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探索和实践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如何开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并就其教学结果的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旨在探索如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应用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探索和实践中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
1 重视教学“任务”设计
任务的提出首先要有综合性,其次要有实践性,然后更要有吸引力。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如在进行PowerPoint教学时,针对学生喜欢发送贺卡给朋友的特点,在新年或圣诞节来临时,及时为学生设计了发送电子贺卡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强烈愿望。
2 以“任务”教学为主导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地去学习还是被动的去学习。
2.1 提出任务,激发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为提出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由原来的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进而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2.2 明确目标,提供资料。
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网页制作》的第三节《网页制作之超链接篇》,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此知识点与前面学过的在Powerpoint中实现幻灯片之间自由穿梭的超链接的方法相类似,让学生从旧知识入手,结合新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讨论,在进行超链接操作之前先要确定超链接对象,这时学生就会提出“超链接的对象有几种”这个问题,待此问题解决后,另一个问题接着便会出现在学生眼前:用什么媒介来链接呢?一个个问题克服解决了,任务也就完成了。
教师应在上课前做好资料准备,将教学中所用到的一切信息资料作为素材库存放到机房服务器上,如WORD中用到的字体、文字、图片、花边,等等,指导学生从工作站登录到服务器上获取这些信息,进而可以从各种外部设备上、从Internet上或其他渠道获得自己所需的东西。比如建立一个虚拟网站,为学生准備大量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准备学生遇到困难时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时使用。
3 注重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任务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设计的评价量规表,由小组的各个成员先进行交流、讨论、评价,对不完善的地方作相应的修改,然后利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组与组的集体交流,最后再由教师作出总结性评价。教师的总结性评价除了有对学生成果的静态评价外,还应有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的方法等。适时、恰当地评价任务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能在评价过程中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3.1 观察法
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要在教师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正常学习的自然状态下不动声色地进行, 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观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的观察和把握, 是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的重要钥匙。比如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表现, 分析和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后, 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深刻性、流畅性和开放性等多个层面上发展。教师通过对课堂提问进行观察, 还可以积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情况。对反应慢的学生, 既要有耐心等待又要积极催促;对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多次提问直至其态度积极起来;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提高问题的灵活度;对反应敏捷的学生应增加问题的难度以激发其学习潜力。
3.2 评价法
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也可以让同学来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来评价。
3.3 测评法
测评法,是利用网络技术的优越性,设计出网上测试系统、网上监控系统、网上分析系统。这样直观地显示了题目的完成情况,哪些题目较多同学答对了?哪些题目较多同学答错了?从而可以检验题目的难度、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 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制作电子作品,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3)学生除了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完成任务外,还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沟通,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通过查找书本、网上资料等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批判意识。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1(09).
作者简介
王雅婷(1984-),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宁夏银川市第五中学(二级教师职称)。研究方向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五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应用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探索和实践中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
1 重视教学“任务”设计
任务的提出首先要有综合性,其次要有实践性,然后更要有吸引力。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如在进行PowerPoint教学时,针对学生喜欢发送贺卡给朋友的特点,在新年或圣诞节来临时,及时为学生设计了发送电子贺卡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强烈愿望。
2 以“任务”教学为主导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地去学习还是被动的去学习。
2.1 提出任务,激发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为提出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由原来的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进而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2.2 明确目标,提供资料。
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网页制作》的第三节《网页制作之超链接篇》,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此知识点与前面学过的在Powerpoint中实现幻灯片之间自由穿梭的超链接的方法相类似,让学生从旧知识入手,结合新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讨论,在进行超链接操作之前先要确定超链接对象,这时学生就会提出“超链接的对象有几种”这个问题,待此问题解决后,另一个问题接着便会出现在学生眼前:用什么媒介来链接呢?一个个问题克服解决了,任务也就完成了。
教师应在上课前做好资料准备,将教学中所用到的一切信息资料作为素材库存放到机房服务器上,如WORD中用到的字体、文字、图片、花边,等等,指导学生从工作站登录到服务器上获取这些信息,进而可以从各种外部设备上、从Internet上或其他渠道获得自己所需的东西。比如建立一个虚拟网站,为学生准備大量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准备学生遇到困难时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时使用。
3 注重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任务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设计的评价量规表,由小组的各个成员先进行交流、讨论、评价,对不完善的地方作相应的修改,然后利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组与组的集体交流,最后再由教师作出总结性评价。教师的总结性评价除了有对学生成果的静态评价外,还应有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的方法等。适时、恰当地评价任务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能在评价过程中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3.1 观察法
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要在教师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正常学习的自然状态下不动声色地进行, 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观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的观察和把握, 是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的重要钥匙。比如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表现, 分析和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后, 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深刻性、流畅性和开放性等多个层面上发展。教师通过对课堂提问进行观察, 还可以积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情况。对反应慢的学生, 既要有耐心等待又要积极催促;对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多次提问直至其态度积极起来;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提高问题的灵活度;对反应敏捷的学生应增加问题的难度以激发其学习潜力。
3.2 评价法
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也可以让同学来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来评价。
3.3 测评法
测评法,是利用网络技术的优越性,设计出网上测试系统、网上监控系统、网上分析系统。这样直观地显示了题目的完成情况,哪些题目较多同学答对了?哪些题目较多同学答错了?从而可以检验题目的难度、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 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制作电子作品,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3)学生除了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完成任务外,还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沟通,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通过查找书本、网上资料等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批判意识。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1(09).
作者简介
王雅婷(1984-),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宁夏银川市第五中学(二级教师职称)。研究方向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五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