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经过实践探究,发现有三种类型的内容设置成小组合作非常适合:需查阅资料筛选对比分析的、以旧带新实现知识延伸和“跳一跳”能摸到的理论知识及规律。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数据分析对比;以旧带新;交流成果;总结解题模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70-01
随着全国高考改革的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化学高考大纲明确指出,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故此,化学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以往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没有时间提问题,与学习目标无直接关系的问题被认为没有价值;没有时间慢慢思考,以直接找到标准答案为目标;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需要顺应教师的既定程序;没有机会进行自由探索和实验,只需记住最终结论。
近兩年,我校加快了推进教学改革进程,成立精细化团队管理制度,让教师发挥个人所长,在教学改革的大氛围下,学习合作小组有了滋生的土壤。
总所周知,合作小组有很多的积极意义,如:
(一)合作小组学习有利于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合作小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是:动机与态度由被动到主动到自主;教学方式由接受到探究;社会环境由个人到同伴合作。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二)合作小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交互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唱“独脚戏”,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讲解,组织机械操练,学生自主语言实践机会明显不够。小组活动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合作小组学习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自觉实践,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互-交际的能力。
(三)合作小组学习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我国传统的班型学生数额偏大。大班中包含了各种学习风格、各种性格类型的学生。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怕在班级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甚至还可以从小组中得到某些帮助安慰,建立自信,很好的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合作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经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的同时实现不同的目标,小组中的个体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各个学生都张扬了自我的个性,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组活动中展示了才华,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在这样的大氛围下,我也在所任教的班级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选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对合作交流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化学电源》一节中,课前预习的①、②、③点可以直接在课本找到答案,没有小组合作讨论的需要,故像这一类能在课本、资料册上直接找到答案的内容不需要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由于学生认知水平还未达到或知识网络还未完善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的内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四章氯气的收集时为什么选择排饱和食盐水来收集,因为学生还没学到可逆反应,对没有关于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所以很难猜想选择排饱和食盐水能收集氯气的原因,故这样的内容是不适宜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
综上所述,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时所选的内容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1.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或需要结合已学内容经过分析讨论才能获得结果的而不能是直接查阅得到结果的。例如: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的《燃烧热、能源》一节中,对于如何选择能源的探究,就需要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能源的储量、开采难度、热值等数据的分析比较才能得出选择依据,这样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小组合作完成,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以旧带新的知识(根据旧知识进行延伸的内容)例如: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学习中,为了解决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特点、如何判断反应的单体这些学习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学案:
一、阅读课本P100,以〖XC71.JPG;%30%30〗为例,找出聚合物、单体、链节、聚合度。(这部分简单,阅读课本直接可以得出结论的,故不设置为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二、加成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1、定义:
2、加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小组合作活动】完成以下方程式的书写
(1)烯烃的加聚:丙烯发生加聚反应
(2)二烯烃的加聚: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
(3)炔烃的加聚:丙炔发生加聚反应
(4)烯烃与烯烃的加聚(共聚):乙烯与丙烯共聚
(5)烯烃和二烯烃的加聚:丙烯与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
(6)甲醛发生加聚反应:
【小组合作讨论】:
1、加聚反应有什么特点?如何判断某一物质能否发生加聚反应?
2、已知聚合物结构,如何判断其单体?
三、缩合聚合反应(缩聚反应)
1、定义:
2、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小组合作活动】完成以下方程式的书写
(1)羟基酸缩聚:如HOCH2COOH的缩聚
(2)醇与酸缩聚:如乙二酸与乙二醇的缩聚
(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如甘氨酸的缩聚
(4)酚醛缩聚,(见课本P107)
【小组合作讨论】:
1、缩聚反应有什么特点?如何判断某一物质能否发生缩聚反应?
2、已知聚合物结构,如何判断其单体?
【小组合作讨论】根据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何判断其是什么反应的产物及其单体有哪些?
以〖XC72.JPG;%26%26〗为例
在设计小组合作活动中,先通过书写相对熟悉的烯烃加聚反应的方程式,探究加聚反應的断键机理及反应物的结构特点,根据总结的规律从聚合物反推单体。学生容易从已知的烯烃的加成反应延伸至加成聚合反应。然后再用学生熟悉的一元酸和一元醇酯化反应延伸至醇酸酯化反应再顺延至醇酸的缩聚反应,知识梯度平缓易于提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知识,兴趣高,效果非常明显。
3、要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稍高的内容(即“跳一跳”能摸到的理论知识及规律)。例如:在进行有机物醇的学习中,为了进行官能团的性质的规律探究,设计如下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1)根据乙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找出乙醇发生该反应时断哪些键?生成乙醛时形成哪些新键?请用图示方法表示。
(2)根据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试判断下列醇能否发生催化氧化?能的话写出它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丙醇、2-丙醇、2-甲基-2-丙醇
(3)小组讨论:醇发生催化氧化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你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催化氧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什么规律?
(5)通过以上讨论,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根据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结构的异同进行合理的断键机理的猜测,然后根据猜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再通过分析对比这几个方程式归纳得出醇催化氧化的规律,最后小组总结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后续的练习,发现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又例如:在进行《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的学习中,通过3道例题,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筛选出比较优化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小组间的成果展示,继续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方法的优化,并形成解题模板。然后通过一些相应的练习验证该种解题方法思路对于提高准确率和速率有没有帮助,帮助多大等等。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题型分解成对应的考点,小组合作探究每一考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其中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仿写”等)。
总之,适当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转变课堂模式,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我将继续探究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乔治.M.雅各布斯、劳.范恩.《合作学习实用技能、基本原则及常见问题》.
[2]郑杰.《为了合作的——让课堂变革真正的发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数据分析对比;以旧带新;交流成果;总结解题模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70-01
随着全国高考改革的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化学高考大纲明确指出,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故此,化学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以往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没有时间提问题,与学习目标无直接关系的问题被认为没有价值;没有时间慢慢思考,以直接找到标准答案为目标;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需要顺应教师的既定程序;没有机会进行自由探索和实验,只需记住最终结论。
近兩年,我校加快了推进教学改革进程,成立精细化团队管理制度,让教师发挥个人所长,在教学改革的大氛围下,学习合作小组有了滋生的土壤。
总所周知,合作小组有很多的积极意义,如:
(一)合作小组学习有利于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合作小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是:动机与态度由被动到主动到自主;教学方式由接受到探究;社会环境由个人到同伴合作。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二)合作小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交互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唱“独脚戏”,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讲解,组织机械操练,学生自主语言实践机会明显不够。小组活动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合作小组学习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自觉实践,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互-交际的能力。
(三)合作小组学习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我国传统的班型学生数额偏大。大班中包含了各种学习风格、各种性格类型的学生。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怕在班级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甚至还可以从小组中得到某些帮助安慰,建立自信,很好的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合作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经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的同时实现不同的目标,小组中的个体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各个学生都张扬了自我的个性,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组活动中展示了才华,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在这样的大氛围下,我也在所任教的班级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选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对合作交流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化学电源》一节中,课前预习的①、②、③点可以直接在课本找到答案,没有小组合作讨论的需要,故像这一类能在课本、资料册上直接找到答案的内容不需要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由于学生认知水平还未达到或知识网络还未完善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的内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四章氯气的收集时为什么选择排饱和食盐水来收集,因为学生还没学到可逆反应,对没有关于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所以很难猜想选择排饱和食盐水能收集氯气的原因,故这样的内容是不适宜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
综上所述,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时所选的内容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1.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或需要结合已学内容经过分析讨论才能获得结果的而不能是直接查阅得到结果的。例如: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的《燃烧热、能源》一节中,对于如何选择能源的探究,就需要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能源的储量、开采难度、热值等数据的分析比较才能得出选择依据,这样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小组合作完成,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以旧带新的知识(根据旧知识进行延伸的内容)例如: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学习中,为了解决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特点、如何判断反应的单体这些学习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学案:
一、阅读课本P100,以〖XC71.JPG;%30%30〗为例,找出聚合物、单体、链节、聚合度。(这部分简单,阅读课本直接可以得出结论的,故不设置为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二、加成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1、定义:
2、加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小组合作活动】完成以下方程式的书写
(1)烯烃的加聚:丙烯发生加聚反应
(2)二烯烃的加聚: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
(3)炔烃的加聚:丙炔发生加聚反应
(4)烯烃与烯烃的加聚(共聚):乙烯与丙烯共聚
(5)烯烃和二烯烃的加聚:丙烯与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
(6)甲醛发生加聚反应:
【小组合作讨论】:
1、加聚反应有什么特点?如何判断某一物质能否发生加聚反应?
2、已知聚合物结构,如何判断其单体?
三、缩合聚合反应(缩聚反应)
1、定义:
2、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小组合作活动】完成以下方程式的书写
(1)羟基酸缩聚:如HOCH2COOH的缩聚
(2)醇与酸缩聚:如乙二酸与乙二醇的缩聚
(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如甘氨酸的缩聚
(4)酚醛缩聚,(见课本P107)
【小组合作讨论】:
1、缩聚反应有什么特点?如何判断某一物质能否发生缩聚反应?
2、已知聚合物结构,如何判断其单体?
【小组合作讨论】根据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何判断其是什么反应的产物及其单体有哪些?
以〖XC72.JPG;%26%26〗为例
在设计小组合作活动中,先通过书写相对熟悉的烯烃加聚反应的方程式,探究加聚反應的断键机理及反应物的结构特点,根据总结的规律从聚合物反推单体。学生容易从已知的烯烃的加成反应延伸至加成聚合反应。然后再用学生熟悉的一元酸和一元醇酯化反应延伸至醇酸酯化反应再顺延至醇酸的缩聚反应,知识梯度平缓易于提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知识,兴趣高,效果非常明显。
3、要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稍高的内容(即“跳一跳”能摸到的理论知识及规律)。例如:在进行有机物醇的学习中,为了进行官能团的性质的规律探究,设计如下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1)根据乙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找出乙醇发生该反应时断哪些键?生成乙醛时形成哪些新键?请用图示方法表示。
(2)根据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试判断下列醇能否发生催化氧化?能的话写出它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丙醇、2-丙醇、2-甲基-2-丙醇
(3)小组讨论:醇发生催化氧化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你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催化氧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什么规律?
(5)通过以上讨论,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根据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结构的异同进行合理的断键机理的猜测,然后根据猜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再通过分析对比这几个方程式归纳得出醇催化氧化的规律,最后小组总结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后续的练习,发现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又例如:在进行《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的学习中,通过3道例题,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筛选出比较优化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小组间的成果展示,继续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方法的优化,并形成解题模板。然后通过一些相应的练习验证该种解题方法思路对于提高准确率和速率有没有帮助,帮助多大等等。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题型分解成对应的考点,小组合作探究每一考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其中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仿写”等)。
总之,适当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转变课堂模式,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我将继续探究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乔治.M.雅各布斯、劳.范恩.《合作学习实用技能、基本原则及常见问题》.
[2]郑杰.《为了合作的——让课堂变革真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