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心肌梗死组(MI组)、左TCST组(LT组)、右TCST组(RT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 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分离颈交感干,不离断;MI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后分离颈交感干,不离断;LT组和RT组在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成功后,分别实施左、右侧TCST.于TCST后第4周,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称重,随后处死,取左心室组织,称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体重),并采用体视学三维形态定量分析左室重构情况,测定左心室心肌细胞体积密度(V_v)、心肌组织总体积(V_t)和心肌细胞总体积(V_c),采用RT-PCR测定心肌c-f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心肌c-fos mRNA表达上调,左心室V_t和V_c增大,MI组和LT组左心室V_v增大(P<0.01),RT组左心室V_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组比较,LT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心肌c-fos mRNA表达上调,左心室V_t和V_c增大(P<0.05或0.01),左心室V_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组左心室质量指数降低,心肌c-fos mRNA表达下调,左心室V_v、V_t和V_c减小(P<0.05或0.01);与LT组比较,RT组左心室质量指数降低,c-fos mRNA表达下调,左心室V_v、V_t和V_c减小(P<0.05).结论 右侧TCST可下调心肌梗死大鼠心肌c-fos mRNA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抑制左室重构;而左侧TCST可进一步诱导c-fos mRNA表达,促进左室重构的发展。
颈交感干离断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探讨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心肌梗死组(MI组)、左TCST组(LT组)、右TCST组(RT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 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分离颈交感干,不离断;MI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后分离颈交感干,不
【机 构】
: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出 处】
:
中华麻醉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29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外伤行上下颌骨内固定术后15 d,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后3 d入院.患者于15 d前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上下颌骨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但一直咳嗽。
期刊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体外循环(CPB)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应激反应.方法 择期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24例,年龄2~6岁,随机分为2组(n=12):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组(S组)和芬太尼复合麻醉组(F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舒芬太尼0.7μg/kg(S组)或芬太尼5μg/kg(F组),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切皮前两组静脉注射
目的 评价滤除白细胞对自体回收血诱发大出血手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预计大出血手术需进行自体血液回输患者24例,年龄28~56岁,体重53~78kg,随机分为2组(n=12):对照组(C组)和白细胞滤除组(T组)。C组不使用白细胞过滤器,T组于泵后串联LG6型白细胞过滤器,分别于自体血回输前即刻、回输后5、10、30、60min时抽取桡动脉血3ml,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
期刊
目的 探讨骨骼肌胰岛素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时高血糖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2组(n=40),对照组(C组)仅开腹暴露肝门部;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肝门部血管,30 min后恢复再灌注.分别于术前(基础状态)和再灌注2 h时各取10只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5 ml,检测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浓度.再灌注2 h时各组取10只大鼠测定骨骼肌
目的 探讨瘦素预先给药对L02肝细胞缺氧复氧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L02肝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孵育24 h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孔: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和不同浓度瘦素预处理组(L_(1~4)组).HR组于37℃95%N_2-5%CO_2培养箱中缺氧12 h,然后于37℃95%O_2-5%CO_2培养箱中复氧12 h;L_(1~4)组先分别加入瘦素100、200,400和80
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比,经锁骨下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便于固定,且患者较舒适,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是备受关注的并发症之一.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导管的走向与右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头臂静脉间的解剖关系有关[1].穿刺置管时患者头位改变是否会影响颈部血管位置尚不清楚,且穿刺置管时适宜的头位选择尚存争议[2-5].本研究应用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头位改变对右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头臂静脉
期刊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对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中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双盲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病人96例,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48):氟比洛芬酯组和脂肪乳组.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或罗库溴铵麻醉诱导,吸入N2O和异氟烷,按需追加芬太尼或肌松药维持麻醉.手术结束时,氟比洛芬酯组经2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