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规范火工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坚持做到建设项目“三同时”,加强安全培训,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新产品、新工艺顺利应用。
[关键词]安全生产 新产品开发 以人为本 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48-0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火工行业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生产企业早已淘汰比较落后的工业火雷管,已开始生产数码电子雷管。在这过程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这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因对新技术不了解、安全培训未到位或忽视了安全问题等原因造成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发生惨重的安全事故。本文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对火工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浅析。
二、火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及现状
火工品是最敏感的引燃、引爆元件,其主要作用是点火和起爆,如工业雷管、工业索类火工品等。火工品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均存在着易燃、易爆、中毒的危险。事故频率高,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大。一旦发生事故,特别是中、特大事故,后果特别严重。因此,凡是从事火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相关人员,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都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定期参加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只有这样火工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火工品生产行业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面对大量投资、外商的进入,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与国际水平之间差距还很大。
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已由过去较为单一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转变为技术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及带来的问题
面临国内外的各种竞争火工品生产企业,不但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结构调整,苦练内功,注重产品质量,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延伸服务领域之外,而且要吸收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倡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形势对火工行业的客观要求。
但是,在新产品开发,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过程中发生惨重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比如:
1.1984年2月17日,某长雷管车间起爆药烘干工房发生爆炸。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605万元。主要原因:不了解起爆药酒精脱水方法酒精浓度超过10%会有自爆现象。
2.1988年2月15日,某长雷管车间操作工在去放1号点火药时发生爆燃,死亡1人,轻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原因:对1号点火药的性能不了解。
3.1997年5月,某长雷管新自动装填线进行试生产时,三遍装药工序发生爆炸,造成操作工,右眼载出,直接经济损失 20万元。主要原因:设备设计上存在技术缺陷
4.2002年1月20日,某长新型起爆药硝酸锦镍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死亡1人,轻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主要原因:对新型起爆药的特性不了解。
三、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望着血淋淋的事故,不得不进行反思。回顾过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
1.引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或新设备在本质上存在缺陷,未进行科学论证,未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就应用到生产实际;
2.片面的追求生产效益,忽视对新产品、新工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责任未落實到人。这导致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关心进展的人很多,而没有人真正关心危险品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甚至,生产原来从未生产的高危产品时,技术或安全部门派来的监督指导人员可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有了成绩上下一起喊,出了事故从基层车间找”。
4.未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能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和使用。投产后大量整改项目在生产当中由基层人员来完成。这样由于协调或技术方面意见不同等原因,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整改。
5.现场职工及技术人员未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对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认识不够。
四、改进措施
1.火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如果没有慎重考虑就决策,就要付出血的代价。在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之前,要以“以人为本”观点为基础,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特别是本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调查,科学论证,系统的安全评价,绝对不能搞一言堂,也不能盲目的进行投产,最终要科学、客观、合理的决策,才能保证过程的安全。
2.在火工行业,一个小小的差错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一个小小的闪失,就能让生命处于险境。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能酿成巨大的事故。所以火工品生产企业只要确立了要引进或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之后,要成立由项目负责人带领,有关安全、技术、生产等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组”,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研发小组人员带着几名操作工,在模拟生产线(或新生产线)进行模拟生产。在模拟生产过程中,对新生产线的设计方案、生产环境、设备设施、所用材料等全方位的掌握、搜集信息及相关技术资料。在这基础上进行改进,起草有关安全、工艺、设备规程。同时对系统进行危险源辨识、预先危险性分析及风险评价并邀请国内行业专家进行生产线安全验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彻底地整改之后再指导生产车间进行投产。这样“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所需时间可能较长,但是基础扎实,不会有血的代价。
3.《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在火工企业,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所以,安全设施显得更为重要。在建设项目中,要坚持“本质安全”的原则,新生产线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级行业最新标准。各类安全设施,如防护屏障、抗爆间、泄爆间、防爆门、安全出口、防爆门、人体防护、避雷、静电等措施试生产之前就应安装验收完毕。
4.《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又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孔子说的好:深思是最高明的学习方法,模仿是最容易的学习方法,经历是最痛苦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培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注重效果,应有针对性,不能流于形式。为此,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除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加强安全生产技能和操作维护保养知识的培训,必须对是新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感度、注意事项、会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进行经常性系统的培训。另外“警钟长鸣”,结合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现身说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并在“班前、班中、班后”结合当天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有效地对症措施,规范安全行为,强化安全管理,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对企业来讲,安全生产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持续、有效、较快和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是企业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坚持走安全发展道路应当成为企业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参考文献
[1] 汪佩兰 李桂茗《火工与烟火安全技术》P6,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张成君《新疆雪峰职工培训教材》上册P4,下册P211
[关键词]安全生产 新产品开发 以人为本 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48-0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火工行业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生产企业早已淘汰比较落后的工业火雷管,已开始生产数码电子雷管。在这过程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这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因对新技术不了解、安全培训未到位或忽视了安全问题等原因造成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发生惨重的安全事故。本文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对火工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浅析。
二、火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及现状
火工品是最敏感的引燃、引爆元件,其主要作用是点火和起爆,如工业雷管、工业索类火工品等。火工品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均存在着易燃、易爆、中毒的危险。事故频率高,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大。一旦发生事故,特别是中、特大事故,后果特别严重。因此,凡是从事火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相关人员,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都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定期参加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只有这样火工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火工品生产行业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面对大量投资、外商的进入,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与国际水平之间差距还很大。
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已由过去较为单一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转变为技术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及带来的问题
面临国内外的各种竞争火工品生产企业,不但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结构调整,苦练内功,注重产品质量,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延伸服务领域之外,而且要吸收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倡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形势对火工行业的客观要求。
但是,在新产品开发,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过程中发生惨重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比如:
1.1984年2月17日,某长雷管车间起爆药烘干工房发生爆炸。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605万元。主要原因:不了解起爆药酒精脱水方法酒精浓度超过10%会有自爆现象。
2.1988年2月15日,某长雷管车间操作工在去放1号点火药时发生爆燃,死亡1人,轻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原因:对1号点火药的性能不了解。
3.1997年5月,某长雷管新自动装填线进行试生产时,三遍装药工序发生爆炸,造成操作工,右眼载出,直接经济损失 20万元。主要原因:设备设计上存在技术缺陷
4.2002年1月20日,某长新型起爆药硝酸锦镍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死亡1人,轻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主要原因:对新型起爆药的特性不了解。
三、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望着血淋淋的事故,不得不进行反思。回顾过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
1.引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或新设备在本质上存在缺陷,未进行科学论证,未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就应用到生产实际;
2.片面的追求生产效益,忽视对新产品、新工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责任未落實到人。这导致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关心进展的人很多,而没有人真正关心危险品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甚至,生产原来从未生产的高危产品时,技术或安全部门派来的监督指导人员可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有了成绩上下一起喊,出了事故从基层车间找”。
4.未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能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和使用。投产后大量整改项目在生产当中由基层人员来完成。这样由于协调或技术方面意见不同等原因,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整改。
5.现场职工及技术人员未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对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认识不够。
四、改进措施
1.火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如果没有慎重考虑就决策,就要付出血的代价。在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之前,要以“以人为本”观点为基础,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特别是本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调查,科学论证,系统的安全评价,绝对不能搞一言堂,也不能盲目的进行投产,最终要科学、客观、合理的决策,才能保证过程的安全。
2.在火工行业,一个小小的差错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一个小小的闪失,就能让生命处于险境。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能酿成巨大的事故。所以火工品生产企业只要确立了要引进或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之后,要成立由项目负责人带领,有关安全、技术、生产等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组”,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研发小组人员带着几名操作工,在模拟生产线(或新生产线)进行模拟生产。在模拟生产过程中,对新生产线的设计方案、生产环境、设备设施、所用材料等全方位的掌握、搜集信息及相关技术资料。在这基础上进行改进,起草有关安全、工艺、设备规程。同时对系统进行危险源辨识、预先危险性分析及风险评价并邀请国内行业专家进行生产线安全验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彻底地整改之后再指导生产车间进行投产。这样“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所需时间可能较长,但是基础扎实,不会有血的代价。
3.《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在火工企业,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所以,安全设施显得更为重要。在建设项目中,要坚持“本质安全”的原则,新生产线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级行业最新标准。各类安全设施,如防护屏障、抗爆间、泄爆间、防爆门、安全出口、防爆门、人体防护、避雷、静电等措施试生产之前就应安装验收完毕。
4.《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又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孔子说的好:深思是最高明的学习方法,模仿是最容易的学习方法,经历是最痛苦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培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注重效果,应有针对性,不能流于形式。为此,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除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加强安全生产技能和操作维护保养知识的培训,必须对是新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感度、注意事项、会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进行经常性系统的培训。另外“警钟长鸣”,结合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现身说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并在“班前、班中、班后”结合当天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有效地对症措施,规范安全行为,强化安全管理,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对企业来讲,安全生产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持续、有效、较快和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是企业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坚持走安全发展道路应当成为企业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参考文献
[1] 汪佩兰 李桂茗《火工与烟火安全技术》P6,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张成君《新疆雪峰职工培训教材》上册P4,下册P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