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被赋予神圣的使命,绝大多数教师工作认真,兢兢业业,责任感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内在涵义。但是,现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校园冷暴力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范跑跑事件在社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通过几个月的“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的深入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矢志不渝铸师魂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其实,这正是师德的作用。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就要树立好良好的道德观。对学生的教育也应采用多种方法教育学生讲道德、讲文明;培养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从小就学会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学会分清“是”、“非”的观念。对学生大力弘扬祖国的民族精神和传送祖国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从小就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理想。
2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推动教育走向成功。“一个学生对于国家或许是几百万分之一,对于一个学校或许是几千分之一,对于一个班级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却是百分之一百。”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魏书生、曹铁云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
3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的作用地位更大更高。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做到举止文明,庄重自持。教师的礼仪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规范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良好做法。最后,教师的要加强自律。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不止在学校,也在学校之外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之外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律,以自己毕生的道德实践维护教师的高尚职业形象和荣誉。
4 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教师魅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所以,教师还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沟通者,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
其次,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教师应该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看一些有用的书,多参加一些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我相信,我们教育者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拼搏,一定会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的。
5 具备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可以塑造孩子的未来。小学6年,教师塑造的是成人的雏形,雏形的成败全凭老师一颗心。老师要把教书当成事业,而不只是养家糊口的职业。我们要学习廖乐年老师11年如一日默守山乡义教义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这种可贵的精神来勉励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立德树人”是育人为本、爱教乐教、终身从教、德育为先的目标指向,“育人”是要通过人(教师)去进行的,但在教师自身的“灵魂”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补课经济”盛行的今天,“立德”:要先立教师之‘德’、立“人类的灵魂”之‘德’,立作为教育主体之‘德’。即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也即要——以‘德’立教。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被赋予神圣的使命,绝大多数教师工作认真,兢兢业业,责任感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内在涵义。但是,现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校园冷暴力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范跑跑事件在社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通过几个月的“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的深入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矢志不渝铸师魂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其实,这正是师德的作用。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就要树立好良好的道德观。对学生的教育也应采用多种方法教育学生讲道德、讲文明;培养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从小就学会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学会分清“是”、“非”的观念。对学生大力弘扬祖国的民族精神和传送祖国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从小就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理想。
2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推动教育走向成功。“一个学生对于国家或许是几百万分之一,对于一个学校或许是几千分之一,对于一个班级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却是百分之一百。”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魏书生、曹铁云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
3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的作用地位更大更高。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做到举止文明,庄重自持。教师的礼仪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规范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良好做法。最后,教师的要加强自律。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不止在学校,也在学校之外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之外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律,以自己毕生的道德实践维护教师的高尚职业形象和荣誉。
4 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教师魅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所以,教师还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沟通者,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
其次,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教师应该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看一些有用的书,多参加一些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我相信,我们教育者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拼搏,一定会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的。
5 具备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可以塑造孩子的未来。小学6年,教师塑造的是成人的雏形,雏形的成败全凭老师一颗心。老师要把教书当成事业,而不只是养家糊口的职业。我们要学习廖乐年老师11年如一日默守山乡义教义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这种可贵的精神来勉励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立德树人”是育人为本、爱教乐教、终身从教、德育为先的目标指向,“育人”是要通过人(教师)去进行的,但在教师自身的“灵魂”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补课经济”盛行的今天,“立德”:要先立教师之‘德’、立“人类的灵魂”之‘德’,立作为教育主体之‘德’。即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也即要——以‘德’立教。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