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经济发展形势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国是典型内陆国家,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2011年GDP增长率达到冠绝全球的17.3%以来,蒙古国经济一直处于相对低迷态势,其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中笔者分析了蒙古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推动蒙古国经济发展,助力蒙古国经济腾飞。
  蒙古国经济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互利共赢
  蒙古国经济近年发展状况概述
  蒙古国自20世纪90年代伊始开始实行激进式的私有化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历经20多年的“阵痛期”,蒙古国经济开始逐步复苏并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08年、2009年,蒙古国经济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国际大宗矿产品价格骤跌影响,外贸出口额锐减,通货膨胀率持续攀升,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受重挫,GDP增长率由2008年的9%骤降至2009年-1.6%,出现严重经济衰退,给蒙古国经济发展以沉重打击。
  2010年,蒙古国经济出现回暖态势,伴随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减弱,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大幅反弹,对外出口贸易增长,经济复苏明显,GDP增长率恢复到6.1%。
  2011年蒙古国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劲回升,GDP增長率达到“冠绝全球”的17.3% 。除高速增长的GDP外,其对外贸易总额也在这一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13.073亿美元。
  2012年、2013年,蒙古国GDP增速明显放缓,GDP增长率仍保持在10%以上,对外贸易总额也未跌破100亿美元。
  2014年、2015年,蒙古国经济受国际形势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GDP增速呈断崖式下滑,2014年蒙古国全年GDP增速仅7.8%,较之前几年GDP增长率跌破10%,经济发展倒退明显。
  笔者预测,2016年蒙古国经济发展形势仍不乐观,GDP增速仍将持续低迷态势。
  蒙古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制约因素
  近三年,蒙古国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吸引外资步伐放缓,抑制经济增長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对投资吸收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效应。蒙古国自实施“矿业兴国”战略后,外国对蒙古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2011年,蒙古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46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经济在矿业发展带动下曾实现迅猛发展。
  然而,近年来蒙古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骤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13年前十个月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仅为10.76亿美元,全年外国直接投资额下降52%;2014年前三季度,蒙古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更是经历大幅跳水,共计6.8亿美元,同比下降70.1%,与2008年外国直接投资额近乎持平;2015年以来有预测数据显示外国直接投资不足1亿美元。
  (2)产业结构单一,影响对外贸易发展
  蒙古国是典型内陆国家,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几乎都围绕蒙古国矿产业展开。受前苏联影响,蒙古国产业结构严重畸形,主导产业仍为矿产业和畜牧业。其中,全国投资总额的85%、蒙古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预算收入的40%、出口收入的90%都源自矿产业。
  产业结构单一,过渡依赖矿产资源出口,每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任何风吹草动,蒙古国经济都会引起较大波动。因此,要想扭转当前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经济增长点匮乏,亟待“换血”
  畜牧业和矿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本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近几年,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蒙古国支柱产业“矿业”发展极其不景气,而其他产业,如机械制造业及其他加工业,在蒙古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极低,致使其经济增长点极其有限,影响稳定发展。面对这种情况,蒙古国经济实施“换血”迫在眉睫。所谓“换血”,即是找寻蒙古国新的发展产业,以调整和更换现有产业模式,促进产业链对接整合,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换血”的首要领域应是强化加工业的发展。前已述及,蒙古国的主导产业仍为矿产业和畜牧业,其中矿业占全国投资总额的85%、蒙古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预算收入的40%、出口收入的90%。蒙古国的这种畸形产业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好在蒙古国已开始重视在加工业特别是在制造业吸引外国投资,“拉长”矿业开采产业链。与此同时,蒙古国也开始重视轻工业的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用品需求。
  实现蒙古国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推进蒙古国标志性大项目合作取得突破
  积极推进蒙古国标志性大项目合作,为其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动力引擎,迅速聚集大量人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带动其经济短期内快速走出疲软。2015年,如阿木古朗供热站、蒙欣巴音嘎拉水泥厂、巴格诺尔电站等一批中蒙重要经贸项目取得实际进展,为拉动蒙经济整体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应进一步下大力度推进蒙古国标志性大项目的建设.
  (2)蒙借助同中俄共有边境线,建立中蒙、俄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依托中蒙拥有的4710公里共同边境线,俄蒙拥有的3543公里边境线,建立中蒙、俄蒙跨境经济合作区。
  蒙古国,地处中俄之间的“缓冲带”,受内陆国家所限,只能通过与邻国共建经济走廊出口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将成为中蒙、俄蒙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新的突破口,不仅推动中俄蒙三国共同开拓欧亚跨境运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欧亚大铁路改造、草原之路等大项目,而且将增加三国边境地区人民就业率,改善边境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助力中俄蒙沿边经济腾飞。
  (3)蒙应牢牢抓住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这一历史机遇
  “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向北提出的首要大战略,受到中蒙俄三国领导人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三国互为邻国,互为战略伙伴关系,优势互补,拥有良好合作基础,合作潜力巨大。正如蒙古国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米雅格玛尔所说,“一带一路”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的出台无疑对蒙古经济是一个好消息,蒙古国经济总量不大,一些重点项目的推进将对整个经济的好转产生重大影响。①
  作者简介:张翀,女,硕士研究生,辽宁社会科学院外事工作办公室助理,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东北亚问题。
  ①新华网,2015年06月30日,http:// news.xinhuanet.com/2015-06/30/c_1115769722.htm.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人们对方便、快捷出行的迫切需要,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也越来越多,由此也引发了道路拥堵和大气污染等问题,这为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主要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城市交通的具体情况,从负外部效应、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以期能对我国城市公共交
期刊
近期,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两者关系的讨论颇富争议。其中,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即认为我国当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不过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现代版本”,其理论来源可以追溯至 19世纪初便开始风靡的“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而实践形态在美国前总统里根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那里亦是早已有之。  西方供给经济学派的主要观点  (1)重新重视市场机制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基础性作用  在凯恩斯
期刊
在A W E2015开幕的同一天,海尔在上海世博中心对外正式发布了七大智慧生态圈及相应网器。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额尔齐斯活动断裂与富蕴-锡泊渡断裂之间发育了一套未变形的酸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海西期片麻岩化花岗岩和上石炭统深
期刊
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从业务规模来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式,越来越多的涉及产权变动的经济活动为我国评估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然而,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理论基础薄弱,行业监管不力,存在市场分割垄断及责任保险制度缺失等问题不断凸显,本文针对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探究对策,目的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资产评估 行业发展 对策 研究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1)理论
期刊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制造业做大做强是中国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  制造 变革 发展  瞄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增强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定
期刊
提出了一个描述半导体光放大器 (SLA)对皮秒脉冲的放大这一物理过程的较为完善的物理模型 ,并数值分析了光脉冲经SLA放大后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结果表明 :随着SLA偏置电流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当前我国产业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性选择,已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两化融合”的关键,就是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通过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和流程的再造相融合。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但却并不是工业强国,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由之路,是推动我国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