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树立以人为本、创新教育、信息化教育的思想,不断汲取新知识,多层次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对其终身发展有帮助的地理知识;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传统方式和方法,增强他们学科之间有交叉、有联系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方法; 探究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在教学中学科的渗透有其自身的优势。现行初中地理教材(湘教版)中很多知识内容已离不开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必须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发展学生思维。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感想与反思归纳如下:
1 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除了体现本身对课本知识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之外,语文在地理中的渗透也是很常见的。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道出了新疆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北国冰城的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给我们过去北方美丽大草原的神秘想象;在学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时,可以有意识的引用一些成语或诗句,增加学生的判断能力。此外,在恰当的地方添加一些歌曲,更可谓如虎添翼。如讲长江时的《 www.51lunwen.com 长江之歌》;讲我国民族时的《爱我中华》;讲青藏高原时的《青藏高原》、《天路》等。总之,地理教学中时时渗透着语文的气息,处处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在地理教学中同样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知识,通过测量、作图与计算;通过空间立体概念的建立。最终得出结果,才能对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进行准确的描述。如教学中的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计算;同纬度地区两地气温的差异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温差的计算;气温、降水量的统计图、表格的绘制与填充等,均需运用数学知识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加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英语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是最广的,每当教材出现新的地理名词时,相应的括号里边都有英语匹配。如学科本身的“地理”(geography)一词、地球(earth)、地球仪(globe)、陆地(land)、人种(race)、语言(language)等,单七年级上册就有近二十个。每当遇到的时候,我就转变角色,当起了英语教师。
2 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地理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常常涉及到物理知识,如在讲到亚洲气候的季风性特征时,分析不同季节为什么吹风向完全相反的风,即冬季风为什么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又为什么从海洋吹向陆地,运用物理中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加上海陆本身的性质,说明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再如给学生讲述气候现象中风雨雷电、冰霜雨雪形成的物理过程,以及分析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时,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等等。化学这个学科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门完全还没有涉及的学科,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比比皆是。如八年级上册在介绍“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节中,专门提到了海洋中巨量的化学资源,其中讲到了海水中有80多种元素,像钾(K)、纳(Na)、钙(Ca)、镁(Mg)、溴(Br)、碘(I)等。在讲我们自己家乡贵州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联系化学中碳酸岩与空气中H2O和CO2的循环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CaCO3+H2O+ CO2←→Ca(HCO3)2,于是“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如地下暗河、溶洞、石山、石钟乳等是怎样形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还与生物学科联系十分紧密。如植物根系的生长特性和水土保持的作用,树叶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取水和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和储藏能量,使氧在空气中保持人类和生物呼吸所需的动态平衡等等。
3 政治、历史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生活中的热点、热门话题、时事是政治学科关注的对象,把这些对象引入到地理教学中,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和关注。如七年级下册在教学“西亚”时,我联系长期的巴以冲突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学生对西亚地区有初步了解,再结合教材让学生明白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石油资源、http://www.51lunwen.com/czdl/2012/0225/lw201202251853464922.html水资源等因素,从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台湾一节时,组织学生观看中央台《海峡两岸》栏目,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台湾是祖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如给学生介绍印度洋的海啸、日本的地震、青藏铁路的修建、三峡工程的进展等等,既让学生了解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又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历史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更加频繁,常言说:“史地不分家”,哪里有历史事件发生,就离不开那里的地理地形因素,反之,当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讲到哪里,自然就会联想到那里曾经所发生的一切,犹如讲故事一般把地理和历史学科融合在一起。如讲到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时,就会联想到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宋代张骞多次出使西域,把历史知识结合在一起;又如讲到自己家乡贵州遵义时,“遵义会议”又是很好的教材,1935年红军长征到此,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同时对学生又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4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目前,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信息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就当前情况来看,这项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主要针对我们教师本身,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制作精美可行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变得形象直观,学生易懂。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大陆的漂移过程演示;台风、沙尘暴、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等等,利用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5 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6 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这个因素,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方法; 探究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在教学中学科的渗透有其自身的优势。现行初中地理教材(湘教版)中很多知识内容已离不开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必须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发展学生思维。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感想与反思归纳如下:
1 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除了体现本身对课本知识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之外,语文在地理中的渗透也是很常见的。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道出了新疆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北国冰城的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给我们过去北方美丽大草原的神秘想象;在学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时,可以有意识的引用一些成语或诗句,增加学生的判断能力。此外,在恰当的地方添加一些歌曲,更可谓如虎添翼。如讲长江时的《 www.51lunwen.com 长江之歌》;讲我国民族时的《爱我中华》;讲青藏高原时的《青藏高原》、《天路》等。总之,地理教学中时时渗透着语文的气息,处处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在地理教学中同样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知识,通过测量、作图与计算;通过空间立体概念的建立。最终得出结果,才能对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进行准确的描述。如教学中的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计算;同纬度地区两地气温的差异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温差的计算;气温、降水量的统计图、表格的绘制与填充等,均需运用数学知识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加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英语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是最广的,每当教材出现新的地理名词时,相应的括号里边都有英语匹配。如学科本身的“地理”(geography)一词、地球(earth)、地球仪(globe)、陆地(land)、人种(race)、语言(language)等,单七年级上册就有近二十个。每当遇到的时候,我就转变角色,当起了英语教师。
2 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地理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常常涉及到物理知识,如在讲到亚洲气候的季风性特征时,分析不同季节为什么吹风向完全相反的风,即冬季风为什么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又为什么从海洋吹向陆地,运用物理中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加上海陆本身的性质,说明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再如给学生讲述气候现象中风雨雷电、冰霜雨雪形成的物理过程,以及分析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时,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等等。化学这个学科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门完全还没有涉及的学科,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比比皆是。如八年级上册在介绍“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节中,专门提到了海洋中巨量的化学资源,其中讲到了海水中有80多种元素,像钾(K)、纳(Na)、钙(Ca)、镁(Mg)、溴(Br)、碘(I)等。在讲我们自己家乡贵州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联系化学中碳酸岩与空气中H2O和CO2的循环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CaCO3+H2O+ CO2←→Ca(HCO3)2,于是“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如地下暗河、溶洞、石山、石钟乳等是怎样形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还与生物学科联系十分紧密。如植物根系的生长特性和水土保持的作用,树叶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取水和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和储藏能量,使氧在空气中保持人类和生物呼吸所需的动态平衡等等。
3 政治、历史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生活中的热点、热门话题、时事是政治学科关注的对象,把这些对象引入到地理教学中,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和关注。如七年级下册在教学“西亚”时,我联系长期的巴以冲突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学生对西亚地区有初步了解,再结合教材让学生明白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石油资源、http://www.51lunwen.com/czdl/2012/0225/lw201202251853464922.html水资源等因素,从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台湾一节时,组织学生观看中央台《海峡两岸》栏目,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台湾是祖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如给学生介绍印度洋的海啸、日本的地震、青藏铁路的修建、三峡工程的进展等等,既让学生了解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又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历史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更加频繁,常言说:“史地不分家”,哪里有历史事件发生,就离不开那里的地理地形因素,反之,当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讲到哪里,自然就会联想到那里曾经所发生的一切,犹如讲故事一般把地理和历史学科融合在一起。如讲到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时,就会联想到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宋代张骞多次出使西域,把历史知识结合在一起;又如讲到自己家乡贵州遵义时,“遵义会议”又是很好的教材,1935年红军长征到此,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同时对学生又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4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目前,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信息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就当前情况来看,这项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主要针对我们教师本身,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制作精美可行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变得形象直观,学生易懂。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大陆的漂移过程演示;台风、沙尘暴、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等等,利用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5 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6 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这个因素,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