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心灵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不在于其从哲学上对心所作的分析和论述,而在于其对常识心理学所作的反思和超越,以及对常识性心理概念的自然化。中国不仅有自己极富个性的民间心理学,而且有对它的反思和超越,有自己的理论化或合乎规范、标准的心灵哲学,有自己的特殊形式的自然化。这种特殊性除了表现在方式、方法、逻辑程序等之上,还体现在其自然化的理论基础别具一格。自《左传》等论著问世以后,经过创造性的理论化探索,中国形成了自己既合乎规范又有独特个性和重大建树的心灵哲学。
【机 构】
:
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
: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灵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不在于其从哲学上对心所作的分析和论述,而在于其对常识心理学所作的反思和超越,以及对常识性心理概念的自然化。中国不仅有自己极富个性的民间心理学,而且有对它的反思和超越,有自己的理论化或合乎规范、标准的心灵哲学,有自己的特殊形式的自然化。这种特殊性除了表现在方式、方法、逻辑程序等之上,还体现在其自然化的理论基础别具一格。自《左传》等论著问世以后,经过创造性的理论化探索,中国形成了自己既合乎规范又有独特个性和重大建树的心灵哲学。
其他文献
陈佩斯和朱时茂搭档演的小品太好了。“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吃面条”、“卖羊肉串”等等,都是精品级的经典。笔者买回录像带,几乎每年都要看一遍。有说赵本山是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发展,孕育了中国史学的连续性发展;中国史学的连续性发展,以其固有的特点即史官、史馆制度的存在,撰写本朝史、前朝史的传统和史学家对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的坚守等,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以丰富的、多种表现形式的历史撰述,雄辩地证明与阐说中国文明不曾中断的历史事实;二是从精神和情感层面揭示出中国历史上各族间历史文化认同之趋势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中国之所以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必然性;三是为史学自身积累了厚重的思想遗产和学术话语,成为当今历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渊源。
广播作为民国时期的"新媒介"形态,催生了新的社会互动与交往,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大众对世界的认知与态度。娱乐广播通过跨越时空的互动,为市民提供了新的娱乐场所,并借助娱乐的形式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广播中的靡靡之音不绝于耳,不良的娱乐内容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风气。娱乐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需求,自然会有相应的社会伦理进行规约。从娱乐伦理的价值意涵考察,广播娱乐应有利于道德人格的培养,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提升。民国社会关于广播之娱乐伦理的讨论是在新的媒介产生
南朝宋齐延续魏晋政治传统,以“顾命”来保障新旧君主的顺利交替。然而,宋齐顾命多以失败告终,造成顾命危机。虽然宋齐诸帝试图通过完善制度、运用权术等方式化解危机,但效果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其失败的原因,既有顾命制度本身的结构性矛盾,又有南朝皇权复兴的有限性,王朝权力结构的不稳定。路径依赖与政治格局的限制造成宋齐诸帝无法突破顾命制度的框架。不过,从维系江左政权的角度来看,宋齐顾命又并非完全失败。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化合物WYD1-8和WYD7-6改善α-synuclein转基因小鼠运动障碍的研究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运动障碍伴随震颤、僵直
1990年代,中国史学史研究摆脱了受梁启超“史学史的做法”影响所形成的以史官、史家、史籍为中心的研究与撰述模式,完成了1960年代就已开启的中国史学史学科新体系的建构。新的中国史学史学科体系强调从有关历史本身认识的发展过程与史学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两方面揭示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阶段性特点、面貌和规律。新学科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史学史研究与撰述的发展,新的领域不断开拓,研究不断深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继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又一次发展高潮。
《韩非子》的环境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关于天与道、道与理、理与物、物与文、人工与天工等关系的论述中。在天与道的关系上,天是自然界,道是天存在的根据,但天有时会违反道,于是自然界会出现灾异现象。这一观点提醒人们,自然环境可能会被破坏。在道与理的关系上,道是宇宙的总道理,而理则是一事一物的道理,通过循理而得道。这一观点提醒人们,自然环境既是多元的又是整一的。在理与物的关系上,理是物存在的根据,物是理的显现。在物与文的关系上,物有其存在的内在根据,即理,理外化为物之文,文就是物的形象。这一观点具有美学意味。在人工与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的研究是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路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政治学批判大纲》,再到《资本论》第一卷的“所谓原始积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诞生问题的持续追问中逐渐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之自身局限性的突破;在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推进中,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确认为以资本为主导的不平衡、充满异质与张力的矛盾总体,揭穿了由资本统治的现代社会总体性历史过程的起源性与有限性。今天,我们对资本主义起源研究的有效性在于:其一,驳斥历史哲学所主张的存在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国家历史发展
19世纪以前,无论是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还是传统型国家(如中国),存在奴隶劳动的现象并不鲜见。判断奴隶身份的最重要标准是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劳动者拥有发展自由个性的条件以及作为人的自由发展程度。淮地煎丁受缚于国家法律,从事直接的强制劳动,承受官府、盐商的超经济剥削。他们没有改变身份、职业的自由,且世代相袭;同时,没有自己的主要生产资料,没有迁徙、生产和支配自己劳动产品的自由,甚至婚姻都要靠官府的恩赐,是事实上的国家生产奴隶。其生存状态和自由程度远不如两淮的小农,更无法与美洲种植园的黑人奴隶相比。
在现代中国思想谱系中,平等观念的嬗变表现出实践性和辩证性的统一。从康有为到刘师培,现代中国早期平等观念的基本规定是以无差别为中心的抽象同一观念。章太炎《齐物论释》是超越这一观念的重要尝试,即从价值平等转向事实平等,从主体差别转向本体差别,从抽象同一转向具体同一。章太炎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转变,首先是由于深深卷入革命党难以调和的内部矛盾,实践经验把价值理念转换为理论认识;其次是基于对唯识学的独特理解,得以在本体层面重构平等观念;最后是对清代古音学传统的继承为突破早期平等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章太炎《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