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带状疱疹,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蜘蛛疮”、“蛇串疮”等。“缠腰火丹”一词始载于《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其中有云:“甑带疮者,绕腰生……因以为名”。《外科大成·缠腰火丹》中亦有云:“缠腰火丹,一名火带疮,俗名蛇串疮……”。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有肝胆郁热型、脾虚湿蕴型以及血瘀气滞型等。
【关键词】带状疱疹;围刺;刺络拔罐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93-01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疾病,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呈现多个簇集疱疹群、沿神经带状分布、常呈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前后正中线,好发于胸腹、腰背、头面、上下肢等部位,伴有神经痛,疼痛明显。发病前常伴有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以及消化道的一些症状川。中老年人是本病的好发人群,以春秋季节为多见、发病率与疼痛程度均与年龄大小呈正相关。
1 病理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1.1 病理特点
胸段脊髓后根神经节最易受累,三叉神经节次之,其他颈、腰骶神经亦均可均受累及。病理特点神经节炎,神经细胞坏死,单核细胞浸润和小血管充血,被膜细胞和施万细胞亦均可受累,急性期可发现带状疱疹病毒,恢复期和慢性期则炎症消退,神经细胞皱缩和轴索坏变。病变多局限于1-几个神经节和神经根,但相邻前根和脊髓亦受影响,可见坏死性脊髓炎或血管周围脱髓性脊髓炎。
1.2 发病机制
一般病毒感染后可存在于后根神经节内作为休眠状态存在,当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病毒活动造成急性炎性病理改变,如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药物时均可诱发患病。
1.3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老年人发病最高,年发病率约有0.1%-4.8%,恶性肿瘤淋巴瘤为常见并发症。感染后3-5天受累皮节的皮肤痛觉过敏,撕裂痛,按神經皮节呈带状皮肤红斑,红斑上随后会出现小疱疹,产生的炎症5一10天后逐渐消失,结痂部分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大多病人疼痛消失痊愈,少数病人遗留神经痛,这种现象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变部位不同导致疼痛症状不同,临床表现为3种类型:带状疱疹脑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节神经炎、带状疱疹多发性神经痛。
2 临床资料
选取35例2016年8月~2017年7月患有状疱疹疾病的住院患者。其中,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平均分布在28岁-70岁。在所选择的病患中,疱疹发于胸背腰腹部的27例,发于上肢部的5例,发于下肢部的3例;病程在1-8周以内,患者未经西医治疗。患者均在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内。
3 治疗方法
3.1 围刺疗法
对患者疱疹部位周围的阿是穴,相关的背俞穴以及与阿是穴位相对应的神经穴位进行围刺[2]。根据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以15度角刺入疱疹0.5寸范围处,均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日一疗程。胸部部位的带状疱疹,需要配合内关和阳陵泉穴位进行治疗;上肢部位的带状疱疹,应配合曲池、外关、合谷穴位进行治疗;针对下肢部位的带状疱疹,配穴应选为足三里和血海穴位。
3.2 刺络拔罐疗法
取疱疹局部以及相应的阿是穴。使用酒精消毒剂或碘伏消毒后,再用消毒后的三棱针点刺疱疹局部及周围,点刺后立即用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进行拔罐(闪罐法),留罐时间为5min,放血量大约为5ml左右即可。起罐后,用消毒过的纱布擦试组织液与血液,使患处保持洁净和干燥。隔日一次,每10日一疗程。
4 结果
通过一个周期后,发现在35例带状疱疹患者中,呈现治愈效果的患者有28例,占比80%;呈现明显好转的患者有6例,占比17.14%;无效患者有1例,占比2.86%.根据计算统计结果可发现,以围刺方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方式对带状疱疹患者治疗有效概率为97.14%。围刺方法配合刺络拔罐对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发扬中国传统医学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辛林华.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2例疗效分析[J].2016,1(1):79.
[2]王为龙.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J].医学信息,2016 ,29(6):258-259.
[3]兰思杨.刺络拔罐放血、围刺加电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 26(1):100-102.
[4]周斌,姚配勇,刘需祥,等.刺络拔罐配合夹脊穴、阿是穴围刺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30例[J].中国老年学,2013,33(18):4612-4613.
[5]石跃,张喜鱼,王建峰,等.截法、围刺法、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世界针灸杂志,2013,23(4):15-18.
[6]肖银香,杨立峰.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J].陕西中医,2011, 32(6):740-741.
【关键词】带状疱疹;围刺;刺络拔罐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93-01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疾病,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呈现多个簇集疱疹群、沿神经带状分布、常呈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前后正中线,好发于胸腹、腰背、头面、上下肢等部位,伴有神经痛,疼痛明显。发病前常伴有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以及消化道的一些症状川。中老年人是本病的好发人群,以春秋季节为多见、发病率与疼痛程度均与年龄大小呈正相关。
1 病理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1.1 病理特点
胸段脊髓后根神经节最易受累,三叉神经节次之,其他颈、腰骶神经亦均可均受累及。病理特点神经节炎,神经细胞坏死,单核细胞浸润和小血管充血,被膜细胞和施万细胞亦均可受累,急性期可发现带状疱疹病毒,恢复期和慢性期则炎症消退,神经细胞皱缩和轴索坏变。病变多局限于1-几个神经节和神经根,但相邻前根和脊髓亦受影响,可见坏死性脊髓炎或血管周围脱髓性脊髓炎。
1.2 发病机制
一般病毒感染后可存在于后根神经节内作为休眠状态存在,当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病毒活动造成急性炎性病理改变,如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药物时均可诱发患病。
1.3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老年人发病最高,年发病率约有0.1%-4.8%,恶性肿瘤淋巴瘤为常见并发症。感染后3-5天受累皮节的皮肤痛觉过敏,撕裂痛,按神經皮节呈带状皮肤红斑,红斑上随后会出现小疱疹,产生的炎症5一10天后逐渐消失,结痂部分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大多病人疼痛消失痊愈,少数病人遗留神经痛,这种现象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变部位不同导致疼痛症状不同,临床表现为3种类型:带状疱疹脑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节神经炎、带状疱疹多发性神经痛。
2 临床资料
选取35例2016年8月~2017年7月患有状疱疹疾病的住院患者。其中,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平均分布在28岁-70岁。在所选择的病患中,疱疹发于胸背腰腹部的27例,发于上肢部的5例,发于下肢部的3例;病程在1-8周以内,患者未经西医治疗。患者均在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内。
3 治疗方法
3.1 围刺疗法
对患者疱疹部位周围的阿是穴,相关的背俞穴以及与阿是穴位相对应的神经穴位进行围刺[2]。根据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以15度角刺入疱疹0.5寸范围处,均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日一疗程。胸部部位的带状疱疹,需要配合内关和阳陵泉穴位进行治疗;上肢部位的带状疱疹,应配合曲池、外关、合谷穴位进行治疗;针对下肢部位的带状疱疹,配穴应选为足三里和血海穴位。
3.2 刺络拔罐疗法
取疱疹局部以及相应的阿是穴。使用酒精消毒剂或碘伏消毒后,再用消毒后的三棱针点刺疱疹局部及周围,点刺后立即用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进行拔罐(闪罐法),留罐时间为5min,放血量大约为5ml左右即可。起罐后,用消毒过的纱布擦试组织液与血液,使患处保持洁净和干燥。隔日一次,每10日一疗程。
4 结果
通过一个周期后,发现在35例带状疱疹患者中,呈现治愈效果的患者有28例,占比80%;呈现明显好转的患者有6例,占比17.14%;无效患者有1例,占比2.86%.根据计算统计结果可发现,以围刺方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方式对带状疱疹患者治疗有效概率为97.14%。围刺方法配合刺络拔罐对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发扬中国传统医学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辛林华.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2例疗效分析[J].2016,1(1):79.
[2]王为龙.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J].医学信息,2016 ,29(6):258-259.
[3]兰思杨.刺络拔罐放血、围刺加电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 26(1):100-102.
[4]周斌,姚配勇,刘需祥,等.刺络拔罐配合夹脊穴、阿是穴围刺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30例[J].中国老年学,2013,33(18):4612-4613.
[5]石跃,张喜鱼,王建峰,等.截法、围刺法、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世界针灸杂志,2013,23(4):15-18.
[6]肖银香,杨立峰.围刺配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J].陕西中医,2011, 32(6):74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