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的实施,对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了大规模的调整。我认为只有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导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
  一、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与思想,为新课改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地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又是总的课程目标。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就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承认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
  二、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主动出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抢占新的制高点。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和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方面都进行深入改革。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教师要迅速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就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敢于探索、总结经验。
  三、明确责任,认清目标,积极主动,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勇敢尝试。
  新课改的实验责任在于验证方案、创造经验、提升自我、改良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有光荣感、使命感和主动性、积极性。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道德,提高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未来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教学要重过程方法、讲体验感受,那么教师必须花时间去认真熟悉学生、琢磨学生、琢磨教材、琢磨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在课堂中深刻地重现教材,而且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与联系,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实行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达到互相促进。
  四、注重过程,重谈感受,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1.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教学模式。
  要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关键。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之上、教室之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内容、社会实践等。另外,还应把教学评价当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安排课时。
  从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条件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课程设置应为“多起点”模式: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教材进行学习。对于难以避免的部分重叠内容,必须改变其教学难度、广度、深度,并形成梯级层次。高中阶段应以独立研究、探索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较差,硬件水平跟不上的地区,对大型通用软件和网络信息的处理将是困难的,不能适应网络化、交互式学习,课程考虑安排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等内容,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的应用软件的课程。而具备一定硬件条件的学校,课程内容加强与科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间的整合,进行网络化、交互式学习。
  五、边学边教,寓教于乐,若有所思。
  新课改是新的东西,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一员,教师应该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其实教师也是学习者,他们应该和学生一样处于学习上的同一出发点。教师应该学会在教学中寓教于乐,不断学习,把教学当成是一种乐趣,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具体的教学方法运用出来。
  六、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
  1.教学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误区。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师生观。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育的原则,重新审视教师的作用。现在的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学习,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传授出去。我们要改变教学原则叫“优讲优练”。
  2.教学设计误区。
  在教学设计中,着重统一的学习要求、统一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层次性、独立性。因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不一样,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以及在一个教学班内学生基础知识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的事实。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适当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布置不同深度的练习。
  3.信息环境的互动的误区。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课本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要起到主导作用,而课件应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两者的关系混淆。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他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的进程。
  计算机时代已经到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至关重要,面对国家的未来,我们应担当起这份重任,托起未来的期望。
其他文献
先来看几道历年的高考题:  1. twice,the postman refused to deliver our letters unless we chain our dog.(2009高考英语北京卷34)  A.Being bittenB.BittenC.Having bittenD.To be bitten  【答案】B  【解析】考查分词辨析。语意为:因为被狗咬两次以后,邮递员再也不想给
摘 要: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成为自动化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在职业院校PLC教学中,主要侧重于梯形图、语句表的编程,忽略了PLC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理论教学时与实习结合不紧密,造成理论知识来不及消化等问题。PLC的学习,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法并用,才能让学生彻底了解PLC从程序设计到组建PLC工作系统的全过程,真正学以致用。  关键词: PLC
摘 要: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娘娘庙小学体育新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在体育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理论性的建议,旨在为娘娘庙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娘娘庙小学 体育新课改 实施状况    自2004年作为全国小学新课改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时至今日已六年多时间了,在娘娘庙小学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体育
FTO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与非病理性肥胖相关的基因。人们对哺乳动物FTO基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鸡FTO的研究目前仍属空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安排实验、改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等多个方面介绍电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 电工电子课程 实验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不仅要抓好课堂的理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