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闽南以及地相近、缘相亲、语相通、俗相同的台湾,冬至是个情味浓烈,很受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在两岸同胞心目中,过冬至犹如小过年,冬至过完,春节的脚步就款款而来了。故有民谚:“冬至大如年”“年夜没返没某(妻),冬至没返没祖”,意思是出外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争取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两岸冬至的共同节俗就是吃冬至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便忙开磨米浆等活儿。到了冬至前夜,家庭主妇就张罗着把一个大簸箕摆放厅堂,把滤干的米浆揉成团,全家大小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搓起冬至圆。冬至圆有大有小,有红有白,十分耀眼,老辈人习惯说“这是父子公孙圆,是全家大大小小,团团圆圆的象征!”小孩子则喜欢用现成的米团为料捏造家禽家畜,尽情玩个痛快。农家人为图个“六畜兴旺”,做家长的也不会对小孩横加干涉,此情此景比起除夕守岁还热闹,也因此人们长大后,无论走到天南海北,异国他邦,其他节俗可能会忘记,唯独搓冬至圆、吃冬至圆那一幕幕情趣盎然的节俗,就像设置保护的储存卡,永远不会被删除掉。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这天做主妇无论如何得起大早,用红糖、姜母熬熟冬至圆,先祭拜列祖列宗。全家大小在祖先牌位前,由长辈述说自己的“根”在何处,以使子孙世代不忘其根,永世牢记祖先。除了祭拜祖先外,还供奉井头、灶头、地头,俗信这几个地方都有“神”,“神”吃了冬至圆,就会保佑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对此,清代台湾《凤山县志》中记载:“冬至家作米丸,祀祖先,礼神毕,卑幼贺尊长者,节略如元旦。”《台湾民间信仰小百科?节庆卷》中也有记载:“台湾人和冬至节俗,重要的包括吃汤圆添岁以及祭祀祖祠等等。”大人小孩起床后早餐就是吃冬至圆,此时,户外寒风凛冽,霜冻刺骨,而室内一碗碗滚圆雪白的冬至圆冒着腾腾热气,一家人围聚餐桌品着汤圆,也品着富有情味的节俗带来的浓郁的喜庆氛围。改革开放前,红糖白糖都要按人口凭票定量供应,有一年冬至,当家的祖母一大早就把糖票钞票交给我,催我到村里的代销店买红糖,那年头塑料袋还没有问世,称好的红糖都装在用旧报纸糊制的纸袋,我为了赶上学,一路小跑,不小心摔倒,一纸袋红糖撒在地上,我只好向邻居借了个大海碗,把一些能够拿得起,含沙子的红糖放碗中带回家,祖母无奈只得将含沙子的红糖放锅中煮开过滤,冬至圆未吃我首先尝到一顿丰盛的骂餐。红糖不够,祖母只好再买了点不凭票供应的糖精添加,让全家人能吃上一年一相逢的冬至圆。
说来有趣,我国大多数地区民间计岁多以春节为准,而闽南人和台湾一样以吃冬至圆为准,故有民谚“吃了冬至圆添一岁”。这天,就连婴儿也要象征性地给他们舔舔甜汤圆,喂喂圆仔汤,似乎人间甜味如何便由此可知。对于远离家门或条件限制不能赶回家的亲人,其家属还得给他们晒留米浆,等到他们回来时,全家人共搓团圆庆团圆,谓之“补岁”。 在我家乡东山岛,冬至最撩人心弦,引人遐思。1950年5月12日,蒋军洪伟达残部所率58师溃退前,以封赏为诱,激励官兵疯狂抓丁,15岁至55岁的青壮汉被强迫当兵。当时全岛6万多人口就被抓走近5000名青壮汉,落下“八百活寡”,演绎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生离死别悲剧。去台人员被隔绝在“天河”般的海峡两岸,有家不能归,有妻不能见,真比“牛郎织女”还不如。年年冬至,兵灾家属年年冬至按风俗晒留米浆,期盼哪一年冬至不用再晒留米浆,直到近半世纪后,台海涌动祥和的暖流,两岸离人方有仿佛隔世的拥抱。可是大多数去台人员已等不到补吃冬至圆那一天,就遗憾地西游而去。
一个能够被牢记的节日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愁,就是对故土的眷恋,就是永恒的情感。祖家在闽南的台胞,一俟冬至,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的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按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亦称“祭冬”)。祭后有的就在祖祠中大摆筵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称之“食祖”。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这种敦亲睦邻的联亲活动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通过祭谒祖先,欢度冬至活动怀念大陆祖家,并借机教育子孙后代毋忘“根”在海峡西岸。有人说冬至节是思亲节、团圆节、联谊节,这是十分贴切的。这一天,台湾人盛行进补,谓之“补冬”,台湾王诗琅所编的《艋胛岁时记》中就有补冬的记载:“有的宰鸡杀鸭炖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炖食,贫户则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于身体特别有益。”在冬至的菜肴中吃出补益健身,以利冬耕时干得更出色。此外,台湾的农家人和我家乡一样,在冬至还给耕牛放假,让耕牛好好休息,俗称“牛节”,至今我家乡还有一句未被忘却的俗语:“牛放冬,冬至圆粘头鬃”,这说明台湾同胞是多么重视农业啊!
行走在闽南和台湾大地上,接地气,拉家常,常可听到一句俗语:“未到冬至都吃圆,更别说冬至”,虽然俗语借吃冬至圆为比喻,说的却是另一层意思,但可见冬至圆在节俗活动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民间有此俗信:在吃冬至圆时,每一匙只能舀两粒,当吃到最后时,凡未婚者所剩的冬至圆必为奇数,而已婚者则为偶数。尽管没有科学根据,人们却乐于接受,因此,人们在进食冬至圆时就两个两个吃,试一试准不准,准与不准都会引起一片欢笑声。这天,还要在家宅的显眼处和主要家具粘附冬至圆,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至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椅、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粘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说起冬至圆粘门环这一至今仍然保留的庄重节俗,在我家乡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传说:从前,有个贫苦人家,三口人以要饭为生。一年冬节,做母亲在饥寒交加中死去,女儿无奈卖身葬母。临别时与老爸约定:不管到漂泊哪里打工,每年冬至都在东家的大门门环上粘附两粒冬至圆,便于老爸寻找。翌年冬至,在财主家当丫环的女儿思父心切,心生一计对东家說:“冬至敬祖宗,也要敬门神,这样才会迎来财神。”财主向来迷信,觉得有理,就叫她将两粒糯米团粘在门环上。寒来暑往几春秋,父女俩借助冬至圆终于团聚。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家,每到冬至,总不忘那段辛酸的往事,一大早就在门环上粘上醒目的冬至圆。一来二去,乡亲邻居也竞相效仿,以寄托对出远门亲人的怀念,盼望他们早日归家,这便给冬至增添了浓郁的人情味。
多少年来,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希冀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每逢冬至他们总忘不了在门环上粘上两个耀眼的冬至圆。那白白的冬至圆,象征着纯洁的亲情;红红的,象征着吉祥的蕴意;圆圆的,象征着家庭的团圆;甜甜的,也象征着生活的甜蜜;连那很粘很粘的糯米,也象征着亲人的骨肉相连。
两岸冬至的共同节俗就是吃冬至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便忙开磨米浆等活儿。到了冬至前夜,家庭主妇就张罗着把一个大簸箕摆放厅堂,把滤干的米浆揉成团,全家大小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搓起冬至圆。冬至圆有大有小,有红有白,十分耀眼,老辈人习惯说“这是父子公孙圆,是全家大大小小,团团圆圆的象征!”小孩子则喜欢用现成的米团为料捏造家禽家畜,尽情玩个痛快。农家人为图个“六畜兴旺”,做家长的也不会对小孩横加干涉,此情此景比起除夕守岁还热闹,也因此人们长大后,无论走到天南海北,异国他邦,其他节俗可能会忘记,唯独搓冬至圆、吃冬至圆那一幕幕情趣盎然的节俗,就像设置保护的储存卡,永远不会被删除掉。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这天做主妇无论如何得起大早,用红糖、姜母熬熟冬至圆,先祭拜列祖列宗。全家大小在祖先牌位前,由长辈述说自己的“根”在何处,以使子孙世代不忘其根,永世牢记祖先。除了祭拜祖先外,还供奉井头、灶头、地头,俗信这几个地方都有“神”,“神”吃了冬至圆,就会保佑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对此,清代台湾《凤山县志》中记载:“冬至家作米丸,祀祖先,礼神毕,卑幼贺尊长者,节略如元旦。”《台湾民间信仰小百科?节庆卷》中也有记载:“台湾人和冬至节俗,重要的包括吃汤圆添岁以及祭祀祖祠等等。”大人小孩起床后早餐就是吃冬至圆,此时,户外寒风凛冽,霜冻刺骨,而室内一碗碗滚圆雪白的冬至圆冒着腾腾热气,一家人围聚餐桌品着汤圆,也品着富有情味的节俗带来的浓郁的喜庆氛围。改革开放前,红糖白糖都要按人口凭票定量供应,有一年冬至,当家的祖母一大早就把糖票钞票交给我,催我到村里的代销店买红糖,那年头塑料袋还没有问世,称好的红糖都装在用旧报纸糊制的纸袋,我为了赶上学,一路小跑,不小心摔倒,一纸袋红糖撒在地上,我只好向邻居借了个大海碗,把一些能够拿得起,含沙子的红糖放碗中带回家,祖母无奈只得将含沙子的红糖放锅中煮开过滤,冬至圆未吃我首先尝到一顿丰盛的骂餐。红糖不够,祖母只好再买了点不凭票供应的糖精添加,让全家人能吃上一年一相逢的冬至圆。
说来有趣,我国大多数地区民间计岁多以春节为准,而闽南人和台湾一样以吃冬至圆为准,故有民谚“吃了冬至圆添一岁”。这天,就连婴儿也要象征性地给他们舔舔甜汤圆,喂喂圆仔汤,似乎人间甜味如何便由此可知。对于远离家门或条件限制不能赶回家的亲人,其家属还得给他们晒留米浆,等到他们回来时,全家人共搓团圆庆团圆,谓之“补岁”。 在我家乡东山岛,冬至最撩人心弦,引人遐思。1950年5月12日,蒋军洪伟达残部所率58师溃退前,以封赏为诱,激励官兵疯狂抓丁,15岁至55岁的青壮汉被强迫当兵。当时全岛6万多人口就被抓走近5000名青壮汉,落下“八百活寡”,演绎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生离死别悲剧。去台人员被隔绝在“天河”般的海峡两岸,有家不能归,有妻不能见,真比“牛郎织女”还不如。年年冬至,兵灾家属年年冬至按风俗晒留米浆,期盼哪一年冬至不用再晒留米浆,直到近半世纪后,台海涌动祥和的暖流,两岸离人方有仿佛隔世的拥抱。可是大多数去台人员已等不到补吃冬至圆那一天,就遗憾地西游而去。
一个能够被牢记的节日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愁,就是对故土的眷恋,就是永恒的情感。祖家在闽南的台胞,一俟冬至,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的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按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亦称“祭冬”)。祭后有的就在祖祠中大摆筵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称之“食祖”。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这种敦亲睦邻的联亲活动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通过祭谒祖先,欢度冬至活动怀念大陆祖家,并借机教育子孙后代毋忘“根”在海峡西岸。有人说冬至节是思亲节、团圆节、联谊节,这是十分贴切的。这一天,台湾人盛行进补,谓之“补冬”,台湾王诗琅所编的《艋胛岁时记》中就有补冬的记载:“有的宰鸡杀鸭炖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炖食,贫户则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于身体特别有益。”在冬至的菜肴中吃出补益健身,以利冬耕时干得更出色。此外,台湾的农家人和我家乡一样,在冬至还给耕牛放假,让耕牛好好休息,俗称“牛节”,至今我家乡还有一句未被忘却的俗语:“牛放冬,冬至圆粘头鬃”,这说明台湾同胞是多么重视农业啊!
行走在闽南和台湾大地上,接地气,拉家常,常可听到一句俗语:“未到冬至都吃圆,更别说冬至”,虽然俗语借吃冬至圆为比喻,说的却是另一层意思,但可见冬至圆在节俗活动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民间有此俗信:在吃冬至圆时,每一匙只能舀两粒,当吃到最后时,凡未婚者所剩的冬至圆必为奇数,而已婚者则为偶数。尽管没有科学根据,人们却乐于接受,因此,人们在进食冬至圆时就两个两个吃,试一试准不准,准与不准都会引起一片欢笑声。这天,还要在家宅的显眼处和主要家具粘附冬至圆,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至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椅、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粘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说起冬至圆粘门环这一至今仍然保留的庄重节俗,在我家乡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传说:从前,有个贫苦人家,三口人以要饭为生。一年冬节,做母亲在饥寒交加中死去,女儿无奈卖身葬母。临别时与老爸约定:不管到漂泊哪里打工,每年冬至都在东家的大门门环上粘附两粒冬至圆,便于老爸寻找。翌年冬至,在财主家当丫环的女儿思父心切,心生一计对东家說:“冬至敬祖宗,也要敬门神,这样才会迎来财神。”财主向来迷信,觉得有理,就叫她将两粒糯米团粘在门环上。寒来暑往几春秋,父女俩借助冬至圆终于团聚。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家,每到冬至,总不忘那段辛酸的往事,一大早就在门环上粘上醒目的冬至圆。一来二去,乡亲邻居也竞相效仿,以寄托对出远门亲人的怀念,盼望他们早日归家,这便给冬至增添了浓郁的人情味。
多少年来,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希冀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每逢冬至他们总忘不了在门环上粘上两个耀眼的冬至圆。那白白的冬至圆,象征着纯洁的亲情;红红的,象征着吉祥的蕴意;圆圆的,象征着家庭的团圆;甜甜的,也象征着生活的甜蜜;连那很粘很粘的糯米,也象征着亲人的骨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