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主要是想要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关爱身边的人、懂得基础的法律规范等,也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局限于教材之中,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也缺乏实践性。因此,本文从找到合适切入点明确作业主题、立足教材内容挑选作业素材、注重过渡环节进行作业设计三个方面入手,阐述该学科教师应如何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够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实施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任务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但想要实现学生道德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知识的做法是错误的。因此,想要學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并提升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能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不仅可以从传统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还可以通过亲自实践,提升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应用的水平。
一、找到合适切入点,明确作业主题
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巩固知识。但目前的教育大背景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能够拥有的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巩固知识,学生就很难从该学科的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布置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性作业时,首先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其次明确作业主题,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完成实践作业【1】。
例如,教师在布置“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节的作业时,先立足于教材的内容,将本节课讲述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的重难点,再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明确作业的主题,最后设计出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友谊之树常青》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导学生如何呵护友谊,使学生能够妥善处理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学会接纳、学会倾听、学会理解。立足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这样设计实践性作业:首先,问学生们与朋友有过争吵吗?又是如何和好的呢?随后请学生两两为一组,到讲台上来,扮演朋友之间争吵又和好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体会到呵护友谊需要相互沟通,换位思考,寻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班级其他学生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也掌握了如何呵护友谊,在实际生活中,也能懂得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可见,教师若能够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就能从实践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
二、立足教材内容,挑选作业素材
若确定了实践性作业的主题,教师就需要根据该主题,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出与之匹配的多样化的教材。由于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提出要求,有些教师就认为教材的内容是可以舍弃的,课外的教学内容才是重点,这就是本末倒置了【2】。实际上,教材是教师组织其他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将教材的内容作为主要的素材。
例如,在学习“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这一节时,教师如果没有立足于教材,直接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动手制作一件物品,学生会觉得毫无头绪,也会产生疑惑,不知道教师布置该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而教师若是立足于教材内容,把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内容作为作业素材,把《鲁班的创造》这一故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鲁班发明每一件工具都是经过反复地研究、实践而创造出来的,使学生在进行实践性作业时,能够受鲁班故事的启发,有实践的精神,在创作物品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研究、尝试,最后做出一个完整的物品。而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加明白创造离不开实践,所以要积极用智慧与双手去不断尝试、探索、实践,从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由此可见,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有针对性的、合适的作业素材来布置实践性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亲自实践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三、注重过渡环节,进行作业设计
教师在确定了实践性作业的主题与素材后,需要切入各个环节来设计作业。在这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设计的实践性作业,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一下子就可以成长,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收获,慢慢成长。所以教师设计的实践性作业要针对不同的环节设计不同活动,逐渐深入,使学生一步步实现成长。
例如,在进行“爱在家人间”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教师可以设计这样有层次的实践性作业:首先,让学生在家中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打扫卫生、晒衣服等。然后让学生在帮父母的过程中和父母进行沟通,可以表达出对父母身体、工作的关心。最后,把实践后的心得记录下来,用文字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激,对家庭的珍惜之情。在这样循序渐进的实践作业中,不仅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其掌握了与父母相处的最好方式。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能够设计出有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逐步实践,越来越深入理解课本想要表达的内容,也有能力把理解的知识点再次应用到生活中,使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要注重明确作业主题、精心挑选作业素材、认真进行作业设计,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提高实践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静.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的实施策略[J]. 考试周刊,2019,000(040):138.
[2] 高天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探究性学习策略分析[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5):79-81.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实施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任务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但想要实现学生道德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知识的做法是错误的。因此,想要學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并提升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能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不仅可以从传统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还可以通过亲自实践,提升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应用的水平。
一、找到合适切入点,明确作业主题
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巩固知识。但目前的教育大背景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能够拥有的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巩固知识,学生就很难从该学科的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布置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性作业时,首先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其次明确作业主题,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完成实践作业【1】。
例如,教师在布置“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节的作业时,先立足于教材的内容,将本节课讲述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的重难点,再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明确作业的主题,最后设计出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友谊之树常青》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导学生如何呵护友谊,使学生能够妥善处理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学会接纳、学会倾听、学会理解。立足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这样设计实践性作业:首先,问学生们与朋友有过争吵吗?又是如何和好的呢?随后请学生两两为一组,到讲台上来,扮演朋友之间争吵又和好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体会到呵护友谊需要相互沟通,换位思考,寻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班级其他学生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也掌握了如何呵护友谊,在实际生活中,也能懂得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可见,教师若能够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就能从实践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
二、立足教材内容,挑选作业素材
若确定了实践性作业的主题,教师就需要根据该主题,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出与之匹配的多样化的教材。由于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提出要求,有些教师就认为教材的内容是可以舍弃的,课外的教学内容才是重点,这就是本末倒置了【2】。实际上,教材是教师组织其他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将教材的内容作为主要的素材。
例如,在学习“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这一节时,教师如果没有立足于教材,直接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动手制作一件物品,学生会觉得毫无头绪,也会产生疑惑,不知道教师布置该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而教师若是立足于教材内容,把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内容作为作业素材,把《鲁班的创造》这一故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鲁班发明每一件工具都是经过反复地研究、实践而创造出来的,使学生在进行实践性作业时,能够受鲁班故事的启发,有实践的精神,在创作物品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研究、尝试,最后做出一个完整的物品。而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加明白创造离不开实践,所以要积极用智慧与双手去不断尝试、探索、实践,从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由此可见,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有针对性的、合适的作业素材来布置实践性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亲自实践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三、注重过渡环节,进行作业设计
教师在确定了实践性作业的主题与素材后,需要切入各个环节来设计作业。在这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设计的实践性作业,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一下子就可以成长,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收获,慢慢成长。所以教师设计的实践性作业要针对不同的环节设计不同活动,逐渐深入,使学生一步步实现成长。
例如,在进行“爱在家人间”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教师可以设计这样有层次的实践性作业:首先,让学生在家中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打扫卫生、晒衣服等。然后让学生在帮父母的过程中和父母进行沟通,可以表达出对父母身体、工作的关心。最后,把实践后的心得记录下来,用文字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激,对家庭的珍惜之情。在这样循序渐进的实践作业中,不仅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其掌握了与父母相处的最好方式。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能够设计出有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逐步实践,越来越深入理解课本想要表达的内容,也有能力把理解的知识点再次应用到生活中,使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要注重明确作业主题、精心挑选作业素材、认真进行作业设计,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提高实践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静.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的实施策略[J]. 考试周刊,2019,000(040):138.
[2] 高天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探究性学习策略分析[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