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和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认识是不可能有效进行的,而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战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课堂教学强烈呼唤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呢?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就只管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学生只不过是配合完成了教师的一堂上课表演,是配角,而新的教育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的交流,互动。如:我在讲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课时,先向学生展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遗物,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人类是怎样发展变化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起了啥作用?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生之间的自主探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受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型的师生关系也由此逐渐建立起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任何人都有求知的渴望,都想急于知道结果和答案。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将教学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历史课“春秋争霸”时,我说成语往往出自于历史中的典故,也就是成语故事,大家知道 “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臥薪尝胆”这些成语吗?它们又有哪些历史故事呢?一说讲故事,初一的学生兴趣马上就上来了,都听得津津有味。又如在讲世界史“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时,我说大家都知道著名的马拉松长跑,但你知道这个项目是怎么来的吗?马拉松长跑究竟有多远呢?这些问题自然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上课的注意力,让他们走进书中,走进老师的讲解中,去寻找答案。
三、鼓励质疑,让学生多思考
古人云:“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种子,是创造的动力,因此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那么教师如何有意“存疑”,引导学生时时生疑,质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鼓励学生敢疑。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如我在教学“商鞅变法”一课时,有个同学就问:“老师,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呢?别人生产出来的东西我拿去卖,既有利卖的人,又方便了买的人,有什么不好呢?”这个问题一听,还是说得有道理,该怎么回答呢?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爱动脑筋,会思考。接着就要给学生答疑,指出那时还是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商品经济没有
现在这么发达,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就是自产自用,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法令中的”重农抑商”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让社会物资丰富起来,禁止弃农经商,投机倒把。
2.教给学生会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有意识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让学生回味思考,形成困惑、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从而调动一切潜在能力去自主分析,校正思考中的错误,养成对学习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反思的习惯.如:在讲世界史“古代希腊”时,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民主制度是不是每个人都享有真正的民主?那些人不能享受到?它有没有局限性?”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四、互教互学,学会合作求知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吸取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这种精神呢?我认为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在讲世界史“汉漠拉比法典”时,有两个问题教难,一是:‘汉漠拉比法典’石牌图中国王接受神授的权标是在宣扬什么?二是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我让学生按座位的自然组分组讨论,组内,两个人当国王,两个人当奴隶主,两个人当奴隶,一个人做记录,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一下这个法典对自己有啥好处?有啥坏处?最后把这些主要的观点综合起来,记录员做好记录,每组选一个代言人走上讲台来陈述本组的主要观点,教师加以点评,学生也可以举手插话做补充,每组都讲完了,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法典的实质。最后,对表现优异的组加以表扬,对表现较差的组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希望,鼓励他们下次表现得更好。这样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更加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却有条不紊,因为在互学时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为了小组获得成功和荣誉,他们相互补充,以求答案完整,具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五、课堂小辩论,学生大收获
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个小的辩论会,老师要提前布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让他们去查阅资料,阐述观点,设想对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怎样去反驳。道理是越变越明,通过一次小的辩论,加深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如上初一历史课“秦的统一”时,就可以搞个小辩论: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正方双方就秦始皇的功与过进行辩论。再如,上初一历史课“商鞅变法”,在讲变法的阻力时,搞个小辩论,课前安排几个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准备一下,在课堂上,一方是以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另一方是以公子乾和公孙贾为首的保守派,让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进行辩论,一方要说出为什么要改革和改革带来的好处,另一方要说出不该的理由,以及改革不成功带来的后果。其他同学就会从他们的辩论中听出来,是改革好,还是不改好,就会知道改革的阻力之所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对人材的需要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多动脑筋,探索出一些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让学生的能力、情感等同步增长和提高,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就只管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学生只不过是配合完成了教师的一堂上课表演,是配角,而新的教育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的交流,互动。如:我在讲历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课时,先向学生展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遗物,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人类是怎样发展变化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起了啥作用?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生之间的自主探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受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型的师生关系也由此逐渐建立起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任何人都有求知的渴望,都想急于知道结果和答案。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将教学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历史课“春秋争霸”时,我说成语往往出自于历史中的典故,也就是成语故事,大家知道 “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臥薪尝胆”这些成语吗?它们又有哪些历史故事呢?一说讲故事,初一的学生兴趣马上就上来了,都听得津津有味。又如在讲世界史“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时,我说大家都知道著名的马拉松长跑,但你知道这个项目是怎么来的吗?马拉松长跑究竟有多远呢?这些问题自然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上课的注意力,让他们走进书中,走进老师的讲解中,去寻找答案。
三、鼓励质疑,让学生多思考
古人云:“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种子,是创造的动力,因此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那么教师如何有意“存疑”,引导学生时时生疑,质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鼓励学生敢疑。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如我在教学“商鞅变法”一课时,有个同学就问:“老师,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呢?别人生产出来的东西我拿去卖,既有利卖的人,又方便了买的人,有什么不好呢?”这个问题一听,还是说得有道理,该怎么回答呢?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爱动脑筋,会思考。接着就要给学生答疑,指出那时还是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商品经济没有
现在这么发达,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就是自产自用,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法令中的”重农抑商”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让社会物资丰富起来,禁止弃农经商,投机倒把。
2.教给学生会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有意识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让学生回味思考,形成困惑、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从而调动一切潜在能力去自主分析,校正思考中的错误,养成对学习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反思的习惯.如:在讲世界史“古代希腊”时,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民主制度是不是每个人都享有真正的民主?那些人不能享受到?它有没有局限性?”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四、互教互学,学会合作求知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吸取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这种精神呢?我认为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在讲世界史“汉漠拉比法典”时,有两个问题教难,一是:‘汉漠拉比法典’石牌图中国王接受神授的权标是在宣扬什么?二是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我让学生按座位的自然组分组讨论,组内,两个人当国王,两个人当奴隶主,两个人当奴隶,一个人做记录,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一下这个法典对自己有啥好处?有啥坏处?最后把这些主要的观点综合起来,记录员做好记录,每组选一个代言人走上讲台来陈述本组的主要观点,教师加以点评,学生也可以举手插话做补充,每组都讲完了,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法典的实质。最后,对表现优异的组加以表扬,对表现较差的组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希望,鼓励他们下次表现得更好。这样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更加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却有条不紊,因为在互学时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为了小组获得成功和荣誉,他们相互补充,以求答案完整,具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五、课堂小辩论,学生大收获
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个小的辩论会,老师要提前布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让他们去查阅资料,阐述观点,设想对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怎样去反驳。道理是越变越明,通过一次小的辩论,加深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如上初一历史课“秦的统一”时,就可以搞个小辩论: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正方双方就秦始皇的功与过进行辩论。再如,上初一历史课“商鞅变法”,在讲变法的阻力时,搞个小辩论,课前安排几个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准备一下,在课堂上,一方是以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另一方是以公子乾和公孙贾为首的保守派,让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进行辩论,一方要说出为什么要改革和改革带来的好处,另一方要说出不该的理由,以及改革不成功带来的后果。其他同学就会从他们的辩论中听出来,是改革好,还是不改好,就会知道改革的阻力之所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对人材的需要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多动脑筋,探索出一些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让学生的能力、情感等同步增长和提高,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