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国家的兴亡,更替及分裂、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为人口增减这一无形的手所控制。
【关键词】唐初 立唐 安史之乱 人口 繁荣 衰落
【中图分类号】G6 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218-01
唐代的人口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唐初人口的恢复
从唐开国到中宗神龙元年(公元618年705年)可以算作第一个阶段。唐太宗是个比较能干的皇帝,他吸取隋亡的教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政治上比较开明,善于采纳不同政见,重视人才,任人唯贤。在他在位的二十三年中,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很快,从而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故后世称誉这一时期为“贞观之治”,为唐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高度繁荣强大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也为唐王朝二百九十年的统治开了一个好头。
唐太宗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同时又推行租庸调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城市繁华,文化发达,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因而人口也得到了恢复,人口达到三百余万户。
武则天在位期间,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在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提出地方官吏考核政绩标准,凡做到耕地增亩,粮食增产就有奖励,凡使原有户口减少,土地荒芜,粮食减收的则予惩罚。故此,在武周统治时期,社会经济仍呈现发展趋势。武氏登基之前,唐朝只有三百八十多万户,至她退位的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人口增加到六百一十五万户,总的说来,武则天是封建社会中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2 盛唐人口大繁衍
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05年755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这就是历史上乐为人道的“开元盛世”。从唐初开始,经过百余年的恢复,大量荒地被开垦,仓库里装满了粮食和布帛,人口也明显增加,唐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三倍(贞观年间全国有360万户,到唐玄宗统治时期达到900万户)。这是唐王朝的极盛时期。
3 安史之乱人口锐减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晚年渐渐听不进不同意见,而且日益骄奢,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他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宗为相,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终于导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于公元763年平定。这场叛乱大大削弱了唐王朝中央集权的力量,宦官专权日盛,藩镇割据势力开始形成并逐步加强,整个社会陷于藩镇割据之外,宦官专政于内的交困境地,从此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
这个时期人口迅速减少。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户口减少到一百九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四户,人口减少到一千六百九十九万三百八十六人),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相比五年人口减少了三千五百多万人,如此惨重的生命损失和人口逃亡,够得上骇人听闻的了。可见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文化、人口造成多么严重的破坏,连最繁荣的黄河流域也是一片荒凉,河南的阌乡原有三千户,动乱后只剩下一千户,长原乡则由四百户减少到四十户,加之江南又连遭特大灾荒,许多地方瘟疫流行,死者十有七八,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终于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经过起义,一向称为中国心脏的中原地区几乎成为沙漠。一直是文化政治巨城、繁华盖世的洛阳——它以牡丹花和美女闻名,现在只剩下三五贫苦人家,处在瓦砾之中。举目所及,昼不见炊烟,夜不见灯火。所有战区,无一例外地脱离了中央自行割据,互相攻战更烈,终于在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的兴亡在很大程度上为人口增减这一看不见的手所控制。
【关键词】唐初 立唐 安史之乱 人口 繁荣 衰落
【中图分类号】G6 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218-01
唐代的人口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唐初人口的恢复
从唐开国到中宗神龙元年(公元618年705年)可以算作第一个阶段。唐太宗是个比较能干的皇帝,他吸取隋亡的教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政治上比较开明,善于采纳不同政见,重视人才,任人唯贤。在他在位的二十三年中,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很快,从而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故后世称誉这一时期为“贞观之治”,为唐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高度繁荣强大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也为唐王朝二百九十年的统治开了一个好头。
唐太宗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同时又推行租庸调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城市繁华,文化发达,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因而人口也得到了恢复,人口达到三百余万户。
武则天在位期间,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在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提出地方官吏考核政绩标准,凡做到耕地增亩,粮食增产就有奖励,凡使原有户口减少,土地荒芜,粮食减收的则予惩罚。故此,在武周统治时期,社会经济仍呈现发展趋势。武氏登基之前,唐朝只有三百八十多万户,至她退位的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人口增加到六百一十五万户,总的说来,武则天是封建社会中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2 盛唐人口大繁衍
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05年755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这就是历史上乐为人道的“开元盛世”。从唐初开始,经过百余年的恢复,大量荒地被开垦,仓库里装满了粮食和布帛,人口也明显增加,唐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三倍(贞观年间全国有360万户,到唐玄宗统治时期达到900万户)。这是唐王朝的极盛时期。
3 安史之乱人口锐减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晚年渐渐听不进不同意见,而且日益骄奢,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他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宗为相,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终于导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于公元763年平定。这场叛乱大大削弱了唐王朝中央集权的力量,宦官专权日盛,藩镇割据势力开始形成并逐步加强,整个社会陷于藩镇割据之外,宦官专政于内的交困境地,从此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
这个时期人口迅速减少。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户口减少到一百九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四户,人口减少到一千六百九十九万三百八十六人),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相比五年人口减少了三千五百多万人,如此惨重的生命损失和人口逃亡,够得上骇人听闻的了。可见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文化、人口造成多么严重的破坏,连最繁荣的黄河流域也是一片荒凉,河南的阌乡原有三千户,动乱后只剩下一千户,长原乡则由四百户减少到四十户,加之江南又连遭特大灾荒,许多地方瘟疫流行,死者十有七八,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终于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经过起义,一向称为中国心脏的中原地区几乎成为沙漠。一直是文化政治巨城、繁华盖世的洛阳——它以牡丹花和美女闻名,现在只剩下三五贫苦人家,处在瓦砾之中。举目所及,昼不见炊烟,夜不见灯火。所有战区,无一例外地脱离了中央自行割据,互相攻战更烈,终于在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的兴亡在很大程度上为人口增减这一看不见的手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