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06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3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现代康复疗法,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全身整体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20.58±6.35)分,观察组为(20.66±6.7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6.35±5.27)分、(11.89±4.45)分,观察组分别为(12.28±4.57)分、(9.57±3.34)分,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FCA评分分别为(64.49±5.27)分、(63.35±5.65)分、(62.42±5.35)分,观察组分别为(69.93±4.76)分、(68.84±5.04)分、(65.19±4.33)分,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为96.1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及全身整体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以往钢结构防火设计更多的是从建筑层面的防火构造措施来解决。结合对《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2017)的理解,由理论切入,到紧密契合防火规范和软件应用,全方位地介绍了建筑钢结构防火分析与设计的实现方法。首先从结构层面阐述了钢结构防火设计的三种方法,其次介绍了钢结构防火设计在midas Gen中的实现流程,结合规范对综合辐射率、等效热传导系数、等效热阻、保护层厚度等重要防火参数的应用进行了解析。同时,也提出了软件中考虑火灾下钢构件热膨胀力的解决方案。最后分享了利用软件的施工分析功能模拟结构
为研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板在不同支撑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以及长期荷载对板变形的影响,分别进行单块叠合板在两端简支和两端梁支座条件下的静力加载试验,以及由三块预制带肋底板密拼、叠合层整体浇筑的整体大板长期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端梁支座的预应力叠合板的初始刚度和板底开裂荷载均大于两端简支预应力叠合板,预制带肋底板与现浇叠合层混凝土粘结良好,未出现开裂和剪切滑移;整体大板变形随时间不断增加,加载历时一个月后,变形趋于稳定,同荷载作用下整体大板的跨中挠度是两端简支单块叠合板跨中挠度的23.6%,整体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