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素质培养与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探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因专业布局局限、师资匮乏等原因造成了公共选修课建设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使公共选修课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受到了制约。本文阐述了公共选修课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公共选修课程;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王火平(1962-),男,湖北孝感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孙锋(1979-),男,河南新蔡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公寓及物业管理部主任、心理咨询中心,助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教育评价。(河南 郑州 450004)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对高等职业教育给出了明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难度的越来越大,各高职高专院校牢牢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无论是开设专业还是课程设置,都以满足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的需要为准,并且加强了实验实训环节以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力度,使得毕业生能够较快地适应岗位的基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乐观。但我们在进行多方调研后发现,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有必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因为在校的学生均有强烈的要求,希望在学习本专业知识、培养相应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多学习一些人文、法律、艺术、经济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综合能力。而已经进入就业岗位的毕业生则有不同的感受,那些在校时注意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能很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展现多种能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工作生活质量比较高,而在校时只是埋头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的学生,虽然能够快速上岗,能够按岗位要求进行操作或做好服务工作,但时间一长,他们就发现自己的发展空间有限,工作和生活都比较单调乏味,甚至有的人将自己比喻为电影《摩登时代》里卓别林式的机械操作的工人。企业对那些知识结构单一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评价是“上手快、能吃苦、肯学习,但发展前景有限”。
  公共选修课教学是高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向广大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一方面,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生构建了多学科、宽口径的知识结构的平台,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潜能,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以说公共选修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高专院校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要求越来越专业。但是,社会分工越细就越需要团队协作,就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里,人们需要遵守法律,需要了解经济规律,需要有品味地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持续学习的能力。这些都对人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2.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在高职高专院校加强素质教育
  高职高专院校的任务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以某些岗位现实的职业能力为培养对象,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这个工作岗位上的全面的知识和素质,是培养社会特定岗位上现实的和具体的职业人。除了需要具备生产服务的技术技能外,重要的是要有与人共事的品格、协调周围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任何孤僻的怪异的性格与基层工作需要都是不相适应的。这种打上社会化特征烙印的品格就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素质,是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起来的。
  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所面对的基层工作一般有一个特点,即单调、重复、乏味。面对这种工作特点,要求工作者能够从中发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实干敬业的品质和灵活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只能依靠素质教育来养成。
  由于在目前的招生办学体制中,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高校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虽然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也有着较高的期许,但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差,突出地表现在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的自觉性和生活的自律性都较差。高职高专教育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各个职业岗位上合格的人才,为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素质教育,让他们“先成人,再成才”。
  3.素质教育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未来的建设者,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必需的,职业技能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事,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是:依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也就是说,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服务。
  二、公共选修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从多年的实践效果看,专业课程对学习学科前沿知识、拓宽大学生专业知识面、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在学科交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专业课有一定的局限性。公共选修课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课之外的文史、社科、艺术、经管、自然科学等不同类型和层面的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开拓思路,实现能力的综合。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特长、个性自主选课,实行因材施教,自觉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有利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公共选修课因课时少、课程灵活、内容新颖、不断更新变化等特点,能够实现学科间渗透、互补,又能较好地为素质教育和发展学生个性服务。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拓宽大学生知识面,能够做到“红”与“专”的结合,又能做到“广”与“深”的统一,以此来增强大学生人文、科技素质,提高创造能力,全面提升素质。
  3.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公共选修课中有很多生理、心理、健康保健、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大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生理、心理问题起到了引导作用;对于大学生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起到了促进作用。公共选修课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高职高专院校在公共选修课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较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欣赏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办学条件、学科布局局限、师资力量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公共选修课教学明显地存在着一些不足,急需改进。
  1.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开设的公共选修课门类较为齐全,但在高职高专类院校要开设足够门类的选修课程就较为困难,特别是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学科更是如此。而开课量的不足既限制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又使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勉强开设,极大影响了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2.没有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公共选修课中大部分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师只能是以自编讲义和必修课教材作为参考教材、参考资料等进行授课,学生手头缺少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3.公共选修课师资力量薄弱
  因为公共选修课课时量少、课程安排时间不合理、专业教学任务重等因素,一部分高职称、高学历、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不愿开设公共选修课,因此将一些教学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的年轻教师和党政管理人员推到了公共选修课开设的前台,从而使公选课师资力量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4.学生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
  很多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不端正,选修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知识面,而是抱着混学分的想法,一方面导致选修课的出勤率不高,另一方面盲目选课,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一般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课程。或是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市场需求什么就学什么,什么能带来利益就学什么,老师讲的东西如果不能“立竿见影”就很难吸引学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管理难度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公共选修课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于各个专业,时间也不易协调。因此,公共选修课大多安排在下午后两节、晚上甚至周末,而且很多都是上百人的大合堂课,这给教师和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职能部门对公共选修课质量的监控带来困难,造成了教学质量下滑。再加上很多学校选修课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健全,存在着对公选课重视不够、常态监控工作如教学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案抽查、学生座谈会等活动不到位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教学秩序混乱,教师可以随意调课,学生可以缺课或旷课,考核不够严格,随意降低考核标准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难度,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
  加强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首先要想方设法鼓励有能力有专长的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同时也可以采取聘请校外专家来校兼课、培养扶植交叉学科课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增加选修课的门数。由于现在很多省市在规划高职高专院校建设时,均是采用职业教育园区、大学城等模式运作,这样就出现了多所院校聚集的局面。如果各高职高专院校能够发挥各校专业所长,建立一种校际间资源共享的课程平台和学分互认机制,这样既为学生增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均衡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平台,真正做到文理互通、个性发展、全面提高,为加强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规范课程设置体系
  学校在鼓励教师积极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同时,应完善公共选修课的开课规范和评价标准。各学校选修课的设置应注意学科结构的合理化,注意选修课门类的全面和均衡。要进行全面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应具备综合素质的要求、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需求情况,为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依据。应根据科学规范的体系设置,建立一套严格的审核制度,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完整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和授课计划,要有教材或参考书。同时对开课教师的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开课的必要性等情况进行评估,以杜绝公共选修课开设的随意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严格开课教师条件,开设选修课的老师一定要有教师资格,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证,鼓励教师争开公选课,鼓励学科带头人、教授、骨干教师带头开设公共选修课;同时聘请校外知名专家、著名企业家、科研人员开设公共选修课,也可以聘请校内确有特长的行政人员开设风格各异的选修课,建立多元化的公选课师资队伍。
  4.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公共选修课在提高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要让学生意识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至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做一个优秀的人、成功的人,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公共选修课的学习,能够以对待专业课程学习、职业技能训练那样的心态对待公共选修课,提高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效率。
  5.加强教学评价和质量监管
  学校应制定公共选修课的评价方法,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定期评估,对教学质量高、学生欢迎的课程给予奖励;对教学质量差、学生不欢迎的课程限期整改或者停开。针对公共选修课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应当通过改革在教、学、管三个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一方面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课程的管理,通过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来促进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杜鹏.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9,(5).
  [2]李荣,刘怀锋,鲁晓燕.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与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23).
  [3]于京珍,王丽,马春晓.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9,(6).
  [4]徐建芝.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11).
  [5]朱林霞.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6]徐云青.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高校素质教育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4).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推进学生实践活动、增强理论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具体的好的做法。通过这些做法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弥补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同时介绍了为保障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践环境建设方面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电力系统课程;实践环境建设  作者简介:王海祥(1972-),男,安徽和县人,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方面课程的教学和科研。
期刊
摘要:为了配合“通信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设计出了一套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的软件平台,采用MATLAB/GUI开发工具,介绍了软件框架结构,实验文件打开、处理及显示等功能。实践证明:该平台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数字通信方面的软件编程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通信;信息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 GUI  作者简介:皮宇锋
期刊
摘要: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和地位,围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强化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张文慧(1980-),女,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助教,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冷冻冷藏、空调技术;龚毅(1954-),男,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
期刊
摘要:主要介绍了开发研制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综合实训仿真课件的准备、思路、制作过程。研究成果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作原理进行了全面的动态展示,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实训仿真;CAI  作者简介:潘建霖(1988-),男,广东广宁人,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姚盈(1964-),女,江苏溧阳人,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
期刊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学院新发展的专业方向。学校在积极引进电气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在加大实验教学资源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本文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室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实验室建设的内容及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规划,提出建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室的方案。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综合实验室;建设方案;注意事项  
期刊
摘要:“控制电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各种控制电机的基本原理、电磁关系和运行特性。本文旨在通过科学的整合确定出实用的教学内容,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控制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控制电机,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控制
期刊
摘要:师范类高校大学生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对其实施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是否有感恩情怀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人才的感恩之心。对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可以从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意志、感恩行为四个方面进行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师范类高校;感恩教育  作者简介:冯伟光(1976-),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北
期刊
摘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高校内外环境的深刻影响。本文从教育主体和环境关系的角度,提出了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标准,分析了影响教育有效性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体环境,提出了重视人格教育、优化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措施  作者简介:王锋(1970-),男,山东威海人,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
期刊
摘要:形色多元的非主流文化冲击和侵蚀着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和营造,因此,采取必要的对策,应对它的消极影响是我们作为高职院教育者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主流文化;价值观   作者简介:李伟(1974-),男,安徽颍上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基础教育部,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思想政治理论和职业教育研究。(江苏 苏州 215137)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传统机械设计教学中,通过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新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强化实践环节、在思想理念上引导学生的新思维,让学生充分了解先进的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对机械设计树立全新的认识和超前的意识。特别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用现代设计方法树立机械设计新理念。  关键词:机械设计;现代设计方法;实践;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