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村级经费”是用来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费用,“乡村组织振兴”首先要有组织运转经费作保障。本文结合河南省濮阳市示范区的实际工作,对村集体存在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来源渠道单一、村级财务管理规范程度不高、村干部报酬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提高村干部报酬、扩大村集体收入渠道、加大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级经费 组织运转 对策建议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转、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破解村(居)经济组织财务难题,成为了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省濮阳市示范区的情况,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濮阳市示范区村级经费来源及现状
“乡村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乡村组织振兴”首先要有组织运转经费作保障。组织运转经费是指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中,用来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费用。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村级干部报酬、村级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党建工作经费。其中,村级干部报酬是指对在任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给予的工作补贴及离任干部的生活補助;村级办公经费主要用于必要的办公用品费、水电费、报刊费等维持村级组织运转所必需的开支;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村内治安、卫生防疫、垃圾收集、便民服务等服务群众的必要支出;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加强基层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完善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基层党员提供服务、奖励在基层党的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必要支出。
目前,村级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笔者所在的示范区有18个行政村, 2020年村支两委换届完成后,村支书和村主任实现了“一肩挑”,村两委干部报酬以及离任后符合发生活补贴标准的人员一律由办事处财政所统一发放到个人账户,不再统一拨付各村对公账户后再由村会计发放;村级办公经费根据各村人口多少进行核定,平均每村每年3万元左右;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党建经费不论村级人口多少统一核定定额,每年每村1.5万元;党建经费每村每年1万元,由办事处财政所统一拨付到村级对公账户,各行政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使用,但各项资金应按列支范围进行使用。
二、濮阳市示范区村级经费存在的问题
(一)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来源渠道单一,入不敷出
示范区所辖18个行政村,有3个“城中村改造”村正在进行,有8个“棚户区改造”村正在拆迁,有7个行政村正处于“棚改筹划”阶段。无论哪种存在形式的行政村,其村级经济压力都很大,90%的村集体没有村办企业、没有资产租赁收入、没有集体资源承包收入、没有其他方面的来源收入,10%的村集体有微薄的门市房出租收入、小微企业利润收入。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较多,引进人才、引进外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能力有限,每年仅仅依靠几万元的转移支付款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显得捉襟见肘。
(二)各项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村级承担的事务越来越多,土地、村庄的征迁、公益项目的建设等摆在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面前。农业生产方面,涉及安装路灯、打吃水井、防洪抗旱、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党建方面,涉及办公室建设、宣传栏制作、党员培训学习等;其他方面,涉及低保户的供养、综治维稳、环保、民生等。有限的财力显得微不足道,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导致了大部分村集体“借新债还旧债”现象,有些村多年旧债迟迟不能化解,债主讨债现象时有发生。
(三)村干部报酬偏低,并且不能按上级要求及时足额发放,工作压力与收入不成正比
干部报酬虽然逐年有了提高,但相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来说还是较低。2017年,村支书是1480元/月,村主任是1185元/月,村两委成员是890元/月;到2020年,村支部书记是2353元/月,村委主任是1883元/月,其他村两委成员是1412元/月。由于财政资金较紧张,他们常常一个季度或半年才领一次工资,部分村干部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拮据,不得不外出务工挣钱来维持家庭开支,出现了占有干部职数工作脱岗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这些村干部来源于群众,应服务于群众,他们虽不是在编在岗人员,但他们是党中央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者,肩负着完成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所要完成任务的职责,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在推进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程度有待提高
示范区所辖18个行政村,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是“村财村管办监”,各村成立了“民主理财监督委员会”,每月定期召开民主理财理会,对上月的财务收支进行民主理财,村会计对理财后的单据报办事处财政所相关人员进行再次审核,审核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并指导其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工作。民主理财虽然按时进行,由于人员业务素质较低,自身也发现不了问题,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还存在超范围列支现象,不能做到专款专用。通过近几年的培训学习,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村级财务人员文化水平及业务素质偏低,再加上换届时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各村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村级财务核算不及时、不规范现象。
(五)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设施建设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示范区信息化设施建设起步晚,网络技术人员配备不到位,软件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实现信息共享,没有专业人员对软件进行维护,大量的过期信息,不能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各方面环境赶不上城市,不利于引进专业人才到农村拓展工作,没有专业人员对资金进行管理,出现了挪用、挤占、私存等违法违纪现象,从而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大村级经费保障力度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级经费要有正确认识
各级党委、政府、村支两委、人民群众对村级经费的正常运转应站在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它是确保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基石,是助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支柱。大家应上下一心,团结一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充足的村级经费,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二)村两委干部以及党员、村民代表等应认真学习领会《村民自治法》的内涵
要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深刻意识到带领群众致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村干部特别是对村支书的培训力度,针对不同村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让其在培训中开启智慧、助长致富带富能力、灵活掌握致富技巧。要把年轻有为、知识丰富、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优秀党员安排到匹配的工作岗位中锻炼学习,充分发挥其才智,成为带领农村经济走上坡路的中流砥柱,让农村经济快速走上繁荣之路。
(三)提高村干部报酬
有条件的乡镇(办)可帮村干部解决“五险”问题,将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到乡镇(办)在编人员的水平,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扩大村集体收入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增强化解债务能力
要立足本土现状,充分利用本村(居)的自然资源、人脉资源,走出去找项目,引进人才,引进外资,让更多的商户入户本土,拓宽本地居民就业渠道,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注入智慧。要针对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实施方案,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为村集体经济减负。
(五)加大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村级财政奖补资金增长机制,编制好年度预算
应加大政府对村级经济组织经费运转的扶持力度,促进村级各项事业有序健康发展。村支两委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各级党委、政府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比如笔者当地的“粉皮”产业、“有机蔬菜”产业、“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产业、“桑葚”一条龙产业、“菌菇酱”产业等,努力提高自身的增收能力。同时,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谋划好当年计划开展工作的所需资金。
(六)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监管机构,加强民主理财监督管理,积极推进“阳光账本”平台建设
近两年笔者所在辖区18个行政村,虽然都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民主理财和监督管理工作,设立了“阳光账本”,要求村级“三资”全部登记在“阳光账本”之中,并将其摆放在村委会办公室,人人可看可查,但在实际工作中做的还不到位,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要将有限的村级经费用于指定的用途,做到不挤占、不平调、不挪用、不截留,办事处纪检部门、组织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成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务监督大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财务资料的完善情况、财务信息公开情况、村务政务公开情况等。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到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让村级经费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充分接受群众监督,結合示范区的地域优势和环境优势,将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七)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要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引进技术人才,利用网络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格局,让农民群众利用网络了解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国家支农惠民政策、大政方针的落实情况,让群众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为村级经济大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示范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关键词:村级经费 组织运转 对策建议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转、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破解村(居)经济组织财务难题,成为了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省濮阳市示范区的情况,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濮阳市示范区村级经费来源及现状
“乡村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乡村组织振兴”首先要有组织运转经费作保障。组织运转经费是指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中,用来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费用。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村级干部报酬、村级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党建工作经费。其中,村级干部报酬是指对在任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给予的工作补贴及离任干部的生活補助;村级办公经费主要用于必要的办公用品费、水电费、报刊费等维持村级组织运转所必需的开支;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村内治安、卫生防疫、垃圾收集、便民服务等服务群众的必要支出;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加强基层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完善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基层党员提供服务、奖励在基层党的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必要支出。
目前,村级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笔者所在的示范区有18个行政村, 2020年村支两委换届完成后,村支书和村主任实现了“一肩挑”,村两委干部报酬以及离任后符合发生活补贴标准的人员一律由办事处财政所统一发放到个人账户,不再统一拨付各村对公账户后再由村会计发放;村级办公经费根据各村人口多少进行核定,平均每村每年3万元左右;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党建经费不论村级人口多少统一核定定额,每年每村1.5万元;党建经费每村每年1万元,由办事处财政所统一拨付到村级对公账户,各行政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使用,但各项资金应按列支范围进行使用。
二、濮阳市示范区村级经费存在的问题
(一)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来源渠道单一,入不敷出
示范区所辖18个行政村,有3个“城中村改造”村正在进行,有8个“棚户区改造”村正在拆迁,有7个行政村正处于“棚改筹划”阶段。无论哪种存在形式的行政村,其村级经济压力都很大,90%的村集体没有村办企业、没有资产租赁收入、没有集体资源承包收入、没有其他方面的来源收入,10%的村集体有微薄的门市房出租收入、小微企业利润收入。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较多,引进人才、引进外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能力有限,每年仅仅依靠几万元的转移支付款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显得捉襟见肘。
(二)各项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村级承担的事务越来越多,土地、村庄的征迁、公益项目的建设等摆在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面前。农业生产方面,涉及安装路灯、打吃水井、防洪抗旱、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党建方面,涉及办公室建设、宣传栏制作、党员培训学习等;其他方面,涉及低保户的供养、综治维稳、环保、民生等。有限的财力显得微不足道,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导致了大部分村集体“借新债还旧债”现象,有些村多年旧债迟迟不能化解,债主讨债现象时有发生。
(三)村干部报酬偏低,并且不能按上级要求及时足额发放,工作压力与收入不成正比
干部报酬虽然逐年有了提高,但相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来说还是较低。2017年,村支书是1480元/月,村主任是1185元/月,村两委成员是890元/月;到2020年,村支部书记是2353元/月,村委主任是1883元/月,其他村两委成员是1412元/月。由于财政资金较紧张,他们常常一个季度或半年才领一次工资,部分村干部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拮据,不得不外出务工挣钱来维持家庭开支,出现了占有干部职数工作脱岗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这些村干部来源于群众,应服务于群众,他们虽不是在编在岗人员,但他们是党中央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者,肩负着完成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所要完成任务的职责,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在推进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程度有待提高
示范区所辖18个行政村,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是“村财村管办监”,各村成立了“民主理财监督委员会”,每月定期召开民主理财理会,对上月的财务收支进行民主理财,村会计对理财后的单据报办事处财政所相关人员进行再次审核,审核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并指导其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工作。民主理财虽然按时进行,由于人员业务素质较低,自身也发现不了问题,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还存在超范围列支现象,不能做到专款专用。通过近几年的培训学习,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村级财务人员文化水平及业务素质偏低,再加上换届时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各村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村级财务核算不及时、不规范现象。
(五)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设施建设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示范区信息化设施建设起步晚,网络技术人员配备不到位,软件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实现信息共享,没有专业人员对软件进行维护,大量的过期信息,不能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各方面环境赶不上城市,不利于引进专业人才到农村拓展工作,没有专业人员对资金进行管理,出现了挪用、挤占、私存等违法违纪现象,从而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大村级经费保障力度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级经费要有正确认识
各级党委、政府、村支两委、人民群众对村级经费的正常运转应站在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它是确保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基石,是助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支柱。大家应上下一心,团结一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充足的村级经费,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二)村两委干部以及党员、村民代表等应认真学习领会《村民自治法》的内涵
要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深刻意识到带领群众致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村干部特别是对村支书的培训力度,针对不同村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让其在培训中开启智慧、助长致富带富能力、灵活掌握致富技巧。要把年轻有为、知识丰富、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优秀党员安排到匹配的工作岗位中锻炼学习,充分发挥其才智,成为带领农村经济走上坡路的中流砥柱,让农村经济快速走上繁荣之路。
(三)提高村干部报酬
有条件的乡镇(办)可帮村干部解决“五险”问题,将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到乡镇(办)在编人员的水平,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扩大村集体收入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增强化解债务能力
要立足本土现状,充分利用本村(居)的自然资源、人脉资源,走出去找项目,引进人才,引进外资,让更多的商户入户本土,拓宽本地居民就业渠道,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注入智慧。要针对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实施方案,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为村集体经济减负。
(五)加大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村级财政奖补资金增长机制,编制好年度预算
应加大政府对村级经济组织经费运转的扶持力度,促进村级各项事业有序健康发展。村支两委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各级党委、政府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比如笔者当地的“粉皮”产业、“有机蔬菜”产业、“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产业、“桑葚”一条龙产业、“菌菇酱”产业等,努力提高自身的增收能力。同时,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谋划好当年计划开展工作的所需资金。
(六)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监管机构,加强民主理财监督管理,积极推进“阳光账本”平台建设
近两年笔者所在辖区18个行政村,虽然都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民主理财和监督管理工作,设立了“阳光账本”,要求村级“三资”全部登记在“阳光账本”之中,并将其摆放在村委会办公室,人人可看可查,但在实际工作中做的还不到位,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要将有限的村级经费用于指定的用途,做到不挤占、不平调、不挪用、不截留,办事处纪检部门、组织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成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务监督大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财务资料的完善情况、财务信息公开情况、村务政务公开情况等。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到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让村级经费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充分接受群众监督,結合示范区的地域优势和环境优势,将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七)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要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引进技术人才,利用网络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格局,让农民群众利用网络了解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国家支农惠民政策、大政方针的落实情况,让群众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为村级经济大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示范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