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新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政策的影响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t01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因之而开启了“中国化”的进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列宁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新闻政策对于新闻实践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变迁过程,就是对新闻事业的体制机制、宣传方针、新闻文风、传播技术等不断探索和规范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制定,深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影响。而中国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苏俄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纵观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制定,列宁主义及其新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全面的影响。①
  一、直接影响:十月革命送来了“苏俄化”的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这场胜利为当时寻求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希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俄国,开始学习列宁主义。毛泽东曾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这时的马克思主义是列宁所解释或在他的著作中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也可称为列宁主义。在列宁主义的影响下,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投入到报刊事业,将苏俄的十月革命讴歌为“庶民的胜利”。自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被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超越了众多时兴的‘主义’,成为我国思想的主流,并由此产生出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③刘少奇曾谈到,“我们中国党的建设,一开始在主观上就是按照列宁的原则和道路进行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些组织原则,在我们多数的党员中就能背诵出来。”④由此观之,列宁主义在中国人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列宁的新闻思想自然而然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苏联模式”对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制定产生了直接影响。
  此后,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7月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参加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際。受列宁所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充满“苏俄”特色。⑤在列宁拟定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一文中,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党的出版物应由共产党人来主导。第十二条则指出: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受党监督,是党的下属机构。这些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在“以俄为师”的政策取向上,对我党的新闻政策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二、全面影响:新闻政策制定借鉴“苏联模式”并实现“中国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了全面学习苏联的进程。苏联的新闻业务规范、新闻管理机制、组织架构被中国共产党沿用,列宁对于苏联新闻事业的诸多论述对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全面影响。
  (一)党性原则:从“齿轮和螺丝钉”到“党媒姓党”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列宁对报纸的党性原则做出了整体阐述,并率先使用“党性”定义党的报刊性质。1905年列宁发表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出了报刊工作是无产阶级政党总体事业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此外,列宁还特别指出报刊工作人员要贯彻党性原则,刊发的文章内容要与党的主张高度一致。在将“党性”确立为报刊的指导思想后,列宁还指出报刊应由党组织统领,党的新闻事业体系是党组织的一个部门机关,因此必须接受党组织的监督。⑥
  列宁将新闻工作视为社会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新闻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中共“一大”和“二大”决议,对创办党报党刊的条件及要求以及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党报党刊的共产主义性质等都作出明确指示。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出版物都应该受党中央监管,均不能刊发与党的主张与思想相违背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就对“党管新闻”等基本新闻政策和新闻理念有了正确认识,并以文件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实际上,党不仅在“一大”“二大”决议中确立了基本的新闻管理政策,还在新闻实践中采取了诸多行动举措,使得党领导下的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党的政治主张的“喉舌”。例如,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毛泽东就引用了列宁报刊是社会主义“齿轮”和“螺丝钉”的原话,强调报刊应为人民大众服务。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办报经验,1944年的《解放日报》在纪念创刊一千期的社论中将其总结为“全党办报”四个大字,毛泽东又将其进一步阐释为党的出版物是党组织的喉舌,各级党组织要善用党的出版物来指导工作。这一思想在党的早期办报活动中就有所实践和表述,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管理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性原则”仍然是党的媒体的基本遵循。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这是由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地位所决定的,“党媒必须姓党”对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和使命作了明确定位。⑦
  (二)人民性原则:从“文艺属于人民”到“以人民为中心”
  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人民性是列宁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和文艺一样都涉及意识形态,列宁在与德国共产党领袖的谈话中曾明确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这一科学论断,丰富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内涵。此外,列宁曾指出,“思想一经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力量。”⑧通过宣传鼓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可以有效地将人民群众团结组织起来。他通过报刊组织人民群众,借助人民的力量反对沙皇专制。此外,列宁也主张从事报刊宣传的新闻工作人员也应由人民群众组成,强调新闻工作不能由少数知识分子专属,应该让每一个有才能的工人都参与到新闻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报刊站稳脚跟,⑨才能深入群众来引导教育群众。列宁还就报刊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关系作出阐释。他指出党报对领导人的政治报道应体现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无产阶级的报刊应多多关注工农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列宁的这一思想成为我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源头。⑩   列宁将人民性视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特性,对我党新闻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民性”便成为我党新闻事业的基本遵循。例如,1942年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时就明确提出:报纸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他们的生活和需求。1948年,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党的报纸要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要靠全党来办。以此作为提高报纸报道质量的手段之一。此外,毛泽东还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时常思考报纸刊发的文章是写给谁看的问题,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群众生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邓小平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江泽民曾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新闻宣传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倡导“三贴近”原则,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宣传思想工作要学会接地气,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性的内涵做了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在2016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首次提出了“网络群众路线”,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善用网络,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三)典型报道:从“树立好的榜样”到“正面宣传为主”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报纸应承担起介绍榜样的任务。他在1918年初撰写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报纸宣传中应树立好的榜样,并将坏人坏事‘登上黑榜’”。1918年9月,列宁又在《论我们的报纸的性质》中提到:报刊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典型事例教育群众。在列宁典型报道思想的指导下,苏联的报刊开始广泛树立典型,开展典型报道,通过榜样的力量指导社会实践。例如,斯达哈诺夫、安格林娜等人在工农业领域的先进事迹就被广为宣传。后来,列宁又开始提倡“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将苏联的典型报道推向高潮。
  中国共产党的典型报道原则深受列宁“榜样的力量”思想影响。例如,毛泽东在1953年要求报刊工作要重视典型报道,在报纸上揭发坏人坏事,表扬好人好事。此后,他又在1955年主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该书收集了175个典型事例,是我国典型报道的典范之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毛泽东的倡导和示范之下,我国的典型报道不仅成为各大媒体常用的新闻体裁,更成为我党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和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当时的宣传报道中推出了焦裕禄、雷锋等一大批榜样人物。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党的报刊应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党的报刊、广播和电视都应将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各级新闻媒体成功塑造了一批企业家典型和改革先锋,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江泽民也非常重视典型宣传。2006年,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媒体要加强先进典型的报道,注重宣传引导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这也是对列宁“榜样的力量”思想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面宣传为主”的典型报道方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中得到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在2016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要加强网络环境中的正面宣传,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自此“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扩展到网络媒体领域。此后,女校长张桂梅、抗疫英雄钟南山等典型人物被媒体广泛报道,“学习典型”在新时代蔚然成风。
  (四)工具论:从“社会主义建设工具”到“为中心工作服务”
  列宁的新闻思想在十月革命后产生了变化。十月革命前,列宁指出报刊的主要任务是鼓动群众,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工人政权建立后,他又指出把报纸由政治斗争的工具转变为经济建设的工具,将劳动问题置于首位。1918年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报刊应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这成为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报刊工作的基本思想。列宁认为报刊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他主张党报要改进宣传内容,增加经济新闻,实现对群众的经济教育。此后,他又在1918年9月撰写的《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一文中强调:报刊应充分发挥其作为对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工具作用,向广大群众介绍新的劳动方式。
  列宁报纸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工具”的思想,极大影响了我党新闻政策的制定。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斗争形势,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积极主动、机动灵活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动员,争取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发表《新闻工作要为生产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一文,提出通讯社、报社等新闻宣传部门的工作应紧紧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自此,新闻工作的重心开始转向生产建设上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开展了三大改造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制度。针对这一国内环境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于1950年5月1日发布《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其中强调全国报纸应大量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并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以适应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确立了以经濟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因此关于经济建设的新闻报道开始占据各大媒体,新闻宣传工作也开始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邓小平在1984年给新华社创办的《经济参考报》题词时,写到“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这一题词为新闻媒体助推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江泽民、胡锦涛也非常重视新闻宣传为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新闻宣传工作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使命。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定“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体制机制:从“机关报”到“治国利器”
  列宁指出,党报作为宣传国家主流思想的主阵地,必须严格接受党的监督和领导,且报刊必须由可靠的共产党人来主持,并主动向党“请示汇报”。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二大,列宁提出“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是思想上领导全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之一”。此后,新的中央机关报《无产者报》创刊号于1905年5月14日出版,该报明确标示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字样,象征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机关报党报体制已经诞生。苏联党报管理模式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十月革命前,通过任命各级党的机关报主编,再由主编实现对报纸的领导;十月革命后,建立起各级编委会制度。
  受列宁党报体制思想的影响,我党制定了诸多新闻政策去构建我国的新闻事业体系。例如,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党的新闻事业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公营新闻事业体系。为此,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新闻总署成立,负责领导全国的新闻事业并管理国家的新闻机构。新闻总署的成立反映了时代变化以及新闻宣传和管理职能的与时俱进,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党迅速建立了一个以首都北京为中心,涵盖全国各省市的新闻事业网。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报刊网,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人民广播电台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通讯社网。与此同时,我国还效仿苏联的报刊管理体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宣传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后党报管理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党仍然牢牢掌握着我国新闻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发表讲话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党对以往的互联网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由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管理,具体企业细化管理,再配合社会公众进行监督,以及网民的自我约束等,最后综合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形成一个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结合的综合治理格局。
  (六)文风建设:从“通俗化”到“短、实、新”
  为使更多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列宁提出要将各报刊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通俗化。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大小关键在于其通俗化传播的程度。为此,列宁要求要改革新闻报道的文风,减少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推动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传播。十月革命后,列宁又对报刊文风如何实现通俗化指明了方向,即新闻报道应从直截了当的事实出发,让读者得知主要结论,再启发其进一步思考。他指出在报刊文风革新方面应避免使用空洞的政治话语,减少使用生僻文字,应立足于群众的思维特点与习惯去组织文章语言,运用广大群众易懂、生动的语言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增进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理解,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列宁注重新闻宣传的文风,要求报刊“通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新闻思想亦对我党的新闻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延安时期党中央开展“整风运动”,提出要整顿学风、党风与文风。1942年,为整顿文风,毛泽东在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反对党八股》的讲话,号召全党必须抛弃党八股,写文章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采取通俗易懂的文风,善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为鼓励文风革新,毛泽东还将“深入群众,不尚空谈”作为他给《解放日报》的题词,号召新闻工作者实事求是、深入实践,树立良好文风。邓小平在1992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文风、作风紧密相连,文风上的形式主义实际上是脱离实际的思想作风的体现。”1996年,江泽民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发表了讲话。就新闻文风问题,他强调应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使新闻宣传报道努力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一讲话再次对新闻文风提出了联系实际、生动鲜活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提出了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主张,“三贴近”原则的贯彻实施有效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人民性”,新闻文风也更加通俗易懂,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2002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胡锦涛再次强调新闻报道要讲真话、报实情,并呼吁改进新闻文风,要求报道必须言之有物,切忌八股风气。
  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号召全党要追求和倡导优良文风,即写文章要反对“长、空、假”,弘扬“短、实、新”。在《文风体现作风》一文中他明确提出文章写作和讲话发表要开门见山,用最少的篇幅说清、说深、说透问题。2010年5月12日,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他发表题为《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讲话,又明确提出了文风建设要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他多次强调新闻报道、会议发言要言之有物,杜绝形式主义。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成为规范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依据。新闻文风建设要坚持将导向正确放在首位,正确舆论导向乃是优良文风的目标追求。
  (七)新闻真实:从“说真话”到“全面真实”
  列宁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一以贯之。1905年为批判俄国民主革命中说假话的人士,列宁撰写了题为《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的文章,呼吁党内人士认清真相,说实话。1912年列宁创办群众性工人日报《правда》,该报名的含义即为“真相”“真实”,以表明列宁对事實的追求。此外,列宁要求《真理报》的刊文要详细、简明地说明事实真相,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最后胜利。1921年2月28日,列宁发表讲话,强调为让工人和农民了解事实真相,报纸要敢于说出国家的真实困境。列宁辩证地看待“真实”二字,强调在新闻报道中要从事实的全部总和和联系中去把握事实,处理好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之间的关系。   列宁强调新闻必须追求真实性,真实报道社会现状,这种对新闻真实的追求极大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制定和新闻理论的构建。例如,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就曾要求《时事简报》的写作“严禁扯谎”,认为夸大事实不利于革命事业的成功。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指出:新闻报道不要扯谎,要讲真话。并引用古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表明尊重事实是我国的一贯传统。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在1991年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将“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列为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新闻传播规律、必须坚持新闻真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宣传以正面宣传为主同样是要坚持新闻真实,正面宣传不是回避负面信息或隐瞒真相。新闻报道既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又要坚持整体真实和具体真实的辩证统一,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全貌。”
  (八)新闻舆论监督:从“黑榜、利剑”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列宁对于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十分重视。他曾指出在俄国专制制度的大环境下,使革命组织受到监督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群众的舆论监督。列宁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与旧政权有明显的区别,即工农等广大群众参与国家管理,苏维埃政权随时随地受群众的监督。为此,列宁提倡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讨论,群众有权知晓整个社会的现实情况。列宁在1918年4月所撰写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报刊要承担两种任务:一是社会建设,二是揭露问题。党的报刊一方面要对社会建设取得的各项成就进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也要让那些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行为登上“黑榜”。他指出“公开揭穿是一把利剑”。列宁主张通过报刊“黑榜”來对社会建设中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通过揭露问题来督促问题解决。此外,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中,列宁还指出报纸要多严密地搜集社会生活的事实,多研究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何种问题,多对不当行为进行揭露。1919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列宁在大会上明确了苏维埃的报刊任务:一是揭发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违规行为,二是对党组织进行监督。总结起来就是当时报刊的主要任务是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根据社会新变化,指出党组织存在的错误和缺点以便改正。
  列宁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党的新闻政策的制定。毛泽东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工作。邓小平曾指出,对于一个政党最可怕的事情是人民鸦雀无声。他鼓励人民群众对党进行监督,对不当行为进行指正。江泽民在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也提出著名的“福祸论”。他要求新闻媒体正确反映群众呼声,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胡锦涛也非常重视舆论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认为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可以帮助党员干部认清是非,媒体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出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媒体要敢于发布批评性报道,但要基于事实。他指出对负面行为的监督指正也可以起到与正面宣传同样的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通过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来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群众监督”视作党增强自我净化能力的途径之一,是在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监督”二字的极端重要性。
  (九)技术规范:从“支持无线电事业”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新闻事业及新闻政策的制定都要对媒介技术的发展予以充分重视。19世纪中叶电报刚兴起时,马克思就迅速意识到电报新技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媒介技术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占有新媒介,才能在理论斗争中抢占先机。因此,他在1920年2月所撰写的《致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的信中,对当时的苏俄无线电事业发展予以充分支持。列宁表示,发展无线电事业无须纸张,不受地理因素限制,将成为改变社会现状的一件大事。列宁在无线电事业萌芽时期就指出将其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他对新媒介技术的重视,认为新媒介技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更新换代周期明显加快,媒介技术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号召“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新闻传播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各类新媒介技术,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加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进行分众化和差异化的传播,努力构建新的舆论引导格局。他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有新闻阵地意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媒介技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利用新媒体的能力,充分利用新的媒介技术,通过媒体融合来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和现代传播体系。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新要求。此后他发表“2·19”重要讲话,要求传统主流媒体要充分借助新媒介技术的优势,努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利用新媒介技术,加强媒体融合,特别是在网络传播中占据主动权和话语权,这是未来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向。
  三、结语
  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政策的变迁历史可以发现,党的新闻政策的制定与列宁新闻思想之间存在一种“源与流”的密切关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当时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列宁新闻思想对我党产生了直接而全面的影响,“苏联模式”成为党的新闻政策效仿的范本,但回顾党的百年新闻政策变迁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并非对“苏联模式”照抄照搬,而是辨证继承、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将列宁新闻思想中国化,这实际上是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进程,显示出马列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诞生与发展的历史,也是党的新闻政策从无到有、日渐完善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代领导人都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对列宁主义及其新闻思想不断创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政策体系。
  注释:
  ①程曼丽:《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可忽视列宁主义——兼谈从马克思主义的苏俄化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11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③李崇富:《谈谈列宁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5页。
  ④刘少奇:《论党内斗争》,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⑤邓绍根、张文婷:《马克思主义在华早期传播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萌芽》,《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年第3期。
  ⑥杨章明:《重评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条”》,《探索与争鸣》1987年第1期。
  ⑦郑保卫:《党媒“姓党”也“姓民”——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思考》,《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6期。
  ⑧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2页。
  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6页。
  ⑩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及实践传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第63页。
  胡锦涛:《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議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人民日报》2003年3月29日。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67页、第107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1页、第77页。
  朱清河:《典型报道缘起谈》,《新闻知识》2006年第4期。
  张治中:《习近平“正面宣传为主”思想的源流与传播学解读》,《出版发行研究》2018年第7期。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朱清河、董一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下“典型报道”话语的历史建构与时代反思》,《教育传媒研究》2019年第5期。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7月1日。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xj_pd/ssrd/201308/t20130820_1422721.shtml,2013年8月20日。
  孟威:《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代传播》2016年第3期。
  李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三个维度——从习近平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说起》,《中国记者》2018年第6期。
  陈力丹:《再谈列宁关于党的中央机关报与中央委员会关系思想》,《当代传播》2007年第6期。
  莫岳云、刘国普:《列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傅华:《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解放军报社发表重要讲话的体会》,《党建》2016年第2期。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1页。
  郑保卫、黄全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依据与现实意义》,《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0期。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陈力丹:《胡锦涛新闻、宣传的新思维》,《新闻传播》2006年第4期。
  赵长茂:《倡导优良文风是党风建设的重要任务——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进文风的重要论述》,《今日浙江》2015年第9期。
  郑保卫:《学好习近平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筑牢新时代意识形态政治阵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2期。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25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1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60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2页。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
  吴成林:《试论列宁对人民群众监督制度的探索》,《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1期。
  陈力丹:《列宁论新闻真实》,《新闻界》2017年第6期。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8页。
  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杨晶:《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
  陈力丹:《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郑保卫、王仕勇:《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意义、问题与内容》,《中国出版》2020年第9期。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从学理的层面探讨了红色时空场域对于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的作用,并就如何借助由红色时间和红色空间构成的红色时空场域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精神赓续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红色时空;场域;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赓续  一、引言  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场域对于传播相关文化、赓续相关精神,提振相关士气,做好相关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古今中外会有那
分析了图书馆助力书香家庭建设的必要性,对书香家庭应具有的基本素养进行了阐述,指出公共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时可以从书香家庭阅读价值观着手,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帮助孩子在与他人、与自然、与地域文化建立链接的过程中,发展出阅读——思考——表达——反馈——再阅读的五环阅读能力,让阅读启智、书香致远的家庭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内容摘要】本文从传输路由搭建部署、矩阵链路适配调整、应急手段创新应用、操作流程复核完善等方面的播控技术准备及实现方案着眼,总结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圆满完成“七一”两地三方多频道直播及不定长转播任务的经验。  【关键词】24小时直播;不定长转播;总控調度;应急部署  一、引言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作为国家级专业媒体,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新华社联合推出了“七一”24小时全媒体直播特别节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