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冬至圆添一岁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ingxia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闽南以及地相近、缘相亲、语相通、俗相同的台湾,冬至是个情味浓烈,很受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在两岸同胞心目中,过冬至犹如小过年,冬至过完,春节的脚步就款款而来了。故有民谚:“冬至大如年”“年夜没返没某(妻),冬至没返没祖”,意思是出外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争取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两岸冬至的共同节俗就是吃冬至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便忙开磨米浆等活儿。到了冬至前夜,家庭主妇就张罗着把一个大簸箕摆放厅堂,把滤干的米浆揉成团,全家大小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搓起冬至圆。冬至圆有大有小,有红有白,十分耀眼,老辈人习惯说“这是父子公孙圆,是全家大大小小,团团圆圆的象征!”小孩子则喜欢用现成的米团为料捏造家禽家畜,尽情玩个痛快。农家人为图个“六畜兴旺”,做家长的也不会对小孩横加干涉,此情此景比起除夕守岁还热闹,也因此人们长大后,无论走到天南海北,异国他邦,其他节俗可能会忘记,唯独搓冬至圆、吃冬至圆那一幕幕情趣盎然的节俗,就像设置保护的储存卡,永远不会被删除掉。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这天做主妇无论如何得起大早,用红糖、姜母熬熟冬至圆,先祭拜列祖列宗。全家大小在祖先牌位前,由长辈述说自己的“根”在何处,以使子孙世代不忘其根,永世牢记祖先。除了祭拜祖先外,还供奉井头、灶头、地头,俗信这几个地方都有“神”,“神”吃了冬至圆,就会保佑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对此,清代台湾《凤山县志》中记载:“冬至家作米丸,祀祖先,礼神毕,卑幼贺尊长者,节略如元旦。”《台湾民间信仰小百科?节庆卷》中也有记载:“台湾人和冬至节俗,重要的包括吃汤圆添岁以及祭祀祖祠等等。”大人小孩起床后早餐就是吃冬至圆,此时,户外寒风凛冽,霜冻刺骨,而室内一碗碗滚圆雪白的冬至圆冒着腾腾热气,一家人围聚餐桌品着汤圆,也品着富有情味的节俗带来的浓郁的喜庆氛围。改革开放前,红糖白糖都要按人口凭票定量供应,有一年冬至,当家的祖母一大早就把糖票钞票交给我,催我到村里的代销店买红糖,那年头塑料袋还没有问世,称好的红糖都装在用旧报纸糊制的纸袋,我为了赶上学,一路小跑,不小心摔倒,一纸袋红糖撒在地上,我只好向邻居借了个大海碗,把一些能够拿得起,含沙子的红糖放碗中带回家,祖母无奈只得将含沙子的红糖放锅中煮开过滤,冬至圆未吃我首先尝到一顿丰盛的骂餐。红糖不够,祖母只好再买了点不凭票供应的糖精添加,让全家人能吃上一年一相逢的冬至圆。
  说来有趣,我国大多数地区民间计岁多以春节为准,而闽南人和台湾一样以吃冬至圆为准,故有民谚“吃了冬至圆添一岁”。这天,就连婴儿也要象征性地给他们舔舔甜汤圆,喂喂圆仔汤,似乎人间甜味如何便由此可知。对于远离家门或条件限制不能赶回家的亲人,其家属还得给他们晒留米浆,等到他们回来时,全家人共搓团圆庆团圆,谓之“补岁”。 在我家乡东山岛,冬至最撩人心弦,引人遐思。1950年5月12日,蒋军洪伟达残部所率58师溃退前,以封赏为诱,激励官兵疯狂抓丁,15岁至55岁的青壮汉被强迫当兵。当时全岛6万多人口就被抓走近5000名青壮汉,落下“八百活寡”,演绎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生离死别悲剧。去台人员被隔绝在“天河”般的海峡两岸,有家不能归,有妻不能见,真比“牛郎织女”还不如。年年冬至,兵灾家属年年冬至按风俗晒留米浆,期盼哪一年冬至不用再晒留米浆,直到近半世纪后,台海涌动祥和的暖流,两岸离人方有仿佛隔世的拥抱。可是大多数去台人员已等不到补吃冬至圆那一天,就遗憾地西游而去。
  一个能够被牢记的节日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愁,就是对故土的眷恋,就是永恒的情感。祖家在闽南的台胞,一俟冬至,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的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按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亦称“祭冬”)。祭后有的就在祖祠中大摆筵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称之“食祖”。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这种敦亲睦邻的联亲活动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通过祭谒祖先,欢度冬至活动怀念大陆祖家,并借机教育子孙后代毋忘“根”在海峡西岸。有人说冬至节是思亲节、团圆节、联谊节,这是十分贴切的。这一天,台湾人盛行进补,谓之“补冬”,台湾王诗琅所编的《艋胛岁时记》中就有补冬的记载:“有的宰鸡杀鸭炖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炖食,贫户则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于身体特别有益。”在冬至的菜肴中吃出补益健身,以利冬耕时干得更出色。此外,台湾的农家人和我家乡一样,在冬至还给耕牛放假,让耕牛好好休息,俗称“牛节”,至今我家乡还有一句未被忘却的俗语:“牛放冬,冬至圆粘头鬃”,这说明台湾同胞是多么重视农业啊!
  行走在闽南和台湾大地上,接地气,拉家常,常可听到一句俗语:“未到冬至都吃圆,更别说冬至”,虽然俗语借吃冬至圆为比喻,说的却是另一层意思,但可见冬至圆在节俗活动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民间有此俗信:在吃冬至圆时,每一匙只能舀两粒,当吃到最后时,凡未婚者所剩的冬至圆必为奇数,而已婚者则为偶数。尽管没有科学根据,人们却乐于接受,因此,人们在进食冬至圆时就两个两个吃,试一试准不准,准与不准都会引起一片欢笑声。这天,还要在家宅的显眼处和主要家具粘附冬至圆,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至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椅、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粘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说起冬至圆粘门环这一至今仍然保留的庄重节俗,在我家乡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传说:从前,有个贫苦人家,三口人以要饭为生。一年冬节,做母亲在饥寒交加中死去,女儿无奈卖身葬母。临别时与老爸约定:不管到漂泊哪里打工,每年冬至都在东家的大门门环上粘附两粒冬至圆,便于老爸寻找。翌年冬至,在财主家当丫环的女儿思父心切,心生一计对东家說:“冬至敬祖宗,也要敬门神,这样才会迎来财神。”财主向来迷信,觉得有理,就叫她将两粒糯米团粘在门环上。寒来暑往几春秋,父女俩借助冬至圆终于团聚。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家,每到冬至,总不忘那段辛酸的往事,一大早就在门环上粘上醒目的冬至圆。一来二去,乡亲邻居也竞相效仿,以寄托对出远门亲人的怀念,盼望他们早日归家,这便给冬至增添了浓郁的人情味。
  多少年来,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希冀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每逢冬至他们总忘不了在门环上粘上两个耀眼的冬至圆。那白白的冬至圆,象征着纯洁的亲情;红红的,象征着吉祥的蕴意;圆圆的,象征着家庭的团圆;甜甜的,也象征着生活的甜蜜;连那很粘很粘的糯米,也象征着亲人的骨肉相连。
其他文献
九龙江水碧迢迢,花样漳州美如画。  金秋时节,地处“闽南金三角”的漳州繁花锦簇,瓜果飘香。九龙江兒女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一张张勤劳、朴实的面孔,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早,李小倩就带着小儿子到西院湖生态园散步。“来,看妈妈这里,不要跑。”她想用照片留住孩子的每一个瞬间,可小家伙在穿湖而过的木栈道上奔跑了起来,“人在画中”的意境呈现眼前。此刻,看着撒了欢的孩子,这位年轻妈妈是幸福的,作为一名普通的漳州市民
期刊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巴比伦、埃及、印度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古代文明都在历史风尘中湮灭衰竭,唯独中华文明虽经劫难,却生生不息,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是因为在四大发明之外,中华民族还发明使用了汉字,开创了辉煌灿烂的汉字文化圈。  文字语言是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和灵魂。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在以形表意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的文字,除了中国,还有一些
期刊
从小听惯“适者生存”,所以对它不用说是“怀疑”,连“不怀疑”的念头也未曾起过。题目上的问号是前段读托马斯?哈定诸人所著《文化与进化》时才安上去的。  该书作者认为,进化的持续在于那些未被高度专化的新物种的产生。其中某些较为泛化的突变种,具有一种新型适应或适应新型环境的潜势。看来,这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物种的进化是为了提高对某环境的适应,但一旦完全适应了,则不复进步,适应性成为一种自我限制。反而是
期刊
近年来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高翔部长关于“要特别注意扶持反映现实生活和红色文化的作品”“福建作家一定要攀登长篇小说创作的珠穆朗玛”的批示精神,在聚焦福建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生态文明和当代改革开放重大现实题材,小说创作出精品、出人才,推动小说事业繁荣发展方面,漳州作家反响热烈,近期除了出版多部长篇、中短篇小说集外,从出版于今年初的《福建文
期刊
期刊
何也的长篇小说《嘎山》(《雨花?中国作家研究》2017年第8期〈B〉)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足以刷新我们以往的阅读经验,甚至产生颠覆性作用的小说文本。对于没有闽南地区生活经验,或者不熟悉闽南地域文化的读者,这种阅读也是一次艰难的跋涉过程。读通这本书诚属不易,读懂也非易事,要认识许多冷僻的汉字,熟悉并理解许多生奥的词汇,要接触诸多新鲜的、陌生的事物,阅读的进展会很慢,故事的许多细节、对话,需要
期刊
铜山水寨与台湾隔海相望,扼守着海上交通要冲,自古被视为“闽南海上锁钥”,自古具有重要的海防地位,为明代闽海五大水寨之一。《从征实录》《闽海纪要》《台湾外纪》等明清史籍均记载铜山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至今这里仍保存有明嘉靖五年(1326)巡海道蔡潮的“宦海恩波”和福建水师提督施德政的《横海歌》等石刻,以及郑成功训练水师的水操台、万军井等,成为明清时期闽南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文化集结地。  明洪武二十年(
期刊
汽车行驶在旧国道沿山坡而上,并不感觉山路的崎岖,行至半山腰,从车窗俯视,掩映在古树、葛藤、杂草之中的盘陀古道依稀可见,隐隐约约,时隐时现,或弯弯曲曲,或崎岖直上,真如古人所称“盘陀岭上几盘陀,攀藤附葛方能上。”  当我登临盘陀岭上的蒲葵关遗址,站在高高的漳浦驿楼残垣断壁上,抚今追昔,回望历史,凭吊先贤,一股历史的沧桑感在胸中翻滚。然而,令我驻足驰思的,不是东汉帝国与南越在梁山古战场的鼓角铮鸣、烽火
期刊
竹子,它没有牡丹的富丽,没有桃李的娇艳。然而,竹子坚韧不拔,潇洒多姿,蓬勃向上,备受人们喜爱。它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竹子虚心文雅,历来是高洁的象征,古人用“未出土时便有节,至凌云处仍虚心”来称赞。  在闽南,竹子并不稀奇,每一处都洋溢着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气息。华安的竹种园有别样的风景,是全国品种最多,种属最全,功能最齐的竹类植物园,可以说是包容万千。1992
期刊
我第一次走进大山深处就是为了去探寻一座名为金马台的风水塔,触摸沉淀在历史深处的信仰的温度,感受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金马台位于诏安县秀篆镇河美村的霞秀公路边,暮春之初,群莺乱飞,车沿着霞秀公路蜿蜒前行,一路山环水绕,绿树葱茏。远处山岚深处袅袅的薄雾轻轻地飘拂着,仿佛笼罩着轻纱的梦,黄莺清脆婉转的歌声唤醒了晨曦。太阳一会羞涩地躲到云朵的身后,一会又调皮地露出灿烂的笑脸,天光云影,相映成趣。山顶一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