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上网本的流行,和笔记本对速度的追求,SSD硬盘已经成了很多发烧友的“至宝”,很多菜鸟在购买笔记本,或是在听高手聊天时,也常常会听到SSD这个词,结合本文那么SSD到底有什么缺陷呢?
试试看,其实SSD真的不一样
由于没有机械部件,所以它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并且还可以减少功率消耗,最重要的是基本没有任何噪音。从第一代的Eee PC开始,就使用了4GB SSD,正因为如此让它的性能并没有想像那么“尴尬”。
SSD的弱点
如果你拆开SSD的硬盘,就会发现上面其实是一块一块的闪存芯片。从原理上来讲这些芯片本身是没办法重新写入的,而导致SSD寿命不长,则是它们有个致命“弱点”—重写次数限制。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其实由于SSD的不能写入,所以闪存芯片在写入数据时需要先将原有的数据擦除(将所有bit都变为1),然后再写入新的数据(把需要的bit设为0)。为了便于后面的介绍,这里你还需要知道擦除和写入的单位是不同的,擦除是区块为单位,写入是以页面为单位。比如2GB的SLC,页面大小为2KB,区块为64页面。
在整个重写过程中,是有一种绝缘膜来保证通过的状态,由于是靠这种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所以当材料出现老化后,就无法保证通电状态了,也就产生了重写次数限制。
当然,伟大的科学家是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的,于是经过他们的计算,目前的两大类闪存芯片:SLC芯片重写次数为10万次,MLC为1万次。再根据重写原理中那些区块、页面等等综合数据的计算,最后可以算出,如果每天按写入10GB的来算,16GB的SSD,可以使用大概400多年。理论上看这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足够让硬盘坚持到让你的重重孙子使用,寿命问题,丝毫不应该是你考虑……
小提示
SLC和MLC是闪存的两种架构(你可以理解为“方式”),在包括SSD硬盘、闪盘、MP3/4、存储卡在内的多种设备上你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出现。MLC的优势是成本低,但重写次数少,性能低,SLC则反之,10倍于MLC的重写次数及速度的提升带来的是数倍的价格提升,所以目前的产品都是使用MLC方式,当然不同设备针对重写次数以及读写性能的优化则各不相同,所以即便是MLC的速度也会有高有低。
SSD脆弱的一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这一原理,SSD在写入时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前面已经说到了区块是由多个页面组成的,于是当写入页面时,当然不可能完全让你遇到完全清空的区块,于是就要将整个区块重写。
于是经过了物理学专家、电脑高手、黑客……的计算,前面的理论400多年就要缩小到22年左右。换为MLC只有2.2年的寿命,这还是平均值,所以SSD的寿命甚至还能更小。当然这也只是理论数值,目前的技术SSD硬盘不会只有这么短们的寿命。
为了解决重写次数限制问题,SSD硬盘也就有了各种减少读写次的方法。比如使用一些缓存机制,对数据进行统一重写。另外Windows 7也针对SSD进行了优化,可以减少读写次数,这样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延长了寿命。
你知道吗?
目前硬盘主要分为机械硬盘、SSD硬盘(固态硬盘)以及混合硬盘。常提到的5400转、7200转硬盘就是机械硬盘,本文介绍的就是SSD硬盘,而混合硬盘则大容量机械硬盘+小容量SSD硬盘的组合产物,价格相对SSD硬盘来说便宜,性能又得到保证,还有足够大的容量。
试试看,其实SSD真的不一样
由于没有机械部件,所以它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并且还可以减少功率消耗,最重要的是基本没有任何噪音。从第一代的Eee PC开始,就使用了4GB SSD,正因为如此让它的性能并没有想像那么“尴尬”。
SSD的弱点
如果你拆开SSD的硬盘,就会发现上面其实是一块一块的闪存芯片。从原理上来讲这些芯片本身是没办法重新写入的,而导致SSD寿命不长,则是它们有个致命“弱点”—重写次数限制。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其实由于SSD的不能写入,所以闪存芯片在写入数据时需要先将原有的数据擦除(将所有bit都变为1),然后再写入新的数据(把需要的bit设为0)。为了便于后面的介绍,这里你还需要知道擦除和写入的单位是不同的,擦除是区块为单位,写入是以页面为单位。比如2GB的SLC,页面大小为2KB,区块为64页面。
在整个重写过程中,是有一种绝缘膜来保证通过的状态,由于是靠这种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所以当材料出现老化后,就无法保证通电状态了,也就产生了重写次数限制。
当然,伟大的科学家是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的,于是经过他们的计算,目前的两大类闪存芯片:SLC芯片重写次数为10万次,MLC为1万次。再根据重写原理中那些区块、页面等等综合数据的计算,最后可以算出,如果每天按写入10GB的来算,16GB的SSD,可以使用大概400多年。理论上看这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足够让硬盘坚持到让你的重重孙子使用,寿命问题,丝毫不应该是你考虑……
小提示
SLC和MLC是闪存的两种架构(你可以理解为“方式”),在包括SSD硬盘、闪盘、MP3/4、存储卡在内的多种设备上你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出现。MLC的优势是成本低,但重写次数少,性能低,SLC则反之,10倍于MLC的重写次数及速度的提升带来的是数倍的价格提升,所以目前的产品都是使用MLC方式,当然不同设备针对重写次数以及读写性能的优化则各不相同,所以即便是MLC的速度也会有高有低。
SSD脆弱的一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这一原理,SSD在写入时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前面已经说到了区块是由多个页面组成的,于是当写入页面时,当然不可能完全让你遇到完全清空的区块,于是就要将整个区块重写。
于是经过了物理学专家、电脑高手、黑客……的计算,前面的理论400多年就要缩小到22年左右。换为MLC只有2.2年的寿命,这还是平均值,所以SSD的寿命甚至还能更小。当然这也只是理论数值,目前的技术SSD硬盘不会只有这么短们的寿命。
为了解决重写次数限制问题,SSD硬盘也就有了各种减少读写次的方法。比如使用一些缓存机制,对数据进行统一重写。另外Windows 7也针对SSD进行了优化,可以减少读写次数,这样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延长了寿命。
你知道吗?
目前硬盘主要分为机械硬盘、SSD硬盘(固态硬盘)以及混合硬盘。常提到的5400转、7200转硬盘就是机械硬盘,本文介绍的就是SSD硬盘,而混合硬盘则大容量机械硬盘+小容量SSD硬盘的组合产物,价格相对SSD硬盘来说便宜,性能又得到保证,还有足够大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