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末秋初的一天,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后国来到他经营的枣园,站在这个名为团包子的山梁上,放眼望去,500多亩枣园郁郁葱葱,沐浴着金色的阳光。闻着枣树叶和青涩果实令人陶醉的芬芳气息,刘后国这个大山的儿子心潮起伏,十几年来那份对大山的执着、对土地的爱恋,体现在他创办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艰辛和努力里;定格在乡亲们期盼的眼光里;也反映在他坚定的誓言里:农村创业周期长,弄不好会血本无归,我希望能杀出一条血路,为大批农村创业者铺就一条易行、可行的大道。
置身繁华都市 不舍乡土深情
刘后国生长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在他的记忆里,家门前的那块坡地上,一年种一季小麦,再种一季玉米或甘薯,只有几分田的水稻。农作物中,产量最高的是甘薯,大米是吃不到来年的,挖回来的甘薯成了一家人的主食,甘薯汤、蒸甘薯、甘薯稀饭,变换花样的各种吃法,让一家人熬过了饥饿的岁月。
因为家乡贫穷,憧憬大山外的世界,不满16岁的刘后国初中未毕业,就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到深圳闯荡。无一技之长的他吃尽了苦头,在街头擦过皮鞋,在菜场卖过菜,当过搬运工,在石场敲过石头。进工厂当了工人后,由于他聪明好学,后来大胆承包了工厂,有了些积蓄,又开了中餐馆、大排档,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十多年的商海打拼,刘后国买了洋房、小轿车,置身于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自己最热爱的那片土地。2007年,他毅然卖掉工厂,带着妻小回到达州,投资开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广告公司,日子过得富足而充实。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老乡约他去义和村看一片枣园,这是怎样的一个枣园啊,几百亩的果园荒置在山上无人打理,到处杂草丛生。听村民讲,原来的老板因不堪经费投入的重负,加之从北方移栽过来的冬枣只开花不结果,他已在这个园地亏损了几十万元,乡里、村里都希望有人能把这片果林接过去,可至今没人敢冒这个险。刘后国心动了,那份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瞬间膨胀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萦绕心间。他先后找到乡长、村长,要包下这片荒山。谈妥一切后,他毅然关闭了广告公司,带着几百万积蓄,义无反顾地投入大山的怀抱。
苦干加巧干 荒坡变果园
2004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体滑坡,使义和村整个山体被整体推移200多米。受灾户虽然得到了政府统一安置,但村民赖以生存的良田已不复存在。熟地变成了生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也丧失殆尽,面对几千亩荒置的山林,宣汉县委、县政府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把这块坡地打造成宣汉最大的果林。为此,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占地近千亩的桃园和占地几百亩的枣园,并响亮地提出了“土地到社不到户,栽上树,保民富”的口号。
然而,政府搭了台,戏却没唱好,建成的果园因选种、管理等问题,成了一片“风景林”,年年只见桃花开,未见桃结果;只闻枣花香,不见枣挂果。承包者来一茬走一茬,没有一茬干出名堂来。看到果园没有收益,村里的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山坡就这样荒置下来。
刘后国承包了果园之后,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梳理着纷乱的思绪,默默地许下了心愿:我一定要让“风景林”变成“结果园”。他觉得首要的是解决种植技术问题,以及果苗选种问题。
刘后国先后数次往返于家乡和冬枣产地山东、山西之间,学习冬枣栽培技术。枣,被称为水果营养之王,耐干旱、耐严寒,我国枣的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97%,但仅占全国水果产量的3%,市场不饱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冬枣产地山西,刘后国三顾茅庐,高薪聘请当地有名的技术专家住到自家的果园。对于枣树只开花不结果的问题,他查资料、找原因,寻找症结。有不少好心人劝他:古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不定“枣生于北则为枣,生于南则为风景树”。刘后国不信邪,他与从山西请来的专家一起,日夜住守在枣林里,给枣树喷灌、整形、修枝、施肥、打药,观察枣树在当地的生长规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日复一日,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10年,500余亩冬枣园收获了近10万斤鲜枣。2011年,所有的枣树都挂满了果实,预计可收获20多万斤鲜枣,收入在150万元以上。
面对大量鲜枣即将收获的问题,刘后国除了寻找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尽快将鲜枣销往山外,同时多次前往山东、山西考察干枣加工业务,他计划建成干枣加工厂,将加工的枣产品销往全国。
把大山的馈赠变成乡亲们的共同财富
回到家乡,置身于大山的怀抱,刘后国找回了那份踏实和自信。他成了义和村致富的带头人,附近村镇的农民都希望他将产业合作社的链条延伸出去,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耳听乡亲们的呼声,面对绵延起伏的荒坡、山岭,一个想法在刘后国头脑中酿成: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2015年达到千亩枣园,让枣园成为生态果园、观光果园;让连接百里大峡谷的旅游资源,逐渐向休闲果园迈进;更重要的是要带动周边的村民多种枣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枣园丰收后,刘后国一刻也没有消闲,他北上山西、山东,准备再次引进优良树种;东下重庆,借助川渝这个经济链条,与重庆客商合作,建立销售网点。义和村,这个昔日因灾害经常吃救济的小山村,将以全新的形象走出山外。
每天清晨,刘后国总爱站在山坡枣园的最顶端,遥望日出。他说他深爱这样的日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人生中无比开阔的前景,才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
(作者联系地址:四川省宣汉县农业局茶果站 邮编:636150)
置身繁华都市 不舍乡土深情
刘后国生长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在他的记忆里,家门前的那块坡地上,一年种一季小麦,再种一季玉米或甘薯,只有几分田的水稻。农作物中,产量最高的是甘薯,大米是吃不到来年的,挖回来的甘薯成了一家人的主食,甘薯汤、蒸甘薯、甘薯稀饭,变换花样的各种吃法,让一家人熬过了饥饿的岁月。
因为家乡贫穷,憧憬大山外的世界,不满16岁的刘后国初中未毕业,就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到深圳闯荡。无一技之长的他吃尽了苦头,在街头擦过皮鞋,在菜场卖过菜,当过搬运工,在石场敲过石头。进工厂当了工人后,由于他聪明好学,后来大胆承包了工厂,有了些积蓄,又开了中餐馆、大排档,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十多年的商海打拼,刘后国买了洋房、小轿车,置身于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自己最热爱的那片土地。2007年,他毅然卖掉工厂,带着妻小回到达州,投资开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广告公司,日子过得富足而充实。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老乡约他去义和村看一片枣园,这是怎样的一个枣园啊,几百亩的果园荒置在山上无人打理,到处杂草丛生。听村民讲,原来的老板因不堪经费投入的重负,加之从北方移栽过来的冬枣只开花不结果,他已在这个园地亏损了几十万元,乡里、村里都希望有人能把这片果林接过去,可至今没人敢冒这个险。刘后国心动了,那份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瞬间膨胀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萦绕心间。他先后找到乡长、村长,要包下这片荒山。谈妥一切后,他毅然关闭了广告公司,带着几百万积蓄,义无反顾地投入大山的怀抱。
苦干加巧干 荒坡变果园
2004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体滑坡,使义和村整个山体被整体推移200多米。受灾户虽然得到了政府统一安置,但村民赖以生存的良田已不复存在。熟地变成了生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也丧失殆尽,面对几千亩荒置的山林,宣汉县委、县政府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把这块坡地打造成宣汉最大的果林。为此,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占地近千亩的桃园和占地几百亩的枣园,并响亮地提出了“土地到社不到户,栽上树,保民富”的口号。
然而,政府搭了台,戏却没唱好,建成的果园因选种、管理等问题,成了一片“风景林”,年年只见桃花开,未见桃结果;只闻枣花香,不见枣挂果。承包者来一茬走一茬,没有一茬干出名堂来。看到果园没有收益,村里的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山坡就这样荒置下来。
刘后国承包了果园之后,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梳理着纷乱的思绪,默默地许下了心愿:我一定要让“风景林”变成“结果园”。他觉得首要的是解决种植技术问题,以及果苗选种问题。
刘后国先后数次往返于家乡和冬枣产地山东、山西之间,学习冬枣栽培技术。枣,被称为水果营养之王,耐干旱、耐严寒,我国枣的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97%,但仅占全国水果产量的3%,市场不饱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冬枣产地山西,刘后国三顾茅庐,高薪聘请当地有名的技术专家住到自家的果园。对于枣树只开花不结果的问题,他查资料、找原因,寻找症结。有不少好心人劝他:古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不定“枣生于北则为枣,生于南则为风景树”。刘后国不信邪,他与从山西请来的专家一起,日夜住守在枣林里,给枣树喷灌、整形、修枝、施肥、打药,观察枣树在当地的生长规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日复一日,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10年,500余亩冬枣园收获了近10万斤鲜枣。2011年,所有的枣树都挂满了果实,预计可收获20多万斤鲜枣,收入在150万元以上。
面对大量鲜枣即将收获的问题,刘后国除了寻找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尽快将鲜枣销往山外,同时多次前往山东、山西考察干枣加工业务,他计划建成干枣加工厂,将加工的枣产品销往全国。
把大山的馈赠变成乡亲们的共同财富
回到家乡,置身于大山的怀抱,刘后国找回了那份踏实和自信。他成了义和村致富的带头人,附近村镇的农民都希望他将产业合作社的链条延伸出去,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耳听乡亲们的呼声,面对绵延起伏的荒坡、山岭,一个想法在刘后国头脑中酿成: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2015年达到千亩枣园,让枣园成为生态果园、观光果园;让连接百里大峡谷的旅游资源,逐渐向休闲果园迈进;更重要的是要带动周边的村民多种枣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枣园丰收后,刘后国一刻也没有消闲,他北上山西、山东,准备再次引进优良树种;东下重庆,借助川渝这个经济链条,与重庆客商合作,建立销售网点。义和村,这个昔日因灾害经常吃救济的小山村,将以全新的形象走出山外。
每天清晨,刘后国总爱站在山坡枣园的最顶端,遥望日出。他说他深爱这样的日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人生中无比开阔的前景,才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
(作者联系地址:四川省宣汉县农业局茶果站 邮编:63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