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志愿者活动蓬勃兴起,广大志愿者活跃在教育、贫困、环境、残障、医疗卫生、妇女儿童、文化、社会道德等众多公益活动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之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争艳怒放。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当代学生是中国志愿者活动的主体,在践行志愿者活动中,既体现了社会文明时尚,也促进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使得其自身角色获得认同。
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主要责任者———学校,尤其应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把学生的志愿工作抓深抓实。
一、在校园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目前,部分学校的德育仅仅局限于政治理论课、班会课等灌输式教育上,缺少对学生德育的具体实践性指导,学生往往在“被强迫”中带着乏味兴趣去理解学校的条条框框,德育效果不佳。如果大力开展校园志愿者活动,就容易使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自觉行动的欲望,变“客体”为“主体”,教育过程也由“单向”变“双向”,更直接地实现理论付诸实践的功能,从而有利于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服务于学校这个大家庭,真正体验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明白在人生漫漫征途上应学会的东西,从而自觉地按照时代的需求来完善自身。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社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志愿者在做贡献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互助,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志愿者”三个字意义非凡,这是一种不图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对个人、对生命价值、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高尚的境界。在校园内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弘扬正气、树时代新风的品格,对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体现了时代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二、积极探索校园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
过去的许多志愿者活动尝试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激情往往是“三分钟热血”。学生心中的志愿激情往往是应和学校的提倡、教师的劝导而“装一把样子而已”,可以说志愿精神尚未在学生心中埋下种子。因此,学校应适当冲破传统教育思维,认真研究当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可接受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有效载体来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中。例如,整合各种宣传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志愿者活动”教育影片,在学校广播中加入志愿者专题,在校园宣传栏发布志愿者相关活动信息等,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又如,通过演讲赛、辩论赛、摄影展、班级墙报、学校简报、志愿者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再如,举办知识讲座、技能竞赛、志愿者活动成果展等,规范学生志愿行为,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浓郁的“志愿者”文化氛围。通过我们的种种努力,让参与者感受到志愿活动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实践,体会到在付出中收获被他人需要和被社会认可的精神回报,唤醒学生的志愿活动的参与意识,真正形成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快乐地投入到各项志愿活动之中。
三、巩固志愿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后,非常希望得到的是志愿活动努力后的认可和激励。要想使学生志愿者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学校必须建立有利于志愿文化形成的长效机制。例如,学校给每个学生建立志愿者活动档案,当志愿者活动收到正面效果时,学校可以适当地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学校应多层次地制定志愿行为评比表彰办法,做到志愿服务激励有实效。如此一来,在志愿文化的感召下,学校必将能涌现出大批身边的道德榜样,其他学生的内心参与激情也会随之高涨,有助于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认知度、认可度、参与度,巩固志愿服务的思想基础,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志愿文化。
志愿者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锻炼平台。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引导下,它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关注校园、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校园志愿者活动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层面、做人能力以及学生健康人格的提升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唤起互爱意识,增强校园活力,维护校园稳定团结的有利措施,应大力提倡和开展。
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主要责任者———学校,尤其应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把学生的志愿工作抓深抓实。
一、在校园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目前,部分学校的德育仅仅局限于政治理论课、班会课等灌输式教育上,缺少对学生德育的具体实践性指导,学生往往在“被强迫”中带着乏味兴趣去理解学校的条条框框,德育效果不佳。如果大力开展校园志愿者活动,就容易使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自觉行动的欲望,变“客体”为“主体”,教育过程也由“单向”变“双向”,更直接地实现理论付诸实践的功能,从而有利于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服务于学校这个大家庭,真正体验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明白在人生漫漫征途上应学会的东西,从而自觉地按照时代的需求来完善自身。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社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志愿者在做贡献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互助,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志愿者”三个字意义非凡,这是一种不图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对个人、对生命价值、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高尚的境界。在校园内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弘扬正气、树时代新风的品格,对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体现了时代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二、积极探索校园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
过去的许多志愿者活动尝试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激情往往是“三分钟热血”。学生心中的志愿激情往往是应和学校的提倡、教师的劝导而“装一把样子而已”,可以说志愿精神尚未在学生心中埋下种子。因此,学校应适当冲破传统教育思维,认真研究当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可接受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有效载体来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中。例如,整合各种宣传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志愿者活动”教育影片,在学校广播中加入志愿者专题,在校园宣传栏发布志愿者相关活动信息等,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又如,通过演讲赛、辩论赛、摄影展、班级墙报、学校简报、志愿者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再如,举办知识讲座、技能竞赛、志愿者活动成果展等,规范学生志愿行为,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浓郁的“志愿者”文化氛围。通过我们的种种努力,让参与者感受到志愿活动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实践,体会到在付出中收获被他人需要和被社会认可的精神回报,唤醒学生的志愿活动的参与意识,真正形成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快乐地投入到各项志愿活动之中。
三、巩固志愿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后,非常希望得到的是志愿活动努力后的认可和激励。要想使学生志愿者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学校必须建立有利于志愿文化形成的长效机制。例如,学校给每个学生建立志愿者活动档案,当志愿者活动收到正面效果时,学校可以适当地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学校应多层次地制定志愿行为评比表彰办法,做到志愿服务激励有实效。如此一来,在志愿文化的感召下,学校必将能涌现出大批身边的道德榜样,其他学生的内心参与激情也会随之高涨,有助于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认知度、认可度、参与度,巩固志愿服务的思想基础,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志愿文化。
志愿者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锻炼平台。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引导下,它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关注校园、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校园志愿者活动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层面、做人能力以及学生健康人格的提升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唤起互爱意识,增强校园活力,维护校园稳定团结的有利措施,应大力提倡和开展。