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机械化技术成为主流技术的社会背景下,机械类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多,同时市场上对机械类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有所转变,要求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机械专业知识,同时对于其实践技能,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的要求也明显提高。而高校作为机械类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必须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加强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创新,提高机械类人才专业综合素养,为我国实现机械生产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高校如何加强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前言:随着国家在机械化生产领域的深入发展,国家对机械类人才的储备需求和素质要求明显提高。要求机械类人才在掌握基础机械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规范性的操作技能,以及有关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机械类人才时,应当围绕当前市场人才素质要求,加强培养模式有效创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训环境,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在机械专业领域的综合素养。
  一、当前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在机械类人才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培养方式比较滞后[1]。在课堂讲授时,教师仍在延续成绩主导思想,重点讲授机械课程理论模块,而对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不够重视。归咎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机械专业存在认知偏差,此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技术较强的学科,学生的专业素质,也重点由实践技能决定。如果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味关注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技能训练。则导致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同时,教师在组织机械类课程教学时,缺少的机械市场发展信息融入,导致人才培养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高校应当针对当前机械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
  二、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一)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应该结合当前机械市场人才素质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其他课程,全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为实现全能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条件。首先,在课程体系中,教师应加强英语、计算机、思政课程内容设计,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通知,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更加丰富。优化思政课程设计,加强机械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为其今后在机械类工作岗位中,获得长远发展,奠定知识和思想储备。其次,在课程体系中,教师应该深度调查当前机械市场发展环境,并将机械课程与电子、信息等其他课程形结合,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同时,高校应该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课程课时安排,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能力
  在机械类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授课占据重点环节,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应当根据学生具体需求,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机械课堂上,表现的更加积极与主动,全面提高学生机械专业创新与创造能力。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互动,针对机械类课程内容,发表自己的学习看法。让学生在讨论与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思维有效培养[2]。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相较于教师被动地灌输,所呈现的课堂效果更加显著。其次,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机械类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实物设备、技术手段与操作模式,加深学生理解层次。同时,教师还可以合理设定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结合课程所学,完成实践课题,实现机械类专业知识有效内化。
  (三)校企合作,构建机械专业实训基地
  高校为了实现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创新,必须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意向,共同配合开展全能型、创新性人才培养。首先,学校利用企业资金条件在学校内部建立实践基地,引进先进的机械作业设备和操作平台。在平时理论授课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机械实践操作训练[3]。让学生在实践基地操作过程中,对机械类课程内容形成深刻理解。同时,企业应该为高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训机会,让学生深入企业机械生产作业环境。可以采用顶岗实习机制,让学生在企业接受一定时间实习。促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对机械类专业知识、技能了解更加深刻,全面提高学生机械专业综合素养。此外,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员,进入校园,进行机械市场发展分析,渗透专业性、实践性的机械操作技术和要领。让学生所掌握的机械知识、技能更具有时代性,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机械工作岗位,奠定素质基础。
  (四)以赛促学,培养学生机械科研精神
  以赛促学,是新时期机械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学校应该根据机械类专业目标,定期组织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锻炼机会。比如说,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机械产品设计创新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能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机械领域的专业造诣。同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邀请社会相关企业、人才,为学生在机械领域的创新、创造提供一定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学校应积极扩展第二课堂,为学生在机械领域成为全能型、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参与性,学校应该合理设定一定的奖励措施,比如说创新项目扶持金奖励。有效激发学生比赛热情,提高机械创新与创造实践动力。
  (五)创新评价方式,健全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在培养机械类人才时,应注重跟随市场上机械人才素质转变需求,创新学生专业素养评价方式。首先,教师不能再延续应试思想,而是要本着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优化评价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任务驱动、实践训练、顶岗实习、技能比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与评估。同时,教师应该优化评价测试,将学生在机械类专业课程学习期间表现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作为评价重点指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机械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同时还应该重点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建设情况,端正学生机械专业学习态度,规范学生机械创新、科研精神。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定期围绕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全面优化评价效果,促使学生在机械专业的综合素养,更加全面。
  结论:综上,机械类专业是目前高校教育体系中重点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机械专业是一项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专业类型,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高校在培养机械类人才时,应重视培养模式创新与完善。围绕当前机械类人才市场要求,优化机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实践基地,落实校企合作教学体制,执行以赛促学教学手段,创新评价方法,从而使高校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系统的机械专业课程知识、实践技能,为其在今后的机械领域获得良好的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成慧,孙艳玲,付正飞,王宏达.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研究[J/OL].轻工科技,2018(05):157-158.
  [2]张晓红,李建斌.地方高校機械类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07):60-62.
  [3]张宏巍.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12):85-8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永震(1992.10.08),男,汉,吉林舒兰市人,青岛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类。
  第二作者:夏明阳(1994.07.08),男,汉,甘肃金昌人,青岛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类。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分层教学已经走入人们的视线并已经成为了教育界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主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方面去阐述分层教学的科学性和必然性。从平等的角度去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给分层教学带来的影响,也呈上自己的一些关于分层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学;心理学;分层教学;研究  一、教育学方面阐述分层教学的必然性、科学性  分层教学的提出对于教学界来说是极大的进步,分层教学观
期刊
摘要:对于部队来说士兵是一切建设的基础,士兵的素质则是决定着部队整体的素质。同时士兵的各方面能力也是直接关系到在战争中能够能否取得胜利。因此其实战争中强弱的比拼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方面,人才上的差距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学生与其他的入伍适龄青年不同的是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综合素质更高,是当下军队发展的急需人才。文章对大学生征兵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征兵现状;
期刊
摘要: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加强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存在的问题,探索多维度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基本路径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摘要:世界遗产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代表了全世界所共有的财富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凝聚力。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担已经落在了新时代的年轻人身上。因此通过美术教学来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世界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本文通过讨论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与美术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了世界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的研究。  关键词:美术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专业定位精准不足、教学内容趋于雷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师素养有待提高的问题,并从结合区域文化特色,精准定位专业教学、综合区域文化资源,优化专业教学课程、借助区域资源优势,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四方面重点探讨区域文化视域下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区域文化;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前言:
期刊
摘要:大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各高校希望通过改革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创新素质培养,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体育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对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高校体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大学生;现状;创新素质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在方法和模式上都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在高等学校的传播,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涵扎根在年轻学生的心中,提升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的精神支撑力,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而增强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本课题以周家口剪纸为例研究高等学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学校;周家口剪纸  习近平主席教育
期刊
摘要:对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进行互联网+模式的继续教学,旨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改革传统继续教育方式,提升继续教育效果。本研究将参加继续及哦啊与的在职教师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面授的方式授课,实验组利用开发的软件采用网络学习的方式。結果表明采用网络进行学习,大幅度提升了学习效果,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深受在职教师欢迎。  关键词:继续教育;互联网+;体育教师;教学改革  “互联网”已经成为强国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逐渐增多,提高毕业生质量已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同时,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逐渐被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后,提出了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一些建议。  關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教学  一、引言  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的竞争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它能够
期刊
摘要: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丰富了教育途径,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而思政教育作为高校的重点教育内容积极运用网络手段进行教育创新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网络对思政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并且,现阶段高校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仍存在着网络环境不完善、教育者素质不高、思政教育缺乏创新等问题,严重影响思政教育网络化水平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积极探索思政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