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仙才 诗画合璧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c59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在民国时期是亚洲的金融中心,遍地商机的“淘金热”吸引着各类人群怀着不同的追求纷纷涌入这个“十里洋场”,其中不乏文人士子,达官贵人,商业巨鳄和艺术画家。经济的兴盛,使上海的艺术市场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海上画派”也衍生出了不少别具一格的艺术派别。活跃在当时的一批女性画家,接受着新思潮的冲击,纷纷走出闺阁,在书画市场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们信道好古,娴月翰墨,风雅飘香,盛极一时。时人称她们为“海上闺秀”。冯文凤、李秋君、陈小翠、顾青瑶、吴青霞、陆小曼、谢月眉、庞左玉、何香凝、周炼霞等都是这一画派的佼佼者。其中,以诗见长的陈小翠和凭词倾城的周炼霞,在她们的书画中辅以诗词的学养和优雅,使她们的作品更显高格调。
  一、翠吟楼主 工诗擅画
  陈小翠(1907-1968),又名玉翠、翠娜,别署翠候、翠吟楼主,斋名翠楼。浙江杭县人。13岁便作诗,有神童之称,又译写小说刊于《申报》,15岁由中华书局出版译写小说多种。18岁著《天风集》,23岁被聘为诗词教授。陈小翠从小就受家庭熏染,且极具天赋,尤工擅仕女和花卉,后从杨士猷、冯超然学画,遂画名渐盛。33岁时与其他七位女画家共同组织了‘中国女子书画会’。其父陈蝶仙,号天虚我生,为鸳鸯蝴蝶派文人。曾创办‘栩园文社’,有三百多弟子入社学诗词文曲。其兄陈小蝶也是当时名诗人和画家,是一时风流人物,文坛的舆论领袖,弟弟陈次蝶也是诗画俱佳。
  陈小翠的诗词功底源于家学,诗风婉丽俊逸,时有气度豁达之作,如:“翰苑才华怜俊主,英雄肝胆惜昆仑。”“黄金散尽亲朋少,白眼看人鬼魅多。”她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以仕女画最为人称誉。她自己也曾写道:“予则喜为仕女,新罗之高逸,六如之雅丽,皆所私淑。”她的仕女画其实是私淑清人改琦、费丹旭等人的画风,小写意加浅设色。她通常所做的构图是,将所画人物置于庭院之中或者树下,给人一种意境之美。并且通常在画幅上题词做诗作长跋,将画意与诗词相融合。她的题画诗并非是作品的解读,而是作品未尽之意的余绪,透露着画外之意,弦外之音,令读者有回味之致。作画风格也是属于纤丽婉约一派,作品中清雅、秀逸,笔调怡然自得。
  深受父亲的影响,清高耿介的品格伴随了她多彩的一生,也注定了她结局的悲凉。也许是孤高的性格影响了她,陈小翠的婚姻并不完美。在与丈夫生下一女后,便即分居。两人约定:男不再娶,女不另嫁,直至终老。新中国进入上海画院后,也常常借故不出席院内的会议,平时与同事之间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她的孤傲,也最终造成在“文革”中以煤气自杀结束了自己生命,留给后人无限唏嘘。她的过早离世,实乃中国画坛和诗界的一大损失。
  二、金闺国士 七十倾城
  周炼霞(1908-2000),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诗屋”,湖南湘潭人。14岁开始学画,先后师从尹和白鹤郑凝德,17岁起跟随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学词,后又从蒋碧薇的父亲蒋梅笙学词,诗词多佳句,著有《嘤鸣诗集》等。她绘画精于古装仕女、花卉。
  周炼霞的画作师法仇英、唐寅,画风有唐人韵致。花卉初从宋人入手,后学白阳、南田,风格清新,设色明净。如这幅《水果图》,画中的荔枝着色或浓或淡,观之有种玲珑剔透之意蕴溢于画外,几片绿叶点缀和明黄色的佛手使画面充满了无限生机。下方压角的莲藕和菱角的布局,使画面更稳重和平衡。左边配以诗句“莫怪诗怀清似水,叶头瓜果涤烦襟。” 此幅创作极富个性,随意但不失高雅与庄重,这一点得益于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和对国画精神的领会,她的笔法游走自如,丝毫没有刻意做作的痕迹,随性而作。画面结构简洁大方,墨色淋漓,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一种鲜活之感。整幅画作看似简单,却没有清末流弊中的阴柔羸弱,也没有张大千的浓丽艳俗,浓淡点染之间仿佛是前代名流的还魂。
  周炼霞不到20岁画名蜚声海上,才情天资都是第一流的人物。她的诗词交口传唱,成为与张爱玲、苏青、潘柳黛等人齐名的才女。诗界狂人许效庳,常与周炼霞畅谈诗词,认为画院数十人里,若论诗词,当推周炼霞第一,“愧煞须眉。”更有人赞誉她的词“咳吐珠玉,可以乱漱玉(李清照)之真”。
  周炼霞才艺过人,容貌姣美,亦善交际。当年上海名医卢施福为她摄影,人皆赞叹“美而艳”。郑逸梅说她体态清丽婉转,“本身就是一幅仕女图”。直到古稀之年,仍然风韵犹存, 苏渊雷对已入迟暮之年的周炼霞仍盛赞“七十犹倾城”。十年浩劫时,她也逃不过遭批斗的命运,但她从不写任何人的大字报,从不揭发别人。她被红卫兵殴打,一目受伤,几乎失明,她却不曾有轻生的念头,而是请人刻了两枚印章,一枚用楚辞句“目眇眇兮愁予”,一枚用成语“一目了然”,后来还将之钤在其书画作品上,可见其处世的态度与个性。1980年她与失联多年的丈夫取得联系,前往美国就医。最终在2000年,走完了她色彩斑斓的一生。
  纵观两人的作品,基本上仍是“海上画派”的一脉相承。她们不同于潘玉良属于新女性画派,也不同于何香凝革命派的画笔,她们更多的是坚守着传统文化的底线。她们的诗词歌赋,即便是同一时期的男性画家,能赶上她们的也是寥寥数人。她们在新旧文化的冲击下,走出闺阁有了更广阔的眼界,颇有声势地办社办展,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她们的才情不输于任何须眉。
其他文献
宣传科学、传播知识是报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时代,宣传和传播科学知识就更加重要。因此,如何办好报纸的科普版,已成为改进报纸工作的重要
地方报台的小记者(包括通讯员)碰在一起,谈到新闻,常常羡慕中央报台记者的天地广阔,行动自由,信息灵通,见识广,写出的报道影响大,有分量;而自己蜗居一隅,天地狭小,遇上的尽是
应用地面高光谱仪测定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梭梭和柽柳的冠层光谱,结合遥感影像分析比较了两种灌木树种的光谱响应曲线差异。结果表明:不论是沙土还是盐碱土,柽柳在近红外波段内反
我与国画大家汪观清先生的交往,屈指算来,已有将近三十年的历史了。我还记得二十五年前,上海王运天弟到北京来看我,带来一幅汪先生的大作《耕牛图》,六尺整幅,墨气淋漓,栩栩
朱建辉是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他用自己独有的简约、单纯、含蓄的艺术语言符号诠释着对生命状态的抒写,表现了一个穿越时间的记忆空间。他潜心于版画艺术的探索
在已出版的新闻论著中,讲到新闻品种时,很少提到对比新闻。其实这一新闻形式早就存在,近年来经常见诸报端。颇受读者欢迎,充分显示出对比新闻的优势和魅力。所谓对比新闻,就
基于对古家具表面不被破坏,保证其完整性,探索一种对古家具表面无损的鉴定方法。通过现场鉴定应用实例证明,手持式数码显微镜完全适用于木材无损鉴定,避免了传统木材鉴定中存在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花椒吉丁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自然寄生率为16.2%,最高可达44.4%;花椒吉丁啮小蜂幼虫死亡率35.96%,化蛹率64.04%,羽化率40.85%,雌雄性比为1.4:1.0
历史的回顾西方报纸、电台向来把社会新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的报纸、电台以及今日台湾、香港、澳门的报纸、电台,都以较多篇幅刊登社会新闻。他们采编社
消息是整个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体裁。由于消息的本质是用最短的文字、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因而它历来是新闻的主体。但是近一两年来在新闻报道中,消息的主导地位已经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