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已经确立了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为两大战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略。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教育自身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有人总结,当代世界范围的宏观教育思潮,存在着教育的科技取向、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教育的经济取向、教育的全球价值取向、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信息化、终身教育、教育个性化等八大思潮。这八大思潮,其实都可以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涵盖。在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教育的使命具有空前的决定性意义。只有教育自身得以可持续发展时,教育才能强有力地承担起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那么,什么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呢?所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接受教育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接受教育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般应包括以下四层涵义:第一个层次是指整个教育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始终保持活力和生机;第二个层次是指学科和专业发展教育持续性特征,不是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主动地进行调整和改造;第三个层次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会方面的持续性;第四个层次是指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只有具备了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素质结构,才能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观之下的教师素质观相比,在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观之下的教师素质结构中,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热爱、献身教育事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
热爱、献身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内容和崇高境界。它集中反映了人民教师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的衷心爱戴,既是人民教师整体崇高声誉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热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等,都来源于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在未来,人才流动可能更为自由,教师的这种精神,又是使这种流动保持平衡,稳定教师队伍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所以,未来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应当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它不仅是充分调动和发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因,而且也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的重要因素。
2.以高、精、深为特征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属于核心内容。一名合格的教师,对所教学科应有比较精深、坚实的专业知识,不仅能透彻理解、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的学科体系,而且能了解它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沿和未来趋势以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在专业知识结构中,专业基础知识占有很大的比重。只有掌握了高、精、深的专业知识的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从整体上深入地把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才能把所教学科的知识教活教好,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
3.以发展自身潜能和身心修养为目的的多方面文化知识素质
当代,科学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日益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教师要教好某门学科,就必须通晓与之相关的众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掌握了多方面文化知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于陶冶情操、恢复疲劳、保持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意义。
4.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的教育科学知识素质
教育科学知识是决定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才能科学施教、科学育人。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素质主要是指教师应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师掌握了这些知识,还应当为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服务,应当为发挥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服务。离开这个目的,掌握教育科学知识也就失去了意义。
5.以实现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为目的的职业技能素质
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那些不管哪门课程的教师,都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它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个部分。未来的师范教育将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以形成学生较高的职业技能素养,为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服务。
6.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的能力素质
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应当以学会适应为目的,或者说以社会适应能力的开发为中心。对教师来说,这种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变化的承受能力,即能在激烈的社会变动面前泰然处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冷静地寻求各种对策;自我完善能力,即能主动地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各种心理品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需要;创造和革新的能力,即能适应形势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
7.以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素质
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它应当为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所认识并付诸行动。作为未来的教师,必须首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然后通过教育,让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成为下一代人的文化认同,并深入人心。
三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范教育也应当而且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师范教育能否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培养出合格教师,将会极大地影响甚至可能决定基础教育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兴盛。适应可持续发展观之下的未来教师上述七个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必须进行大胆革新。
1.加强活动课程,开设选修课程
活动课程是指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而开设的、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它能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以愉悦性、实践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优点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活动课程在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中虽然已提出,但开展很少,有的则形同虚设。因此,师范院校的活动课程要纳入课程表,内容要丰富多彩,因人而异。如学科兴趣活动、科技创造活动、社会调查、人生讨论、学习经验交流、学术讲座、自制教具比赛、参观访问、经常性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等。
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能力、个性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如果师范院校课程管理过于专制、缺乏民主性,过于固定,缺乏灵活性,那么不仅会影响因材施教,也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师范院校课程在保证全体学生受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在统一性、规范性的基础上开设一部分选修课程。师范院校选修课程可开设限定选修课,即在规定科目中任选一门或两门,也可开设自选课,即可选可不选课程。限定选修课在于补充和加深一些必修课的知识,特别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自选课则主要定位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挥其特长。
2.优化学科课程,发展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是指按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而分科设置的教学科目结构,它是形成和提高师范院校学生身心素质的最重要的教育影响源。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对师范院校原有的学科课程进行优化组合。要删改陈旧的教学内容,废除内容重复、价值不大的教学科目,要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科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合课程是指以客观世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关系将分门别类的课程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多维联系的结构性课程系统。当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趋势,是综合课程产生的直接基础。师范院校开设综合课程,既是师范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例如,开设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太空科学以及环境、生态、人口教育课程,文科的学生学习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和理科的学生学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等。这样,既能使高师院校学生掌握一门专业学科,又能具备较好的普通文化素质,尤其是增强了学生的科技意识、职业意识和人文精神等。
3.增加工具性课程,设置修养性课程
工具性课程是指为适应教师工作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它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师范院校课程的师范性特征。工具性课程包括适应教师一般工作需要的课程和适应教师特殊工作需要的课程两种。前者主要是指“三字一话”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技巧训练课程等;后者主要是指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绘画和演唱技能训练课程。修养性课程则是指为了适应学生一般发展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它主要包括适应学生自身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和适应每个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课程。工具性课程和修养性课程目前在师范院校尚未开设,但它们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必将成为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内容。
4.重视显性课程,发掘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的总称,它包括学校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它在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学校任何部门和教师都必须着重抓好显性课程的开展。隐性课程则是在教学计划之外,随机遇到的学习机会。它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如校园环境、宿舍环境、教师环境等)、文化环境(如文化设施、图书资料、文化科技活动、文化氛围等)、社会环境(如教师集体、领导集体、团委、学生会、班级、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与功能等)、人际关系环境和校风、教风、班风、学风、考风等。隐性课程的引入,不仅可以弥补师范院校显性课程的不足,而且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修养的塑造和潜能的开发,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隐性课程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一样,引导着学生,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理想人格形成所必需的。因此,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充分发掘隐性课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已经确立了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为两大战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略。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教育自身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有人总结,当代世界范围的宏观教育思潮,存在着教育的科技取向、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教育的经济取向、教育的全球价值取向、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信息化、终身教育、教育个性化等八大思潮。这八大思潮,其实都可以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涵盖。在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教育的使命具有空前的决定性意义。只有教育自身得以可持续发展时,教育才能强有力地承担起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那么,什么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呢?所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接受教育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接受教育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般应包括以下四层涵义:第一个层次是指整个教育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始终保持活力和生机;第二个层次是指学科和专业发展教育持续性特征,不是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主动地进行调整和改造;第三个层次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会方面的持续性;第四个层次是指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只有具备了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素质结构,才能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观之下的教师素质观相比,在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观之下的教师素质结构中,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热爱、献身教育事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
热爱、献身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内容和崇高境界。它集中反映了人民教师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的衷心爱戴,既是人民教师整体崇高声誉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热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等,都来源于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在未来,人才流动可能更为自由,教师的这种精神,又是使这种流动保持平衡,稳定教师队伍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所以,未来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应当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它不仅是充分调动和发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因,而且也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的重要因素。
2.以高、精、深为特征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属于核心内容。一名合格的教师,对所教学科应有比较精深、坚实的专业知识,不仅能透彻理解、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的学科体系,而且能了解它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沿和未来趋势以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在专业知识结构中,专业基础知识占有很大的比重。只有掌握了高、精、深的专业知识的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从整体上深入地把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才能把所教学科的知识教活教好,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
3.以发展自身潜能和身心修养为目的的多方面文化知识素质
当代,科学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日益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教师要教好某门学科,就必须通晓与之相关的众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掌握了多方面文化知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于陶冶情操、恢复疲劳、保持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意义。
4.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的教育科学知识素质
教育科学知识是决定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才能科学施教、科学育人。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素质主要是指教师应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师掌握了这些知识,还应当为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服务,应当为发挥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服务。离开这个目的,掌握教育科学知识也就失去了意义。
5.以实现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为目的的职业技能素质
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那些不管哪门课程的教师,都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它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个部分。未来的师范教育将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以形成学生较高的职业技能素养,为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服务。
6.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的能力素质
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应当以学会适应为目的,或者说以社会适应能力的开发为中心。对教师来说,这种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变化的承受能力,即能在激烈的社会变动面前泰然处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冷静地寻求各种对策;自我完善能力,即能主动地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各种心理品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需要;创造和革新的能力,即能适应形势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
7.以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素质
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它应当为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所认识并付诸行动。作为未来的教师,必须首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然后通过教育,让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成为下一代人的文化认同,并深入人心。
三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范教育也应当而且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师范教育能否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培养出合格教师,将会极大地影响甚至可能决定基础教育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兴盛。适应可持续发展观之下的未来教师上述七个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必须进行大胆革新。
1.加强活动课程,开设选修课程
活动课程是指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而开设的、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它能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以愉悦性、实践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优点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活动课程在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中虽然已提出,但开展很少,有的则形同虚设。因此,师范院校的活动课程要纳入课程表,内容要丰富多彩,因人而异。如学科兴趣活动、科技创造活动、社会调查、人生讨论、学习经验交流、学术讲座、自制教具比赛、参观访问、经常性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等。
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能力、个性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如果师范院校课程管理过于专制、缺乏民主性,过于固定,缺乏灵活性,那么不仅会影响因材施教,也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师范院校课程在保证全体学生受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在统一性、规范性的基础上开设一部分选修课程。师范院校选修课程可开设限定选修课,即在规定科目中任选一门或两门,也可开设自选课,即可选可不选课程。限定选修课在于补充和加深一些必修课的知识,特别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自选课则主要定位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挥其特长。
2.优化学科课程,发展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是指按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而分科设置的教学科目结构,它是形成和提高师范院校学生身心素质的最重要的教育影响源。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对师范院校原有的学科课程进行优化组合。要删改陈旧的教学内容,废除内容重复、价值不大的教学科目,要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科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合课程是指以客观世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关系将分门别类的课程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多维联系的结构性课程系统。当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趋势,是综合课程产生的直接基础。师范院校开设综合课程,既是师范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例如,开设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太空科学以及环境、生态、人口教育课程,文科的学生学习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和理科的学生学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等。这样,既能使高师院校学生掌握一门专业学科,又能具备较好的普通文化素质,尤其是增强了学生的科技意识、职业意识和人文精神等。
3.增加工具性课程,设置修养性课程
工具性课程是指为适应教师工作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它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师范院校课程的师范性特征。工具性课程包括适应教师一般工作需要的课程和适应教师特殊工作需要的课程两种。前者主要是指“三字一话”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技巧训练课程等;后者主要是指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课程、绘画和演唱技能训练课程。修养性课程则是指为了适应学生一般发展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它主要包括适应学生自身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和适应每个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课程。工具性课程和修养性课程目前在师范院校尚未开设,但它们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必将成为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内容。
4.重视显性课程,发掘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的总称,它包括学校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它在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学校任何部门和教师都必须着重抓好显性课程的开展。隐性课程则是在教学计划之外,随机遇到的学习机会。它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如校园环境、宿舍环境、教师环境等)、文化环境(如文化设施、图书资料、文化科技活动、文化氛围等)、社会环境(如教师集体、领导集体、团委、学生会、班级、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与功能等)、人际关系环境和校风、教风、班风、学风、考风等。隐性课程的引入,不仅可以弥补师范院校显性课程的不足,而且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修养的塑造和潜能的开发,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隐性课程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一样,引导着学生,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理想人格形成所必需的。因此,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充分发掘隐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