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m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汝新,1958年生于鞍山,文学评论家、作家,曾任《文艺报》编辑、辽宁省文艺理论研究室任主任、《艺术广角》杂志主编。在《文艺报》《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自由谈》《南方文坛》等报纸杂志发表文学理论、评论文章三百余篇,有多篇入选全国、省各类选集,结集出版《跌入低谷与走出困境的文学》《守望“后新时期”文学》《消费时代、欲望与纯文学》三部文学理论、评论集,2001年获“第二届辽宁文学奖评论奖”。另有散文集《无法告别》、长篇纪实文学《黑太阳》、长篇小说《风尘或关于三个女人故事的小说写作始末》《卡萨布兰卡》出版。


  “笔墨”当“从于心也”
  中国画何以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衰落,这当然与意识形态的规约有直接关系;但最重要的因素我以为还是中国画的传统过于深厚与强大,没有强大的思想与精神的力量是很难摆脱它的束缚与影响的。在我看来,中国画与京剧在艺术精神与方法上极其相似,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假定性与程式化。设色(包括随类赋彩)与留白就是一种艺术的假定性,而各种皴法、笔法、构图及散点透视等则已经达至审美程式化的境界。这为后世的画家无疑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阻碍,在当代中国画作品中若能读到哪怕是一星半点的突破与创新都让我们为之激动不已。即便是这样的作品,其与社会现实生活也相去甚远,更不要说为当下社会思想与精神建构提供动力了。石涛何以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而不是说“搜尽皴法打草稿”?显然是在强调生活本身对画家的重要性。石涛最重要的思想其实体现在“夫画者,从于心也”。如果说前者强调的是方法,那么后者则道出了艺术创作最为核心的本质与规律,堪称艺术之圭臬。没有崭新的创造,“笔墨”当然只能是吴冠中先生的骇世之言“等于零”。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美国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一个作家的成长与作品风格的形成,多少在阅读上都会受到前辈大师的影响,因而产生焦虑,并另图他计摆脱。也就是说,他必须在阅读时不断“误读”,然后产生“误囚”,才能另出新意,摆脱影响的焦虑。“误读”不是读错了,而是颠覆性破坏与创造。中国画画家如何摆脱巨大的传统带来的影响的焦虑,在世界美术的背景里进行崭新的创造,无疑是一个一直无法实现的时代性主题。近年来,中国画界在高调倡导回归传统及艺术价值观的时候,似乎有意规避了这种声音,这显然是一个颇值商榷的方向性的命题。郎绍君针对中国山水画提出的几个问题我以为对当下中国画创作极为重要,理应引起中国画界的深思与追究——“画家该如何回应这个巨变的世界?当代山水画的精神追求指向哪里?‘现代性’与山水画的历史传统是什么关系?”如果我们在创作中不能回答这些问题,说中国画已经达到了什么高度,不是欺世便是自欺。


  水墨之缘与“一塘莲”


  对文学和绘画的喜爱都始于少年,遗憾的是那不是一个文学与艺术的年代。之所以后来能走上文学之路,是因为那时通过同学与邻居还能借到一些有关文学的书籍与杂志;而钱松岩先生写的一本小薄册子《砚边点滴》则让我与绘画结缘,那是1973年。进入80年代后,文化状况虽然彻底改观,我也只是读画,而不曾拜师研习。涉笔水墨是在三十年后的2004年,没有想当画家,只是水墨的意趣让我有些迷恋;但2005年我调任《艺术广角》杂志,只身去了沈阳后,便没有时间和雅兴再在宣纸上涂抹了。二次捡起水墨则是七年后的2012年,那一年我调回鞍山,但在一年半的等待工作的时光里,我有闲浸润在了墨韵茶香之中,直至今日,似已不能自拔。对莲的喜爱不知道是始自艺术还是源于生活,我想,最真实的境况当是混搭的结果。并不在意具象的细腻描摹,更多的是一种印象与心境的表达,一种对水墨未知的想象与莫名的冲动。我总是在或想到一个画面,或想到一种色彩,或想到一种构图,甚至于什么也没想,就是觉得有一种要涂抹几笔的情绪的时候,才让水和墨在宣纸上皴擦和晕染,当时的茫然与无措便渐渐地在清晰起来的画面中随风飘散。读过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我便想,绘画是不是也在他乡呢?





其他文献
马努埃尔、路易斯和阿尔贝尔多一起在马德里上的学。马努埃尔学医,另外两人学习法学。三人年龄相当,加上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基本同时毕业,随即便分奔东西,各自安身立业了。马努埃尔去了巴塞罗那,路易斯到了塞维利亚,只有阿尔贝尔多去了埃斯特雷马杜拉[1]的一个贫穷的地方。大家说好要常通信,头几年也都说到做到,直到阿尔贝尔多第一个失信爽约。不论是马努埃尔还是路易斯都再也没有收到他的一点儿消息。尽管两人都不断地给
期刊
“后先锋文学”指的是1990年代中后期崛起的一批作家,诸如夏商、葛红兵、李洱、李冯、韩东、朱文、海力洪、东西、鬼子等等。他们一方面并轨于包括“先锋文学”在内的转型之辙,一方面又重辟讲述“中国故事”的多种可能。  如果说“先锋文学”剥裸了语言包孕万千的感官世界,那么“后先锋文学”则将语言与自我认知、历史记忆、成长经验、生活世界等层面拓耘至更广袤更深邃更丰美的故事层面,从而显得自尊自信、自洽自足。毕竟
期刊
岁月漫长,飞驰闪现,偶尔忆起解放战争年代,行军时走得腿酸脚乏,只想坐地歇息,大嗓门的领队唱起:向前,向前,向前……大家随之齐唱起这冲锋号似的音律,振奋了精神,驱赶了疲劳,迈开大步,向前行进。  战场反攻,捷报频传。我们群起抢捷报、挽臂迈大步,又高唱起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那高昂激越的旋律,那铿锵有力的节奏表达出我们迎接胜利的喜悦和乘胜前进、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力量。就这样不停地唱
期刊
题记:“……围绕着它,和它有关的都是从往事里抓出来的片段回忆,在随想里留下来的思绪点滴。”(赫尔岑:《往事与随想》)  前记: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回忆舒群的文章,题目是《我记忆中的著名作家舒群》,其中有几处提到我与舒群“合作”,整理他的《中国话本书目》这件事。文章这样写道:  问:您的《中国话本书目》一书是否写完?  答:哪里写得完呢?连个房子也没有(那时舒群在北京寄居旅馆之中)。多亏那些年,在农村
期刊
1  吃晚饭的时候,院长胡建平让李功达去他的办公室一趟。李功达正往嘴里扒着饭,脑袋倏地从桌沿边抬起,又赶紧低垂,神色有那么一丝慌乱,捏着筷子的手不易觉察地抖动了一下。他的腮帮被塞得鼓鼓的,往外跑,他很想快速答应一声,然而急骤的吞咽,令他的脖子给哽得伸长。  晚上在医院食堂吃饭的人不多,除了值班医生,大都回去了。住在镇街上的回了家,住在乡下的回了乡下。李功达住在镇街上,他的妻子在镇中学教书。  胡建
期刊
1  我从来不把那个和我有着八分之一血缘关系的女人称呼为外祖母,我觉得那是种很书面的称呼,缺少一种亲近感。更不会像南方人那样,嗲声嗲气地喊上一声“外婆”。在我老家方庄,那样会让人笑掉大牙的。我们方庄人会直统统地喊“姥姥”,甚至干脆省略去一个字,直接喊“姥”。“姥,我渴了”“姥,我饿了”“姥,我回来啦”。  我姥姥出生时,中国正掀起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那就是世人瞩目的辛亥革命。虽然辛亥革命后颁布了废
期刊
和大草原待在一起  当无路可退  这将是我们最后的家园  和草们待在一起  和善良待在一起  和手无寸铁的牛羊待在一起  迎接,日出与日落  人类的血腥  终将堕落  欲望,枷锁,刀剑  一场焚烧,并不需要  很多根  火柴  就像草原的命名  我看见草里  埋藏的黄金  草的欢乐,所费不多  不像人,总是无法安静  在苦海与彼岸  永无休止地  纠缠  其实,一生的征尘  也只是,那么一闪  一
期刊
白裙子  这是一张1939年的老照片  一条白色的长裙,踩在玫瑰花瓣上  在牧师面前,一切都显得格外庄严和神圣  这些的确与我无关  可我分明看到了感伤部分。那些誓言  被弥漫的硝烟  遮蔽  乞力马扎罗的雪  母亲的枕头破碎了  一地的残片,瞬间变成了羽毛的飞翔  我在担忧中  做着梦醒时的梦  一只夜莺,冲破阴阳阻隔  载着母亲,向着乞力马扎罗  飞去。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笔下的殿堂  它
期刊
秋天的挽歌  这一夜我被风裹挟  进入无人之地  在宽大的叶子里寻找出路  在枝枝杈杈的脉络里探明身世  四周鸦雀无声  我被一块石头绑架  我的命运结满晶莹的葡萄  我的思想开满山村的野花  肆虐的风打落秋天的果实  满地的影子堆积成一条幽暗的河流  我虚空的思想纷纷跌倒于水面  天空迅速膨胀  大地失去颜色  世界被一个巨大的谎言包围着  这一夜我成了自己的俘虏  我在空旷的山林中穿行  越过
期刊
把诗写得见情怀容易见筋骨最难  日暮乡关、阴晴圆缺、星垂平野、流光抛人、草木含情、世间百味……在诗人眼里,别有一番情怀能见度。但筋骨需要力量,需要思想饱和度,所以宁明这样的诗人难得!  宁明已经习惯了用诗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他是少有的那种感性理性交互得恣肆又克制的诗人,诗很短意味很长。他的优秀在于,每首诗里,总有一个意象奇瑰的情绪爆破点,读到那儿,你会心中一凛,共鸣的涛声四起。  说起来都是司空见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