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教师应该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形成一套适合新课改的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作业 设计 新课改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往往是抄写生字词,解词造句写作文,反复写写要求背诵课文的篇章或段落,甚至连课后一些供理解课文内容之用的思考题也让学生抄抄解答。 这种陈旧的作业设计和练习,虽然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弊是远远大于利的。
第一,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可大量的作业充斥了他们课外活动和自由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有的甚至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产生厌学情绪。第二,学习的兴趣被埋没。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包袱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得不到培养,智能得不到及时的开发,势必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和创造智慧造成极大影响。第三,作过多的作业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结果是书写越来越潦草,形成作业习惯、书写态度与作业质量的恶性循环。多年来,语文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种封闭、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
针对以上情况,改革作业结构、方式、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势在必行。现阶段,我们提倡的“减负增效”的内涵不应只是减少作业量,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长远考虑,让学生愿学、乐学,学有所值。
二、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1、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基于语文作业设计的基础性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因此,作业的效果不仅是体现在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发展,进而为他们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的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在作业的形式上下工夫,增加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体验乐趣,感受成功。
3、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做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语文作业设计的几个类型
经过教学实践,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的多元化作业类型。
(一)阅读与写作
1、模仿写作。借助范文指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
2、联想写作。要求小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样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小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小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滥竽充数》结尾写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这种滥竽充数的人逃跑后又会怎样呢?这就给小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可让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二)课外阅读
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小学生视野,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开展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让小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
2、与课文内容结合开展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小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
(三)体验探究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经常设计做做类型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看重的并不仅仅是结果,更看重的是体验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
(四)再现情境
对于那些意境很美的课文,教师可以采取画图的办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的情境,让学生从画图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布置一些涂涂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玩,无疑会有好效果。再现情境作业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实际画图的能力,达到了身心互动、手脑并用的训练效果。
(五)进行表演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演类型作业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语文教学只有超越课本、超越课堂,引导小学生走向现实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作业设计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兴趣,展现小学生的个性,使小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从小学生的发展出发,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作业 设计 新课改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往往是抄写生字词,解词造句写作文,反复写写要求背诵课文的篇章或段落,甚至连课后一些供理解课文内容之用的思考题也让学生抄抄解答。 这种陈旧的作业设计和练习,虽然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弊是远远大于利的。
第一,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可大量的作业充斥了他们课外活动和自由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有的甚至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产生厌学情绪。第二,学习的兴趣被埋没。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包袱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得不到培养,智能得不到及时的开发,势必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和创造智慧造成极大影响。第三,作过多的作业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结果是书写越来越潦草,形成作业习惯、书写态度与作业质量的恶性循环。多年来,语文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种封闭、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
针对以上情况,改革作业结构、方式、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势在必行。现阶段,我们提倡的“减负增效”的内涵不应只是减少作业量,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长远考虑,让学生愿学、乐学,学有所值。
二、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1、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基于语文作业设计的基础性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因此,作业的效果不仅是体现在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发展,进而为他们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的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在作业的形式上下工夫,增加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体验乐趣,感受成功。
3、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做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语文作业设计的几个类型
经过教学实践,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的多元化作业类型。
(一)阅读与写作
1、模仿写作。借助范文指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
2、联想写作。要求小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样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小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小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滥竽充数》结尾写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这种滥竽充数的人逃跑后又会怎样呢?这就给小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可让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二)课外阅读
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小学生视野,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开展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让小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
2、与课文内容结合开展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小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
(三)体验探究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经常设计做做类型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看重的并不仅仅是结果,更看重的是体验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
(四)再现情境
对于那些意境很美的课文,教师可以采取画图的办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的情境,让学生从画图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布置一些涂涂画画的作业,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玩,无疑会有好效果。再现情境作业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实际画图的能力,达到了身心互动、手脑并用的训练效果。
(五)进行表演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演类型作业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语文教学只有超越课本、超越课堂,引导小学生走向现实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作业设计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兴趣,展现小学生的个性,使小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从小学生的发展出发,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主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