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贫困家庭的青少年作为家庭与社会的依赖者,其生存发展的现状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本文对浙江省各地区对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救助管理的先进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贫困家庭 贫困青少年 社会救助
一、导论
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是城市贫困问题和青少年问题相交叉的一个领域。城市贫困家庭是指拥有城市户籍,收入低于平均标准,从而其家庭成员缺乏生活中基本物质资料以及社会中支持个人发展的资源。贫困家庭环境下成长的贫困青少年无论在身心还是外部环境上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在救助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工作中实务型救助和政策型救助同等重要。在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与青少年问题都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社会救助工作路径探索
为了更好地维护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权益,让其在人生最关键的阶段被爱包围,茁壮成长,相关政府部门可对其救助工作进行相关改进。
(一)建立完善城市贫困家庭儿童的信息资料库。上述的几个较为成功的案例都有建立资料库的经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福利保障政策都是以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基本信息资料作为基础。掌握第一手全面准确的资料是解决该城市贫困家庭儿童问题的关键因素, 但是在信息采集分析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主要因为对信息的掌握度不够,以及在分析解决信息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科学。因此有些地区城市会出现对部分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忽视的现象。在此方面,相关部门应重视不同学科交叉交流的重要性,广泛吸引各领域的人才,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将资源利用率发挥最大化,才可确保信息资料收集与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政府在采集信息的同时应同步建立青少年的个人账户,该账户可包含其基本信息、生活、教育、医疗、心理等各类评估档案,此法有助于对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评估,从而方便相关部门或组织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服务。
(二)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上文通过分析发现了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在享受社会保障政策上对原始家庭极具依附性,政府很少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救助政策,而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是不可忽视的较为重要的困难群体。政府相关部门应将该群体从相关优惠政策的享有群体中逐步剥离出来,推动建立一套专门针对贫困青少年的权益保障的政策体系。其内容也应当尽力覆盖到与该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中,如教育、健康医疗、营养、环境、文化等。在救助活动上,首先在实务型救助上,应当将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群体独立化,单独给予其现金补贴,从而缓解原始家庭的生活负担,这一做法也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的消极影响。现金补贴可围绕其身体、营养、学习或医疗等相对较高的需求进行定期发放。其次,政府可以发挥其职能,推动对该群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的一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大力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共同为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生活补贴。实务型和政策型救助相结合,将会大大缓解贫困家庭的压力,也避免了贫困家庭青少年在生活中的需求不足,最有效地保障了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应有的权利。
教育政策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除学费、杂费,对困难家庭孩子发放补贴。然而,由于教育成本日渐提高,青少年的教育开支要远远不止国家减免的费用,由于人们的教育意识不断提高,相应的课外书本费,补课费等教育费用都相继水高船长。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减免力度,增大救助范围,提高补贴费用等,以缓解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在此方面的困境。
医疗健康救助政策上,大部分青少年的医疗保险都依附于监护人,受优惠的病种数量较少,所以可扩大优惠病种范围;其次,建立青少年专项医疗保险体系,使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可以独立地、切实地享受医疗政策的优惠;最后,对城市贫困区的医疗设施与社区医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医疗条件,对贫困青少年进行日常体检与治疗,避免生病后的消极对待现象的产生。
(三)丰富服务内容,挖掘社会服务机构潜能。如今我国致力于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只能发挥其宏观作用,为各基层的保障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或者是通过购买外包服务去实施保障救助工作。所以此时基层部门比如各大社区,以及社会服务机构在保障救助工作中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不同于基层的社区部门,在社会组织中有大量的专业型人才,领域跨度大、种类多,工作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应变力,另外其务质量也有各方的监督與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作质量。然而,社会服务组织机构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成熟度不够,各个组织间联系较为分散,甚至有的组织机构有经费的局限,这些现状导致了其不能全面解决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所以首当其冲地是要着力构建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系统网络中心点,以此为中心科学地合理地调配各大组织间的资源,以及促进各组织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及时有效地为其所在区域的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为了防止各大社会组织内部腐败,应对其建立严格合理的监督考核评估体系。
同时,社区基层部门也要发挥其职能,为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保障救助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发放政府补贴从而缓解贫困家庭的生活压力,正确及时处理监护人或青少年的生活或心理问题,尽可能地帮助贫困青少年的学业、医疗困境。可在社区内成立心理咨询服务站,针对该社区内贫困家庭青少年缓解沮丧、自卑、焦虑或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困境;成立一对一帮扶团体,深入帮助有特殊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比如有网瘾、暴力倾向等行为;在日常居委会工作人员可积极与青少年或监护人进行交流沟通,促使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协助他们或监护人发掘青少年特殊能力,帮助其正确地协调人际关系,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歧视知觉比贫困更值得关注—从两者对贫困与非贫困儿童行为的影响来谈[J].中国特殊教育.2011(07).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困境儿童儿童分类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GH018,指导老师:郅玉玲。
【关键词】 城市贫困家庭 贫困青少年 社会救助
一、导论
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是城市贫困问题和青少年问题相交叉的一个领域。城市贫困家庭是指拥有城市户籍,收入低于平均标准,从而其家庭成员缺乏生活中基本物质资料以及社会中支持个人发展的资源。贫困家庭环境下成长的贫困青少年无论在身心还是外部环境上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在救助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工作中实务型救助和政策型救助同等重要。在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与青少年问题都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社会救助工作路径探索
为了更好地维护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权益,让其在人生最关键的阶段被爱包围,茁壮成长,相关政府部门可对其救助工作进行相关改进。
(一)建立完善城市贫困家庭儿童的信息资料库。上述的几个较为成功的案例都有建立资料库的经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福利保障政策都是以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基本信息资料作为基础。掌握第一手全面准确的资料是解决该城市贫困家庭儿童问题的关键因素, 但是在信息采集分析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主要因为对信息的掌握度不够,以及在分析解决信息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科学。因此有些地区城市会出现对部分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忽视的现象。在此方面,相关部门应重视不同学科交叉交流的重要性,广泛吸引各领域的人才,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将资源利用率发挥最大化,才可确保信息资料收集与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政府在采集信息的同时应同步建立青少年的个人账户,该账户可包含其基本信息、生活、教育、医疗、心理等各类评估档案,此法有助于对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评估,从而方便相关部门或组织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服务。
(二)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上文通过分析发现了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在享受社会保障政策上对原始家庭极具依附性,政府很少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救助政策,而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是不可忽视的较为重要的困难群体。政府相关部门应将该群体从相关优惠政策的享有群体中逐步剥离出来,推动建立一套专门针对贫困青少年的权益保障的政策体系。其内容也应当尽力覆盖到与该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中,如教育、健康医疗、营养、环境、文化等。在救助活动上,首先在实务型救助上,应当将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群体独立化,单独给予其现金补贴,从而缓解原始家庭的生活负担,这一做法也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的消极影响。现金补贴可围绕其身体、营养、学习或医疗等相对较高的需求进行定期发放。其次,政府可以发挥其职能,推动对该群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的一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大力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共同为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生活补贴。实务型和政策型救助相结合,将会大大缓解贫困家庭的压力,也避免了贫困家庭青少年在生活中的需求不足,最有效地保障了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应有的权利。
教育政策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除学费、杂费,对困难家庭孩子发放补贴。然而,由于教育成本日渐提高,青少年的教育开支要远远不止国家减免的费用,由于人们的教育意识不断提高,相应的课外书本费,补课费等教育费用都相继水高船长。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减免力度,增大救助范围,提高补贴费用等,以缓解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在此方面的困境。
医疗健康救助政策上,大部分青少年的医疗保险都依附于监护人,受优惠的病种数量较少,所以可扩大优惠病种范围;其次,建立青少年专项医疗保险体系,使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可以独立地、切实地享受医疗政策的优惠;最后,对城市贫困区的医疗设施与社区医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医疗条件,对贫困青少年进行日常体检与治疗,避免生病后的消极对待现象的产生。
(三)丰富服务内容,挖掘社会服务机构潜能。如今我国致力于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只能发挥其宏观作用,为各基层的保障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或者是通过购买外包服务去实施保障救助工作。所以此时基层部门比如各大社区,以及社会服务机构在保障救助工作中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不同于基层的社区部门,在社会组织中有大量的专业型人才,领域跨度大、种类多,工作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应变力,另外其务质量也有各方的监督與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作质量。然而,社会服务组织机构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成熟度不够,各个组织间联系较为分散,甚至有的组织机构有经费的局限,这些现状导致了其不能全面解决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所以首当其冲地是要着力构建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系统网络中心点,以此为中心科学地合理地调配各大组织间的资源,以及促进各组织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及时有效地为其所在区域的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为了防止各大社会组织内部腐败,应对其建立严格合理的监督考核评估体系。
同时,社区基层部门也要发挥其职能,为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保障救助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发放政府补贴从而缓解贫困家庭的生活压力,正确及时处理监护人或青少年的生活或心理问题,尽可能地帮助贫困青少年的学业、医疗困境。可在社区内成立心理咨询服务站,针对该社区内贫困家庭青少年缓解沮丧、自卑、焦虑或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困境;成立一对一帮扶团体,深入帮助有特殊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比如有网瘾、暴力倾向等行为;在日常居委会工作人员可积极与青少年或监护人进行交流沟通,促使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协助他们或监护人发掘青少年特殊能力,帮助其正确地协调人际关系,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歧视知觉比贫困更值得关注—从两者对贫困与非贫困儿童行为的影响来谈[J].中国特殊教育.2011(07).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困境儿童儿童分类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GH018,指导老师:郅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