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吸溜”,你的地盘你做主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ongj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吃面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想痛痛快快吃,怕大声吸溜招来异样的眼神;斯斯文文吃,又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内心。不过,在日本一兰拉面馆这些都不是个事儿,餐桌上竖起的一块块挡板为食客创造了一格独立的空间,在这里大声吸溜,你的地盘你做主。
  二十多年来,一块小小的挡板,让一兰拉面馆成了大多数日本人心中屹立不倒的No.1。而这绝妙的创意得归功于社长吉富学。
  吉富学出生在日本福冈。母亲是个爱做面条的主妇,生日时,母亲为他做长寿面,把煮熟的面泡在熬了N个小时的高汤里,配上豆芽、笋丝、胡萝卜丝,放上几片肉,还卧上两个鸡蛋,鲜美的味道馋得吉富学连汤带面几分钟就吸溜进肚子里。除了汤面,母亲还会做好吃的凉面。可以说,吉富学是吃着面条长大的,不过,为了痛快“干掉”那诱人的面条,他的吸溜可没少挨母亲的训教甚至惩罚。
  小学三年级期末,吉富学考了全年级第一,作为奖励,母亲带他去一兰拉面馆吃面,这可把他乐坏了,他早就听说一兰拉面馆的豚骨拉面是全福冈最好吃的面。走进那小小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面馆,挤挤挨挨到处是津津有味而又小心翼翼的吃面人。捧着刚端上来的拉面,吉富学使劲地嗅着豚骨和多种蔬菜、水果长时间熬制而成的汤的香味,然后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看着那覆盖在面上的牛肉、鸡蛋、豌豆苗和日式酱萝卜,尤其是中间还有一点红红的辣酱。吉富学咽了一下口水,抓起筷子痛快地大声吸溜起来。
  他的大声吸溜招来了食客异样的眼神,母亲尴尬地拉了拉他的袖子,可吃得正带劲的吉富学根本没理会母亲的提醒,那面那汤太好吃了,他三下两下就把一碗面吸溜得干干净净了。回家后,母亲狠狠地训教了他:“吃东西不能吧唧,吃面不能吸溜,尤其是在公众場合。”听着母亲的训教,他心里却不住地嘀咕:“好吃的面就应该吸溜。”这以后,吉富学成了一兰拉面的忠实粉丝,不过,他总感觉不能大声吸溜是最大的遗憾。
  机缘巧合,1993年吉富学当上了一兰拉面馆的社长。接手社长后的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让食客可以“好好吃饭”大声吸溜而又不致尴尬,纠结了好久,吉富学想到了用挡板将食客隔绝开来。一番装修后,一兰拉面馆秒变“神话”,餐桌上竖起了一块块挡板,很多人一开始觉得莫名其妙,但当他们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和空间里,毫无顾忌地吸溜而没有别人异样的眼光时,他们恍然了:这份感觉太棒了!贴心的是在这小小的空间里点餐、取餐都只要动动手指,当然,如果想约三五好友一起吃,也可以把挡板拆下来。总之,在你的地盘上,一切都由你做主。
  一块挡板创造了一个神话,使一兰拉面成了几十年屹立不倒的No.1。而出发点就是:一切为顾客着想。小小的空间,就是你的地盘,在这里大声吸溜和斯斯文文都是你的事。


  【素材运用】恣意和自律是一对矛盾,比如吃面时大声吸溜,恣意畅快了,却有悖斯文;而小心翼翼不出声响地吃,是斯文了,却又委屈了自己的心意。现在,吉富学的一块挡板解决了这种纠结与矛盾。有时设身处地,想他人之所想,就会发现点石成金的妙招。
  【速用名言】
  1.不去探索更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赶过前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数学家 华罗庚
  2.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憂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适用话题】创意;继承与创新;为他人着想
  (特约教师 倪丽彬)
其他文献
有位在投行工作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们在香港的分公司去年招了一个新人,那是个非常優秀的应届毕业生,双学位,能流利地使用3门外语,讲话条理清晰,又聪明肯干,连续加班一个月也从来不叫苦,实习期还有两个月,就拿到了公司正式的offer。  投行素以高薪著称,对于毕业生来讲,一只脚踏进了投行,就直接步入了金领的行业,新人很激动,表示愿意为公司做牛做马,创造更多的业绩。  这次的新项目,是内地的一家
期刊
中午,学校楼前,一位老人,在树下捡拾着什么。我好奇,上前一看,老人在捡银杏果。  老人见我走近,笑着說:“这是神果啊。”我撇嘴笑了——心想只是药物价值高而已,也不至于是神果呀。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屑,解释道:“我早晨下午都在家里忙,只有中午能出来一会儿,就这几棵树。捡了一圈,没了——嗨,过一会儿,就掉一些,捡完了,站一会儿,又落下来一些,不是神赐的是啥?”  说话间,又落下好些,像谁从树上往下撒。
期刊
在香港读书时,听余秋雨老师讲课,他说,曾经有一个戏剧大师专门总结过,古今戏文作品无外乎二十七种情节类型。  一个朋友和我聊天时说:“我不写东西,因为有那么多天才,用那么牛的笔,把故事都写尽了,不需要我再来制造文字垃圾。”我觉得此言极是,太多事情,已经有太多人做在前面,而且做得非常之好,这是种提前注定的挫败感:即你知道你是在做一件永远没有机会超越的事情。想白手起家打造一个商业帝国的,看看当今各行各业
期刊
剁手圈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如果不想网购,请去俄罗斯。因为在那儿等着一个终极大boss,俄罗斯邮局。这家邮局的成就嘛,据说网购者秋凉时买了件薄羽绒服,收到时正值深冬。卖家体贴允许换件厚的,顾客:不了不了,我不缺春天的衣服。  在俄罗斯,一个包裹大概需要60天才到。你买个种子,可能会收到一株幼苗;而慢,几乎是它最小的缺点了。关键是,你收到的不一定是你买的。不是给你换掉,就是主动帮你升级:明明买的是iP
期刊
大鹏是北京文艺电台的主持人,他主持的《开心茶馆》在所有媒体中率先向听众推荐了德云社的相声作品。  2004年,我们搞了一场失传相声专场演出。那天我们演出的节目是对传统相声进行挖掘整理,大鹏就在他的节目里做了一次专题。那天来了很多观众,演出效果异常好。打那时起,他就知道我们这地方了,经常播我们一些相声大会的节目。  他播我们的节目这么长时间,我从来没有请他吃过一顿饭。我们两个唯一一起吃的一次饭还是他
期刊
我的高中生涯是在一个省会城市的著名中学里度过的。  老校长是一个和蔼而通情达理的人,提倡素质教育。学校里有学生会、团委、电视台和各种兴趣社团。到我高一的时候,初进校的社团招新已经演变成了“百团大战”,校广场上招贤纳才的呼喊声一浪盖过一浪。  但最吸引我注意的却并不是热闹的人海,而是隐匿在灌木林中的铁栅栏。我们的学校并没有围墙,取而代之的是浓密的小灌木林和一层古朴的雕花铁栏。走在林荫道上,仿佛置身于
期刊
我家的老屋,只是依水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微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  老屋真的老了。如今老屋的魚鳞瓦沟里长满了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就像老太额头遍布的鱼尾纹。落日时分,站在村口远眺,她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我轻抚着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她的梦。  梦里有我的童年
期刊
沙漠里没有路。  诚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但鲁迅先生走的,是青山绿水,是黄土中原,他没有见过大漠,莽莽大漠。  在沙漠里,每一个脚印都是那般渺小,一步一步,陷进细沙里,没有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只有被这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海吞咽下去的闷响,人在一拳打进棉花里的时候,大抵是这样的感受,让人莫名有些恼怒和焦躁。流沙,流沙,以一种流淌的、水一般的柔顺,款款卸去所有的力道。我走过
期刊
姓名:邹婕  毕业中学:北京市育才学校  院校及专业: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写作和写作文真是一字之差、万里之别。尤其是考场作文,和文学创作的不同之处简直不是一星半点儿。我对其最大的感触,在“戴着镣铐的舞蹈”和“浓妆艳抹”两点。  第一次开始练习高考模式的作文时,我看了题目后深有感触,然后洋洋洒洒写了三大页,最后得了一个C类文。那是我第一次得到那么低的作文分数。  C类的含义是,我跑题
期刊
我们不想谈得太抽象。就从近代的精神史和书籍史中随便举个例子吧!  设想有一位在一八七○至一八八○年间博览群书的有教养的德国人,一位法官、一位医生、一位大学教授甚或一位爱读书的普通人什么的:他可能读了些什么呢?他对他那个时代和他的人民的精神创造有何了解?他与他那个时代的现实和未来发生了怎样的关系?他那个时代为批评界和公眾舆论所肯定、所赞扬和认为值得一读的文学,今天又到哪儿去了呢?简直是一点影子也没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