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剖宫产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病时间为4个月~5年。其中,病灶处于皮下者3例,肌层者2例,侵入腹膜1例,侵入筋膜者1例。手术切除后,经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手术操作熟练细致是减少剖宫产并发症的关键,术中通过不断清洗腹盆腔和切口,使腹壁切口得到有效的保护,则能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出现。而最佳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
【关键词】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预防
由于近几年剖宫产使用率的不断升高,导致术后产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随之增大[ 1 ]。而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和预防的措施,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自2009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2岁;病灶的直径大小为0.6~4.3cm;单发病灶者4例,多发病灶者3例;全部病例均有剖宫产史,其中1例经过2次剖宫产手术;横切口者2例;腹部纵切口者5例。发病时间为剖宫产术后4个月~5年。
1.2检查 此次病例中,有5例患者经期时腹壁切口的肿块明显增大,且疼痛剧烈,经后疼痛缓解并伴肿块缩小,疼痛均能忍受,不需要止痛治疗。体检结果:肿块位于切口皮下的瘢痕处,直径大小为0.6~4.3cm,肿块质实、柔韧,其边界模糊不清,活动不灵活,有压痛或触痛感,且经期明显加重,经过抗炎和局部理疗均未出现好转。辅助检查结果:B超检查显示腹壁内肿块的回声较低,包膜不完整,且界限模糊,但盆腔检查正常。其中,1例患者未出现经期加重的腹痛,通过局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后确诊。病例手术切除部分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增生的结蹄组织内观察到子宫内膜的腺体与间质。
1.3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后的4~6天。具体的方法为:先给予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再以原剖宫产术的切口切开腹部,范围由肿块直径的大小决定。术中应使肿块完全暴露出来,以确保完整地将异位病灶切除。术中累及筋膜者4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未浸润肌层者3例。
2 结果
7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病时间为4个月~5年。其中,病灶处于皮下者3例,肌层者2例,侵入腹膜1例,侵入筋膜者1例。手术切除后,经随访未见复发。
3 讨论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2-4],并结合此次研究的结果,笔者总结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特点:(1)病例均有剖宫术史;(2)腹壁切口处均存在肿块;(3)大部分肿块与经期出现的轻度周期性的胀痛相关,且此肿块的生长速度较缓慢。(4)B超检查显示腹部切口处出现回声低而不均匀,边界模糊,且形状不规则的肿块。
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措施有:(1)要提高产程护理的质量和阴道助产的操作技能,以降低自然分娩的疼痛[5];(2)尽量避免医源性的种植,剖宫产时注意用纱布垫保护好盆腹腔,防止污染和损伤和宫腔。手术医师取出胎盘之后,要立即更换新的一次性无菌手套;此外,子宫肌层的缝合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子宫内膜层破裂;(3)缝合腹壁前,用大量生理盐水清洗腹壁切口,以有助于切口处皮肤的湿润;(4)术后要帮助产妇快速恢复身体,以增强抵抗能力。此外,还要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鼓励剖宫产术后以母乳哺育,可有助于延缓月经。
参考文献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
[2]Simone Ferrero,David J Gillott,Pier L Venturini,et al,Use of aromatase inhibitors to treat endometriosis-related pain symptoms:asystematic review [J],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2011,9:89.
[3]Oner G,Ozcelik B,Ozgun MT,et al,The effects of metformin and letrozole on endometrio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treatment agents in a rat model[J],Hum Reprod,2010,25(4):932-937.
[4]Porpora MG,Pallante D,Ferro A,et al.Pain and ovarian endometrioma recurrence after laparoscopic teeatment of endometriosis:a long-term prospective study[J].Fertil Steri,2010,(93):716-720.
[5]庞红梅,丘一伶.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113-114.
【关键词】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预防
由于近几年剖宫产使用率的不断升高,导致术后产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随之增大[ 1 ]。而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和预防的措施,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自2009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2岁;病灶的直径大小为0.6~4.3cm;单发病灶者4例,多发病灶者3例;全部病例均有剖宫产史,其中1例经过2次剖宫产手术;横切口者2例;腹部纵切口者5例。发病时间为剖宫产术后4个月~5年。
1.2检查 此次病例中,有5例患者经期时腹壁切口的肿块明显增大,且疼痛剧烈,经后疼痛缓解并伴肿块缩小,疼痛均能忍受,不需要止痛治疗。体检结果:肿块位于切口皮下的瘢痕处,直径大小为0.6~4.3cm,肿块质实、柔韧,其边界模糊不清,活动不灵活,有压痛或触痛感,且经期明显加重,经过抗炎和局部理疗均未出现好转。辅助检查结果:B超检查显示腹壁内肿块的回声较低,包膜不完整,且界限模糊,但盆腔检查正常。其中,1例患者未出现经期加重的腹痛,通过局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后确诊。病例手术切除部分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增生的结蹄组织内观察到子宫内膜的腺体与间质。
1.3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后的4~6天。具体的方法为:先给予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再以原剖宫产术的切口切开腹部,范围由肿块直径的大小决定。术中应使肿块完全暴露出来,以确保完整地将异位病灶切除。术中累及筋膜者4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未浸润肌层者3例。
2 结果
7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病时间为4个月~5年。其中,病灶处于皮下者3例,肌层者2例,侵入腹膜1例,侵入筋膜者1例。手术切除后,经随访未见复发。
3 讨论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2-4],并结合此次研究的结果,笔者总结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特点:(1)病例均有剖宫术史;(2)腹壁切口处均存在肿块;(3)大部分肿块与经期出现的轻度周期性的胀痛相关,且此肿块的生长速度较缓慢。(4)B超检查显示腹部切口处出现回声低而不均匀,边界模糊,且形状不规则的肿块。
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措施有:(1)要提高产程护理的质量和阴道助产的操作技能,以降低自然分娩的疼痛[5];(2)尽量避免医源性的种植,剖宫产时注意用纱布垫保护好盆腹腔,防止污染和损伤和宫腔。手术医师取出胎盘之后,要立即更换新的一次性无菌手套;此外,子宫肌层的缝合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子宫内膜层破裂;(3)缝合腹壁前,用大量生理盐水清洗腹壁切口,以有助于切口处皮肤的湿润;(4)术后要帮助产妇快速恢复身体,以增强抵抗能力。此外,还要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鼓励剖宫产术后以母乳哺育,可有助于延缓月经。
参考文献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
[2]Simone Ferrero,David J Gillott,Pier L Venturini,et al,Use of aromatase inhibitors to treat endometriosis-related pain symptoms:asystematic review [J],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2011,9:89.
[3]Oner G,Ozcelik B,Ozgun MT,et al,The effects of metformin and letrozole on endometrio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treatment agents in a rat model[J],Hum Reprod,2010,25(4):932-937.
[4]Porpora MG,Pallante D,Ferro A,et al.Pain and ovarian endometrioma recurrence after laparoscopic teeatment of endometriosis:a long-term prospective study[J].Fertil Steri,2010,(93):716-720.
[5]庞红梅,丘一伶.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