有100多个创业中心。在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并取得成功的案例非常普遍,如大学辍学创业而成功的比尔·盖茨,戴尔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戴尔,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早期浏览(Netscape)的发明者之一马克·安德列森等IT名人,也都是在念大学期间创业并获得成功。
二、国内大学生创业实践情况
创业教育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大学课程,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以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作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开端,至今已有13年。在这期间,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稳步向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少、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产业界支持不足等因素,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当下瓶颈。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整体创业热情较高。就读或毕业于沪京浙苏粤等地高校的毕业生创业人数远大于其他省份,其中上海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居各省市“榜首”。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各方面能力素质相当优秀,本身没有太大的就业障碍,不少大学生创业并非就业压力过大形势下的被迫选择,也不单为了“赚钱”,约三成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其创业目的是“挑战自我,实现梦想”。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低。2009出炉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中77.6%表示会考虑自己创业,但最终能下定决心走上这条路的却不足2%。创业者中,从事社会服务业的最多,比例达到34.63%;其次是制造业,占13.27%;之后为金融、保险业,占12.9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占12.94%。虽然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行业不少,但其中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即创业项目中拥有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创业者,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中,22.98%“经营状况良好,健康发展”;31.39%“收支基本平衡,平稳经营”;24.92%的创业者考虑改变经营项目或歇业;20.71%已经停止经营。将近半数的创业者对自己创办的企业状况感到不满意。。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的设想
1.采取有效的创业教育举措,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首先,创业教育课程要增设创业教育模拟实践课,采取课堂案例分析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的平台。其次,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发挥创业教育的实效。还要加强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的培植、收集与宣传。
2.构建高校内部完整的创业实践体系,开展可行的创业教育实践
利用社团组织模拟创业实践和网络虚拟开展创业实践。学校也可以建立若干实验中心和创业孵化园,向学生开放。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帮助优秀创业计划转化为现实实施计划。
3.构建高校企业合作共赢的创业实践体系
学校建立创业基地,积极鼓励师生利用“产学研”合作方式,投身到企业进行实验、研究与工作;其次,设立创业基金,一方面可由高校为学生提供创业种子基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面向社会做市场调查,撰写创业策划书,并予以实施;也可以在师生中形成创业团队,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撰写出可行性计划,向风险投资家游说,筹集创业资金。
3.搭建政府、行业、高校共同支持的创业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扶持大学生创业不仅是高校的任务,也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政府首先要搭建创业政策支持平台,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减免税费;其次搭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最后,政府、行业、高校共同构筑创业服务平台,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四、总结
国家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学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影响着创新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开展创业教育及其实践活动必须借助于创业平台建设及其功能的发挥;学生创业成功率必须在创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搭建完整的创业实践平台体系,让学生在一个或整个创业实践体系中开展创业活动,积累创业经验,与企业市场零距离对接。目前,各高校比较重视创业理论的培训与辅导,但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不足。很少有高校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实训条件和环境,往往仅是以仿真的、虚拟化的或尝试型的场所替代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把创业实践平台从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模块中割裂开来,游离于创业的真实环境和企业的要素之外,使得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最后环节无法完成。高校必须查找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实训,为大学生提供符合企业和市场要求的创业实践平台体系,使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陈荣明,季卫兵,技术创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6).
[2]陈虎,罗兴社,构建官产学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研究[J]冲国成人教育,2009,(21).
[3]张帆,中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比较分析IJl,科学管理研究,2010,28(1).
[4]方蕾,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lJI,职业技术,2009,(6).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本科院校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等。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号召、鼓励、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直到今天,全国真正走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足2%。而在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并取得成功的案例非常普遍,同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其学历水平也不高,但创业成功的也是多数,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却由于思想观念、创业素质等多种原因,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由知识创新引发的技术创新使大学生创业成为可能。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多数大学生创业者各方面能力素质相当优秀,本身没有太大的就业障碍,因此政府和高校在创业导向、定位上需要更加明确:创业只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尤其是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让广大学生在此平台上,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目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社会形势下,结合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研究并创新现有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形成以创业带动大学生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链条,对高校就业和教育将产生更大的积极意义。
一、国外大学生创业实践情况
白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将它提高到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随后海外高校不断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把创业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研究。创业教育证书被称为继文化知识证书(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目前,世界上有600多所有名的大学至少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美国创业教育的历史则已经有50多年,大学很早就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到目前,美国约有1800所大学开设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已有100多个创业中心。在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并取得成功的案例非常普遍,如大学辍学创业而成功的比尔·盖茨,戴尔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戴尔,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早期浏览(Netscape)的发明者之一马克·安德列森等IT名人,也都是在念大学期间创业并获得成功。
二、国内大学生创业实践情况
创业教育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大学课程,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以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作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开端,至今已有13年。在这期间,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稳步向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少、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产业界支持不足等因素,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当下瓶颈。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整体创业热情较高。就读或毕业于沪京浙苏粤等地高校的毕业生创业人数远大于其他省份,其中上海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居各省市“榜首”。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各方面能力素质相当优秀,本身没有太大的就业障碍,不少大学生创业并非就业压力过大形势下的被迫选择,也不单为了“赚钱”,约三成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其创业目的是“挑战自我,实现梦想”。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低。2009出炉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中77.6%表示会考虑自己创业,但最终能下定决心走上这条路的却不足2%。创业者中,从事社会服务业的最多,比例达到34.63%;其次是制造业,占13.27%;之后为金融、保险业,占12.9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占12.94%。虽然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行业不少,但其中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即创业项目中拥有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创业者,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中,22.98%“经营状况良好,健康发展”;31.39%“收支基本平衡,平稳经营”;24.92%的创业者考虑改变经营项目或歇业;20.71%已经停止经营。将近半数的创业者对自己创办的企业状况感到不满意。。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的设想
1.采取有效的创业教育举措,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首先,创业教育课程要增设创业教育模拟实践课,采取课堂案例分析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的平台。其次,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发挥创业教育的实效。还要加强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的培植、收集与宣传。
2.构建高校内部完整的创业实践体系,开展可行的创业教育实践
利用社团组织模拟创业实践和网络虚拟开展创业实践。学校也可以建立若干实验中心和创业孵化园,向学生开放。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帮助优秀创业计划转化为现实实施计划。
3.构建高校企业合作共赢的创业实践体系
学校建立创业基地,积极鼓励师生利用“产学研”合作方式,投身到企业进行实验、研究与工作;其次,设立创业基金,一方面可由高校为学生提供创业种子基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面向社会做市场调查,撰写创业策划书,并予以实施;也可以在师生中形成创业团队,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撰写出可行性计划,向风险投资家游说,筹集创业资金。
3.搭建政府、行业、高校共同支持的创业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扶持大学生创业不仅是高校的任务,也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政府首先要搭建创业政策支持平台,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减免税费;其次搭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最后,政府、行业、高校共同构筑创业服务平台,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四、总结
国家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学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影响着创新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开展创业教育及其实践活动必须借助于创业平台建设及其功能的发挥;学生创业成功率必须在创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搭建完整的创业实践平台体系,让学生在一个或整个创业实践体系中开展创业活动,积累创业经验,与企业市场零距离对接。目前,各高校比较重视创业理论的培训与辅导,但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不足。很少有高校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实训条件和环境,往往仅是以仿真的、虚拟化的或尝试型的场所替代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把创业实践平台从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模块中割裂开来,游离于创业的真实环境和企业的要素之外,使得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最后环节无法完成。高校必须查找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实训,为大学生提供符合企业和市场要求的创业实践平台体系,使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陈荣明,季卫兵,技术创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6).
[2]陈虎,罗兴社,构建官产学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研究[J]冲国成人教育,2009,(21).
[3]张帆,中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比较分析IJl,科学管理研究,2010,28(1).
[4]方蕾,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lJI,职业技术,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