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直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网络教室互动教学、“任务驱动”法教学等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任务驱动形式教学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围绕一个个典型的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它要求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任务驱动”设计要有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应避免抽象或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使教师和学生都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实际任务来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探索。如在教学PowerPoint“插入背景、声音”一课时,把教学任务融入一张音乐贺卡中。把事先准备好的音乐贺卡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头脑中就有初步的印象,接着分析贺卡的结构:哪些部分用艺术字,哪些部分用普通字;哪些地方是剪贴画,哪些地方是文件中的图画;哪些是文本框,哪些是自选图形;哪些地方须进一步地完善,在电脑中的音乐、背景该如何放到贺卡中来。通过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任务就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时,我讲各部分的具体操作方法,讲时以点拨为主,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和审美观点。
二、小组合作形式教学
自古以来就有人提倡合作学习的观点,“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中表示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受到相当的重视,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形式,形成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学生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那么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教学呢?
首先,合理分组,就是把学生从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形成合作小组,选好组长。组长要选择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担任,这一点是关键。其次,要选好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如《网络与道德》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效果会更好一些。在这一课教学时,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分组就“网络与道德”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谈起网络,不同层次的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学生眼里的网络世界和成人的是不相同的。这就为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很多精彩的话题。最后,我联系实际举了一些案例,如学生的网友约会,少年黑客,网吧里的案件,等等,把这些案例解剖成一个个小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让同学理解《全国青少年文明网络公约》。
简而言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堂课,我们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更应该考虑的是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否匹配,是否有更适合的方式。
三、分层次形式教学
信息技术上机辅导教学,其目的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普遍提高。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入分层次教学手段,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潜能,老师应结合他们的实际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既让优学生吃得饱,又让后进生吃得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找到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老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如在教学《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单元中,老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在文章中设计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计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以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四、自主探究形式学习
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获取知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爱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爱好是探求知识熟悉事物的推动力。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上升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突出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地方。如在上“因特网上信息搜索”這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各自对“艾滋病”的各种知识所产生的种种疑问,独立自立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因特网上对产生的疑问进行检索,从而解决问题,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信息素养。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究,总之,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创造更多更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任务驱动形式教学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围绕一个个典型的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它要求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任务驱动”设计要有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应避免抽象或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使教师和学生都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实际任务来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探索。如在教学PowerPoint“插入背景、声音”一课时,把教学任务融入一张音乐贺卡中。把事先准备好的音乐贺卡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头脑中就有初步的印象,接着分析贺卡的结构:哪些部分用艺术字,哪些部分用普通字;哪些地方是剪贴画,哪些地方是文件中的图画;哪些是文本框,哪些是自选图形;哪些地方须进一步地完善,在电脑中的音乐、背景该如何放到贺卡中来。通过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任务就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时,我讲各部分的具体操作方法,讲时以点拨为主,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和审美观点。
二、小组合作形式教学
自古以来就有人提倡合作学习的观点,“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中表示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受到相当的重视,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形式,形成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学生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那么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教学呢?
首先,合理分组,就是把学生从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形成合作小组,选好组长。组长要选择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担任,这一点是关键。其次,要选好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如《网络与道德》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效果会更好一些。在这一课教学时,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分组就“网络与道德”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谈起网络,不同层次的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学生眼里的网络世界和成人的是不相同的。这就为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很多精彩的话题。最后,我联系实际举了一些案例,如学生的网友约会,少年黑客,网吧里的案件,等等,把这些案例解剖成一个个小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让同学理解《全国青少年文明网络公约》。
简而言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堂课,我们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更应该考虑的是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否匹配,是否有更适合的方式。
三、分层次形式教学
信息技术上机辅导教学,其目的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普遍提高。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入分层次教学手段,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潜能,老师应结合他们的实际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既让优学生吃得饱,又让后进生吃得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找到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老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如在教学《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单元中,老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在文章中设计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计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以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四、自主探究形式学习
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获取知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爱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爱好是探求知识熟悉事物的推动力。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上升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突出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地方。如在上“因特网上信息搜索”這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各自对“艾滋病”的各种知识所产生的种种疑问,独立自立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因特网上对产生的疑问进行检索,从而解决问题,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信息素养。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究,总之,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创造更多更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