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跑显然以速度为主,但被列入短跑行列的有:100米、200米、400米,其要求的速度与速度耐力的侧重点又不尽相同。以100米为例,与其成绩相关系数最大的是最高速度与最高速度的维持能力。因此,我们训练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最高速度与最高速度的保持能力上。一般来说,速度训练必须要放在运动员不疲劳时进行,大多放在休息后的第一天、第二天。还有的放在调整后的第一天,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也有的是第一天以短跑技术为主,第二天以节奏训练、小强度为主,第三天强度训练为主,这样,在速度训练整个过程中,让运动员始终都保持良好的状态。
目前速度训练多采取各种形式的、各种强度的、各种距离的重复跑,且每个跑之间完全休息,否则就变成练速度耐力了。
各种形式的重复跑有:上、下坡跑,牵引跑,拖重物跑,穿沙短裤跑,平跑等等。
由于上坡有一定的角度,又要克服重力的作用,要想保持一定的速度,就必须把髋打开跑,而且大腿必须高抬,并要求比平跑更小的后蹬角度,这些,对提高平跑的速度是有相当裨益的。而且,上坡跑操作又简单,特别是在基础训练时期。更为广大教练员广泛采用。
下坡跑虽比平跑能获得更高的频率与更大的步幅,能提高皮质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加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可是,下坡跑时,由于重力的协同作用与跑进方向下降,致使下坡跑的后瞪的角度比平跑大,打髋的力度与大腿前摆的高度皆比平跑要小。这些因素,是对平跑相当不利的。尽管有许多训练书籍中,多多宣扬下坡跑的妙处,我虽然也经常采用,但用的比例比上坡跑少了许多。
采用上、下坡跑发展速度素质时。一定要注意:上、下坡的角度不宜太大,因为一切跑都是为平跑服务的,与平跑的发力肌群、发力方向与动作结构不能有太大的区别,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上、下坡跑之后,一定要进行几组平跑练习,这样,即保持了平跑动作的不变形,又能把上、下坡跑的优势,很好的迁移到平跑中去。
牵引跑能克服上、下坡跑对平跑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扩大上、下坡跑对平跑的一些有利因素,是一种更好的训练速度素质的手段。但是牵引跑搭配队员的速度素质要适应,相差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这又给训练带来了一些不便因素,需要教练员很好地把握。
拖重物跑时,一般来说重物的重心比人的重心低,长期进行拖重物跑,易使队员形成过往上发力的动力定型。因此,拖重物跑后一定要进行几组平跑。
穿沙短裤跑,加大训练强度的同时,依然保持身体重心的位置不变,不像穿沙背心跑,使身体重心的位置上移,长期练习,易使平跑的动作技术变形。
虽然跑的形式多元,可以这样认为,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跑,没有什么比直接平跑,更利于短跑队员的速度素质的发展。但要坚持训练手段与训练形式的多样化,这对查漏补缺,完善动作技术,协调能力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各种强度的重复跑,一般为80%~100%的负荷强度。刚开始训练与赛后调整恢复期,大多强度较小,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强度逐渐增大,比赛期强度最大。有些书上说得好,强度是训练的灵魂,强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过多的小强度训练。肯定对速度素质的影响不大,全部使用中等强度,对速度素质的提高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大面积地采用大强度,势必会造成神经系统的过度疲劳,一个队员长期地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中,队员将很快失去“生命”。
并且,过多的大强度练习。还会造成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出现“速度障碍”。因此,速度练习一定要注意大、中、小强度的协调配合。
100米主要比的是最高速度与最高速度的维持能力。百米速度练习以大于60米距离为宜。因为只有跑了60米左右,才能发挥自己的最高速度。
当然,并不是不要练习30米,它对快速起跑与起跑后的疾跑是相当有益的。
200米与100米的训练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更强调最高速度的保持能力,突出速度耐力训练的比重,200米队员除了要进行百米跑的训练外,更加大了150米到250米距离跑训练的比重。100米、200米主要由ATP~CP直接供能,而400米主要是由无氧糖酵解供能。
综观世界高手400米跑,前300米的速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最后100米差距较大,这进一步证明了400米跑速度耐力的重要性,它主要是靠糖酵解供能。
100米跑时,起动要快,疾跑稍加控制,均匀加速,发挥出最高速度,并且保持它跑完全程;200米跑一般采用98%的强度跑前100米,下弯道时,保持速度惯性跑几步,最后全力冲完全程;400米跑匀速跑完全程,最后筋疲力尽,对个人来说,成绩将是最好的,水平越高的400米选手,后200米与前200米差距越小:所以要努力减少后200米与前200米之间的差距,增强队员机体的抗乳酸能力,提高400米跑的水平。
目前速度训练多采取各种形式的、各种强度的、各种距离的重复跑,且每个跑之间完全休息,否则就变成练速度耐力了。
各种形式的重复跑有:上、下坡跑,牵引跑,拖重物跑,穿沙短裤跑,平跑等等。
由于上坡有一定的角度,又要克服重力的作用,要想保持一定的速度,就必须把髋打开跑,而且大腿必须高抬,并要求比平跑更小的后蹬角度,这些,对提高平跑的速度是有相当裨益的。而且,上坡跑操作又简单,特别是在基础训练时期。更为广大教练员广泛采用。
下坡跑虽比平跑能获得更高的频率与更大的步幅,能提高皮质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加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可是,下坡跑时,由于重力的协同作用与跑进方向下降,致使下坡跑的后瞪的角度比平跑大,打髋的力度与大腿前摆的高度皆比平跑要小。这些因素,是对平跑相当不利的。尽管有许多训练书籍中,多多宣扬下坡跑的妙处,我虽然也经常采用,但用的比例比上坡跑少了许多。
采用上、下坡跑发展速度素质时。一定要注意:上、下坡的角度不宜太大,因为一切跑都是为平跑服务的,与平跑的发力肌群、发力方向与动作结构不能有太大的区别,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上、下坡跑之后,一定要进行几组平跑练习,这样,即保持了平跑动作的不变形,又能把上、下坡跑的优势,很好的迁移到平跑中去。
牵引跑能克服上、下坡跑对平跑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扩大上、下坡跑对平跑的一些有利因素,是一种更好的训练速度素质的手段。但是牵引跑搭配队员的速度素质要适应,相差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这又给训练带来了一些不便因素,需要教练员很好地把握。
拖重物跑时,一般来说重物的重心比人的重心低,长期进行拖重物跑,易使队员形成过往上发力的动力定型。因此,拖重物跑后一定要进行几组平跑。
穿沙短裤跑,加大训练强度的同时,依然保持身体重心的位置不变,不像穿沙背心跑,使身体重心的位置上移,长期练习,易使平跑的动作技术变形。
虽然跑的形式多元,可以这样认为,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跑,没有什么比直接平跑,更利于短跑队员的速度素质的发展。但要坚持训练手段与训练形式的多样化,这对查漏补缺,完善动作技术,协调能力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各种强度的重复跑,一般为80%~100%的负荷强度。刚开始训练与赛后调整恢复期,大多强度较小,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强度逐渐增大,比赛期强度最大。有些书上说得好,强度是训练的灵魂,强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过多的小强度训练。肯定对速度素质的影响不大,全部使用中等强度,对速度素质的提高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大面积地采用大强度,势必会造成神经系统的过度疲劳,一个队员长期地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中,队员将很快失去“生命”。
并且,过多的大强度练习。还会造成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出现“速度障碍”。因此,速度练习一定要注意大、中、小强度的协调配合。
100米主要比的是最高速度与最高速度的维持能力。百米速度练习以大于60米距离为宜。因为只有跑了60米左右,才能发挥自己的最高速度。
当然,并不是不要练习30米,它对快速起跑与起跑后的疾跑是相当有益的。
200米与100米的训练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更强调最高速度的保持能力,突出速度耐力训练的比重,200米队员除了要进行百米跑的训练外,更加大了150米到250米距离跑训练的比重。100米、200米主要由ATP~CP直接供能,而400米主要是由无氧糖酵解供能。
综观世界高手400米跑,前300米的速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最后100米差距较大,这进一步证明了400米跑速度耐力的重要性,它主要是靠糖酵解供能。
100米跑时,起动要快,疾跑稍加控制,均匀加速,发挥出最高速度,并且保持它跑完全程;200米跑一般采用98%的强度跑前100米,下弯道时,保持速度惯性跑几步,最后全力冲完全程;400米跑匀速跑完全程,最后筋疲力尽,对个人来说,成绩将是最好的,水平越高的400米选手,后200米与前200米差距越小:所以要努力减少后200米与前200米之间的差距,增强队员机体的抗乳酸能力,提高400米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